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与弯曲的时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20149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6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洞与弯曲的时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黑洞与弯曲的时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黑洞与弯曲的时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黑洞与弯曲的时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黑洞与弯曲的时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洞与弯曲的时空.docx

《黑洞与弯曲的时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洞与弯曲的时空.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洞与弯曲的时空.docx

黑洞与弯曲的时空

黑洞与弯曲的时空

复习

1.黑洞研究

黑洞最初被视为一颗死亡的星,被认为是恒星演化的最终归宿。

起初,人们的着眼点只放在研究它的力学行为上。

后来才突然发现黑洞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有力学性质,而且有量子性质和热性质。

黑洞不是一颗死亡了的星体,它有着丰富的生命力。

黑洞不是天体演化的最终归宿,而是天体演化的一个中间阶段。

最为奇妙的是,黑洞有温度,有热辐射,黑洞的表面积可以看作熵。

黑洞具有负的热容量,发出热辐射后,自身温度不仅不降低反而会升高。

因此,黑洞与外界很难形成稳定的热平衡。

大黑洞温度很低,小黑洞具有极高的温度,最终会发生爆炸。

研究表明,两个黑洞碰撞时,接触点的温度会降到绝对零度,而尾部会产生高温喷流。

2.两大难题

广义相对论的研究,特别是黑洞理论的研究,引导出物理学的一个基本困难——奇点困难。

奇点是时空曲率发散(无穷大)的地方,是时空的病态部分。

目前认为,奇点本身不应属于时空。

奇点可以看作时间开始或者终结的地方。

彭若斯和霍金等人严格证明了一条奇点定理。

该定理的内容可粗略表述如下:

只要广义相对论正确,因果性良好,而且时空中至少有一点存在物质,那么这个时空就一定有奇点,或者说,就至少有一个物理过程,时间有开始,或者有结束,或者既有开始又有结束。

他们似乎证明了,任何物理时空中的时间,都不可能是无限的。

彭若斯和霍金证明了时间的有限性!

奇点定理对物理学和哲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现代物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困难也来自弯曲时空的研究。

多年的探讨表明,引力场量子化后不能重正化,其中有一些无穷大的项(发散部分)没有办法消除,即使采用现在的任何一种超对称、超引力和超弦方案也解决不了这一困难。

“奇点困难”和“引力场量子化困难”,是目前摆在物理学工作者面前的两大难题,它们有可能把物理学导向一场新的革命。

3.发展前景

这里,黑洞的研究最值得注意。

它把热力学与时间弯曲联系起来。

物理学中有两个规律比较特别,一个是广义相对论,另一个是热力学第二定律。

所有的物理理论都把时空看作平直的,都认为时空是与物质和运动无关的背景,只有广义相对论认为时空与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时空不是平直的,而是弯曲的。

所有的物理理论(甚至包括广义相对论)都认为时间是可逆的,只有热力学第二定律显示了时间演化的箭头。

热力学与时空理论(广义相对论)的结合,很有可能是物理学革命的新起点。

一、对时空和宇宙的早期认识

二、相对论与量子论

(一)相对论的提出

1.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2.洛伦兹收缩,洛伦兹变换

3.爱因斯坦相对论

(二)相对论的内容

相对论以洛伦兹变换为核心。

1.同时的相对性

2.运动时钟变慢

3.质能关系

4.闵可夫斯基时空

x0=ct,x1=x,x2=y,x3=z

在相对论中,矢量被定义为在洛伦兹变换下与坐标(微分元)一样变的量。

例如,在c=

=G=1的自然单位制下(其中

=h/2π),电磁场的电势φ和磁势Ai(i=1,2,3)可构成洛伦兹变换下的四维矢量

(2.2.16)

