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学位考试试题参考答案见题后.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4719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4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学位考试试题参考答案见题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国际经济学学位考试试题参考答案见题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国际经济学学位考试试题参考答案见题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国际经济学学位考试试题参考答案见题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国际经济学学位考试试题参考答案见题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学位考试试题参考答案见题后.docx

《国际经济学学位考试试题参考答案见题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学位考试试题参考答案见题后.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经济学学位考试试题参考答案见题后.docx

国际经济学学位考试试题参考答案见题后

《国际经济学》学位考试试题(参考答案见题后)

一、单项选择题

1、斯密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同时还提出了(A)。

A.自由贸易思想

B.管理贸易思想

C.保护贸易思想

D.干预贸易思想

2、重商主义认为衡量国家财富的标准应是(C)。

A.商品

B.生产力

C.金银

D.购买力

3、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施的是(B)。

A.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B.超保护贸易政策

C.自由贸易政策D.重商主义政策

4、沿着外凸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向下移动时,随着一种物品产量的增加,生产该物品的机会成本将会(B)。

A.保持不变B.增加

C.减少D.无法确定

5、晚期的重商主义理论又被称为(D)。

A.货币差额论

B.重农主义

C.重工主义

D.贸易差额论

6、英国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提出了(A)

A.绝对优势理论B.比较优势理论C.货币差额论D.保护贸易理论

7、斯密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同时还提出了(A)。

A.自由贸易思想

B.管理贸易思想

C.保护贸易思想

D.干预贸易思想

8、重商主义认为衡量国家财富的标准应是(C)。

A.商品

B.生产力

C.金银

D.购买力

9、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施的是(B)。

A.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B.超保护贸易政策

C.自由贸易政策D.重商主义政策

10、以下是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甲、乙两个国家生产每吨小麦和每万米匹布所需投入的劳动量(劳动/年),根据此表,以下选项中错误的是(D)。

生产每吨小麦成本(劳动/年)

生产每万米布匹成本(劳动/年)

甲国

2

2

乙国

5

4

A.甲国的小麦生产具有绝对优势

B.甲国的布匹生产具有绝对优势

C.甲国的小麦生产具有相对优势

D.甲国的布匹生产具有相对优势

11、斯密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同时还提出了(A)。

A.自由贸易思想

B.管理贸易思想

C.保护贸易思想

D.干预贸易思想

12、以下是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甲、乙两个国家生产每吨小麦和每万米匹布所需投入的劳动量(劳动/年),根据此表,以下选项中错误的是(D)。

生产每吨小麦成本(劳动/年)

生产每万米布匹成本(劳动/年)

甲国

2

2

乙国

5

4

A.甲国的小麦生产具有绝对优势

B.甲国的布匹生产具有绝对优势

C.甲国的小麦生产具有相对优势

D.甲国的布匹生产具有相对优势

13、以下几种外币资产中,不是外汇的是(D)

A.美元B.英镑C.港元D.越南盾

14、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是(C)。

A.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B.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C.在赫-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D.在要素流动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15、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是(C)。

A.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B.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C.在赫-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D.在要素流动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16、晚期的重商主义理论又被称为(D)。

A.货币差额论

B.重农主义

C.重工主义

D.贸易差额论

17、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是(C)。

A.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B.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C.在赫-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D.在要素流动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18、李斯特将各国经济发展分为五个阶段,认为应该实行保护贸易的阶段是(C)。

A.畜牧时期

B.农业时期

C.农工业时期

D.农工商业时期

19、沿着外凸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向下移动时,随着一种物品产量的增加,生产该物品的机会成本将会(B)。

A.保持不变B.增加

C.减少D.无法确定

20、以下几种外币资产中,不是外汇的是(D)

A.美元B.英镑C.港元D.越南盾

21、英国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提出了(A)

A.绝对优势理论B.比较优势理论C.货币差额论D.保护贸易理论

22、一国在贸易中的得意可以分为两部分,交易得意和(B)。

A.资本得意

B.分工得意

C.出口得意

D.出口替代得意

23、重商主义认为衡量国家财富的标准应是(C)。

A.商品

B.生产力

C.金银

D.购买力

24、不是成熟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是(B)

A.欧洲联盟B.亚欧经济合作C.美加自由贸易区D.东南亚国家联盟

25、一国在贸易中的得意可以分为两部分,交易得意和(B)。

A.资本得意

B.分工得意

C.出口得意

D.出口替代得意

26、李斯特将各国经济发展分为五个阶段,认为应该实行保护贸易的阶段是(C)。

A.畜牧时期

B.农业时期

C.农工业时期

D.农工商业时期

27、一国在贸易中的得意可以分为两部分,交易得意和(B)。

A.资本得意

B.分工得意

C.出口得意

D.出口替代得意

28、斯密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同时还提出了(A)。

A.自由贸易思想

B.管理贸易思想

C.保护贸易思想

D.干预贸易思想

29、不是成熟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是(B)

