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26352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请将下面的句子工整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二、选择题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liàng)碣石(jié)恍然大悟(huǎng)小心翼翼(yì)

B.棱镜(léng)唱和(hè)水波粼粼(lín)混为一谈(hùn)

C.粗犷(kuàng)高邈(miǎo)一霎时(shà)不求甚解(shèn)

D.分歧(qí)匿笑(nì)涨红脸(zhǎng)花枝招展(zhāo)

3.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摇蓝欹斜美不甚收人声鼎沸

B.菡萏买弄油然而生人迹罕致

C.诀别阴蔽宽洪大量不可名状

D.繁衍桑椹花团锦簇截然不同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老师发了很大的火,弄得学生们面面相觑。

B.他性格温和,平易近人,说话咄咄逼人。

C.爸爸把妈妈的脚法批评得一无是处。

D.西双版纳以民俗独特、风景秀丽、动植物种类繁多而闻名遐迩。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学习丧权辱国的中国近代史,使我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6.下面语段文字的恰当顺序是()

①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地睡不了觉。

②我的手指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

③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了一个严冬。

④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A.①反反复复②搓捻③度过④爱怜

B.①反反复复②揉弄③度过④慈爱

C.①翻来覆去②揉弄③熬过④怜爱

D.①翻来覆去②搓捻③熬过④慈怜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B.《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现代诗人、散文家。

代表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C.《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召集一批文人共同编撰。

是一部记述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的书。

D.《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三、句子默写

8.按要求默写古诗文名句。

(1)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2)亚里士多德曾说过:

“人生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学习,还必须有思考的能力。

”这句话跟《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十分相似。

(3)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

(4)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5)《次北固山下》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平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9.综合性学习。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能教我们心地善良,持重内向,坚韧不拔和勇于创新,读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让读书之风吹进我们的心里,班级开展了以“悠悠书香伴我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你为这次的“悠悠书香伴我行”活动设计两个活动栏目。

(2)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你设计一段简洁的开场白。

(要求:

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内容里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五、现代文阅读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②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

“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0.“我”的腿瘫痪之后,母亲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

11.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得坐立不安?

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她却笑了?

这说明了什么?

12.最后一段,写“我”和妹妹秋天一起看菊花时,着意写了各色花给人的感受,这能使人联想到什么?

13.第①段中母亲说“好好儿活”和第⑦段中“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

两处这样写对于结构文章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3分)

一碗米粉

徐全庆

天有些冷,父亲突然对我说,你陪我去一趟桂林吧。

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

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纳还没去过,干脆和我—起去西双版纳吧。

父亲摇摇头。

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

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

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到桂林呢?

父亲说,我要去吃米粉。

就为这原因?

我哭笑不得。

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粉,看来,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

车站的旁边就有不少卖米粉的,我说,我给你买一碗?

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找,可一次也没有坐下来。

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

父亲很坚决地说,不,我要找一位姓杨的。

我奇怪,他的米粉特别好吃?

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他一碗米粉钱呢。

父亲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

那次他来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

这时,他才发现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于是就在一家小店要了一碗米粉。

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那天的米粉特别好吃。

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怎么也拿不出来。

他的钱包丢了,他一分钱也没有了。

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水。

店主看出他的窘态,问,没带钱?

父亲低下头说,钱丢了。

这样吧,你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后我一定把钱给你寄过来。

店主又打量了一下父亲,说,不用了,下次到桂林来,还来吃我的米粉,不过得给两份钱。

父亲红着脸答应了。

十五年了,父亲没有再去过桂林,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

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叫什么,只知道他姓杨。

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住姓杨的。

父亲就向人打听,终于有人告诉父亲,姓杨的店主早搬走了,搬到哪里没有人知道。

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在父亲的脸上。

他连连叹气。

父亲开始带着我在桂林慢慢寻找。

要在那么大的桂林寻找一个不知道名字的人,谈何容易.我们找了整整两天,也没有找到。

天越发冷了,再过24小时我们就要回去了,没有办法,我进了一家网吧,在网上发帖,请网友帮忙寻找那位姓杨的店主。

第二天中午,有人打我的手机,说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请我和父亲去吃他的米粉。

我和父亲按他说的地址找到了他。

他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动作慢慢腾腾的,老态毕现。

父亲还是一眼认出了他,紧走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我可找到你了,我可找到你了!

语气中满是激动。

只是我有些疑惑,这个小店我前天来过,店主是个年轻人。

也许是他的儿子吧,我想。

米粉端上来了,味道确实不错。

父亲吃得很香,也很从容。

然后,父亲执意按照自己的标准付了钱。

临别时,父亲又一次握住了他的手,说,要是我还能来桂林,我还来吃你的米粉。

他没有说话,只是使劲握了握父亲的手。

返回的途中,电话响了,是那位姓杨的店主打来的。

他说,我们吃米粉的那家小店并不是他的,他身体不好,几年前就收了生意。

听说我们在找他后,他特意和店主商量,临时当了一会儿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

挂上电话,我的眼中留下了两行泪水。

那碗米粉的香味弥漫在我的周围,温暖着我。

(选自2011年第1期《天池小小说》)

14.联系选文语境,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①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水。

②他没有说话,只是使劲握了握父亲的手。

15.结合文意,说说你对选文最后一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2分)

16.“收了生意”的杨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你如何理解他的这一举动?

