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师第1学期教案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31688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老师第1学期教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杨老师第1学期教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杨老师第1学期教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杨老师第1学期教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杨老师第1学期教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杨老师第1学期教案3.docx

《杨老师第1学期教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老师第1学期教案3.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杨老师第1学期教案3.docx

杨老师第1学期教案3

 

学年第一学期

《管弦乐配器》教案

 

教材选用:

《管弦乐配器法教程》

—杨立青编著

授课对象:

作曲、指挥、视唱练耳专业(本科四年级)

授课时限:

第三学期/共三个学期

每周一次大课

每周一次改题辅导

***********

 

次序:

第1周次/第三学期

授课形式:

课堂讲授

授课时间:

90分钟

授课章节:

第十三章铜管管乐器性能分论

教学目的:

熟谙各管乐器的音响特性,

及演奏技巧性能。

教学重点:

圆号乐器法;

小号、短号乐器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圆号

一、音响特性

二、记谱与音域

三、各音区音色特性

四、演奏技术

第二节小号(细项划分同圆号)

第三节短号

一、记谱、音域与音色特性

二、演奏技术及在乐队中的运用

音响谱例:

28例。

 

------------

课后作业:

1、为圆号、小号各写一首华彩段。

2、通读“五本”总谱中的圆号、小号声部,并各写出分析表格(要求细项同弦乐)。

 

次序:

第2周次/第三学期

授课形式:

课堂讲授

授课时间:

90分钟

授课章节:

第十三章铜管乐器性能分论(续)

教学目的:

熟谙各管乐器的音响特性,

及演奏技巧性能。

 

教学重点:

长号乐器法;

大号乐器法。

 

教学内容:

第四节长号

一、音响特性

二、记谱与音域

三、各音区音色特性

四、演奏技术

第五节大号(细项划分同长号)

 

音响谱例:

22例。

 

------------

课后作业:

1、为长号、大号各写一首华彩段。

2、通读“五本”总谱中的圆号、小号声部,并各写出分析表格(要求细项同弦乐)。

 

次序:

第3周次/第三学期

授课形式:

课堂讲授

授课时间:

90分钟

授课章节:

第十四章铜管乐器(及多乐器组)的组合

(一)

教学目的:

较系统而详细地介绍铜管乐器(及多乐器组)的组合各种形式,通过相当数量的音响实例的分析比较,使学生对铜管乐器(及多乐器组)写作(组合)技术的历史发展能获得较系统、完整的认识,并通过配器书面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到的知识,锻炼实际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铜管乐器组的基本特性,

及线条组合中的音量平衡。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铜管乐器组的基本特性

二、音量平衡与混合音色

三、铜管乐器组的编制与声部排列

第二节线条性因素的构成

一、铜管音色构成的线条

同度/八度/双八度及多层八度/和声性线条

二、混合音色构成的线条

同度/八度、双八度及多层八度/和声性线条

音响谱例:

20例。

------------

课后作业:

1、为下面的旋律片断作同度、八度、十五度、多层八度等各两种不同质(纯铜管、铜管+木管+弦乐)的线条处理。

(用-同前“弦乐线条性因素构成”之作业-旋律)

[编制:

木管(2+1)、铜管(4、3、3、1)、弦乐]

2、自行设计旋律片断(4-6小节),并做两种不同质(纯铜管管、铜管+木管+弦乐)的和声性线条处理。

3、分析“五本”总谱中的铜管组及多乐器组的线条处理,并找出若干较常见或有特点的片段。

次序:

第4周次/第三学期

授课形式:

课堂讲授

授课时间:

90分钟

授课章节:

第十四章铜管乐器(及多乐器组)的组合

(二)

教学目的:

较系统而详细地介绍铜管乐器(及多乐器组)的组合各种形式,通过相当数量的音响实例的分析比较,使学生对铜管乐器(及多乐器组)写作(组合)技术的历史发展能获得较系统、完整的认识,并通过配器书面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到的知识,锻炼实际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铜管和声组合中的音量平衡。

(音区对等)

教学内容:

第三节和声性因素的构成

一、同类铜管音色的和声结合

二、不同类铜管音色的和声结合

三、带有重叠声部的铜管和弦

1,部分重叠的铜管和弦

2,所有声部并置重叠的铜管和弦

四、铜管组与其它乐器组的和声结合

1,铜管组与木管组的和声结合

2,铜管组与弦乐组的和声结合

3,铜管、木管与弦乐三组乐器的和声结合

音响谱例:

