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省abc市国家大型优质油菜生产基地投资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72554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9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某省abc市国家大型优质油菜生产基地投资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某某省abc市国家大型优质油菜生产基地投资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某某省abc市国家大型优质油菜生产基地投资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某某省abc市国家大型优质油菜生产基地投资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某某省abc市国家大型优质油菜生产基地投资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某省abc市国家大型优质油菜生产基地投资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某省abc市国家大型优质油菜生产基地投资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省abc市国家大型优质油菜生产基地投资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某省abc市国家大型优质油菜生产基地投资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某省abc市国家大型优质油菜生产基地投资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提要

一、概要

1、项目名称:

某某省ABC市国家大型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建设

2、项目主管单位:

3、项目技术依托单位:

、项目建设地点:

7、项目技术顾问:

8、项目实施期限:

二、项目建设目标

根据国家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划分和某某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及ABC市双低油菜生产优势,以项目为依托,以良种生产为核心,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通过科学布局、总体规划生产,提高产品加工及其副产品的加工利用能力,使ABC市的油菜生产达到规模化、优质化、绿色化、生态化和产业化,使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414—2000)规定的各项指标。

通过综合措施使大田实现保优种植,从而使商品菜籽生产实现标准化、优质化。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切实改善基地的生产条件,增加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提高10%以上。

强化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实现商品菜籽生产保优增效,优质油菜的种植比例提高到90%以上。

把项目区建成高产、稳产的典型地区,优质商品菜籽的生产销售骨干地区,推广优质油菜生产适用科技成果的示范地区。

本项目采取中央和地方政府联合投资建设的方式,通过专项投入,集中连片建设,提高油菜优良品种的育种水平、良种繁育及统一供种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定油菜综合生产能力,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油菜生产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促进油菜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建设内容与规模

建设优质油菜生产基地100万亩,其中:

**县30万亩、**县30万亩、ABC县20万亩、**县20万亩。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所覆盖面积为30万亩。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

1、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建设内容为;建设隔离网室3300平方米;建设试验基地1公顷;建设挂藏室300平方米;实验室改造260平方米;扩建机耕道1250米,扩建排灌渠道1000米,扩建隔离围墙400米,扩建晒场1300平方米,扩建种子包装车间250平方米,扩建网室200平方米,改建种子储藏库400平方米。

购置近红外分析仪、气相色谱仪、人工气候箱、超净工作台、电子分析天平、离心机等仪器及引繁设备。

2、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具体建设内容为:

加固小型水库173座、兴建小山塘110口、**电灌站26座、改造维修电灌站80座、**渠道205.2公里、改造渠道14.5公里、衬砌渠道31.2公里、**机耕道26公里、**机耕桥6座、**涵闸241座、维修涵闸50座等。

3、建设双低油菜良种繁育基地3000亩,其中:

**县1500亩,**县1500亩。

具体建设内容为:

扩建晒场3000平方米、建设仓库1400平方米、检测室200平方米、烘干房300平方米、排涝站2座、渠道4000米、涵管600米,购置种子质量检测设备、包装机等。

4、建设农业服务体系,具体建设内容为:

购置仪器设备1547台(套)等。

四、产品方案

本项目建设优质油菜生产基地面积100万亩,年生产商品油菜籽11万吨。

建设双低油菜良种繁育基地3000亩,年产种子22.5万公斤。

五、进度安排

本项目计划工期为2年

六、总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资金5000万元,其中:

科研基础设施建设398.6万元;良种繁育基地建设443万元;农田水利工程3587.9万元;农业服务体系建设325万元;其他费用245.5万元。

七、资金筹措方案

本项目总资金5000万元,申请国家补助2500万元,省、市、县各配套600万元、1300万元、600万元。

八、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24740万元,年经营成本20795.99万元,正常年份利润总额1972.23万元。

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6.96%,财务净现值为5522万元,投资回收期5.17年(含建设期);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36.99%,财务净现值9441万元,投资回收期4.26年。

2、社会效益:

