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的现状及循环利用的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991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体废物的现状及循环利用的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固体废物的现状及循环利用的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固体废物的现状及循环利用的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固体废物的现状及循环利用的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固体废物的现状及循环利用的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固体废物的现状及循环利用的对策研究.docx

《固体废物的现状及循环利用的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废物的现状及循环利用的对策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固体废物的现状及循环利用的对策研究.docx

固体废物的现状及循环利用的对策研究

固体废物的现状及循环利用的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

本文论述了固体废物的性质和危害,并对固体废物分项详实地介绍了循环利用的对策。

针对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中产生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对策研究

  一、前言

  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以及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是当今世界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的主要问题。

固体废物一词中的“废”具有鲜明的时间和空间特征。

从时间角度讲,它仅仅相当于目前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矿物资源的日趋枯竭,生物资源滞后于人类需求,昨天的废物势必又将成为明天的资源。

从空间的角度看,废物仅仅相当于某一过程某一方面没有使用价值,而并非在一切过程或一切方面没有使用价值,某一过程的废物,往往是另一过程的原料。

  从我国面临的经济高速增长、环境状况严峻、资源相对缺乏的形式出发,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精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重要的战略选择。

自从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

当今国际社会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探寻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共赢的道路。

根据国际上多年的实践经验,循环经济是一条有别于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在固体废物的污染治理工作中,实现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能够有效解决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问题,并支持未来经济高速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固体废物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施行8年来,我国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历史欠账较多,基础设施薄弱,固体废物污染仍然十分严重。

我国固体废物的现状是,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稳中有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逐步提高,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有所加强,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从1996年的6.59亿吨到20XX年的8.88亿吨,年增长7%;其排放量年增长14%,其中,哈尔滨市20XX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871.37万吨,较20XX增加13.35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636.98万吨,综合利用率73%。

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也在不断增长,垃圾产生量年增长8-1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20%。

危险废物累计储存量达到2000万吨。

20XX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综合利用量4.73亿吨,综合利用率达到52.1%,垃圾年处理量7835万吨,处理率达到58.2%。

  当前固废防治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问题突出,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越积越多,长期得不到有效处置,给周围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许多省市的铬渣危害尤为突出,乡镇企业工业固废处置更是薄弱环节。

据统计,全国堆积矿山固体废物占用或破坏土地达900平方公里,其中三分之二是耕地。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能力不足、标准不高,处理方式单一,生活垃圾急剧增加,处理方式又都采用卫生填埋,年复一年,土地资源不堪重负。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低下,全国危险废物年产生量在900万吨左右,综合利用和处置仅为600万吨,每年约有300万吨被贮存起来,全国累计贮存量已达2000万吨。

目前全国只有14个城市建了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但因种种原因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危险废物紧急事故快速反应能力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农村固体废物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对农村固体废物的处理,大多数地区还没有提上日程。

由于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畜禽粪便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环境,严重污染空气和水体。

农村的大量生活垃圾基本没有得到处理处置。

  三、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意义、原则和框架

  

(一)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意义

  固体废物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的一种具体体现形式,本质上也是一种生态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固体废物的生态化转向,可以有效地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排放量,使其成为一种原料资源从而创造新的经济价值。

固体废物要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从而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固体废物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二)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原则

  随着固体废物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加重以及人们对环境污染为题越来越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首先确立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三化”原则即: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

其中资源化是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采取管理和工艺措施,在固体废物中收回物质和能源,以前一种产品的废物做后一种产品的原料,在以后一种产品的废物生产第三种产品,如此循环和回收利用既可使固体废物的排出量大大减少,还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满足良性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三)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框架

  循环经济具体体现在经济活动的三个重要层面上,分别通过运用3r原则实现三个层面的物质闭环流动。

  1、在企业层面上(小循环)。

  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推行清洁生产,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量化。

要求企业做到:

(a)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物料使用量;(b)减少产品和服务的能源使用量;(c)减少有毒物质的排放;(d)加强物质的循环使用能力;(e)最大限度可持续地利用可再生资源;(f)提高产品的耐用性;(g)提高产品与服务的强度。

  2、在区域层面上(中循环)。

  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3、在社会层面上(大循环)。

  通过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四、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的对策

  

(一)生活垃圾的组成、性质

  生活垃圾简易分类可分为有机物(可堆肥物包括动物植物)、无机物(填埋物)、可回收物(包括纸张、塑料、破布、金属、玻璃等)。

按照可燃烧性能分为可燃性垃圾与不可燃性垃圾;按发热量分为高热值垃圾与低热值垃圾;按化学成分分为有机垃圾与无机垃圾;按可堆肥性可分为可堆粪垃圾与不可堆肥垃圾。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平均日常生量为人均0.7-1公斤,1997年,全国的垃圾产量达到了1.4亿吨,全国200多座城市已陷入垃圾围城之中,北京、上海,垃圾日产量已超过12000吨,哈尔滨市日产生生活垃圾3500吨,年递增率为5%。

迄今为止,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生活垃圾仍以露天堆放、填埋为主,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

能否妥善解决垃圾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

  