其中A0=φ。

Jβ=(J0,J1,J2,J3)为四维电流密度矢量,其中J0=ρ为电荷密度,Ji(i=1,2,3)为三维电流密度。

所有的力学量和电学量都可以写成张量,所有的力学规律(除万有引力定律之外)和电磁学规律都可以写成张量方程。

力学规律和电磁学规律都满足洛伦兹变换和相对性原理,都符合相对论。

在相对论中,时间与空间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四维时空,能量与动量也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四维动量。

(三)相对论的若干重要概念

1.世界线

闵可夫斯基时空中的一个点,用(t,x,y,z)四个座标表示,称为一个事件。

三维空间中的一个点,不管是运动的还是不动的点,由于时间的不停发展,在四维时空中都会描出一根线,称为世界线。

图231,z未画。

三维空间,两点之间距离dl的平方

dl2=dx2+dy2+dz2(2.3.1)

dx2=(x2–x1)2,dy2=(y2–y1)2,dz2=(z2–z1)2

四维时空中两点的“距离”表示为

ds2=-c2dt2+dx2+dy2+dz2(2.3.2)

ds通常称为两点的间隔。

又可看作世界线的线元。

当ds2=0时,有

2.光锥

时空中任选一点P,与P点的间隔类光的点组成的锥面,称为P点的光锥,图232。

光锥实际上是四维时空中的一个三维超曲面,图中略去了一维空间。

内部,类时。

未来,过去。

面上,类光。

外部,类空。

相对论,无因果联系。

类时矢量,类空矢量,类光矢量。

图233。

3.固有时间与双生子佯谬

定义

(2.3.4)

为此质点的固有时间。

相对论认为,一个质点的固有时间是它经历的真实时间。

当质点静止在S系中时,它的固有时间τ与S系的时间t(称为S系的坐标时间)一致。

但是,如果质点不在S系中静止,而是在运动,那么dx,dy,dz都可能不为零。

这时,从

ds2=-c2dt2+dx2+dy2+dz2(2.3.2)

可知

(2.3.5)

v为质点在S系中的运动速度。

质点运动,其固有时间与S系的坐标时间并不一致。

那么,哪一个是质点经历的真实时间呢?

相对论认为,是固有时间τ,而不是坐标时间t。

假如此质点是一个钟,它指示的时间是τ而不是t。

(2.3.4),固有时间τ与s成正比。

s表示世界线的“长度”,故τ也表示世界线的“长度”。

因此,质点世界线的长度就是它所经历的真实时间——固有时间。

固有时间不依赖于选用什么坐标系,只依赖于质点(这个质点可以是一个观测者)自身描出的世界线的长度。

4.时空图与零曲面

法矢量倒在超曲面内,并与其一个切矢量重合的现象在黑洞研究中极为重要。

我们称这样的超曲面为零超曲面,简称零曲面或类光曲面。

它的法矢量称为零矢量或类光矢量。

(四)量子论的进展

1.量子力学的建立

2.相对论量子力学与狄拉克真空

克莱因—高登方程描述自旋为零的粒子。

狄拉克方程描述自旋为1/2的粒子。

克莱因—高登方程存在负能困难和负几率困难。

狄拉克方程避免了负几率困难,但仍存在负能困难。

狄拉克提出“真空不空”的思想,在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基础上克服了负能困难,并预言了正电子和反物质的存在。

狄拉克认为,真空并不是一无所有的状态,而是能量最低的状态。

也就是说,真空是所有正能态都空着,而所有负能态都被粒子填满的状态。

注意,空着的负能态比填满时的能量要高。

3.二次量子化与量子场论

三、弯曲的时空

(一)广义相对论的物理基础

1.狭义相对论的困难

(1)惯性系所引起的困难

(2)万有引力所引起的困难

爱因斯坦把万有引力定律写成洛伦兹协变形式的任何企图都失败了。

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性原理和等效原理作为建立新理论的基石。

2.广义相对性原理和马赫原理

假定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在任何参考系中都成立,而不仅仅只在惯性系中成立。

这样,狭义相对性原理被推广为广义相对性原理:

一切参考系都是平权的,即物理规律在任何坐标系下形式都不变——广义协变性。

光速不变原理适用的范围也从惯性观测者推广到任意观测者:

任意观测者测量的光速都是c。

马赫原理引导爱因斯坦找到了新理论最重要的一块基石——等效原理。

3.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相等

4.等效原理

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相等的推论是a=g。

它表明引力场与惯性场等效,这称为等效原理。

5.新理论的构想

他把等效原理、广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作为新理论的基础。

他觉得,新理论的基本方程应该有两个,一个描述质量如何使时空弯曲

质量项=曲率项

另一个描述弯曲时空中质量的运动。

广义相对论实际上是一个关于时间、空间和引力的理论。

(二)黎曼几何中的张量

1.黎曼几何的建立

2.广义坐标变换

弯曲时空不能建立大范围的直角坐标系,只能使用曲线坐标。

曲线坐标系之间的变换一般是非线性、非正交的。

我们称其为广义坐标变换。

广义坐标变换下坐标微分元的变换关系

μ,ν=0,1,2,3(3.2.2)

重复指标同样代表求和。

3.张量的定义

张量是按坐标变换的规律来定义的,这是张量最根本的特点。

定义在坐标变换下不变的量为标量。

)=u(x)(3.2.6)

在广义坐标变换下,像坐标微分元一样变换的量,称为逆变矢量

μ,ν=0,1,2,3(3.2.2)

μ,ν=0,1,2,3(3.2.7)

不难看出,(3.2.7)与(3.2.2)的变换规律一样。

在广义坐标变换下,变换规律为

(2.2.8)

的量,称为协变矢量。

它的变换规律与偏导数相同

容易看出,逆变和协变矢量都由四个分量组成。

在广义坐标变换下,也可定义逆变张量、协变张量和混合张量。

有两个指标的张量称为二阶张量。

有一个指标的矢量,称为一阶张量。

没有指标的标量,称为零阶张量。

存在二阶以上的张量,例如描述时空弯曲情况的曲率张量

,它有四个指标。

本节介绍的张量是广义坐标变换下的张量,由于坐标变换非线性,变换系数

不是常数,而是时空点的函数。

我们只能在时空中逐点定义张量。

不过,既然每一点都可以定义张量,那么,各点定义的同一个张量就可以构成一个张量场,每一点定义的同一个矢量也可以构成一个矢量场,当然每一点定义的同一个标量也可以构成一个标量场。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洛伦兹变换下的电磁矢量和张量推广到弯曲时空中,得到电磁矢量场和电磁张量场。

4.张量的运算和缩并

Aμν+Bμν=Cμν(3.2.13)

AμνBσ=Dμνσ(3.2.14)

张量有一种特殊的运算,叫做缩并。

如果一个逆变矢量Aμ与一个协变矢量Bμ相乘,而且指标相同,则它们的乘积将变成标量

AμBμ=u(3.2.15)

这种运算叫做缩并。

它类似于普通物理力学、电磁学中的矢量的内积

A·B=AxBx+AyBy+AzBz(3.2.16)

运算的结果不再是矢量,而是标量。

实际上,由于重复指标代表求和,(3.2.15)可表示成

AμBμ=A0B0+A1B1+A2B2+A3B3(3.2.17)

与(3.2.16)非常相似。

我们把矢量之间的缩并(3.2.15)称为矢量的内积或标积。

二阶以上张量也可以做缩并运算,例如

AμνBν=Cμ(3.2.18)

缩并后成为一阶张量——矢量。

AμνBμCν=u(3.2.19)

缩并成标量。

总之,只要一个上指标与一个下指标相同,就发生缩并。

同时要注意,缩并时出现重复指标,别忘了求和。

5.度规张量

把“间隔”的概念,从平直时空推广到弯曲时空。

弯曲时空中的间隔,也是广义坐标变换下的不变量——标量。

现在来给出“间隔”与坐标微分元之间的关系。

我们引进一个二阶张量gμν,使得

ds2=gμνdxμdxνμ,ν=0,1,2,3(3.2.29)