基地建成后,增加了农民收入,丰富了优质食用油市场,带动了企业的发展,其副产品低硫甙菜籽饼粕直接作饲料,又促进了畜牧、水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本项目技术在全市推广应用后,可迅速提高ABC市的农业科技水平和广大群众的素质,并且可以带动全省的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某某省农业的科技含量。

通过基地规模化的生产,可降低油菜生产成本,提高优质油菜商品率,增强竞争优势,有效地应对加入WTO对ABC市油菜生产的冲击。

3、生态效益:

通过该项目建设,有效地调整粮、经、饲料作物的种植比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菜粕作饲料使用,经牲畜过腹后作肥料施用,培养地力,减少化肥施用量,达到保护农业生态的目的。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本报告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对项目背景、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通过对市场分析与预测、建设地址的选择,确定了项目的建设规模与内容,并对项目的建设方案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根据所确定的建设方案与内容,进行了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的分析,本报告还对项目的组织管理、效益评价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分析。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1、某某省农业厅《关于做好2003—2004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申报工作的意见》;

2、农业部关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2003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安排的有关资料;

3、农业部规划设计院、农业部计划司、建设部共同编制的《农业项目建设经济评价手册》;

4、国家计委、建设部编制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5、某某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农业厅、林业局《关于组织申报某某省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项目的紧急通知》;

6、《ABC市“十五”农业发展规划》;

7、《ABC市2002年统计年鉴》;

8、委托我院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咨询合同;

9、其他有关文件及意向证明文件。

第四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值

备注

原材料

原辅材料(种子、化肥、农药)、工工资及福利、包装材料等

万元

19000

年用量

燃料及动力

万元

460

年用量

劳动定员

科研基础设施

5

良种繁育体系

252

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

1

总资金

万元

5000

1.1

固定资产

万元

5000

1.1.1

土建工程

万元

3970.4

1.1.2

设备及安装

万元

784.1

1.1.3

其他费用

万元

245.5

2

资金筹措

2.1

申请国家补助

万元

2500

2.2

省、市、县自筹

万元

2500

财务评价指标

1

总成本

万元

21035.97

其中:

经营成本

万元

20795.99

2

销售收入

万元

24740

3

税金

万元

1972.23

4

税前内部收益率

%

36.99

5

税前净现值

万元

9441

税前投资回收期

4.26

6

税后内部收益率

%

26.96

7

税后净现值

万元

5522

8

税后投资回收期

5.17

9

投资利润率

%

39.144

10

盈亏平衡点

%

86.443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

为了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式,实现打好农产品“主”、“客”场战略目标,发挥我国农产品优势产区的龙头带动作用。

国家农业部在全国划分了11个优势农产品区域,目的是通过几年的努力,培育11种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形成35个具备中国特色、世界知名的优势产业带和产区。

油菜在食用植物油、工业用油、工业原料、饲料及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已成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作物。

目前,我国油菜生产处于由普通型油菜向优质油菜转化的变革时期,油菜生产正在向优质、高产、高效目标迅速发展。

ABC市政府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和某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决策,在总结十年来全市发展优质油菜生产经验基础上,组织了有关单位和人员对ABC市区域农业和实施的优质杂交油菜生产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

通过认真分析市域资源优势、品种和种植技术,积极部署本市优质油菜生产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以ABC县、**县、**县、**县为中心的国家大型优质油菜生产基地的基本思路。

ABC市地处赣中偏北,土地资源丰富,历年有种植油菜习惯,是某某省的重要油菜产区之一。

建国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优质油菜生产,在每年冬季农业生产中,制定了一系列发展优质油菜为重点的冬种工作计划和措施,使全市优质油菜生产成为全市农业生产中继粮食生产后的又一大优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优质油菜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

1999年全市油菜种植面积110万亩,总产达6.15万吨,其中优质油菜41.2万亩,总产达1.98万吨,优质率达32.1%。

近几年,全市优质油菜种植面积在保持40万亩以上的基础上,年年有所扩大,2002年油菜种植面积为101万亩,总产量6.28万吨,其中优质油菜面积62万亩,优质率61.4%。

