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开放型经济.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32328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莞市开放型经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东莞市开放型经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东莞市开放型经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东莞市开放型经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东莞市开放型经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莞市开放型经济.docx

《东莞市开放型经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市开放型经济.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莞市开放型经济.docx

东莞市开放型经济

 

东莞市开放型经济

发展“十三五”规划

 

前言

东莞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基础良好,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转型升级等方面在全国、全省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十三五”时期,我市将按照国家、省、市部署,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对外开放新格局,力争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本规划根据国家、省、市有关决策部署,以及商务部《商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广东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明“十三五”时期我市商务特别是开放型经济领域发展的基本理念和战略意图,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定位、奋斗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作以及保障措施,是我市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全力推动商务新发展的重要指引。

第一章发展基础

第一节“十二五”期间工作成果

(一)综合配套改革攻坚破冰

“十二五”期间,我市以成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为契机,深入实施转变发展方式“十个100”计划、开放型经济“四大体系”、商务发展“十大工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动转型升级。

深化与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合作,积极推广试点“三个一”通关模式、“两仓”功能创新、“三互”大通关改革等,不断提高通关效率。

落实全省加工贸易审批试点改革,强化企业生产能力证明等后续管理,推进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建设,为全省、全国推进加工贸易审批制度改革提供了新经验。

积极开展外商投资管理服务试点改革,率先在全国启动外商投资“多证联办”改革,新设外资企业办齐证照时间大幅缩短。

(二)对外贸易跃上新台阶

“十二五”期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7629.1亿美元,高于“十一五”时期外贸总额46.8%,年均增长6.7%,增速稳居全国外贸总额前五名城市、珠三角九市第一。

其中,2015年外贸进出口突破1万亿元,总量达10400.7亿元。

一般贸易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7.2%跃升至31%,提高了13.8个百分点。

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由173.5亿美元提升到291.3亿美元,增长67.9%。

专栏1全球每6部智能手机就有1部是莞产

智能手机、平板及其配件出口是东莞出口货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数据显示,2015年东莞该类货物出口额达200亿美元,增长8.9%。

其中,手机出口突破1亿台,主要出口东盟、欧洲、中东、非洲、美国、印度等160多个国家(地区)。

东盟作为东莞智能手机最大的出口市场,2015年东莞向东盟出口智能手机近2000万台,占全市智能手机出口量的五分之一。

目前,东莞汇聚了智能手机、平板生产企业400多家,三星、苹果、华为、小米、OPPO、VIVO、金立等国内外知名品牌智能手机、平板及其配件均在东莞生产。

智能手机出货量2.6亿部,占全球市场份额17%,即全世界平均每6部智能手机,就有一部是东莞生产的。

 

 

图1东莞外贸进出口总额及其占全省和全国比重变化

(三)利用外资实现重大跨越

“十二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持续突破了30亿、40亿、

50亿美元大关,实现了年均两位数增长,其中2013、2014、2015连续3年增幅均位居珠三角九市第一。

“十二五”期间超亿美元重大项目47宗,是“十一五”的4.7倍,投资金额91.8亿美元,是“十一五”的4.2倍。

全市增资项目总额由2011年16.3亿美元提升至2015年的43亿美元,增长163.2%;项目平均增资规模从233.3万美元提升至823.9万美元,增长253.1%。

全市引进服务业合同外资项目数由2011年的149个提升至2015年的215个,增长44.3%;2015年服务业合同利用外资金额首次超过制造业,占比达53.1%,利用外资结构持续优化。

 

图2“十二五”期间东莞利用外资规模增长情况

(四)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

“十二五”期间,经济对外依存度由193.4%下降至165.9%,下降了27.5个百分点。

新设立研发机构1237个,新增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2267个,新增注册商标8544个,均是“十一五”期间的4倍。

技术进出口合同由2011年的2.2亿美元提升至15.9亿美元,增长6.2倍。

ODM+OBM比重由2011年的48.5%提升至2015年的73.5%,提高了25个百分点。

外资企业税收由2011年的208亿元提升至2015年的356.1亿元,增长71.2%。

外资企业内销额由2011年的2479.2亿元提升至2015年的3356.3亿元,增长35.37%,占内外销比重由2011年的32.7%提升至2015年的35.1%。

