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第5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296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第5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第5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第5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第5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第5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第5套.docx

《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第5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第5套.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第5套.docx

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第5套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第五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新人教版

考试时间:

120分钟;试卷分值:

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中,能与4cm、9cm两根木棒围成一个三角形是( )

A、4cmB、5cmC、13cmD、9cm

2.下图中,正确画出△ABC的AC边上的高的是()

ABCD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9,则它的周长为()

A.22B.17C.17或22D.13

4.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80°,则它的顶角是【】

A.80°B.40°C.80°或20°D.100°

5.在△和△中,已知,则添加下列条件后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A.B.C.D.

6.如图,AB=AD,添加下面的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

A.CB=CDB.∠BAC=∠DAC

C.∠BCA=∠DCAD.∠B=∠D=90°

7.如图,∠1=∠2,AC=AD,∠C=∠D,若AB=4cm,BC=3cm,AC=2cm,则DE的长是()

A.4cmB.3cmC.2cmD.无法确定

8.如图,一个等边三角形纸片,剪去一个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图中∠α+∠β的度数是【】

A.B.C.D.

9.如图所示,把一个三角形纸片ABC顶角向内折叠3次之后,3个顶点不重合,那么图

中∠1+∠2+∠3+∠4+∠5+∠6的度数和是()

A.180°B.270°C.360°D.无法确定

10.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为540°,则它是()边形()

A.5B.4C.3D.不确定

评卷人

得分

二、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如图,已知,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____________,使得。

12.将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重合为如图所示的形状,若∠AOD=127°,则∠BOC=_______.

13.如图,在Rt△ABC中,∠ACB=90°,D为边AB的中点,将△BCD沿着直线CD翻折,点B的对应点为点B′,如果B′D⊥AB,那么∠ACB′=▲度.

14.如右图,在△ABC中,∠C=90°,BD平分∠CBA交AC于点D.若AB=,CD=,则△ADB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

15.如图,已知ΔABC中,∠ABC和外角∠A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若

∠D=400,则∠BAC的度数为。

16.如图,小亮从A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向左转30°,再沿直线前进10米,又向左转30°……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点时,一共走了米。

评卷人

得分

四、解答题(共46分)

17.已知:

如图,AB=CD,DE⊥AC,BF⊥AC,E,F是垂足,.求证:

18.已知:

如图,∠B=∠D,∠DAB=∠EAC,AB=AD.求证:

BC=DE.

19.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AB=13cm,BC=12cm,AC=5cm,

求:

(1)△ABC的面积;

(2)CD的长;

(3)作出△ABC的边AC上的中线BE,并求出△ABE的面积;

(4)作出△BCD的边BC边上的高DF,当BD=11cm时,试求出DF的长。

20.已知ABC中∠BAC=140°,AEF的周长为10㎝,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E、F,求BC的长度和∠EAF的度数.

21.如图,C、F在BE上,∠A=∠D,AB∥DE,BF=EC.

求证:

AB=DE.

22.阅读填空题

已知:

如图,DC⊥CA,EA⊥CA,DB⊥EB,DB=BE,求证:

△BCD与△EAB全等.

证明:

∵DC⊥CA,EA⊥CA,DB⊥EB(已知)

∴∠C=∠A=∠DBE=90()

∵∠DBC+∠EBA+∠DBE=180°

∴∠DBC+∠EBA=90°

又∵在直角△BCD中,∠DBC+∠D=90°()

∴∠D=∠EBA()

在△BCD与△EAB中,

∠D=∠EBA(已证)

∠C=(已证)

DB=(已知)

∴△BCD≌△EAB()

23.如图,某学校(A点)与公路(直线L)的距离AB为300米,又与公路车站(D点)的距离AD为500米,现要在公路上建一个小商店(C点),使CA=CD,求商店与车站之间的距离CD的长.

24.如图,在边长为1的方格纸中,△PQR的三个顶点及A、B、C、D、E五个点都在小方格的格点上,现以A、B、C、D、E中的三个点为顶点画三角形.

(1)请在图1中画出与△PQR全等的三角形;

(2)请在图2中画出与△PQR面积相等但不全等的三角形;

(3)顺次连结A、B、C、D、E形成一个封闭的图形,求此图形的面积.

参考答案

1.D

【解析】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选D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三角形的高的定义:

过边所对的顶点作底的垂线。

3.A

【解析】当边长为4的边为要时,4+4=8<9与三角形两边之和>第三边矛盾故舍去.