油菜优质率是某某省较高的地区之一。

ABC市农业人均占有耕地、人均产粮、人均贡献商品粮位于某某省中上水平,在农业生产中,除粮食外,优质油菜生产比重较大,万亩优质油料的产量4.76万吨,成为农民家庭经济收入中一项重要来源。

近年来,粮食生产效益低下,并出现了卖粮难的现象,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冬季农业,特别是大力发展冬季优质油菜生产,鼓励和支持油脂加工龙头企业,实行订单生产,实行优质优价收购,提升加工技术,利用优质油菜菜饼生产配合饲料,提高优质油菜生产综合效益。

这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成效,使全市农民种植优质油菜积极性高涨。

ABC市按照某某省发展冬种油菜部署,从1994年开始,连续十年坚持抓优质油菜生产,通过引种示范确定了主栽品种,进一步完善了高产栽培技术,建立了集中连片高产示范样板点。

全市有许多个乡镇基本达到百分之百优质油菜生产,已初步积累了建设国家级优质油菜生产基地条件和创优质油菜高产经验。

为了进一步发挥ABC市区域优质油菜生产优势,增强优质油菜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优质油菜产量和质量,向国家和兄弟省市提供更多的优质油产品。

本市决定努力争取国家的支持,通过项目建设资金、技术、物资的投入,切实完善生产条件,强化优质油菜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功能,把本市建设成某某中部三季农业配套的优质油菜高产样板区、国家大型优质菜油产出区和优质油菜生产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区。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本项目以双低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建设为主要突破口,通过引进推广高含油率、高产优质油菜品种,实行优质优价收购加工及综合利用,最终建设成集油菜生产优质化、绿色化、产业化、生态化、机械化为一体的高产出、低投入、高质量、低污染、高效益、低耗能的生态生产基地,为农业生产起到典型示范作用,促进农业生产朝着现代化农业方向发展,带动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确保农业增收、农民奔小康的目标顺利实现。

一、实施该项目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需要

党中央历来非常重视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一再指出“努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是我国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食用油消费量逐年增多,尤其对优质油消费要求日趋迫切。

如何解决优质植物油问题,已成为目前农业生产发展的突出问题。

从ABC市实际情况出发,解决优质植物油的途径,就在于发展油菜生产同时,应以发展冬季优质油菜生产为主。

但是,现有白菜型和甘兰型油菜种植比例还较大,且普遍存在着品质差、效益低等问题。

一是芥酸含量高、菜油品质差,营养价值低。

二是菜饼硫甙含量高,而硫甙是一种有毒物质,只能作肥料,不能用作畜禽饲料。

因此,选择适应本地种植的优质油菜新品种,配套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大面积应用推广,建立优质油菜生产基地,集中优势产区,形成规模,创出品牌,显得十分重要,它既符合“三高”农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在油菜生产上由白菜型改甘兰型油菜后的又一次重大改变。

随着优质高产品种育成和推广,特别是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的不断育成和推广,以及菜籽饼综合利用的实施,优质油菜将取代以往常规非优质油菜的主导地位,农民种油菜的经济收入将明显增加,优质油菜种植面积也将不断扩大。

二、实施该项目有利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ABC市优质油菜生产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优质油菜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优质率不断提高,油菜生产布局日趋合理。

优质油菜产业化经营开始起步,但是ABC市目前还存在优质油菜产业未形成产业优势和强有力的市场竞争能力、优质油菜产品不足、优质品种繁育体系未完善、产后精加工薄弱等问题,只有通过建立优质油菜生产基地,提高油菜产品质量和效益,也只有通过抓基地建设,才能实施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方式,抓好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建设,必将大大加快ABC市优质油菜产业化进程。

三、实施该项目能进一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双低优质油菜的种植,已在全世界范围普及,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均有大量种植。

食用优质油菜(低芥酸、低硫甙)已成为世界潮流。

开发利用优质双低油菜籽植物蛋白是各国科技工作者的首选课题。

要使我国油菜生产稳步发展,并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就必须提高品质,大力推广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

当前,随着农产品消费市场多样化、优质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ABC市油菜产品面临着巨大市场竞争压力,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还将面临着国际市场的竞争和挑战。