专栏2加工贸易企业自主品牌超过1万

如今,东莞每出口的100件产品之中,就有74件是加工贸易企业自主品牌、自主设计的产品。

加工贸易企业自有品牌生产出口比重达到74%,比2008年金融危机前提高了40.5个百分点。

2015年,拥有自主品牌的加工贸易企业数量超过2000家,累计注册品牌突破1万,达11363个。

都市丽人、OPPO、VIVO、徐福记、加多宝、新科、快意电梯、远梦家纺等知名品牌享誉国内外,深受消费者喜爱。

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1500多家外资企业投资17.7亿美元实施“机器换人”,进口各类数控机床8万多台,进口自动贴片机1000多台,劳动生产率可提高12倍。

 

(五)口岸通关取得历史突破

“十二五”期间,东莞口岸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水运方面,东莞港开辟了21条内贸航线、2条台直航航线和1条越南海防航线,与石龙铁路货运站实现水铁联运,集装箱吞吐量由2011年的16万标箱提升至2015年的330万标箱,增长20.6倍,实现了五年翻三番多。

铁路方面,开通了“中欧班列(东莞)”、“中亚班列(东莞)”、“中韩快线”,铁路跨境货运量从无到2015年达3.57万吨,占全省货运量七成。

空运方面,建设了连通深圳、广州、香港机场的东莞货运站,“超级中国干线”业务快速发展,航空货运量由2011年的3.1万吨增长至2015年的4.3万吨,增长38%。

(六)商贸流通全面快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全市消费市场规模逐步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1年的1441.2亿元提升至2015年的2154.7亿元,增幅49.5%,年均增长11.9%。

截至2015年底,商业网点总数约6000个,较2011年增长57.8%,年均增长8.6%。

传统商贸行业逐渐向规模化、专业化、新兴业态等快速发展。

2014年,东莞成功申请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电子商务发展迅猛。

全市电商网络经营主体5.5万户,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超过50%,跨境电商企业超过3000家,涵盖物流、支付、第三方平台等重要环节。

专栏3莞人爱消费爱买车爱网购

据统计,全市43个城市综合体日均吸引消费者50万人次,消费额达8000多万元。

其中,带动全年电影票房收入5.55亿元,比2014年增长56%,位居全省地级市首位,拉动东莞电影消费成效显著。

截至2015年,全市建有院线影院79家,银幕总数468块,座位6.4万个。

数据显示,2015年东莞汽车销售量498亿元,同比增长22.1%,拉动全市社消零增长4.6个百分点。

东莞汽车上牌量位居全省第一。

据2015年支付宝账单显示,东莞人均网络支付金额为4.2万元,相当于人均消费品零售额的1.5倍,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174%,支付笔数增长76%,增幅相当惊人。

据“双11”淘宝和天猫交易额统计,东莞以8.16亿元的交易额排名全省地级市第一。

正是看好东莞消费潜力,2015年,阿里巴巴、京东、1号店等电商巨头先后落户,抢占东莞市场。

 

第二节“十三五”期间面临的发展形势

(一)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

世界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难以摆脱低速增长态势。

发达国家总体回升向好,特别是美国形势明显好转,日本和欧元区缓慢复苏。

新兴经济体经济持续衰退,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变动、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地缘政治、资本外流、货币大幅贬值、通胀上升压力等因素影响,俄罗斯、巴西等国家经济出现衰退。

同时,全球产业重组和产业链布局、国际经贸规则标准调整,国际分工面临新的变革,围绕市场、人才、资源的竞争日愈激烈,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投资贸易、产业转移等方面,均将受到新的影响。

(二)国内经济结构深度调整

面对国外复杂形势,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良好,将长期进入“L型”阶段平稳运行。