22例。

------------

课后作业:

1、为下列和弦,各做两种不同质(纯铜管、铜管+木管+弦乐)的配置处理:

F大:

辉煌、明亮(强)/C大:

柔和、透明(弱)/E小:

丰满、结实或沉重、压抑(强)

[编制:

木管(2+1)、铜管(4、3、3、1)、弦乐]

2、分析“五本”总谱中的铜管组及多乐器组的和声处理,并找出若干较常见或有特点的片段。

 

次序:

第5周次/第三学期

授课形式:

课堂讲授

授课时间:

90分钟

授课章节:

第十四章铜管乐器(及多乐器组)的组合(三)

教学目的:

较系统而详细地介绍铜管乐器(及多乐器组)的组合各种形式,通过相当数量的音响实例的分析比较,使学生对铜管乐器(及多乐器组)写作(组合)技术的历史发展能获得较系统、完整的认识,并通过配器书面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到的知识,锻炼实际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在不同类型织体结构中,不同(纵向)层次之间的音色对比处理。

教学内容:

第四节不同类型织体的构成

一、不同织体因素的音色配置基本原则

二、同质性结构织体的构成

1,齐奏型与和弦型织体

2,分部写作型织体

音响谱例:

8例。

------------

课后作业:

1、齐奏型织体写作;

改编肖帮《叙事曲》No.1引子(g小调)1-7小节。

[编制:

木管组+铜管组+弦乐组(可在每组乐器中任选2-3种乐器)]

要求:

可采用音色的转接、加入强调性因素,同时注意“主导音色”的选择。

2、分部写作型织体写作:

改编巴赫《圣咏》片段。

[编制:

木管组+铜管组+弦乐组]

4、分析“五本”总谱中的铜管组及多乐器组的齐奏型织体、分部写作型织体处理,

并各找出若干较常见或有特点的片段。

次序:

第6周次/第三学期

授课形式:

课堂讲授

授课时间:

90分钟

授课章节:

第十四章铜管乐器(及多乐器组)的组合(四)

教学目的:

较系统而详细地介绍铜管乐器(及多乐器组)的组合各种形式,通过相当数量的音响实例的分析比较,使学生对铜管乐器(及多乐器组)写作(组合)技术的历史发展能获得较系统、完整的认识,并通过配器书面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到的知识,锻炼实际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在不同类型织体结构中,不同(纵向)层次之间的音色对比处理。

 

教学内容:

第四节不同类型织体的构成(续1)

三、异质性结构织体的构成

1,对比性复调写法

 

音响谱例:

例。

 

------------

课后作业:

配器分析:

分析“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二重赋格”配器处理。

 

次序:

第7周次/第三学期

授课形式:

课堂讲授

授课时间:

90分钟

授课章节:

第十四章铜管乐器(及多乐器组)的组合(五)

教学目的:

较系统而详细地介绍铜管乐器(及多乐器组)的组合各种形式,通过相当数量的音响实例的分析比较,使学生对铜管乐器(及多乐器组)写作(组合)技术的历史发展能获得较系统、完整的认识,并通过配器书面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到的知识,锻炼实际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在不同类型织体结构中,不同(纵向)层次之间的音色对比处理。

 

教学内容:

第四节不同类型织体的构成(续2)

三、异质性结构织体的构成

2,模仿性复调写法

①由同类音色构成的模仿性复调

②由对比音色构成的模仿性复调

③不同规模模仿性复调结构中的音色布局

 

音响谱例:

6例。

 

------------

课后作业:

模仿性复调结构配器:

改编《巴赫平均律》(Ⅰ-No.16)g小调赋格(调性移为a小调)。

[乐队编制:

木管组(2+1)、铜管组(4+3+3+1)、打击乐(Timp.)、弦乐组]

 

次序:

第8周次/第三学期

授课形式:

课堂讲授

授课时间:

90分钟

授课章节:

第十四章铜管乐器(及多乐器组)的组合(六)

教学目的:

较系统而详细地介绍铜管乐器(及多乐器组)的组合各种形式,通过相当数量的音响实例的分析比较,使学生对铜管乐器(及多乐器组)写作(组合)技术的历史发展能获得较系统、完整的认识,并通过配器书面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到的知识,锻炼实际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在不同类型织体结构中,不同(纵向)层次之间的音色对比处理。

 

教学内容:

第四节不同类型织体的构成(续3)

三、异质性结构织体的构成

3,旋律与伴奏型织体

①音型化写法的多样化

②音型化因素的多层次化

 

音响谱例:

5例。

 

------------

课后作业:

将《肖邦练习曲》No.13(Op.25.No.1.Ab大调)1-42小节,用四组乐器(但不一定用全奏)构成多层性的音型化写法。

 

次序:

第9周次/第三学期

授课形式:

课堂讲授

授课时间:

90分钟

授课章节:

第十四章铜管乐器(及多乐器组)的组合(七)

教学目的:

较系统而详细地介绍铜管乐器(及多乐器组)的组合各种形式,通过相当数量的音响实例的分析比较,使学生对铜管乐器(及多乐器组)写作(组合)技术的历史发展能获得较系统、完整的认识,并通过配器书面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到的知识,锻炼实际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在不同类型织体结构中,不同(纵向)层次之间的音色对比处理。

 

教学内容:

第四节不同类型织体的构成(续4)

三、异质性结构织体的构成

4,微型复调及其它复杂复调织体

5,点描型写法

6,多元复合型织体

 

音响谱例:

8例。

 

------------

课后作业:

将下列片段,用木管(双管)、铜管(4+2+3+1)及弦乐配置:

亨德米特《调性游戏》FugueⅠ片段(6小节)。

 

次序:

第10周次/第三学期

授课形式:

课堂讲授

授课时间:

90分钟

授课章节:

第十五章管弦乐配器的若干技术问题

(一)

教学目的:

较系统而归纳性地介绍管弦乐配器所涉及的诸多方面及其技术处理,通过相当数量音响实例的分析比较,使学生对管弦乐写作技术的历史发展能获得较系统、完整的认识,并通晓管弦乐组合的基本规律,提高其写作技术能力。

教学重点:

管弦乐队全奏。

 

教学内容:

第一节乐队的全奏

一、全奏的规模

二、全奏的作用

三、不同类型全奏的音响特征

四、全奏处理的一般原则

五、全奏比例及相互对比

 

音响谱例:

15例。

 

------------

课后作业:

1、用三管制管弦乐队(包括打击乐)为下列片段配器:

舒曼《狂欢节》1-25小节。

2、分析“五本”总谱,丛中任选一首,分析其全奏类型、全奏所占比例及处理上的特点。

 

次序:

第11周次/第三学期

授课形式:

课堂讲授

授课时间:

90分钟

授课章节:

第十五章管弦乐配器的若干技术问题

(二)

教学目的:

较系统而归纳性地介绍管弦乐配器所涉及的诸多方面及其技术处理,通过相当数量音响实例的分析比较,使学生对管弦乐写作技术的历史发展能获得较系统、完整的认识,并通晓管弦乐组合的基本规律,提高其写作技术能力。

教学重点:

强调的手法。

 

教学内容:

第二节强调的手法

一、节奏性的强调

二、色彩性的强调

三、力度性的强调

四、结构性的强调

 

音响谱例:

15例。

 

------------

课后作业:

1、用四组乐器(编制可自定,三管或双管)为下列片段配器,并运用适当的强调手法:

舒曼《狂欢节》1-25小节。

 

次序:

第12周次/第三学期

授课形式:

课堂讲授

授课时间:

90分钟

授课章节:

第十五章管弦乐配器的若干技术问题(三)

教学目的:

较系统而归纳性地介绍管弦乐配器所涉及的诸多方面及其技术处理,通过相当数量音响实例的分析比较,使学生对管弦乐写作技术的历史发展能获得较系统、完整的认识,并通晓管弦乐组合的基本规律,提高其写作技术能力。

教学重点:

色彩性装饰手法。

 

教学内容:

第三节色彩性装饰手法

一、色彩性的局部强调

二、同质异音的装饰层次

三、附加共鸣的装饰

四、骨架音的色彩性修饰

五、独立的色彩性装饰层次

六、特殊的色彩性装饰层次

 

音响谱例:

11例。

 

