泌尿外科手术护理常规.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34444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泌尿外科手术护理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泌尿外科手术护理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泌尿外科手术护理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泌尿外科手术护理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泌尿外科手术护理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泌尿外科手术护理常规.docx

《泌尿外科手术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泌尿外科手术护理常规.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泌尿外科手术护理常规.docx

泌尿外科手术护理常规

第一章 外科手术患者护理常规

手术是外科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在祛除病痛的同时,也是一种创伤,身体和精神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

为了协助患者顺利地渡过围手术期,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预防各种术后并发症,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至关重要。

本章重点阐述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护理的共性内容。

第一节 手术前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宗教信仰、个人嗜好等。

2.评估患者重要脏器功能情况,如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和出凝血机制等。

3.评估患者既往身体状况,如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

4.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及导致患者精神紧张的因素。

5.评估此次发病的诱因、主要症状和体征等。

二、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根据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压力,改善患者不良的情绪。

2.休息告知患者术前充分的休息对术后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供促进睡眠的有效方式,如改善环境、进行有效的放松等,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静安眠药物。

3.呼吸道准备吸烟者至少术前2周戒烟;痰液黏稠者给予超声雾化吸人;合并慢性呼吸道感染者,术前3~5天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教会患者深呼吸及有效的咳痰方法:

先从鼻慢慢吸气,使腹部隆起,呼气时腹肌收缩,由口慢慢呼出;咳痰前,先轻咳数次,使

痰液松动,再深吸气后用力咳嗽。

指导患者术前反复练习数次。

4.胃肠道准备术前l2小时禁食,4~6小时禁水,以防麻醉或手术中呕吐而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5.皮肤的准备术前l日剔除手术区域的毛发,动作轻柔,切忌将手术区域的皮肤刮破,防止细菌侵入,诱发切口感染。

6.药物过敏试验术前1日遵医嘱进行抗生素药物过敏试验,术中、术后及时用药,预防切口感染。

7.配血手术创伤较大或术中失血较多者,术前需遵医嘱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8.完善各项检查及化验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和胸透等检查。

9.术日晨的准备

(1)测量生命体征并绘制在体温记录单上。

(2)指导患者取下眼镜、义齿、发卡、戒指及贵重物品。

(3)入手术前指导患者排空膀胱或遵医嘱留置尿管。

(4)遵医嘱给予麻醉前用药,如地西泮或阿托品等。

(5)将病历、术中用药、X线片等术中物品备齐,与接手术人员共同核对、签字后带入手术室。

(6)若患者发热、血压超过正常值,女性患者月经来潮,应及时通知主治医师,必要时遵医嘱暂停手术。

第二节手术中期的护理 

手术中期的护理是指患者被送进手术室进行麻醉、手术,到患者转往恢复室为止。

为了做好术中护理,手术室护士应于术前一日访视患者,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基本情况,为患者提供全面、安全的护理。

一、入手术室未手术前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确认患者,认真核对手术单上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诊断及手术时间、手术种类、麻醉方式。

禁止患者携带任何与手术无关的物品。

2.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有无异常。

3.安抚患者,了解其心理状态,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4.检查手术部位皮肤的情况,建立静脉通道,并安排舒适、安全的手术体位。

(二)护理措施

1.迎接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减轻患者的陌生感。

2.检查手术同意书是否填写,化验单是否齐全,皮肤准备是否到位。

3.认真检查吸引器、氧气吸人装置等是否正常。

4.协助患者上下手术台。

协助麻醉医师进行麻醉,摆放体位。

5.在术前准备阶段,核对术中用药,并做到两人核对。

6.准备术中用物,保证物品合格,仪器设备处于备用状态。

二、手术过程中的护理

1.全麻患者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防止发生异常情况。

注意观察患者使用麻醉药后反应。

2.局麻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应保持室内安静,安慰鼓励患者,做好心理护理。

3.术中护理措施

(1)执行并监督无菌操作规程。

(2)协助麻醉医师观察术中患者的一切变化。

(3)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手术仪器,手术结束时再次清点手术物品,以防异物存留体内。