尽管内需不振、产能过剩、系统性金融危机、地方债务偏高,给经济平稳发展带来更多难题,但中央大力推进“一带一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2025”,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信息化与工业化逐步深度融合,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发展态势愈加明显,先进制造业、服务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随着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试点以及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为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东莞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全新格局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深度调整,东莞获批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开放型经济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依托东莞雄厚的制造业和产业链配套,改革试点红利将逐步释放开放发展新动力,并且随着“一带一路”跨境物流枢纽、中俄贸易产业园、海丝博览会、境外展销中心等重点平台的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将为东莞扩大国内、国际市场份额提供助力,也有助于东莞开放型经济向绿色、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同时,随着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不断攀升,东莞外资面临订单和投资转移已成趋势,并且用地、管理收费等历史遗留问题也未能解决,将制约开放型经济平稳发展。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我市商务发展的基础扎实,同时也面临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必须密切关注国际经济走向,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攻坚克难,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工作为总抓手,深化改革、大胆创新、扩大开放,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不断开创全市商务发展新局面,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一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战略部署,以构建全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为总抓手,坚持改革创新、市场导向、内生增长、绿色发展、法治先行,以“稳增长、调结构、扩内需、促改革”为主线,统筹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国家战略对接,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经济发展的自主性,推动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努力形成引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创新优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实现内外源经济协同发展,构建面向国内国际进一步开放合作的新格局,为全市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先行先试

坚持以构建全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为总抓手,以深化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改革为重点,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重点破除不利于开放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发展更高层次的、互利共赢的对外合作,努力为全国、全省探索出新模式、新路径、新体制。

2.坚持创新发展

坚持以创新驱动和扩大开放发展主动力,以科技创新带动企业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着力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动能,充分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努力营造创新发展环境,加快推进东莞开放型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形成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新局面。

3.坚持协调共进

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协调开放型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为重点,统筹内外一体化市场、内资和外资招商、“走出去”和“引进来”、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以及镇街(园区)协调发展,推动全方位的贸易结构、资本结构、市场结构、要素结构、空间发展结构的优化,进一步提高东莞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4.坚持政府服务

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针对新领域、新模式、新业态,以及薄弱环节、发展短板,提供精准化和精细化政策支撑,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不断完善平台渠道、便利化服务、组织结构,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向绿色低碳产业国际化发展。

5.坚持法治商务

坚持以深化东莞法治城市建设为核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履行执法职责,探索推动新型商务行政综合执法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商务行政执法工作,建立部门间监管执法信息共享、案情通报制度,发挥联合执法作用,支持、鼓励行业、企业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切实强化市场监管,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营造良好市场氛围,为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

第二节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建立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全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中发挥新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广东实现“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目标贡献力量,初步构建起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管理模式,为国家“十三五”时期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不断探索新路径和新模式,成为全国、全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示范样本。

到2020年,全市外贸总额继续保持全国前列,“一带一路”市场出口占比达20%,一般贸易(含保税物流部份)进出口占比达55%。

利用外资总量在珠三角九市中排名前列,服务业吸收外资占比超过60%。

服务外包年均增长10%。

拥有自主品牌的外资企业占比达30%,外资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占比达30%,外资企业年新增发明专利500个以上,外资企业内销比重达40%。

东莞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万标箱,积极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打造千万级标箱的深水港码头;石龙铁路货物吞吐量翻两番。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以上,总量位居全省前列。

力争通过“十三五”的努力,将东莞打造成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球的高端制造业集聚中心和国际经贸合作战略支点,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增长极和支撑点。

第三节主要任务

为确保实现“十三五”期间工作目标,加快形成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引领的对外开放新局面,“十三五”期间要重点做好五大任务:

(一)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扎实推进东莞市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工作,充分发挥好东莞开放型经济先行优势,重点在经济管理模式改革、培育外贸新业态、构建开放型金融生态、建设国际货运大通道和对接自贸试验区等方面进行探索,争取让一批体制机制改革落地生效,取得新突破,继续发挥全省、全国开放型经济示范引领作用。

