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综合练习试题A卷 附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23556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综合练习试题A卷 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综合练习试题A卷 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综合练习试题A卷 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综合练习试题A卷 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综合练习试题A卷 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综合练习试题A卷 附答案.docx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综合练习试题A卷 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综合练习试题A卷 附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综合练习试题A卷 附答案.docx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综合练习试题A卷附答案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综合练习试题A卷

附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

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

_______

考号:

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在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中。

位于小篆和楷书之间的字体是()。

A.金文

B.大篆

C.隶书

D.草书

2、当一位新入职的老师向经验丰富的张老师借教案上课时,张老师拒绝了,说道:

“我的教案不一定适合你,这个周末我们一起来探讨。

”这表明张老师()。

A.注意帮助同事的方法

B.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C.缺乏良性竞争的能力

D.善于保护自己的隐私

3、初中生小虎平时纪律松散,经常迟到,上课还与邻座讲话。

班主任让小虎把桌椅搬到教室后面的角落里一个人坐。

下列选项中,对该班主任行为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B.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C.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

D.维护了教师的权威

4、教师资格的认定程序不包括以下哪一种?

()

A.提出申请

B.受理

C.参加资格考试

D.颁发证书

5、某初中为提高生源质量,自行组织入学考试,实行跨学区招生。

该学校的做法()。

A.合理,学校有招收学生的权利

B.合理,学校有自主办学的权利

C.不合法,违反了尊重学生人格的规定

D.不合法,违反了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

6、某中学在资助贫困生的公示中,将拟资助学生的家庭住址、父母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等信息予以公布。

该校的做法()。

A.符合校务公开的办事原则

B.体现了学校自主管理权力

C.侵犯了学生的个人隐私

D.违背了公平待生的教育理念

7、对PowerPoint描述正确的是()。

A.演示文稿中的幻灯片版式必须一致

B.模板可以为幻灯片设置统一外观

C.只能在窗口中打开一个演示文稿

D.用“新建”菜单可添加新幻灯片

8、根据联言命题的性质,不属于联言推理的有效式的是(  )。

A.合成式

B.肯定式

C.分解式

D.否定式

9、按测验的目的分类可分为诊断性测验、终结性测验和()。

A.形成性测验

B.个别测验

C.人格测验

D.常模参照测验

10、某中学上课时,高年级学生李某到教室外喊赵某,说有事出去一趟,班主任张某默许了,赵某走出教室后被李某殴打,导致左眼失明。

对赵某所受伤害应当承担赔账责任的主体是()。

A.李某

B.张某

D.学校

D.李某和学校

11、所有甲都属于乙,有些甲属于丙,所有乙都属于丁,没有戊属于丁,有些戊属于丙。

以下哪一项不能从上述论述中推出?

()

A.有些丙属于丁

B.没有戊属于乙

C.有些甲属于戊

D.所有甲都属于丁

12、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

A.根本目的

B.主要任务

C.基本任务

D.辅助目的

13、某初级中学向学生推销学习用品谋取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下列处理此事的方式不正确的是()。

A.给予通报批评

B.没收违法所得

C.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D.对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罚

14、在电和磁关系的认识上,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是()。

A.奥斯特

B.法拉第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15、下列选项中,与“中国一香港”的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A.北京--承德

B.宁夏--银川

C.新疆一一西藏

D.太原--山西

16、班主任张老师按照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调整座位,将考试成绩后5名的学生安排在教师的最后一排。

张老师的做法()。

A.是激发学生的重要手段

B.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C.是管理班级的有效手段

D.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1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对中小学教师实行()。

A.每两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B.每三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C.每七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D.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18、刘老师正在上课,学生路路突然站起来,指出刘老师讲解中的错误,刘老师板着脸说:

“路路,老师不如你,以后就由你来上课好了!

”说完,刘老师若无其事地继续上课。

下列选项中,对该教师行为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维护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B.漠视了学生的主导地位

C.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D.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19、某校实施了“师徒制”,经验丰富的吴老师对新入职的蒋老师进行帮助时,要做到()。

A.尊重同行,等蒋老师请教时才进行指导

B.主动指导,和蒋老师商讨并确定教学方案

C.推门听课,发现不妥之处及时在课堂上纠正

D.充分信任,让蒋老师独自搜索并积累教学经验

20、凡年满()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周岁。

A.56

B.67

C.78

D.78

21、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滕王阁序》,其作者是()。

A.王勃

B.范仲淹

C.苏轼

D.陶渊明

22、下列关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B.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C.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

D.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23、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