(4)注意观察患者肢端神经血管功能、皮肤颜色及温度,有无苍白、发绀、水肿。

在使用支架、约束带的地方加保护垫,以保证皮肤的完整性及四肢神经血管的完整。

(5)手术进行中保持室内整齐、清洁、安静。

三、手术结束后的护理

1.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2.注意监测患者麻醉的恢复过程,对于清醒延迟者要有专人守护,直至清醒。

3.注意患者安全,防止抓伤或坠床。

4.将术区血迹清洁干净,以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5.由护士和麻醉医师共同转送到麻醉恢复室。

第三节手术后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的麻醉种类、手术方式、术中失血情况、输液情况、输血情况及引流管安置的部位和作用。

2.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

3.评估患者手术切口及引流情况,如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等。

4.评估患者手术后的心理状况。

5.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二、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根据麻醉情况安置患者卧位,麻醉作用消失后根据手术方式调整卧位。

(1)全麻未清醒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2)蛛网膜下腔麻醉,去枕平卧。

(3)硬膜外麻醉平卧4~6小时(不必去枕)。

(4)颅脑手术:

抬高床头15ο~30ο,减轻脑水肿。

(5)颈、胸、腹部术后给予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及引流,缓解腹部伤口张力,减轻疼痛。

(6)四肢手术:

抬高患肢,促进患肢回流,减轻肢体肿胀。

2.饮食 根据麻醉方式、手术类型、患者的反应等方面指导患者进食。

(1)非胃肠道手术:

局麻下进行小手术的患者术后即可进食;蛛网膜下腔和硬脊膜外麻醉者术后3~6小时适当进食;全麻患者待麻醉清醒、药物作用消失后,无恶心、呕吐,逐渐进半流食或普食。

(2)胃肠道手术:

一般术后需禁食24~72小时,待肠蠕动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开始进流质饮食,逐步进半流食,过渡到普食,避免进食牛奶、豆类等产气的食物。

3.切口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渗血及渗液情况,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若局部渗出较多,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更换敷料,同时观察渗出液的颜色、性质及患者的全身情况。

4.活动 术后患者病情允许,鼓励早期活动。

手术当日,麻醉作用消失后鼓励患者床上活动,可进行深呼吸、活动四肢及翻身等运动。

术后1~2日,可试行离床活动,根据患者的情况、能力逐步增加活动范围和时间。

对重症患者或有特殊制动要求的患者,应根据病情制订活动时间。

5.引流管的护理 术后有效的引流是防止术后感染的重要环节。

①妥善固定,引流管连接无菌引流袋,固定在床旁,注意引流管长短适宜。

②保持通畅,可定时挤压引流管,观察引流管内液体波动情况,指导患者翻身、活动时,引流管勿扭曲、受压或打折。

③保持无菌,每日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指导患者活动时引流管不可高于其出口平面。

④定时观察,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并按时记录。

根据病情,掌握不同引流管的拔管指征(详见本章第五节)。

6.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体温、尿量、消化、神经反射情况、末梢血运、皮肤颜色和温度、湿度。

根据手术创伤的大小及医嘱监测病情变化,大手术后每l5~30分钟测量l次,必要时遵医嘱持续心电监护,病情平稳后每1~2小时测量l次;中小手术每l~2小时测量l次,一般患者每4小时测量l次。

(二)术后常见不适的观察护理

1.发热 术后2~3日患者体温上升,在38。

C左右,是由于机体对手术后组织损伤后分解产物、渗血渗液的吸收,于术后2~3日恢复正常,属于正常反应,临床上称为外科热和吸收热,不需要特殊处理。

若手术3日以后,持续发热,结合患者的病情查明原因,分析是否合并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或泌尿系感染等(详见本章第四节)。

2.切口疼痛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即感到疼痛。

疼痛的程度因手术部位、手术创伤的大小及个人差异性而有所差异。

护理措施:

①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②评估患者的表情、体位及情绪变化等客观体征;③术后24小时内的疼痛,鼓励患者说出,遵医嘱肌内或静脉应用镇痛药物;应用硬膜外镇痛泵者,检查镇痛泵管路是否通畅,如有问题通知麻醉医师给予处理;④安置患者合理的体位,腹部术后病情平稳,给予半卧位,可缓解腹部张力,减轻疼痛;⑤留置引流管的患者,妥善安置引流管,以减少局部摩擦引起的疼痛;⑥指导患者自我处理疼痛的方法,减轻患者因紧张等不良情绪导致的疼痛。