因此,必须加快优质油菜生产基地的建设步伐,实施优质化、模式化、绿色化、产业化生产,开展产品综合利用,使之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以进一步提高ABC市优质油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实施该项目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

当前,ABC市广大农民仍然以出售农产品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

近几年来,由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下跌,生产下滑,农民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

为了尽快实现农民增收目标,加速农民致富步伐,抓好一季优质油菜生产,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建立优质油菜生产基地显得十分重要。

几年来实践证明,在冬种优质油菜生产中,生产资料投入较少,只要积极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生产科技含量,一般亩收入可达250—300元,亩纯收入近200元左右,明显高于种水稻效益。

同时,优质油菜不但是一个高收入作物,而且是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良好作物,对来年的早稻生产有积极影响。

五、实施该项目是种养殖业协调发展的新途径

实施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是增加饲料原料,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需要。

由于农业结构调整,种植业和养殖业在农业生产中的比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2002年统计资料显示,ABC市畜牧业的发展拉动了饲料需求缺口。

由于气候和种植习惯影响,发展玉米等的面积有限,且经济效益低下,靠从市外大调大运,成本高。

由此可见,发展双低油菜生产,综合利用菜粕是解决饲料原料短缺的有效途径。

发展双低油菜生产已成为种植业和养殖业协同发展的纽带,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

综上所述,某某省ABC市国家大型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建设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同时,促进了养殖业发展,实现优质油菜生产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三章优质油菜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

第一节项目区概况

ABC市是某某省的省会,辖ABC县、**县、**县、**县、东湖区、西湖区、青山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四县五区。

该市位于东经115°77′—116°,北纬28°35′—28°55′。

地处某某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东北方滨临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

全市东南地势平坦,西北丘陵起伏。

全市面积7402.86平方公里,平原面积2649.73平方公里,岗地低丘面积2548.27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204.37平方公里。

ABC长约121.1公里,东西宽为107.6公里。

市区内建成区面积87平方公里。

全市共有80个乡镇,1193个村委会,农业人口261.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9.1%。

ABC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生态农业和都市农业转变,农村经济总量大幅增加,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2002年,全市农业增加值50亿元,粮食与经济作物的比例为55:

45,种植业与养殖业比例为1:

2.8,全市农业产业化率和城镇化率分别达到45%和44%,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667元。

全市共有耕地面积333万亩,其中水田277万亩,旱地56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41.5万亩,水面320万亩,其中已养水面75万亩。

ABC素有“鱼米之乡”美誉,是国家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

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生猪、畜禽、花生、芝麻、大豆、红薯、荞头、马蹄、油菜、蛋、奶、鱼虾和蔬菜。

2002年,全市粮食总产量150.88万吨,棉花总产量0.16万吨,油料总产量7.61万吨。

蔬菜总产量117.78万吨,水果总产量0.99万吨,肉类总产量22.42万吨。

生猪出栏220.4万头、存栏175.09万头,家禽年末出笼量3421.2万羽、存笼量2868.69万羽,禽蛋11.1万吨,牛奶5.83万吨,水产品起水量24万吨。

但是,ABC市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绝大部分是五十年代或六十年代修建的,标准较低,年限较长,长期超负荷运转,渗漏严重。

项目区各县基本情况如下:

一、**县概况

1、基本情况

**县位于某某中部偏北,东隔赣江与ABC市、ABC县相望,西毗ABC市湾里区及**县。

处于昌九工业走廊的南端起点,为“昌九走廊第一县”。

全县土地总面积2338平方公里,全县19个乡镇,人口72.76万人,323个行政村,农业人口43.2万人,劳动力资源较充裕。

随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普及初级九年义务教育实施,全市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力拥有率逐年增多,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大大提高,全县耕地面积近7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60.55万亩,占86.5%。

自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气候温和,已经开辟的旅游景点有:

西山万寿宫、明宁王墓、梦山石宝、南矾山候鸟观测点等。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38.65亿元,增长13.7%,其中:

一、二、三产分别为9.35亿元、14.68亿元和14.61亿元,分别增长6.6%、13.4%和19.2%。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02年财政总收入实现19490万元,增长18.9%。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结构调整积极推进。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2507元,增长6.8%。