A.蒸汽机的发明

B.纺织机的发明

C.电力的发明

D.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24、下列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蚂蚁

B.甲虫

C.蜘蛛

D.蝴蝶

25、小亮在解决物理习题时,能够把各种解法逐一列出并加以尝试,最终找到一个最佳解法。

小亮的这种解题方法属于()。

A、启发式

B、推理式

C、算法式

D、归纳式

26、一位高中教师刚走进教室就看见同座位的小王和小张同学打架,你推我拉,互不相让。

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A.马上制止.让两位同学到班主任办公室解决

B.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

C.批评训斥学生

D.微笑着说:

“怎么啦,你们俩,都已经是高中生了,有了小矛盾还不会处理?

双方冷静一下,相信你们能够自己解决的。

27、目前所知,最硬的矿石是钻石,其次是刚玉,而一种矿石只能用与本身硬度一样或更硬的矿石来刻痕。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项所指的矿石一定是可被刚玉刻痕的矿石?

(  )

Ⅰ.这种矿石不是钻石

Ⅱ.这种矿石不是刚玉

Ⅲ.这种矿石不是像刚玉一样硬度

A.只是Ⅰ

B.只是Ⅲ

C.只是Ⅰ和Ⅱ

D.只是Ⅰ和Ⅲ

28、下列与“素质教育”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博雅教育

B.全面发展教育

C.应试教育

D.终身教育

29、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素质教育理论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C.创新教育理论

D.生活教育理论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汤老师接手3班班主任一个月了,他在课间经常把做作业的同学“撵”出教室,还“异想天开”的让学生自主设计去世界文化遗产的考察路线,让学生模仿在联合国发言,让学生设计一次公益募捐的方案

就在其他老师议论汤老师的这些做法时,他又在“折腾”分层教学,现在他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准备,上课要同时兼顾班上多个小组的精神状态有老师建议他少“折腾”,还说:

“你关注大多数学生就行了,何必那么费劲,再说即使你这样辛苦,也不一定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好。

”汤老师依然坚持他的做法,在经过多次试验后,他慢慢发现分层教学还有很多窍门,比如可以把分层教学和“小先生制”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所思所得。

例如,在学完《屈原》之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有读后感,有续写、改写,有诗歌、图画、短剧,角度多样,观点鲜明,一段时间之后,汤老师发现学生越来越乐于在作业中另辟蹊径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问题:

结合材料,从学生的角度,评价汤老师的行为。

 

2、星期二的早上,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

王老师走进教室,笑容满面地对同学们说:

“大家看,外面的雪景多漂亮!

今天这节语文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雪的世界,好好玩一下吧!

”学生们欢呼雀跃,奔向门外。

他们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有的在讨论雪花的形状、特点,王老师也和学生一起观雪、玩雪,即兴吟诗作对....下课时间快要到了,王老师召集大家说:

“下午作文课的任务是写一篇记叙文,我相信大家能够出色的完成任务。

”后来,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写出了一篇篇精彩的作文。

问题:

请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王老师的教学行为。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论说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

幸福是现代教育的终极价值,“有灵魂的教育”不仅要将孩子培养成为有用之人,而且应教他们追求幸福,将他们培育成幸福之人。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C

2、A

3、C

4、C

5、D

6、C

7、B

8、B

9、A

10、D

11、C

12、A【解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13、D

14、B

15、B

16、B

17、D

18、D

19、B

20、B

21、A

22、D

23、A

24、C

25、C

26、D

27、A

28、B

29、B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汤老师的行为符合现代“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主要表现在: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老师应该充分信任学生,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材料中汤老师相信学生具有发展潜力,才有了丰富多样的作业活动方式,才真正探索出能促进所有学生发展的分层教学。

(2)学生是发展的主体。

学生是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地位、主体需求以及主动发展可能性的人。

教师必须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材料中汤老师让学生自主设计世界文化遗产考察路线,模仿联合国发言,设计公益募捐的方案,积极推动“分层教学”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学好,等等都体现了汤老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3)学生是独特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

材料中汤老师非常注重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他不跟其他老师一样满足于关注大多数学生,而是探索创新实验新的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教师正确的学生观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

正是因为汤老师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才使得血神孤儿来月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才使得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创新提高。

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和借鉴的。

2、王老师的行为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王老师通过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去对雪景进行细致观察,直观感知,独立地分析、探索来实现写作的目标,让学生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

在此过程中,教师完全承担着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角色,不是将自己的教师意志强加于学生之上,而是照顾到学生的情绪与主观体验,尊重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获得自然知识、写作技能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