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模拟试题五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219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模拟试题五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模拟试题五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模拟试题五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模拟试题五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模拟试题五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模拟试题五套.docx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模拟试题五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模拟试题五套.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模拟试题五套.docx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模拟试题五套

2019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模拟试题

(一)

一、填空题

1、历史新课标旨在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2、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3、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

4、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5、历史课程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

6、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7、依据义务教育阶及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设计。

8、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

9、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

“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10、课程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及必须经历的历史思维训练过程;教学活动建议旨在倡导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对历史进行感知、理解和探究,教师可在具体实施中酌情处理,因材施教。

11、本标准设计的课程内容留有余地,以增强历史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性,一方面为教材缩写留下一定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为各地区进行乡土历史的教学提供便利,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发课程资源。

12、课程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3、《标准》(2011版)实施建议包括四方面:

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4、教学时要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多种历史信息资源,突出历史教学的特点。

15、历史教学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行科学、正确的阐释,客观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解释和评述;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16、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自身特点,在相应的教学条件下,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师要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17、提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18、学习评价应坚持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19、清晰的学习目标和评价目标是有效评价的关键。

20、根据评价功能的不同,评价任务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种类型。

21、历史调查既是一种活动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评价方式,历史制作同样既是一种学习活动,也是一种评价方式。

通过制作历史模型、缩绘历史图表、制作历史课件等活动,可以考查学生动手与动脑的综合能力。

22、纸笔测验是历史考试的主要形式。

在考查时要注重对课程目标的全面考查,可采取闭卷、开卷、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等形式。

考查的内容应体现历史课程的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要求,确保考试的信度和效度,适当注意试题的开放性与探究性。

23、评价标准一般包括评价维度、表现水平,以及不同表现水平的实际样例。

24、应根据评价的任务和对象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强调评价信息来源的多样化。

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应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的相互结合。

25、历史学习评价结果的解释,是通过评价方式和过程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作出评价结论。

26、历史教材包括教科书、教学图册、教师教学用书等。

27、历史教科书是学校历史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

28、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学生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角度出发,力图有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

29、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应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30、历史教学图册属于辅助性的学习材料,主要作用是向学生提供准确、清晰的历史地图,使学生了解所学史事的地理位置、范围,掌握历史地理概念,提高识图、用图的技能。

31、与教科书配套的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主要作用是提出怎样利用教科书实现历史教学的目标,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并为课程的实施提供可操作的参考方案和必备的资料。

32、对历史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是历史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

二、简述题

1、简述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

答:

1.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

2.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4.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2、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什么?

答:

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

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3、教学建议共有七条内容,它们分别是什么?

答: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

(二)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三)注重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五)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六)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评价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

评价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

历史习作、历史调查、历史制作、纸笔测验、教师观察、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等。

5、、什么是历史习作?

答:

历史习作是考查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等能力的方式。

6、、什么是教师观察?

答:

教师观察是指教师对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作出记录,从而评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状态、进展与成效。

7、什么是学生的自评?

答:

学生的自评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策略、方法和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以更清楚地了解自身的学习特长与不足,逐步学会调控自己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与评价的能力。

8、可以充分开发利用的历史课程资源有哪些?

答:

有历史教科书、学校图书馆、校外历史课程资源包括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和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视频资料、网络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

9、选择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要依据哪些原则?

答:

1.目标性原则。

2.思想性原则。

3.精选性原则。

4.可行性原则。

 

2019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模拟试题

(二)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联系生活学历史B.培养学习历史的爱好

C.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D、进行双基教学

2、“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理解与掌握B.过程与方法C.科学与探究D、继承与发展

3、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A.教教材B.用教材教C、教课标D、教课本

4、()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

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阶段性评价

5、()关注学习结果,有利于对教学活动作出总结性的结论。

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阶段性评价

6、历史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强调:

我国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A、发展变革B、改革开放C、改革创新D、勤俭节约

7、对历史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是历史教学顺利进行的()条件。

A、基础B、特定C、保障D必要

8、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与交流提供条件,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A、学习B、实践C、表达D、探究

9、历史习作主要包括学生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历史影视作品观后感、历史书籍等。

是考查学生()的能力的方式。

A、收集和处理信息B、历史学习结果C、历史常识D、科学探究

10、学校历史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是()

A、历史教科书B、教学图册C、教师教学用书D、学校图书室

11、《标准》(2011版)实施建议包括()建议.

①教学建议②教材编写建议③评价建议④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2、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简述等行为动词的内容均为()层次要求

A、识记B、理解C、运用D、掌握

13、如果要论证春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下列哪方面的论据应当最有说服力()

A.专家的解释B.民间的传说C.古籍的记载D、国家相关法规

14、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比较”等行为动词的内容为()层次要求。

A、识记B、理解C、运用D、掌握

15、下列哪个选项是《标准(2011年版)》对“世界古代史”的新增内容()

A、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B、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

C、知道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D、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

1、初中历史课程内容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等()个学习板块。

2、历史教学评价方法应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3、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倡()的多样化和()的现代化。

4、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评价须以《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和“课程内容”为依据。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

2、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增加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

()

3、历史学习是一个从积累历史知识到感知历史、从感知历史到理解历史的过程。

()

4、学习历史要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法治到人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5、历史评价方法应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

()

四、简答题(共30分)

1、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任意两条即可,每条5分共10分)

 

2、历史课程标准对教师的历史教学提了哪些合理化建议?

(任意2条即可每条10分共20分)

 

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