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5610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积累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

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fū化。

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连结而成。

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走出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①fū②纤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每年12月13日,中国举行的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活动了中国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②天鹅湖是东营的旅游胜地,景色美丽壮观,宛如在青山绿水间的一颗明珠。

③好的闲章,不但内容丰富,而且意趣盎然,除了让人玩味,可体现书画家的学识与修养。

A.表现掩映也B.表明掩蔽又

C.表现掩蔽又D.表明掩映也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春天像小姑娘,花容月貌的,笑着,走着。

B.队伍分散开去,摩肩接踵,前后长达一英里左右。

C.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

D.他在选择高考第一志愿学校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

4.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金香玉聚天地之精华,得日月之灵气。

那古朴醇厚的颜色,;那温润细腻的质地,;那纯正明亮的光芒,。

①如凝练的油脂,渗透出迷醉心魂的芳香②清新如初阳,凛于内而非形于外

③深褐如泥土,不事张扬不露锋芒

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①③D.③②①

5.古诗文填空。

(5分)

①王绩在《野望》中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中萧瑟的自然景象,表达诗人孤独落寞心情的诗句:

,。

②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句子是,。

③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动物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

,。

④《答谢中书书》中作者从色彩角度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的的语句是:

,。

,。

⑤春冬之时,则,,,,,,良多趣味。

(《三峡》)

6.名著阅读。

(2分)

等A发现我铲的那块满留着狗尾草的一片,他就问我:

“这是什么?

”我说:

“谷子。

”A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

“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

“是的。

”我看着A还在笑,我就说:

“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A了。

说:

“这不是一样的吗?

”A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

狗尾草则没有,只是毛嘟嘟的真像狗尾巴。

这段文字中的“A”指的是,选自写的《》,该小说描绘了边陲小镇的风土人情,展示了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和特色。

7.综合性学习。

(5分)

学校组织“课堂远离手机,促进身心健康”主题教育活动,邀请你参与其中。

请仔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并完成任务。

(5分)

材料一:

欣赏漫画《孔夫子讲学》(作者:

王春生)。

材料二: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是手机导致近视、“搜题”软件成为答卷神器等新闻层出不穷,智能手机的滥用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已经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2018年9月21日,山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规定:

自2018年11月1日起中小学校应当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电子产品使用管理,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

这是新时代全国首部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而立的省级地方性法规。

(1)“材料一”中的这幅漫画是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请你简要指出该作品获奖的原因(不超过70字)。

(3分)

(2)阅读材料二,你将在“课堂远离手机,促进身心健康”的主题班会上向同学们阐述课堂远离手机的益处,请简要列出两条。

(2分)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4分)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

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8.结合全诗所描绘的景物,请简要分析诗人的情感。

(2分)

9.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2分)

(二)(8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方山子①,光、黄②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③为人,闾里之侠皆宗④之。

稍壮,折节⑤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

“呜呼!

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苏轼《方子山传》

【注释】①方山子:

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ào),字季常。

②光、黄:

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

③朱家、郭解:

都是西汉时的游侠。

④宗:

尊崇,敬仰。

⑤折节:

强自克制,改变初衷。

⑥矍(jué)然:

惊奇注视的样子。

10.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3分)

(1)遂至承天寺遂

(2)相与步于中庭相与

(3)余告之故故

11.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

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2分)

12.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及其作用(3分)

(三)(8分)

我说道:

“爸爸,你走吧。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

“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柏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予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儿说: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

“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了,我的眼泪又来了。

——朱自清《背影》

13.结合全文,探究文中四次写“背影”的句子,写出你的发现。

(4分)

①我和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他的背影。

②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③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了,我的眼泪又来了。

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唉!

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4.朱自清的作品语言质朴平实而饱含深情,试从选文举出一例加以赏析。

(4分)

(四)(14分)

1℃要值多少钱

1天气预报所指的气温是指在离地面1.5米高度的位置上所观测的气温,以℃表示。

②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1℃,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温变化1℃,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经济盛衰、经商成败息息相关。

③美国气象学家对全球平均气温变化1℃的评价是:

气温上升1℃,经济效益也跟着上升;气温下降1℃,经济效益也跟着下降。

世界平均气温下降1℃,全球产值就减少70亿美元。

④气温变化1℃,对世界农业生产的影响更是惊人!