(二)加快探索加工贸易创新发展新路径

以加工贸易创新发展为核心,以外贸提质增效为目标,以优化结构为路径,巩固东莞外贸传统优势,鼓励具有较强创新的企业发展新型贸易模式,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提高东莞加工贸易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大力实施优进优出战略,坚持出口与进口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招引内资与外资并重,完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三)加快打造国际物流大通道新格局

以建设“一带一路”重要战略节点为契机,发挥好东莞港与石龙铁路货运站海陆战略枢纽作用,不断完善水铁联运和双向货运通道功能,加快构建广东对接“一带一路”战略交通节点。

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经贸合作园区,特别是重点建设好中俄贸易产业园,办好海丝博览会,建立健全与境外政府、机构、企业的利益共享合作机制,深化与沿线国家的多层次合作。

(四)建立国内外市场一体化新体系

加快推进国内外市场一体化建设,将国内市场体系建设和国际市场开拓结合起来,主动对接世界贸易规则,加快推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通关一体化发展,积极培育一批大宗商品实体交易市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建设境外营销、支付结算、仓储物流网络,以制造业物流和城市配送为核心,进一步提升东莞现代物流业服务能力,争取形成大贸易、大流通、大市场的新体系。

(五)优化稳定可预期的营商新环境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结合国家“放管服”改革要求,打造商务工作发展平台,将政策、平台、服务有机串联起来,实现各项工作的平台化、系统化、信息化管理,建立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服务机制。

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诚信体系建设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实现从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根本性转变。

第三章重点工作

第一节深入推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

(一)推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

全面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对负面清单之外的外商投资项目实行备案制,对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统一实施管理,在建立新型投资管理体制和市场监管体制的基础上,逐步将改革重点从“管理流程”转移到“政策开放”上。

试行由东莞办理省属权限的鼓励类、允许类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变更和终止等相关许可手续。

在CEPA框架协议下,对港澳服务提供者在东莞投资属于备案范围的服务贸易项目,实行备案制。

(二)推行外商投资项目“放管服”改革

重点推行项目申报资料标准化,推行商务、工商、质监、税务、社保、财政、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对企业投资登记注册实施“一站受理、多证联办”。

实施工程建设前置承诺事项加备案、竣工验收和责任追究等制度,推动投资建设项目“直接落地”改革,配套实施外商投资信息、年度投资经营信息报告机制等监管措施,实现外商投资从项目审批、市场准入、工程筹建到运营监管的全流程优化。

通过信息共享、联合核查、综合评价,形成一套“贯穿全程、管理到位、服务创新”的开放型经济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三)推进通关监管便利化改革

加快实施“互联网+海关”项目,依托互联网即时通讯技术,推动海关行政审批、税收征管、保税监管、通关审单等业务实现网上办理,进一步降低企业通关时间和通关成本。

深化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建立以合格假定为核心的出口检管模式、以风险管理为重点的进口检管模式,开展第三方采信工作,强化风险监测、风险分析和事中事后监管。

开展出口集聚产业WTO/TBT评议基地建设,提升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能力。

在全市口岸查验监管场所全面覆盖“三互”大通关模式基础上,建立涵盖海关、检验检疫、外汇、边检、海事等管理部门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使用统一的数据、技术和接口标准,进一步优化口岸监管执法流程和通关流程,集纳贸易许可、支付结算、资质登记、货物通关等功能,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专栏4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功能定位转下页)

专栏4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功能定位

顺应当前国际贸易便利化趋势,以东莞港通关信息平台为基础支撑,整合加工贸易管理服务平台、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东莞电子口岸,并依托电子口岸,建立涵盖海关、检验检疫、边检、海事、外汇、税务等部门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货物进出口申报(一次录入、关检一次申报)、危险品申报管理、货物进出口联合查验(多方联合查验)、货物进出口放行(多方联合放行)、运输工具进出口岸申报(含公路、铁路、水运一次录入、多个查验单位一次申报)、运输工具联合查验(多方联合查验)、舱单申报管理、跨境电商业务、外贸资质办理、贸易许可申领、税费办理和支付(进出口贸易支付、代收税费和规费)、综合查询(通关状态、货物状态、办理状态查询)、“三互”大通关业务(口岸管理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等功能。