3.恶心、呕吐 是常见的麻醉反应,一般麻醉作用消失后,恶心呕吐可停止。

护理措施:

①评估患者的麻醉方式及恶心呕吐的程度;②评估患者呕吐物的量、性质和呕吐后患者的反应;③呕吐时指导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的发生;④遵医嘱应用保护胃黏膜等药物;⑤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的精神紧张程度。

4.腹胀 以胃肠道手术后多见,一般情况随着肠蠕动功能的恢复,腹胀症状可减轻、消失。

护理措施:

①评估患者腹胀的程度,肠蠕动功能恢复情况;②病情允许,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③遵医嘱应用刺激肠蠕动功能恢复的药物;④必要时,遵医嘱应用胃肠减压或肛管排气。

5.尿潴留多发生在腹部和肛门会阴部手术后。

护理措施:

①评估患者膀胱的充盈程度;②病情允许,可让患者坐在床沿或站立排尿;

给予患者会阴冲洗,刺激排尿反射的建立;④术后6小时,仍未有尿液排除,经上述措施无效者,给予导尿并保留尿管。

6.呃逆与神经中枢或膈肌受刺激有关,多为暂时性的。

护理措施:

①评估呃逆发生的频率;②评估呃逆发作时患者的表情及紧张程度;③可压迫眶上缘缓解呃逆;④遵医嘱给予镇静、解痉药物治疗;⑤上腹部术后出现顽固性呃逆者,应警惕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出现。

第四节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出血、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

一、出血

术后出血可发生在手术切口、空腔脏器及体腔内。

(一)护理评估

①评估患者的手术方式及患者的出凝血机制;②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末梢循环情况;③评估患者神志、引流管内引流液的性质和量;④评估相关的实验室指标,如红细胞、血红蛋白等。

(二)护理措施

①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补液;②应用止血药物,必要时输血;③经上述措施,出血不止

者,做好急诊再次手术的准备。

二、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常发生在术后3~4天。

(一)护理评估

①评估患者切口红肿的程度及局部渗液情况;②评估患者是否合并局部脓肿;③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二)护理措施

①加强换药,保持敷料清洁、干燥;②遵医嘱应用抗生素;③鼓励患者进食,增加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④如切口已形成脓肿者,应及时通知医生切开引流,并保持引流通畅。

三、切口裂开

切口裂开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l周左右。

(一)护理评估

评估患者的体质,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肥胖。

(二)护理措施

①腹部切口外应用腹带包扎,减低腹部切口压力;②指导患者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以免造成腹内压突然增高;③及时处理腹胀,减低腹内压;④发生切口完全裂开时,应用无菌敷料覆盖脱出的肠内容物,指导患者平卧,屈膝,放松,人手术室缝合切口;⑤发生切口部分裂开时,待病情平稳后行切口疝修补术。

四、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常发生于胸、腹部大手术后,以老年人为多见。

(一)护理评估

①评估患者体温和呼吸的变化,有无体温上升和呼吸频率增快等现象;②评估患者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有无增加;③评估患者肺部听诊呼吸音的强弱以及是否合并湿啰音。

(二)护理措施

①指导患者术前戒烟,掌握深呼吸和正确咳嗽、咳痰的方法;②指导术后患者每小时深

呼吸5~10次,至少每2小时翻身、拍背、咳痰一次,鼓励患者自行咳痰;③遵医嘱给予患者雾化吸人治疗;④根据痰培养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理的抗生素治疗。

五、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感染常继发于尿潴留和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

(一)护理评估

①评估患者尿频、尿急、尿痛的程度;②评估患者留置尿管的时间;③评估患者尿常规化验红细胞、白细胞和脓细胞数值。

(二)护理措施

①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尿量在1500ml以上,达到冲洗泌尿系的作用;②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理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六、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常发生于长期卧床、活动减少的老年人或肥胖者。

(一)护理评估

①评估患者的卧床时间;②评估患者下肢的肿胀和疼痛的程度;③评估患者的凝血机制。

(二)预防措施

①术后抬高患肢;②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肌肉的运动;③可应用弹力袜,促进静脉回流;④监测患者的凝血机制,警惕高危人群;⑤一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出现下肢疼痛、肿胀等,指导患者制动,遵医嘱用药。