(3分)

17.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请简要分析。

(3分)

18.选文以什么为线索?

在情节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

(3分)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

①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③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⑤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⑥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⑦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人不知而不愠______

(2)不亦说乎______

(3)人不堪其忧______

(4)饭疏食饮水______

20.下面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

B.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人不知而不愠五十而知天命

D.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亦在其中矣

21.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孔子把“不义而富且贵”视作“浮云”,应怎样理解“浮云”这一比喻义?

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

你认为孔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

七、作文

23.请以“真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表达积极、真挚的感情,不得抄袭。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

参考答案

1.能工整书写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

不写错字、别字、形似字。

写时还要注意汉字笔画的条理清晰,书写要规范、美观。

不写繁体字。

2.B

【解析】

试题分析:

A酝酿(niàng);C粗犷(guǎng);D涨红脸(zhàng)。

3.D

【解析】

试题分析:

A摇篮;美不胜收。

B卖弄;人迹罕至。

C荫蔽;宽宏大量。

4.B

【解析】

试题分析:

咄咄逼人,形容眼神等使人害怕。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词性:

贬义。

5.C

【解析】

试题分析:

A残缺主语。

去掉“通过”或“使”。

B残缺宾语。

句末加“意识”。

D搭配不当。

“优美的舞姿”是视觉效果,不能“还回响在我耳边”。

点睛:

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

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

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

6.D

【解析】

试题分析:

反反复复,一次又一次。

翻来覆去翻,转;覆:

转回。

躺在床上来回翻转身体。

形容睡不着觉;也形容事情多次反复。

揉弄,解释为摆弄。

搓捻,将某种揉捏成条状物。

度过:

让时间在工作、生活、娱乐、休息中消失。

熬过,释义是忍受过去;忍耐过去。

慈爱,仁慈而爱人。

慈怜,意思是慈爱怜惜。

7.A

【解析】

试题分析:

A中应是《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考点:

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8.不义而富且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影入平羌江水流不知何处吹芦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解析】

试题分析:

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此题要注意“罔”“殆”“羌”“芦”等字词的书写。

9.

(1)经典诵读

(2)书目推荐(读书交流会、小百家讲坛等)(3)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是精神食粮。

培根曾说: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要想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就来读书吧!

下面让我们开启今天的“悠悠书香伴我行”之行。

【解析】

【分析】

【详解】

(1)活动方案的主题已经给定,我们只要围绕给定的主题设计其他部分即可。

切忌偏离主题。

自拟活动栏目应该做到:

从内容上看,要与给定的材料密切相关,不可脱离材料设计的“悠悠书香伴我行”的活动主题。

比如读书方法、好书推荐等。

内容要有可操作性。

(2)精彩的演讲开场白,是演讲者与听众的一座引桥,是演讲者与听众建立初步友谊的纽带,它在整个演讲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语言要做到简洁明快,具有启发性、鼓动性和号召力。

可巧用修辞手法。

修辞是语言艺术的花朵,用比喻、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可以使开场白生动形象,增强宣传效果。

如: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书,似浓茶,苦而微甘,让我留恋于美的享受之中。

书,如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要想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就来读书吧!

下面我们开启今天的“悠悠书香伴我行”之旅吧!

10.因为她一心全扑在瘫痪的儿子身上,无心再侍弄花。

(意思对即可)

11.因为母亲觉得儿子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终于又有了兴趣;能使儿子得到快乐就是她最大的快乐,即使责备她,她也不放在心上;这说明母亲有着最伟大、无私的母爱。

12.这些使人联想到母爱的崇高、圣洁;生活是美好的,对生活永远要有信心。

(意思对即可)

13.、第①段母亲说的意思是你虽然瘫痪了,但是还有娘照顾,要有勇气和信心好好活下去。

第⑦段“我”说的意思是母亲虽然离开了,仍要和妹妹相依为命,遵照母亲的意愿坚强地活下去,作为对母亲的纪念。

这样写有首尾呼应的作用。

【解析】

10.试题分析:

考查重要情节的内涵。

母亲为了我而放弃了自己对生活的享受。

因为母亲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我的身上,没有精力照顾她的花,所以花死了,这也说明母亲非常的爱我,母爱是最伟大的!