注意重复指标代表求和,上式的右端一共16项。

张量gμν与间隔的度量有关,称为度规张量,共16个分量,可用矩阵表示

(3.2.30)

它是一个对称张量,gμν=gνμ。

例如,g12=g21,g01=g10。

所以,独立分量只有10个。

度规是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几何量(同时又是基本物理量)。

确定了度规,就确定了时空曲率。

所以,知道了度规,就了解了整个时空的几何性质。

广义相对论的主要研究,都集中在确定和研讨时空的度规上。

6.能量—动量张量

(三)广义相对论中的时间和空间

1.坐标钟和标准钟

对于弯曲时空中的任意观测者,我们可以让他所持的钟的读数正比于自己世界线的长度。

这个钟就是他的标准钟,记录的时间就是他的固有时间。

他的坐标时间与固有时间之间的关系为

(3.3.7)

这里已考虑到观测者静止于坐标系xμ中的一个点。

2.固有距离的测量

相对论中用来测量距离的工具是钟而不是尺。

3.同时的传递性

在某些坐标系中,可把空间各点坐标钟的速率调得一样快,但是,不能在全空间建立同时面,即不能定义全空间统一的“同时时刻”。

(四)短程线

1.短程线

爱因斯坦在创建广义相对论时设想,万有引力不是真正的力,而是时空弯曲的表现。

这种弯曲由物质的存在和运动造成。

质点在万有引力场中的运动实质上是一种没有受到力的惯性运动。

在平直时空中,惯性运动是直线运动。

弯曲时空中没有直线,但有短程线。

他认为,质点在万有引力场中的运动,既然是弯曲时空中的惯性运动,就应沿弯曲时空中的“直线”(短程线)进行。

爱因斯坦认为,广义相对论的基本方程应该有两个,一个是描述物质如何造成时空弯曲的,称为场方程(爱因斯坦场方程),另一个是描述质点如何在弯曲时空中运动的,称为运动方程。

场方程在下一节中介绍,现在先介绍运动方程。

爱因斯坦认为,运动方程就是短程线方程,可以很容易地从黎曼几何得到。

(3.4.6)

它也就是广义相对论中的运动方程,弯曲时空中不受力(指不受万有引力之外的力,万有引力本身不算力)的质点就沿此线作惯性运动。

式中

称为联络,它与度规有如下关系

(3.4.7)

式中逗点表示偏微分,例如

(3.4.8)

用度规计算联络时,要注意重复指标代表求和。

2.联络

联络和度规一样,是广义相对论中重要的几何量。

同时也是重要的物理量。

联络有三个指标,有43=64个分量,很像(1+2)阶张量。

但它不是张量。

3.曲率与挠率

挠率表现为联络的反对称部分

(3.4.10)

可以证明

是一个(1+2)阶的张量,称为挠率张量。

曲率也可由联络构成

(3.4.11)

它是(1+3)阶的张量,称为曲率张量。

广义相对论是挠率为零的理论。

在挠率为零的情况下,联络变成对称的,曲率张量也会增加许多对称性。

4.协变微分

张量的普通微分不是张量。

我们希望张量的运算是闭合的,也就是说,它的加、减、乘、微分等运算的结果还应是张量。

加、减、乘法可以保证这一点,但微分出了问题。

研究发现,联络可以帮助我们定义另一种微分——协变微分,对张量做这种微分,所得的结果仍然是张量。

5.对短程线的讨论

(五)爱因斯坦场方程

1.场方程

爱因斯坦认为,时空的弯曲由物质决定,有关方程的一端应该是时空曲率,另一端应该是能量和动量。

时空曲率=能量动量(3.5.1)

在广义相对论中,统一写成四维时空的张量形式。

Rμν–gμνR/2=-κTμν(3.5.11)

Rμν–gμνR/2=-κTμν(3.5.12)