A.欧洲联盟B.亚欧经济合作C.美加自由贸易区D.东南亚国家联盟

30、以下那种情况表明甲国是劳动丰裕型的国家(C)。

A.甲国劳动总量是100个单位

B.甲国劳动总量是100个单位,而乙国的劳动量只有80个单位

C.甲国劳动总量是100个单位、资本总量是100个单位,而乙国劳动总量是80个单位、资本总量是60个单位

D.甲国劳动总量是100个单位、资本总量是100个单位,而乙国劳动总量是60个单位、资本总量是75个单位

31、允许成员国之间进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经济一体化形式是(C)。

A.关税同盟

B.自由贸易区

C.共同市场

D.经济联盟

32、如果小国比大国小得多,则其进出口量对大国国内价格的影响是(C)。

A.使大国国内价格接近小国

B.发生大幅震荡

C.不发生影响

D.无法判断

33、不是成熟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是(B)

A.欧洲联盟B.亚欧经济合作C.美加自由贸易区D.东南亚国家联盟

34、以下那种情况表明甲国是劳动丰裕型的国家(C)。

A.甲国劳动总量是100个单位

B.甲国劳动总量是100个单位,而乙国的劳动量只有80个单位

C.甲国劳动总量是100个单位、资本总量是100个单位,而乙国劳动总量是80个单位、资本总量是60个单位

D.甲国劳动总量是100个单位、资本总量是100个单位,而乙国劳动总量是60个单位、资本总量是75个单位

35、关于有效关税率,即有效保护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总等于名义从价关税率

B.如果进口投入品的名义关税低于工业产成品的名义关税,那么有效保护率低于名义关税率

C.如果进口投入品的名义关税低于工业产成品的名义关税,那么有效关税率高于名义关税率

D.如果进口投入品的关税为零,那么有效关税率与名义关税率相等

36、允许成员国之间进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经济一体化形式是(C)。

A.关税同盟

B.自由贸易区

C.共同市场

D.经济联盟

37、允许成员国之间进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经济一体化形式是(C)。

A.关税同盟

B.自由贸易区

C.共同市场

D.经济联盟

38、英国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提出了(A)

A.绝对优势理论B.比较优势理论C.货币差额论D.保护贸易理论

39、当关税同盟中一个国家的一些国内产品被来自同盟中另一个国家的较低生产成本的进口产品所替代时,就产生了(D)。

A.投资扩大效应

B.规模经济效益

C.贸易转移效应

D.贸易创造效应

40、关于有效关税率,即有效保护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总等于名义从价关税率

B.如果进口投入品的名义关税低于工业产成品的名义关税,那么有效保护率低于名义关税率

C.如果进口投入品的名义关税低于工业产成品的名义关税,那么有效关税率高于名义关税率

D.如果进口投入品的关税为零,那么有效关税率与名义关税率相等

41、认为国际贸易会使各国相同的生产要素取得相同收入的理论是(C)。

A.赫-俄模型

B.相互需求原理

C.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D.罗布津斯基定理

42、认为国际贸易会使各国相同的生产要素取得相同收入的理论是(C)。

A.赫-俄模型

B.相互需求原理

C.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D.罗布津斯基定理

43、当关税同盟中一个国家的一些国内产品被来自同盟中另一个国家的较低生产成本的进口产品所替代时,就产生了(D)。

A.投资扩大效应

B.规模经济效益

C.贸易转移效应

D.贸易创造效应

44、1991年12月,欧共体各国在第46届欧共体首脑会议上通过并签订了(B),该条约于1993年11月统一大市场已经建成的基础上正式生效,意味着欧共体在一体化的道路上由共同市场开始向经济联盟迈进。

A.罗马条约B.马斯特里赫特条约C.新阿姆斯特丹条约D.尼斯条约

45、美国汽车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了来自日本、德国等同类产业的极大挑战,产量下降,工人失业增加。

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汽车产业的进口限制措施,主要是出于(C)方面的考虑。

A.改善贸易条件B.扩大国内有效需求

C.国内利益集团对于贸易政策的影响D.扶植幼稚产业

46、1991年12月,欧共体各国在第46届欧共体首脑会议上通过并签订了(B),该条约于1993年11月统一大市场已经建成的基础上正式生效,意味着欧共体在一体化的道路上由共同市场开始向经济联盟迈进。

A.罗马条约B.马斯特里赫特条约C.新阿姆斯特丹条约D.尼斯条约

47、认为国际贸易会使各国相同的生产要素取得相同收入的理论是(C)。

A.赫-俄模型

B.相互需求原理

C.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D.罗布津斯基定理

48、不是成熟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是(B)

A.欧洲联盟B.亚欧经济合作C.美加自由贸易区D.东南亚国家联盟

49、对于小国而言,征收进口从价关税以后,生产者剩余的增加量来源于()。

A.政府关税收入中对企业的补贴

B.消费者剩余的减少

C.生产者扭曲

D.消费者扭曲

50、美国汽车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了来自日本、德国等同类产业的极大挑战,产量下降,工人失业增加。

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汽车产业的进口限制措施,主要是出于(C)方面的考虑。

A.改善贸易条件B.扩大国内有效需求

C.国内利益集团对于贸易政策的影响D.扶植幼稚产业

51、在下列投资方式中,属国际直接投资的是(D)

A.购买外国政府债券

B.购买外国企业债券

C.向外国企业提供商业贷款

D.在国外开设合资企业 

52、影响劳动力跨国流动的根本原因是(A)

A经济收益的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