(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堆肥

  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减容、减量及无害化都很高,焚烧过程产生的热量用来发电可以实现垃圾的能源化,是一种较好的垃圾处理方法。

哈尔滨垃圾焚烧处理厂采用世界先进的流化床焚烧技术,适用于中国垃圾不分拣的国情,可燃各种垃圾,将垃圾直接粉碎燃烧,将有害固体和气体符合国家标准排放,垃圾燃烧率在85%以上,废渣填埋量只有普通垃圾填埋量的1/10,日处理生活垃圾200吨,垃圾焚烧后每年可供应电能1300-2100万千瓦时、蒸汽7.2万吨,初步实现了“变废为宝”、“垃圾资源的再生利用”要求。

深圳市垃圾焚烧厂1988年11月正式投产,总投资47.29*106元,运行正常,除技术改造和年终大修停产外,基本保持单炉运行,连续生产状态,单炉日处理生活垃圾150吨,废渣灼烧减量小于3%,运行成本1990年测算为23.33元。

但综合国内垃圾发电的整体情况看,依然存在着设备投资巨大,尾气污染控制不当、运行成本高等问题。

建设、运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处理生活垃圾应注意吸收国外先进经验,适应当地经济情况,开发自己的垃圾焚烧发电系统,设备国产化,采取政府扶持与企业运营相结合的原则。

同时,发电或供热能力则决定于垃圾的热值,若低位发热值高于4000kj/kg,则可向电网供电,热值愈高,发电量也愈多,要想经济效益明显,还应提高垃圾的热值。

  堆肥技术适合于易腐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垃圾处理,对垃圾中的部分组分进行资源利用,且处理相同质量的垃圾投资比单纯的焚烧处理大大降低。

堆肥技术在欧美国家起步较早,目前已经达到工业化应用的水平。

发达国家由于生活垃圾中的易腐有机物含量大大低于我国的一般水平,因此靠堆肥只能处理15%左右的垃圾组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堆肥技术的推广。

但就广东省的具体情况来看,生活垃圾中的易腐有机质(主要是厨余)含量都在50%左右,因此采用堆肥技术可以达到比较好的处理效果。

国内烟台已投资1.29亿元,建设生活垃圾堆肥场,设计最大处理能力为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

  近年来,我国在国家科委社会发展科技司、建设部科技发展司的组织推动下,经过专家评估,通过确定了一系列城市垃圾处理技术推广项目。

其中,属于机械化堆肥处理技术有5项,如下图:

  分选----→破碎----→发酵设备

  破碎----→分选----→发酵设备

  分选-→破碎--→分选---→发酵设备

  分选破碎(半湿式破碎分选)→发酵设备

  --------------------------→发酵设备

  不同堆肥处理技术的区别主要在于:

1、有无预处理系统给予处理设备组合形式;2、有无发酵仓及仓的结构形式差异;3、一次发酵的进料及出料方式及设备;4、后处理系统的完善程度;5、堆肥产品的质量及使用对象。

  以老河口市堆肥场为列,该场1993年6月投入试运行,处理规模为生活垃圾100t/d、粪便20t/d,采用两次静态好氧发酵工艺,初级发酵10t/d,次级发酵≥30t/d。

经分析垃圾堆肥产品质量,其中主要指标为:

有机质(以c计)10.17%;总氮(以n计)0.51%;总钾(以k2o计)1.17%;总磷(以p2o5计)0.32%。

堆肥产品中,颗粒粒径ø>中对危险废物的表述是”危险废物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废物特性的废物’’。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危险废物名录中详细的规定了危险废物具体范围,共47类包括医院临床废物、医药废物、废药物药品、农药废物、木材防腐剂废物等。

  

(二)危险废物的特点

  综观各国立法对危险废物的界定及已知科学事实,我们目前可知危险废物的如下特性:

  1、高危险性。

所谓高危险性,主要是指危险废物的毒害性、易燃性、爆炸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疾病性、放射性等。

危险废物不适当地利用、存放和处置都会导致空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污染,损害人体健康,引发严重污染事故。

  2、可转移性。

危险废物一般呈固态或液态,在存放、利用或处置时可以被转移,因而危险废物往往容易扩散,不利于管理和控制。

  3、处置专业性。

危险废物往往来自化工、医药、机械、电子、印染等专业部门,化学特性相差很大,不同危险废物需应用不同技术原理和工艺流程。

危险废物的高危险性决定其处置必须由专业人员采用特定技术手段完成,否则易酿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所以危险废物处置应当由具备专业资历的专门单位承担。

  4、难消除性。

在处理工艺上,危险废物处置成本太高,而且很难被彻底清除。

在环境中,危险废物处置难以利用环境自净能力,其污染环境较“稳”,呆滞性大,各种化学物质不易为环境消纳转化,危险性难以消除。

在实践中,危险废物处置一般采用卫生填埋技术与环境隔离。

  (三)危险废物的现状

  据20XX年统计,中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000万吨,循环利用量392万吨。

主要来源于机械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造业。

另外,社会生活中也产生了大量废弃的含有镉、汞、铅、镍等的电池和日光灯管等危险废物。

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废旧计算机、电视和冰箱等电子类危险废物迅速增加,已成为不可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