当边长为9的边为要时,周长为9+9+4=22符合题意.

4.C

【解析】当80°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时,则顶角就是80°;

当80°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时,则顶角是180°-80°×2=20°.

故选C.

5.B

【解析】添加选项A后可根据SAS判定两三角形全等;

添加选项B后不能根据SSA判定两三角形全等;

添加选项C后可根据ASA判定两三角形全等;

添加选项D后可根据AAS判定两三角形全等.

故选B.

6.C

【解析】添加CB=CD后符合SSS的判定方法,两个三角形全等,添加∠BAC=∠DAC后,符合SAS,可以判定△ABC≌△ADC,添加∠BCA=∠DCA后,有两边和一角相等,但不是夹角,故不能判定△ABC≌△ADC,添加∠B=∠D=90°后,符合HL,可以判定△ABC≌△ADC。

故选C

7.B

8.C。

【解析】∵等边三角形每个内角为60°,∴两底角和=120°。

又∵四边形内角和为360°,∴∠α+∠β=360°-120°=240°。

故选C。

9.C

【解析】由题意知,∠1+∠2+∠3+∠4+∠5+∠6=∠B+∠B'+∠C+∠C'+∠A+∠A',

∵∠B=∠B',∠C=∠C',∠A=∠A',

∴∠1+∠2+∠3+∠4+∠5+∠6=2(∠B+∠C+∠A)=360°,故选C.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根据内角和与外角和为540°,即可列方程求解.

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由题意得

(n-2)·180°+360°=540°

解得n=3

故选C.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多边形的内角和,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n-2)·180°,同时熟记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与边数无关.

11.BC=DC(满足条件即可)

【解析】解:

已知,公共边AC,再有BC=DC即可根据“SAS”得到。

14.

【解析】过点D作AB的垂线DE,因为BD平分∠CBA所以DE=CD,△ADB的面积=ABDE=ab

15.80o

【解析】本题考查的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等于不相邻两个内角的和,利用∠ACE△ABC和∠DCE是△BCD的外角的性质便可求得∠A=2∠D,故∠BAC=80°。

16.120

【解析】解:

所以小亮行走的路线正好是一个正十二边形,

所以一共走了:

(米),

答:

一共走了120米.

17.∵DE⊥AC,BF⊥AC,

∴∠DEC=∠AFB=90°,

在Rt△DEC和Rt△BFA中,DE=BF,AB=CD,

∴Rt△DEC≌Rt△BFA,

∴∠C=∠A,

∴AB∥CD.

【解析】由DE⊥AC,BF⊥AC得到∠DEC=∠AFB=90°,根据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HL即可证出Rt△DEC≌Rt△BFA,得到∠C=∠A,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推出AB∥CD.

【答案】证明:

【解析】此题是三角形全等中很经典的一道题,利用所给条件很容易得到△ABC≌△ADE.从而得BC=DE.

19.

(1)30

(2)(3)15(4)

【解析】解:

(1)∵∠ACB=90°,BC=12cm,AC=5cm,

∴S△ABC=2分

(2)∵CD是AB边上的高,

∵AB=13cm,S△ABC=30cm2

∴CD=cm4分

(3)作图略5分

∵BE为AC边上的中线

∵S△ABC=30cm2

∴6分

(4)作图略7分

∴8分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

20.解:

(1)AC=10cm;

(2)∠EAF=100°.

【解析】

(1)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AEF的周长即可得出BC的长,

(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AEF+∠AFE=80°;根据垂直平分线性质,以及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BAC的度数.

21.可证明△ABC≌△DEF(AAS)则AB=DE.

【解析】

试题分析:

解:

∵AB∥DE∴∠B=∠E∵BF=EC∴BF+FC=EC+FC即BC=EF

在△ABC和△DEF中∵∴△ABC≌△DEF(AAS)∴AB=DE.

考点:

全等三角形判定与性质。

点评:

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行线性质和判定定理知识点的掌握。

22.垂直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义∠ABEAAS

【解析】此题考查垂直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23.

【解析】略

24.

(1)、

(2)图,

(3)封闭图形的面积=

【解析】

试题分析:

(3)封闭图形的面积=AE×AB+(CD+AE)×1=

考点:

作图求面积

点评:

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几何图形面积知识点的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