------------

课后作业:

用色彩性的装饰手法,改编下列乐曲(用四个乐器组乐器,编制不限):

1、林华《阳关三叠》1-7小节;

2、赵晓生《太极》1-6小节。

 

次序:

第13周次/第三学期

授课形式:

课堂讲授

授课时间:

90分钟

授课章节:

第十五章管弦乐配器的若干技术问题(四)

教学目的:

较系统而归纳性地介绍管弦乐配器所涉及的诸多方面及其技术处理,通过相当数量音响实例的分析比较,使学生对管弦乐写作技术的历史发展能获得较系统、完整的认识,并通晓管弦乐组合的基本规律,提高其写作技术能力。

教学重点:

力度变化的处理;

转接的处理。

 

教学内容:

第四节力度变化的处理

一、渐进式的力度变化

二、幅度——音区的变化与力度处理

三、粒度突变的处理

四、力度的对位

五、呼应、回声与转接的处理

 

音响谱例:

20例。

 

------------

课后作业:

用四组乐器,为下列片段配器——力度渐强处理:

谢德林《第一钢琴奏鸣曲》片段(4小节)

 

次序:

第14周次/第三学期

授课形式:

课堂讲授

授课时间:

90分钟

授课章节:

第十六章音色的对比变化与配器布局

(一)

教学目的:

较系统而归纳性地介绍管弦乐配器的横向结构中,音色的对比变化与布局的不同类型、一般原则及常见的处理方式,通过音响实例的分析比较、和写作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管弦乐配器布局及其写作技术。

教学重点:

横向结构中音色变换的频度,

及其不同类型。

教学内容:

第一节音色变化的节奏

(不同风格、不同技法对音色变换的频度各不相同。

第二节不同类型的音色对比变化

一、装饰性的音色对比变化

二、结构性的音色对比变化

呈示段/展开段/主题不断重复的结构

音响谱例:

6例。

------------

课后作业:

1、分析“五本”总谱,找出有特点、或有趣的装饰性的音色对比变化片段、结构性的音色对比变化片段各一例,并简要说明。

2、布置配器结业考试题:

将“格里格《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改编为双管(加1变形)编制的管弦乐曲。

 

次序:

第15周次/第三学期

授课形式:

课堂讲授

授课时间:

90分钟

授课章节:

第十六章音色的对比变化与配器布局

(二)

教学目的:

较系统而归纳性地介绍管弦乐配器的横向结构中,音色的对比变化与布局的不同类型、一般原则及常见的处理方式,通过音响实例的分析比较、和写作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管弦乐配器布局及其写作技术。

 

教学重点:

局部段落内的配器布局。

 

教学内容:

第三节局部段落内的配器布局

一、呈示型段落中的音色布局

二、过渡——展开型段落中的音色布局

 

音响谱例:

6例。

 

------------

课后作业:

1、分析“五本”总谱,找出有特点、或有趣的呈示型段落中的音色布局、和过渡——展开型段落中的音色布局各一例,并简要说明。

2、酝酿、设计配器结业考试题的配器布局。

 

次序:

第16周次/第三学期

授课形式:

课堂讲授

授课时间:

90分钟

授课章节:

第十六章音色的对比变化与配器布局(三)

教学目的:

较系统而归纳性地介绍管弦乐配器的横向结构中,音色的对比变化与布局的不同类型、一般原则及常见的处理方式,通过音响实例的分析比较、和写作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管弦乐配器布局及其写作技术。

教学重点:

总体结构的配器布局。

教学内容:

第四节总体结构的配器布局

一、配器布局的一般原则

①与音乐形象的关系;②与乐曲结构的关系;③与其它音乐表现要素的关系;④与音乐的历史风格及个人风格的关系。

二、配器布局的具体处理

①不同段落(不同主题素材)的基本音色对比;②同一主题素材在不同段落中的音色发展;③高潮的合理布局;④乐队全奏的合理布局;⑤音色节奏的合理安排。

音响谱例:

14例。

 

------------

课后作业:

1、分析“五本”总谱,找出若干配器布局的具体处理,并简要说明。

2、酝酿、设计配器结业考试题的配器布局(继续)。

 

第17——18周

复习(集中辅导)、考试

配器结业考试题:

(此处具体考试曲目被隐去)

 

——(全部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