达到企业通过“单一窗口”进行内外贸“一体化”、“一站式”办理业务,有关单位通过“单一窗口”实现数据共享的工作目标。

 

(四)推进公共服务管理机制改革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逐步将政府部门承担的事务性、技术性事项,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有序地交由行业协会商会承接。

健全鼓励引导机制,促进行业协会更好发挥其在产业内的人才招募、培训辅导、引商招商、行业建设等方面的特有优势。

鼓励和引导东莞行业协会商会与境外行业协会商会发展双边或多边交流合作关系,强化行业协会在开拓国际市场、产业安全预警等方面的主导作用。

建立国际展览服务新机制,支持和鼓励企业参加境内外国际品牌贸易展览会。

充分发挥行业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在诚信经营、质量管理、品牌建设、社会责任和行业自律等方面的示范作用,推动东莞优势制造行业向规模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

加强与境外商事调解、仲裁机构等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商事纠纷仲裁专业水平。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电子商务等新型领域的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涉及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领域的侵权假冒违法行为。

(五)创新园区协同开放机制

以经济联系为纽带,建立片区统筹发展新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着眼释放开放新空间、挖掘开放新潜力。

建立六大片区统筹联动议事决策工作机制,推动行政审批前移,强化规划融合、土地开发安排、交通基础设施、招商共享、环境治理、城市公共服务布局等重点领域的统筹。

以滨海湾新区、东莞港沙角港区和威远岛为统筹核心区,打造更高水平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载体,携手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共同构筑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核心轴带,打造滨海湾开放新高地。

探索更高水平园区开发新模式。

实施“一园一策”,加快解决制约园区发展的行政管理、土地开发、投融资、交通联通等共性问题。

在园区内探索特色小镇的开发新路径,启动松山湖基金小镇建设,建设集“基金链、科技链、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五链融合的基金生态圈,力争打造成国际开放性和金融专业性兼具的特色区域。

(六)建立与自贸试验区常态化对接机制

创新自贸试验区经验复制推广机制,推动政策、产业、金融、平台等方面与自贸试验区全方位对接,力争成为广东自贸试验区的示范延伸区和优先拓展区。

进一步加强与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合作,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资源,推动跨国企业整合境内外关联企业资金,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跨境资金运营水平。

推动全口径跨境融资业务,引导更多企业和金融机构有效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第二节推动加工贸易创新发展

(一)实施重点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

集中资源支持重点企业创新业态与商业模式、发展总部经济、开展兼并重组。

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对倍增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方案,精准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全力推动试点企业自主创新、资本运作、资源整合、经营管理等能力取得提升。

发挥好惠企政策综合服务平台以及商务分片区督导等惠企平台、机制作用,重点推进服务创新、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打通产、学、研、政、金、介等高端要素资源通道,为企业壮大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

(二)推动加工贸易创建自主品牌

按照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双轨并进的原则,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提升加工贸易企业创建品牌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推进“东莞制造”品牌推广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培育服务机构的合作,为东莞加工贸易企业提供品牌培育推广、集群品牌创建、商标品牌保护等综合服务。

建立“东莞制造”品牌发布制度。

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扩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简称“三同”)实施范围,增加高质量、高水平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提高“东莞制造”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三)推动加工贸易拓展自主营销

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原则,促进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加工贸易与会展服务、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传统零售业等跨界融合发展,拓展加工贸易内外贸营销渠道,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

推动传统零售业模式创新,培育本土内销代理商,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探索创品牌拓内销的新模式,引导企业从被动接单转向主动营销。

继续打造“升级版”加博会,推动展会由单纯以内销为主,向内外销一体化转变,打造成为推动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知名展会。

(四)推动加工贸易开展自主研发

延伸加工贸易产业链条,通过技术升级、设备升级、标准升级和服务升级,加快推动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向高端发展,抢占国际市场话语权。

深入实施高企“育苗造林”行动计划,大力培育外资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提升R&D投入和申请发明专利。

积极推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企业,以点带面,推动全市产业结构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