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岁每个年龄段需要发展身心几大类的要点说明.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51052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12岁每个年龄段需要发展身心几大类的要点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312岁每个年龄段需要发展身心几大类的要点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312岁每个年龄段需要发展身心几大类的要点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312岁每个年龄段需要发展身心几大类的要点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312岁每个年龄段需要发展身心几大类的要点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12岁每个年龄段需要发展身心几大类的要点说明.docx

《312岁每个年龄段需要发展身心几大类的要点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2岁每个年龄段需要发展身心几大类的要点说明.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12岁每个年龄段需要发展身心几大类的要点说明.docx

312岁每个年龄段需要发展身心几大类的要点说明

3~6岁(发育黄金期)

3-6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发育的黄金时期,因为,这个年龄段——

•是孩子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

•是孩子一生中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

一、大脑的发育

5~6岁时,脑的结构已经较成熟,这意谓着可以开始系统地学习知识了。

这一阶段,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都有所增强,但抑制机能还比较差。

大脑兴奋机能的增强表现在觉醒的时间延长,睡眠的时间相对减少,条件反射建立的速度加快。

抑制机能的增强表现在已经能较好地用言语控制自己的行动,对事情的分辨也更加准确。

二、睡眠时间

3岁:

晚上睡12小时,白天睡2小时;

6岁:

晚上睡10~11小时,白天睡1.5小时。

三、动作的发展

由于大肌肉的发展,他们会不知疲倦地从事各种活动。

如:

自如地走、跑、跳;单脚跳跃,甚至跃过低矮的障碍物;跑上跑下楼梯,熟练地攀登;抛掷各种物体;在音乐的伴奏下,节奏明快、动作整齐地跳舞;在跑动中越过各种障碍物,如沙坑等;按照一定的规则参加体育竞赛。

5~6岁,小肌肉开始发展,这时就能从事绘画、写字、塑造等活动了。

四、语言的发展

1、词汇:

词汇量迅速增长,已经能掌握各类词,逐渐明确词义并有一定的概括性,基本上掌握了各种语法结构。

2、词汇量

3岁:

800~1000个;

4岁:

1600~2000个;

5岁:

2200~3000个;

6岁:

3000~4000个。

3、言语表达

可以自由地与人交谈,出现了自我中心言语。

自我中心言语是伴随着动作和游戏而进行的自言自语,它既可以帮助儿童出声地思考,又能暂时满足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些愿望。

4、言语失常现象

这一阶段常出现三种言语失常现象:

口齿不清、发音含糊和口吃。

口齿不清一般发生在换牙期间,在新牙长出后就能纠正。

发音含糊是由于嘴唇、舌和下颚的运动不灵活造成的。

运动不灵活可能是因为害羞、胆怯,常在情绪激动时发生。

口吃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是由于情绪紧、神经过敏,有的是模仿别人口吃形成的,还有一部分是因为遗传。

温馨提示:

这一时期,儿童说话常有重复或犹豫不决的情况,在与他们交谈时,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话,对口吃现象不必太在意,训练孩子轻松愉快地发表议论。

教育重点:

通过听故事、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同时有计划地让他们学习一些书面语言。

声明:

中国婴幼儿教育网所有,请注明出处,:

.baby-edu./

五、思维与想象

学会在动作之前就能在头脑里进行思考,思考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有了一定的目的性和预见性。

但是,思维还离不开事物的形象,对事物的概括也总是具体的、形象的。

6岁时,可以进行简单的抽象逻辑思维,如口算10以数字的加减,判断一个故事要说明的道理等。

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这集中表现在游戏以及泥工、绘画、讲故事等活动中。

可以事先想好游戏活动的主题,计划游戏活动的容,并预期游戏活动的结果;还能事先分配好角色,确定活动规则,在游戏中按规则、角色身份行事。

喜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如流汗时要画出大颗的汗珠;大萝卜比人还大,要大人、孩子、小狗、小猫等一齐拔。

附:

四种儿童游戏(以智力发展水平分)

1.新奇的、愉快的刺激所引起的游戏:

如手舞足蹈、反复撕纸、逗引时的嬉笑、扔掉拾起的东西、敲打手中的玩具等。

2.简单的动作模仿:

如拿筷、匙自己吃饭,模仿演员的表演动作等。

3.象征性游戏:

如办家家等。

4.创造性游戏:

如搭积木、主题游戏或角色游戏等。

六、记忆

对图像的辨认和记忆能力很强,认记图、字都有较好的效果。

可以完整地记住一个短小的故事或大人委托的一件小事。

一记牢,就能保持较长的时间。

把一个字作为一个完整的图形辨认和记忆,较少分析偏旁部首、字形结构。

所以认字不够准确,常常容易把近似的字混淆。

4~5岁时,还不会利用语词作为记忆的中介;6~7岁时,虽不会主动利用语词作为记忆的中介,但一经提醒,记忆的效果就会迅速提高。

温馨提示:

孩子的记忆容易受成人的暗示,也很容易发生现实与臆想混淆的现象,如他们十分相信童话或传说中的人物和情节,自己也会编织一些向往的却又根本不存在的事情,家长不要误以为他们在撒谎。