11.试题分析:

考查重要情节的内涵。

母亲喜欢花,但是因为我的瘫痪导致她要照顾我,花全部死了,而且我的心情非常差。

现在突然说要去看花,母亲感到儿子心情好了,所以心里很高兴。

这是最主要的,妈妈对儿子的爱是无私的,并不是说她本身喜欢看花,是为“我”而高兴。

这笑也包含着母亲希望我心情好,不愿惹我生气在里面。

母爱跃然纸上。

“笑”饱含着浓浓的母爱,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得到了升华。

12.试题分析:

考查菊花的象征意义。

花之语是母亲的语言,母亲生前最大的希望就是我和妹妹能好好的活着,活得纯洁,活得热烈,作者从花中参透了母亲的心灵世界,从而联想到我和妹妹要好好活下去,像菊花那样傲霜斗雪,坚强不屈,像母亲那样高洁,淡雅,而顽强。

13.试题分析:

从内容上讲,一个是母亲对我说的,还有一个是我自己领悟到的道理,是对母亲的眷恋和思念。

深化了主题,点明了中心。

从结构上讲,作用是有首尾呼应的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此题给出了答题方向,即就结构角度作答。

点睛:

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

14.①答案示例:

“尴尬”写出了父亲付不出米粉钱时难为情、不知所措的情态。

(1分)

②答案示例:

“使劲”写出了杨店主因感动而用力握住父亲的手的动作。

(1分)

15.示例:

父亲的信守承诺和杨店主的真诚善良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感到无比温暖;点题(言之有理即可,2分)

16.示例:

杨店主被父亲的真诚所打动;杨店主要为父亲了却这桩心愿;他想通过为父亲再做一次米粉来表达他的情意;表现了杨店主的善解人意。

(答出三点,意思相近即可,3分)

17.示例:

父亲是个信守承诺、执着坚毅的人。

十五年前,他在桂林因钱包丢失,未能付给杨店主一碗米粉钱,承诺以后一定要付给他。

事隔多年,“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所以他专程来到桂林,千方百计找到杨店主,归还了米粉钱,兑现了他当初的承诺。

(答出父亲的性格特点1分,结合文章分析2分)

18.示例:

选文以“一碗米粉”为线索(1分)。

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叙写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下文埋下伏笔;中间使用插叙手法,插入对往事的回忆,释疑;结尾点明中心,呼应题目(答出两点即可,2分)。

【解析】试题分析:

14.两个词的表面意思都知道,要结合语境写出句中的语义。

如一句中的“尴尬”写出了父亲吃完米粉后却发现没有钱可付时的窘态。

二句中的“使劲”修饰“握手”这个动作,表现了“他”得知父亲不远千里来桂林目的后的感动及见到父亲时内心的激动。

15.那碗米粉折射出两个人的品质,一个是父亲,他信守承诺,一个是杨姓店主,他的真诚善良,善解人意。

这句话的意思是,父亲和杨店主的品质让我感到了人性的光芒,让我感受到了人情的温暖。

16.结合上文情节可知,父亲在网上发了帖,目的是寻找十五年的杨店主,还他一碗米粉的钱,杨店主是被父亲信守承诺的品质打支了,他为了了却父亲的心愿,“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

同时,这一举动,也更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表现了人性的光辉。

17.从父亲不远千里去送米粉钱的举动可知,父亲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从他不辞辛苦的寻找杨店主可知他是一个执着的人。

18.读全文可知,文章通过一碗米粉写出了两个人的品质,因此文章的题目即是本文的线索,同时它也是文中出现次数很多的短语。

本文情节上有悬念,父亲吃一碗米粉却非要去桂林,不是随便找一家米粉店就吃,而是非要找杨姓店主,处处设置了悬念。

中间用插叙点明了父亲去桂林吃米粉的原因,结尾用杨店主的电话再次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所以本文的情节与结构都很有特点。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理解能力。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的理解能力。

点评:

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

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理解语句一定要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把句子放到语段中,把语段放到原文,结合上下文内容,结合语段在文中的位置及作用,做出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出语段的意思。

理解文章内容,一定要把语段放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做出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出语段的意思。

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

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要掌握基本的记叙文常识,如线索、记叙顺序、人称及作用、写作手法等。

在通读全文基础上,结合具体题目做出具体分析,运用所学知识,拟出切题的答案。

19.了解;同“悦”,高效;忍受;吃饭

20.B

21.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22.浮云聚散无常,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瞬间即逝,极为短暂;浮云在天,高不可及,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与己无关,用不着汲汲而求之;浮云轻飘淡然,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无足轻重。

孔子在这里用来比喻表明了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在商品经济社会,会出现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的思想及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但面对金钱、财富,我们要“义”字当头。

合于“义”的“利”可取,不义之财,虽贫不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行义以达其利,通过做“义”之事,获得利益。

【解析】

【分析】

19.试题分析: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多古今异义,如“说”:

同“悦”。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20.试题分析:

B“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两个“之”都是代词。

A前者逆接,后者顺接。

C前者“了解自己”;后者“知道、懂得”。

D前者“以……为乐”,后者“快乐”。

21.试题分析:

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温”“可以”“从”等词语的翻译。

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

点睛: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22.试题分析:

一问,要把“浮云”的比喻义理解好。

这里“浮云”指过眼烟云似的富贵,不是君子所为所求的,不值得追求的。

浮云聚散无常,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会来去匆匆。

孔子在这里用来比喻表明了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

二问,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

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

从解题方法来看学生理解“义利观”的含义,并能联系实际写出做到“义”具体做法即可。

23.有你,真好!

时间温柔的蜿蜒成了一个圆,在心无杂念的起点和终点我想念着曾经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我眼前的你。

其实,我们真的要过了很久很久才能够明白,自己真正怀念的是怎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