3、地理位置:

**县地处赣中偏北,赣江中下游的鄱阳湖之滨,自古有“鱼米之乡“美誉。

地处东经115°20′10″—116°25′,北纬28°20′10″—29°10′50″。

东临鄱阳湖,西接**,高安两县,南邻ABC,北毗永修县。

二、ABC县概况

1、基本情况

地处鄱阳湖畔,赣水之滨,三面环市,县城莲塘距ABC市区中心仅15公里,全县总面积1839平方公里,人口96.02万人,农业人口67.88万,劳动力资源较充裕。

随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普及初级九年义务教育实施,全市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力拥有率逐年增多,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大大提高,耕地90.4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7.8万亩,占86%。

全县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地势平坦,气候温和,被列为国家50个商品粮基地之一。

并为省(市)猪、禽、蛋、鱼、蔬菜基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国内生产总值74.0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21.89亿元,第二产业产值23.5亿元(其中工业16.87亿元),第三产业产值28.65亿元。

财政总收入3.4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05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578元。

3、地理位置:

ABC县位于某某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县境东经116048′—116016′,北纬28016′—28058′之间,东北隔鄱阳湖与余干县相邻,东与**县相接,南与丰城市相连,西北部靠近**县与ABC市,地势平坦,冲积平原面积占97%。

三、**县概况

1、基本情况

**县位于某某省中部,鄱阳湖南岸,抚河与信江下游,全县总面积为1952平方公里,人口69.23万人,农业人口56.41万,劳动力资源较充裕。

随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普及初级九年义务教育实施,全市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力拥有率逐年增多,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大大提高,耕地面积85.5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1万亩,占83%。

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湖泊众多,河港交叉,丘岗起伏,山清水秀,四季分明。

山地、水面、耕地各占全县总面积的30%,素有“三山三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35.4亿元,增长74.1%,其中:

一、二、三产分别为10.9亿元、15.7亿元和8.8亿元,分别增长6.2%、18.0%和18.5%,二、三产占GDP比重达69.1,比上年提高了2.38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02年财政总收入实现16340万元,增长26.8%,为历史最高增幅年。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总产值完成176702万元,增长6.4%,其中多种经营产值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达84.2%,油料总产为3.2万吨。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2570.9元,增长7.1%,净增170.9元。

3、地理位置:

**县地处某某省中部偏北鄱阳湖南岸,抚河和信河下游,地理坐标东经116°1′15″至116°33′38″,北纬28°4′41″至28°46′13″。

东临东乡县,南接临川市,西隔抚河与ABC、丰城市相望,北与余干县毗邻,县城在县境中部偏西,距省会ABC市60公里,是英雄城ABC东大门,实为“东南之藩,闽浙之门户”。

全县东西宽约52公里,南北长约65公里,总面积19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5.57万亩。

四、**县概况

1、基本情况

**县地处ABC市西北隅,东邻湾里,南接高安,东南与**交界,西南与奉新接壤,东北与永修毗邻,西北与靖安相依,全县总面积656平方公里,共10个乡镇,人口2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4万,劳动力资源较充裕。

随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普及初级九年义务教育实施,全市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力拥有率逐年增多,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大大提高,耕地面积2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4.36万亩,占87%。

县内风光旖旎,资源丰富,有林木面积40万亩;活木蓄量50万立方米;养殖水面10万亩;宜牧草场5万亩;果林面积6万亩,以及可开发的矿产资源达20多种。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2.3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3.46亿元,第二产业总产值4.14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值4.79亿元,实现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567元。

全县区域财政收入709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780万元。

3、地理位置:

**县地处赣中北部,位于ABC市郊,是ABC、九江、宜春地区结合地,县境靠南九工业廊,距京九线新祺周站10公里,昌北机场20公里,ABC市30公里,105、320国道穿境而过,县乡公路全面硬化,村村有公路,交通便利。

第二节项目区油菜生产基本情况

一、项目区近年油菜生产基本情况: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播面(万亩)

134.68

110.44

113.75

93.99

101

产量(吨)

57359

616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