这两个方程就是爱因斯坦给出的广义相对论的基本方程——场方程。

它通常称为爱因斯坦场方程,反映物质的能量—动量如何决定时空曲率。

常数κ与万有引力常数G有关

(3.5.13)

式中c是光速。

2.对场方程的讨论

广义相对论的主要任务就是求解此方程。

场方程是关于度规的二阶微分方程,而且是非线性方程。

场方程和坐标条件是由10个二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求解起来十分困难。

求场方程的严格解,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3.从场方程推出运动方程

最初,爱因斯坦认为广义相对论的基本方程有两个,一个是物质决定时空曲率的场方程,

Rμν–gμνR/2=-κTμν(3.5.11)

另一个是质点在弯曲时空中的自由运动方程

(3.4.6)

后来,爱因斯坦和福克分别独立证明了运动方程可从场方程推出,这表明广义相对论的基本方程只有一个——场方程。

4.引力波

值得一提的是,1974年泰勒和赫尔斯发现脉冲双星(由两颗中子星组成)PSR1913+16的公转周期每年减少约万分之一秒。

如果认为这是由于辐射引力波而使双星动能减少所致,则观测值与理论值符合得很好。

此效应似乎可看作发现引力波的一个间接证据。

5.弯曲时空中的力学和电磁学定律

(六)广义相对论的实验验证

1.史瓦西解

史瓦西给出了爱因斯坦方程的一个严格解。

这是一个静止、球对称星体外部的真空解。

其中不为零的度规分量为

g22=r2,g33=r2sin2θ(3.6.1)

写成矩阵形式是

(3.6.2)

用线元表示出来为

(3.6.3)

式中M为星体质量,G为万有引力常数,c为光速。

取x0=ct,x1=r,x2=θ,x3=φ。

太阳转动缓慢,外部近似为真空。

史瓦西解很好地描述了太阳外部的时空弯曲情况。

下面介绍用史瓦西解和太阳附近的观测效应来检验广义相对论。

2.引力红移

爱因斯坦预言,由于时空弯曲,太阳附近的钟会变慢,那里的光源发出的光,谱线将发生红移。

时空的弯曲情况不随时间变化的时空,称为稳态时空。

此时空的gμν与t无关

(3.6.4)

史瓦西时空的度规不仅满足条件(3.6.4),而且时间轴与三个空间轴都正交

g0i=0(3.6.5)

此式称为时轴正交条件。

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时空叫做静态时空。

静态时空一定是稳态的,但稳态时空不一定是静态的。

史瓦西时空是静态的,当然也就是稳态的。

爱因斯坦建议用光谱线频率的移动来检验时钟变慢的效应。

引力红移效应是由于太阳处时空弯曲得厉害,那里的时间变慢所致。

这个效应被天文观测和实验室观测所证实。

3.水星轨道近日点的进动

4.光线偏折

爱因斯坦用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引力红移、光线偏折和行星轨道近日点的进动三个效应,都被实验观测所证实。

此后,还有雷达回波、引力透镜等实验,也支持了广义相对论。

五、黑洞

电荷

转动

类型

史瓦西

雷斯勒-诺斯特诺姆

Reissner–Nordstrom(R—N)

克尔

克尔-纽曼

(一)史瓦西黑洞

1.牛顿理论中的黑洞

2.史瓦西时空的奇点和奇面

史瓦西度规

(5.1.2)

奇点:

r=0内禀奇异性

奇面:

坐标奇异性

3.无限红移面

r=rg=2GM/c2。

4.零超曲面和事件视界

如果满足nμnμ=0

=0(5.1.14)

则此超曲面是一个零超曲面,其法矢量的长度为零。

为了方便,以后简称零超曲面为零曲面。

零曲面是普遍存在的。

例如,光波的波前就是零曲面。

不过,我们这里感兴趣的是一类特殊的零曲面,它保有该时空的对称特性,称为事件视界,简称视界。

(5.1.14)式可约化成

(5.1.15)

(5.1.15)式的解只能是

(5.1.16)

(5.1.17)