护理措施详见“下腔深静脉血栓护理常规”。

第五节外科常用引流技术的护理

一、胃肠减压的护理常规

胃肠减压是利用腹压吸引装置,通过导管将积聚在胃肠道内的气体、液体吸出,以减轻胃肠道内的压力和张力,改善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局限,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治疗措施

(一)插胃管前

1.耐心向患者解释留置胃管的目的及意义,取得患者配合。

2.选择合适的胃管,一般成人插入55~60cm。

3.检查胃肠减压装置,连接部位是否紧密,有无漏气等。

(二)留置胃管期间

1.胃管与负压吸引装置连接应紧密,妥善固定于床旁。

2.保持胃管通畅每l~2小时用生理盐水l0~20ml,冲洗胃管一次,防止胃内容物堵塞管壁。

同时,检查胃肠减压的有效性。

3.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和量一般胃肠术后胃液的颜色呈暗红色,2~3天逐渐减少,并记录24小时引流总量。

4.观察肠蠕动功能恢复情况一般胃肠术后2~3天,若腹胀消失、肛门排气、病情好转,可停止胃肠减压。

(三)拔管后护理

1.拔除胃管前应先停止墙壁的负压吸引。

2.指导患者深吸气后屏气,迅速拔除。

二、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1.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和性质,如短期内引出大量鲜红血液,提示有继发出血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协助处理。

2.若引流量突然减少,患者自觉腹胀,伴有发热等不适,应检查引流管是否有管腔阻塞的情况,可适当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3.24小时腹腔引流液少于10ml,为非血性液体,可考虑拔除引流管。

三、T管引流的护理

1.妥善固定T管在体外接无菌引流袋,连接管长短应适宜。

如过短则翻身时引流管易脱出;如过长则活动时引流管打折、受压,造成引流不畅。

2.保持引流通畅平卧时,引流袋应低于腋中线,站立或下床活动时,将引流袋悬吊于衣服上,低于腹壁引流口高度,防止胆汁反流造成感染。

定时挤捏引流管,保持有效的引流。

若有阻塞,可用无菌生理盐水缓慢低压冲洗。

3.观察记录胆汁的量和性状

(1)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较少,呈褐色或深绿色,24小时后引流量逐渐增多,呈淡黄色,渐加深至橘黄色、清亮。

正常胆汁24小时300~700ml。

(2)颜色过淡或过于稀薄,提示肝功能不佳。

(3)胆汁混浊提示有胆道感染的可能,若有泥沙样沉淀物,说明有残余结石。

(4)胆汁量减少,提示引流管受压、T管阻塞或肝功能衰竭。

(5)胆汁量过多,提示胆总管下端不畅或梗阻。

4.拔管T管一般留置2周,患者无腹痛、发热,黄疸已消退,引流液清亮无残渣,可考虑拔管。

拔管前试行夹管1~2天,夹管期间,观察患者有无腹痛、发热、黄疸等表现。

若无上述症状,行T管造影,证实胆管无结石、异物,继续开放引流1日,将造影剂排出,即可拔管。

拔管后用无菌敷料覆盖,1~2日后可自行闭合。

四、胸膜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1.保持管道密闭引流装置应衔接紧密,水封瓶长管应插人液面下3-4cm;搬动患者或更换引流瓶时,应双重夹闭引流管;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落,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

2.妥善固定引流装置引流管应妥善固定于床旁,引流瓶应低于胸腔引流口水平60cm。

3.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折叠、扭曲、受压;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咳痰;定时挤压引流管;观察水封瓶内水柱波动情况,正常水柱波动为4-6cm,若水柱波动停止,可能为管路堵塞或肺已完全膨胀。

4.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引流装置应保持无菌;更换引流瓶和引流管时严格无菌操作;引流瓶不可高于胸腔引流口水平面,防止引流液逆流人胸腔导致感染。

5.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 术后第1天一般不应超过500ml,术后第2~3天逐渐减少。