据估计,农业生产区气温每下降1℃,就会减少一周(7天)的生长季。

美国达尔奇教授认为:

若全球气温比20世纪70年代平均气温下降1℃时,玉米在全球60%的地区增加收成2100万美元;棉花在全球范围内歉收,损失约22亿美元;水稻在65%的地区损失9.56亿美元……

⑤中国气候学家张家诚研究论述了若气温升降1℃,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

气温上升1℃时,中国华南因全年的日平均气温基本上大于10℃,故积温变化为365℃,可种植三茬作物,相当于每一茬作物有122℃的积温变化。

据测试,气温变化1℃,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一个熟级。

每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10%,意即气温上升或下降1℃,粮食产量均会出现增产或减产10%的情况。

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若当年平均气温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200亿至300亿斤。

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斤。

⑥经济学家发现,酷夏可激发人们的消费热。

若夏季平均气温偏高1℃,则35℃以上的高温天数就会飙升,空调、电风扇、纸扇、冷饮、啤酒等销售量就会成倍增多,商家个个无不拍手称快。

⑦德国刑侦专家研究发现:

每年3月犯罪率开始上升,到7至8月可达顶峰,9月开始下降。

统计分析:

每当气温升高1℃,犯罪率上升15%;气温达到37℃时,碰到红灯待停时间长,司机间争吵的概率比气温32℃时高出30%以上。

⑧混凝土浇灌工程,务必严格按照每天气温来安排,夏天不能超过28℃,冬天不能低于零下5℃,否则,会出现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百年大计可能毁于一旦。

⑨气温变化1℃与人的死亡有关。

如上海市在炎热日(≥34℃以上),夜间气温每升高1℃,死亡增加8人;午后每升高1℃,死亡增加10人。

广州市炎热日最高气温每升高1℃,死亡增加2.3人;炎热日最低气温每升高1℃,死亡增加1.5人。

15.气温变化1℃,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

试加以概括。

(3分)

16.文中多处出现“据估计”“据测试”“统计分析”等字样,可否去掉?

为什么?

(3分)

17.第⑨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18.联系全文及相关知识,你认为气温变化是升好还是降好?

为什么?

(4分)

(五)(16分)

母亲的栀子花

①繁花落幕,夏日登场,又到栀子花开时节。

绵绵不断的梅雨,催育着栀子花蕾,络绎不绝地含露绽放。

每当看到那一片片像雪花般铺陈在绿色灌木丛中的栀子花,我都不禁停下脚步,俯下身子,闻闻那沁人心脾的清香。

②对栀子花,我有一种别样的情愫,既感到亲切,又会生出一丝惆怅,忍不住想起老家,想起如今只能在梦中见到的母亲。

③母亲特别喜欢栀子花,不管家搬到哪里,她都会在房前屋后栽上几棵。

上世纪70年代初,母亲在房子的西头栽了两株栀子树。

由于母亲的精心照料,栽下去仅仅两三年工夫,就长得亭亭如伞,枝繁叶茂了。

过往的行人总夸奖这两棵栀子树,母亲听了乐呵呵的,仿佛是在夸她的孩子。

④每到初夏,大小枝丫挂满了花蕾。

母亲再忙再累,每天早晚都会在栀子树旁左看右瞧,把过厚的叶片剪掉,凝望花蕾细看,似乎在琢磨着每个花蕾绽放的时间。

受母亲影响,我们也喜欢上了栀子花,经常留意栀子树的变化,到了花开季节,每天都要在树旁流连几回。

那时乡下农活繁重,生活清贫单调,盛开的栀子花总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

⑤记得有个闷热的黄昏,空气潮得可以挤出水来,母亲说:

“今晚肯定有大雨,明早栀子花就开了。

”我们顿时兴奋起来,拉着母亲的手,捂着煤油灯就跑去看栀子树。

果然,在向阳的枝丫上,不少花蕾已由青泛白,有的还咧开了小嘴。

姐姐告诉母亲,明天开的第一拨花,她想送给她的几个好姐妹,母亲爽快地答应了。

⑥那一夜电闪雷呜,雨打着树叶哗哗响个不停,我们等着花开,觉也睡得不踏实。

天一亮,一家人就迫不及待去看栀子花。

真如母亲所料,经过一夜暴雨洗礼,栀子树上不少花蕾已经绽放,有的完全开放露出了花蕊,有的欲开还羞像个小喇叭,白嫩欲滴,清香扑鼻,煞是可爱。

我们雀跃着抢摘花朵,母亲一边摘一边帮姐姐把花插在辫子上、刘海儿旁,姐姐也在母亲梳得发光的发髻后别上两朵。

花摘完了,母亲把花分成四份,一份给姐姐,满足了她昨天提出的要求;一份让我送给老师;一份送给帮过忙的邻居;最后留些用水瓶子养着放在家里。

母亲微笑着对我们说:

“我们没什么东西送人,送几朵花表明我们心里记得人家的好。

”那时父亲在外乡工作,很少顾得上家,母亲一个人拖着五个孩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没有好心邻居的帮衬,有些坎还真不好迈过去。

⑦最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是母亲用栀子花作彩礼定亲的事。

我二哥经人介绍,认识了邻村一个条件不错的姑娘。

对方提出一要看儿郎,二要看家庭条件,一旦看不上,亲事也就吹了。

那个年代定亲兴送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三大件”。

我们家穷得叮当响,根本拿不出,一家人很是着急。

最后,母亲对我二哥说:

“我的儿郎优秀,不愁她看不上。

她要是图钱财,这样的媳妇不要也罢,就送她栀子花吧。

”果然如母亲所料,没有送上贵重的彩礼,我嫂子娘家虽有几分不悦,也还是同意了这门婚事。

母亲虽然目不识丁,但她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相信只要努力,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

⑧栀子花开,端午节便到了。

五六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母亲常为三顿饭犯愁,包粽子的糯米更是稀缺货。

但她不能让孩子们只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粽子,为了糯米,花多大代价也值得。

包粽子时,我们围坐在母亲身边,跟着母亲学。

当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一家人欢天喜地围坐,吃着说着笑着,屋内粽子香,门前栀子香,其情其景,让人永生难忘。

⑨母亲离开我们后,老屋前的那两棵栀子树寂寞无主,日渐枯萎,最后只好将它们挖掉。

每次回到老家,不见昔日的栀子树,心里觉着空落落的。

只能站在家门前,静静地想,想母亲和她的栀子花。

许多时候,我也会问自己,像母亲这样一位在苦水中泡大、没有文化、毕生清贫而平凡的妇女,是以怎样的一种情感去热爱、呵护那些栀子花的?

而那栀子树、栀子花又赋予了母亲怎样一种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我只知道,在那么困难的时代,在与母亲相守的日子里,我始终能感受到力量①的力量,②的力量,这力量伴我坚定前行;我还能体会到爱-一对③的挚爱,对④的挚爱。

这爱,单纯且执着,细腻而温暖,一如那株在我人生路上,在我心中,静静而持久绽放的母亲的栀子花。

(选自《光明日报》2016.8.19,作者蔡建和,文章有删改)

19.通读文章,从母亲的角度梳理文章內容。

(3分)

①→关爱花树,影响我们→②→以花代礼,搞定亲事→③

20.结合语境,分析第④段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3分)

母亲再忙再累,每天早晚都会在栀子树旁左看右瞧,把过厚的叶片剪掉,凝望花蕾细看,似乎在琢磨着每个花蕾绽放的时间。

 

2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

(3分)

母亲微笑着对我们说:

“我们没什么东西送人,送几朵花表明我们心里记得人家的好。

 

22.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填写恰当词语,将第⑨段结尾处语句补写完整。

(4分)

 

23.本文是回忆母亲的散文,说说文章以“母亲的栀子花”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3分)

 

三、写作(5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句真诚的鼓励唤起你的信心和勇气,一轮皎洁的明月唤起一代代诗人的故园情,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唤起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快闪《我和我的祖国》唤起全民族的爱国热情…生活中,总有一种美好能唤起你的回忆、憧憬、感动……

请结合自身体验,以《有一种美好唤起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答案

一、积累运用(20分)

1.答案:

①孵②xiān

评分:

每小题1分,共2分。

2.答案:

D

评分:

选对得2分。

3.答案:

C

4.答案:

B

评分:

答对得2分。

5.答案:

①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②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④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⑤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评分:

①-⑤每小题1分,题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小题不得分。

6.祖父萧红《呼兰河传》东北

评分:

每空0.5分,共2分。

7.

(1)(3分)示例一:

该作品反映了学生上课看手机的不良现象,借用孔夫子上课收手机的这一题材,角度新颖独特,既有幽默性又有讽刺性,能够引起人们对这种不良现象的深思。

示例二:

该作品聚焦学生上课看手机这一社会通弊,借古喻今,角度独特,引人思考,是一幅将艺术性与思想性加以有机结合的漫画作品。

(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漫画的赏析能力。

漫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

一般运用变形、比喻、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合,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内容上,根据画面来看,学生们都在玩手机不听课,孔夫子说“子路收一下手机”,讽刺了学生上课看手机的不良现象;形式上,主要表现在作者的选材角度、构思立意、漫画效果等方面。

(2)(2分)示例:

①能够更好地保护视力,有效预防近视;②能够集中精力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③能够避免网络不良内容侵害,促进身心健康;④能够维护课堂纪律,提高学习效率。

(其他符合要求的看法也可)

2、阅读理解(50分)

8.表达了诗人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无奈与感叹。

前两句写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的凄冷景色,透露出诗人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后两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独自在宿鸟的叫声中关上家门,传达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情感1分,分析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9.构思示例:

全诗紧扣“春日”“黄昏”,写出了“小雨”“落花”等不同的景物特征。

既符合真实自然的景物,又巧妙融入了诗人的情感,新颖别致,浑然天成。

写法示例:

比喻。

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织成的网,再由此想到网住春天,即留住春天。

想象生动新奇。

语言示例:

用“网”字,突出诗人留恋春天想要挽留住春天之意,“狼藉”则渲染出春花凋零、繁华已逝的寂寥气氛,“自”则表现出诗人被免职后无人问津的落寞与失望。

平中见奇,朴中出新。

(每点1分,共2分。

10.答案:

(1)遂:

于是,就

(2)相与:

一同,共同(3)故:

缘故,原因

评分:

每题1分,共3分。

11.答案:

①苏轼:

被贬官;方山子:

“不遇”②苏轼:

寻友、赏景;方山子:

隐居

评分:

每点1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12.甲文是写景叙事融于一体,表达诗人贬谪的悲凉、赏月的陶醉、漫步的闲适。

乙文是以叙事为主,表达了作者在被贬谪地遇到故人的欣喜和对方山子主仆安贫乐道的赞美之情。

13.“背影”是本文的叙事线索,将作品内容贯串为有机整体。

通过“背影”既能体现父亲对“我”的深沉的爱,也体现“我”对父亲由不理解到理解到分别时的不舍再到分别后的怀念的情感变化,凸显了主题。

评分:

答对一点得1分,共3分。

意思对即可。

14.示例一: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这句话运用动作与神情描写,表现了父亲的心情,买橘子虽然辛苦,能为儿子尽到心意,心里却很高兴。

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示例二: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父亲的话朴实无华,但饱含感情,把儿子送上火车,又惦记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真是爱子情深。

评分:

举例1分,分析2分,共3分。

只举例不分析不得分。

意思对即可。

15.全球气候变化、经济盛衰、农作物产量、经商成败、犯罪率高低、工程质量、死亡人数等。

(3分)

16.不能去掉。

它们表明得出下面的观点或结论的根据所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分)

17.列数字、举例子;列举了上海、广州气温上升1℃人死亡的具体数字,具体准确而形象地说明了气温变化1℃与人的死亡有关。

(4分)

18.升好,可使经济效益、粮食产量大增。

或:

降好,可降低犯罪率,减少死亡人数,减缓海平面上升。

(4分)

19.示例:

①栽下花树,精心照料;②摘下花朵,送给邻里;③栀子花开,教包粽子

评分意见:

本题3分。

每空1分,意思对,句式相仿即可。

20.示例:

凝望,目不转晴地看。

不管多忙,母亲每天都会盯着栀子花细看,表现了母亲对栀子花的喜爱、呵护,也表现了母亲对生活的热爱。

21.示例:

画线句运用神态、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母亲感恩回报的美德和对儿女们言传身教的影响。

22.示例:

自强、感恩;生命(生活)、儿女。

23.示例:

本文围绕母亲栽下的梔子花树,回忆了与之相关的五件往事,赞美了母亲对梔子花、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筼苦生活中自强努力的精神。

梔子花象征了母亲坚韧自强的品格,含畜隽永;梔子花也是全文的线索,以此组织材料,脉络清晰。

三、写作(50分)

24.分项分等评分标准。

项目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五等

①内容20分

20—18分

17—15分

14—13分

12—11分

10分及以下

②表达25分

25—23分

22—21分

20—19分

18—16分

15分及以下

③文面5分

5分

4分

4分

3分

2分及以下

写作评卷建议:

①作文试卷评阅应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关写作课程目标与评价建议的精神与要求,切近初中学生学习实际,不宜要求过高。

②建议两人评阅一份试卷,求和的平均数,得分四舍五入。

两人评判同一份试卷差距在7分以上者,建议重判。

③宜于在及格线(30分)以上拉开档次,赋分不宜于集中在某狭小的分数区间,具体分数分布建议如下:

50分——46分约占试卷总量的20%,其中满分卷不少于1%。

45分——41分约占试卷总量的25%。

40分——36分约占试卷总量的25%。

35分——31分约占试卷总量的20%。

30分及以下约占试卷总量的10%。

④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者不计;扣至5分为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