我们看到,史瓦西时空有事件视界,它恰是引力半径rg处的奇面,与无限红移面重合。

人们就把事件视界定义为黑洞的边界。

rrg的时空区,称为黑洞的外部

5.单向膜区

6.时空坐标互换

(二)克鲁斯卡坐标和彭若斯图

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今后选用c=

=G=1的自然单位制。

这时史瓦西时空的线元简写成

(5.2.1)

引力半径为rg=2M(5.2.2)

1.史瓦西坐标的缺点

2.自由下落观测者

Novikow坐标

3.Tortoise坐标和爱丁顿坐标

4.克鲁斯卡坐标

克鲁斯卡度规具有最大解析区和最高完备性。

5.彭若斯图

(三)带电的黑洞

1.R—N黑洞的构造

(1)度规

(2)奇点和奇面

奇点:

r=0内禀奇点

奇面:

坐标奇异性

(3)无限红移面

从红移公式

(5.3.4)

可知,只要g00=0(5.3.5)

就会产生无限红移。

因此,(5.3.5)式可看作稳态时空中决定无限红移面的普遍公式。

把(5.3.1)代入(5.3.5)可知,(5.3.3)所示的r+和r-恰是(5.3.5)的解。

(4)视界

把Reissner–Nordstrom时空(带电史瓦西时空)的度规代入零曲面公式

=0(5.1.14)

可得

(5.3.6)

此方程的解仍是(5.3.3)。

r=r+是这个黑洞的边界。

我们称这个黑洞为Reissner-Nordstrom黑洞(R-N黑洞)或带电史瓦西黑洞。

与通常的史瓦西黑洞一样,它的中心有一个奇点。

但与史瓦西黑洞不同的是,R–N黑洞有内、外两个视界,内、外两个无限红移面。

这两个视界分别与这两个无限红移面重合(图5.3.1)。

2.彭若斯图

3.奇点的不可抵达性

要求无限长时间,或无穷大加速度。

4.极端黑洞与裸奇点

M2=Q2(5.3.14)

r+=r-=M(5.3.15)

M2

(四)转动的黑洞

(5.4.1)

其中ρ2≡r2+a2cos2θ(5.4.2)

Δ≡r2-2Mr+a2(5.4.3)

奇环

内禀奇环(5.4.9)

奇面

坐标奇异性(5.4.10)

1.无限红移面和视界

在第三节中曾经给出了求无限红移面的普遍公式

g00=0(5.3.5)(5.4.11)

在第一节中给出了求视界的普遍公式

=0(5.1.14)(5.4.12)

无限红移面

(5.4.14)

视界为

(5.4.26)

这就是克尔时空的视界。

我们看到,克尔时空的视界和无限红移面各有两个,而且视界和无限红移面不重合。

黑洞的边界是用视界而不是用无限红移面来定义的。

我们称外视界r+包围的部分为克尔黑洞。

(图5.4.1)

2.单向膜区和能层

3.奇异性

出现在视界处的奇异性是坐标奇异性,曲率不发散,粒子可自由地穿过它进入黑洞。

然而,有趣的是,克尔黑洞的内禀奇异区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环”(图5.4.2)。

4.彭若斯图

5.极端黑洞和裸奇点

a2=M2(5.4.35)

r+=r-=M(5.4.36)

M2

奇环也不属于时空,裸露的奇环也会以不确定的信息影响时空中的因果关系。

(五)最一般的稳态黑洞

1.克尔—纽曼时空

纽曼(E.T.Newman)等人把克尔解推广到带电情况,得到克尔—纽曼(Kerr—Newman)解。

它描述一个转动带电星体的外部引力场,即该星体外部时空的弯曲情况。

其线元为

(5.5.1)

式中ρ2=r2+a2cos2θ

Δ=r2-2Mr+a2+Q2(5.5.2)

克尔—纽曼时空在M≠0,J≠0但Q=0时回到克尔时空;在M≠0,Q≠0但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