如短时间内每小时超过l00ml,且血色过深或伴有血块,检查引流液血红蛋白超过5g时,表明有内出血,应及时处理,必要时需再次开胸止血。

6.拔管一般术后36~48小时,引流管内无气体排出,颜色变淡,24小时引流量<50ml。

患者无呼吸困难,经X线检查提示肺膨胀良好,可以先夹管,观察24小时以上,无气急等症状可以拔除插管。

拔管时,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迅速拔除,局部敷料覆盖,拔管后观察患者有无胸闷等不适,发现异常报告医生。

第二章麻醉患者的护理常规

麻醉是人类为解除伤痛而不断努力的结果,是外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常用麻醉方法及护理配合

一、局部麻醉

(一)分类及方法

历史上的局麻药的品种很多,历经筛选,当今适用的局麻药有普鲁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等几种。

1.普鲁卡因毒性低,渗透力弱,作用维持时间短,主要用于局部麻醉,很少用于神经阻滞。

2.利多卡因毒性低,渗透力强,作用出现较快(3~10分钟),作用维持时间为l.5~2小时,老年人剂量过大易出现嗜睡。

3.丁卡因毒性高于普鲁卡因16倍,渗透力强,维持作用时间长,但起效慢,作用完全需40分钟。

此药毒性较大、用药量有严格限制,故不适用于浸润麻醉。

(二)物品准备

局部麻醉所需要的器械较为简单,包括注射器、穿刺针等。

1.注射器选用直径细、容积小的注射器,一般5~lOml使用较为方便,有时需用1~2ml注射器,较易正确掌握所注入的药量。

2.穿刺针应根据不同的穿刺深度选用针头的长度,一般以稍长者为宜,以备万一针头折断时容易找到断端。

(三)局部麻醉的主要方法

局部麻醉的主要方法包括表面麻醉、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脊髓麻醉、硬膜外麻醉、骶管麻醉)、局部静脉内麻醉及局部动脉内麻醉等。

1.表面麻醉

(1)部位:

包括黏膜、浆液囊、滑膜囊、创面等部位的表面麻醉。

(2)注意事项:

丁卡因的局部血管扩张作用很强,浓度越高,血管扩张作用就越强。

因此,临床使用时,宜加入一定的肾上腺素,以拮抗其局部血管扩张作用。

可以防止手术部位血管充血,并可减慢局麻药被组织吸收的速度,可起到增强作用、延长时间、提高安全性的效果。

2.局部浸润麻醉

(1)2种基本方法:

①在切口处,自浅人深逐步逐层浸润每一层组织;②以单纯浸润某一组织层为主。

(2)注意事项:

用于施行浸润麻醉的穿刺宜尽量选用细而开口短的针头,即其前端斜口宜短而尖锐,这样利于刺入皮内形成皮丘。

3.神经阻滞麻醉将局麻药注入神经干鞘膜内,称为神经干阻滞麻醉;将局麻药注射在紧挨神经干邻近的组织内,称为神经干周围阻滞麻醉。

(1)颈丛阻滞麻醉:

颈前部的手术一般都可在颈深、浅丛神经阻滞麻醉下完成,适用于颈部浅表和较深部位手术,如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及颈部大块组织切除手术。

(2)臂丛阻滞麻醉:

支配上肢自肩关节以下的感觉神经,主要来自颈5~8及胸l脊神经前支构成的臂丛神经,其间有颈4和胸2脊神经前支的部分小分支参与。

临床上常选用臂丛神经在前及中斜角肌的肌间隙、锁骨中点处第l肋骨上面、腋窝顶部3个部位施行臂丛神经穿刺。

适用于上肢及肩关节手术或上肢关节复位术。

4.静脉局部麻醉是指在肢体上结扎止血带后,经静脉注入局麻药,使止血带远端肢体得到麻醉。

此方法操作简单,肌肉松弛良好,术中出血少,但作用时间短,有发生中毒的危险。

适用于肘关节或膝关节以下部位的手术。

上肢手术时间不可超过90分钟,下肢不可超过2小时。

(1)操作步骤

1)尽量远离手术部位的肢体远端行静脉穿刺,妥善固定。

2)将肢体抬高数分钟,在肢体近端、手术部位以上扎充气止血带。

3)手术结束,缓慢放松止血带,2~15分钟痛觉即可恢复。

(2)注意事项

1)为防止出现止血带疼痛,可在肢体上缚两套止血带,先给近端止血带充气,待麻醉作用建立后,再充远端止血带,然后放松近端止血带。

2)禁忌骤然放松止血带,尤需避免在注入局麻药l5分钟内放松止血带,放松止血带时应采用间歇放气法。

(四)局部麻醉的护理配合

1.护理人员在整个麻醉过程中负有重要的责任,故应具有相关知识、技术,并会熟练使用各种监护仪和急救设备。

2.准备麻醉药品、抢救药品及急救设备且保证功能良好。

对药物标签脱离或不清楚、药物变色或混浊者,禁止使用。

皮肤消毒剂不得放在治疗盘内,以免混淆为麻醉剂而注人患者体内。

3.手术前核对患者,向患者解释手术前及手术中的注意事项。

鼓励患者提出问题,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4.术中持续监测及评估患者,及早确认患者对局麻药的不正常反应,提供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5.术中注意保持手术室安静,保护患者隐私。

6.术中正确摆放患者体位,以保证安全、舒适,避免局部受压为原则,适当约束患者手臂。

术中注意患者保暖。

7.门诊患者,术后按时观察,直至患者离开医院。

告知患者可能的不良反应及正确的处理方法,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

二、椎管内麻醉

椎骨内麻醉(intravertebralanesthesia)指将药物注射至椎骨内不同腔隙,暂时阻滞相应部位的脊神经,使其支配的区域产生无痛和运动阻滞称为椎管内麻醉,分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

(一)分类

1.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是将局麻药注入脊髓腰段蛛网膜下腔,使脊神经根、背神经及脊髓表面部分产生不同程度的阻滞,简称脊麻。

若仅骶尾部被神经阻滞,称为鞍区麻醉。

几乎适用于横膈以下部位的各种手术,以下肢、会阴、肛门直肠以及泌尿道的手术最为适合。

(1)操作步骤

1)体位以侧卧位最为常用。

使患者侧卧,背部靠近手术台边缘,与之平行成直角,并尽量向外凸出,双膝尽量向腹部屈曲,头颈部向膝部前屈。

2)严格消毒铺巾,局部浸润麻醉后,经L3~4或L4~5间歇进行穿刺,有清亮顺畅的脑脊液流出后注入药。

3)注入药物后,立即协助患者平卧,用针测试麻醉平面,保持仰卧姿势,待麻醉效果延伸至预期部位,再根据手术需要安排适宜体位。

(2)术中观察和配合:

麻醉中因平面的高低以及药物剂量的大小、患者全身情况的不同,可有很大的差异。

术中易出现血压下降、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头痛、背痛、尿潴留、下肢麻痹或肌肉无力等并发症。

如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处理,注射升压药、吸氧、给予止吐药、

静脉补液等。

2.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将局麻药注入硬脊膜外间隙,阻滞脊神经根,使其支配区域产生麻醉,即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epiduralanesthesia),简称硬膜外阻滞或硬膜外麻醉。

适用范围广,腰段硬膜外阻滞可用于横膈以下任何部位的手术,包括肛门直肠、阴道、会阴、产科及腹部和下肢的手术。

胸段硬膜外阻滞可复合应用于胸部手术及术后镇痛。

(1)操作步骤

1)体位同蛛网膜下腔阻滞体位。

2)严格消毒铺巾,局部浸润麻醉后,经椎间隙进针,到达硬膜外间隙后,经穿刺针置人一根细软的塑料导管。

3)协助患者平卧,经导管注入试验剂量的局部麻醉药物,用针测试麻醉平面后,再酌情追加麻醉药物。

待麻醉效果到达预期部位后,根据手术需要,安排适当体位。

(2)术中观察及配合:

术中确保静脉输液、输血通畅,以维持正常血压和急救需要;若麻醉剂误注人蛛网膜下腔时,出现全脊髓麻醉或药物误人血液循环吸收中毒时,要立即协助麻醉师进行紧急处理,如气管插管、给氧和人工呼吸,并遵医嘱注射各种急救药;出现血压下降,按医嘱准备注射升压药,并适当加快输液速度,补充血容量。

(二)椎管内麻醉的护理配合

1.术前核对患者,询问患者有无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