七、辨别力

可以正确辨别红、橙、黄等七种颜色,并能分辨每种颜色的几种不同色度。

能辨别上下、前后和以自己为中心的左右。

能说明什么是白天,什么是晚上。

不仅知道“今天”、“明天”和“昨天”,而且知道“前天”和“后天”,并能正确使用它们。

初步学习看钟表,会看整点和半点。

知道一年有四季,共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天或31天。

看简单的图画,可以把握整体,照顾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能看出所画各事物之间的联系。

可以识别各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

八、情绪和情感

一般成年人体验到的情绪,他们大部分已体验到了。

他们的情绪是外显的、缺少控制的,常常极度高涨。

有时会出现极度的恐惧,有时会莫明其妙地发脾气。

他们的害怕随年龄的变化也在变化,对声音、陌生人或东西、痛或身体失去平衡等的害怕逐渐减弱,而对想像中的事物,如黑暗、动物、鬼怪等的害怕加剧了。

对讥笑、斥责、伤害等的焦虑也在增加。

在集体生活中,道德感得到进一步发展,能把别人或自己的行为与行为准则相比较,从而产生积极或消极的道德体验。

理智感产生,突出的表现是好奇和好问,他们的提问相当一部分只是为了引起大人对他们的注意。

他们还特别喜欢收集“破烂”、拆装玩具,这是探究性的强烈表现。

温馨提示:

儿童第一次从家庭踏入同伴的集体行列,往往会产生许多不适应,如果片面地把大人的愿望强加在他们身上,会使他们情绪压抑,影响身心的发展。

教育重点:

提供丰富、适宜的智力玩具,启迪和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耐心热情地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并经常结合生活实际向他们提一些问题,培养他们爱思考、爱观察的习惯。

声明:

中国婴幼儿教育网所有,请注明出处,:

.baby-edu./

八、社会技能的发展

他们大部分都不甘寂寞,喜欢与同伴一起玩,玩伴的数量随着年龄增加。

游戏转向联合性和合作性的游戏,玩伴关系由比较松散的撮合到比较协调的、有规则约束的结合。

玩伴不稳定,经常在变化。

游戏中争吵是常有的事,一般是为了争夺玩具或争演某个角色,也有的是为了使别的孩子服从自己。

不过争吵的时间不长,也不会因此耿耿于怀。

温馨提示:

在没有玩伴的情况下,有的孩子会假想一个同伴跟自己玩,这种情况在3~6岁儿童中占一定比例。

独生子女、智力较高的更可能有假想的伙伴。

这种情况一般到入学时会自行消失。

九、性别

3岁儿童已知道自己的性别,但对性别会不会变化还不太清楚。

6岁儿童已知道一个人的性别不会因为服饰的改变、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教育的影响,已意识到不同性别行为上的差异。

4岁前,与同性或异性玩伴都玩得十分融洽;4岁后,男孩女孩的游戏容开始分化,5岁后更加明显。

温馨提示:

他们虽然知道一些适合性别角色的行为,但不一定都肯接受适合自己性别的行为,尤其是女孩,而男孩因怕被嘲笑而较少模仿或学习女孩的行为。

十、个性

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中,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已经对自我形成某种看法,如知道自己是聪敏的还是愚笨的,是勤快的还是懒惰的,是漂亮的还是丑陋的,是讨人喜欢的还是惹人讨厌的等等。

6岁时,幼儿已养成自己的一套行为习惯。

个性心理特征已初步形成,智力超群或有特别才能的“神童”崭露头角。

温馨提示:

•孩子的自我意识基本上是家长、同伴、教师平常对他们的评价的翻版。

一直受到周围人肯定的、积极评价的幼儿往往对自己产生一种满意感、自信感;而经常受到周围人否定的、消极评价的幼儿会对自己产生一种自卑感、孤独感。

•孩子的行为习惯全是成人强化的结果,他们一般认为被成人接纳的行为都是好的行为,反之则是不好的行为。

•这一时期是儿童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形成的个性特征和倾向性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虽然以后也能对其中一些不良个性特征加以改造,但往往只能是量的变化,除非客观环境、儿童的亲身经历一次次出现极严重的转折,否则是很难改变的。

正因为如此,要特别重视这一时期的教育。

•要特别关心那些动作笨拙、胆怯、不合群的孩子,通过指导尽快使他们受到同伴的欢迎。

教育重点:

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和形象化的教育,培养他们与同伴友好合作、谦让,为别人着想,讲礼貌等优良品德,并通过这些活动使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

6~12岁(学龄形成期)

入学学习是儿童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

在这以前,成人叫他们“小朋友”,游戏是他们最主要的活动;而从此之后,成人称他们为“学生”了,学习成为他们义不容辞的头等大事。

在教师的指导和集体的帮助下,严格遵守着一定的纪律制度,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

随着新的生活环境的到来,儿童的身心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家庭教育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怎样帮助儿童学习?

作业时间越长效率就越高吗?

孩子有了过失怎么办?

如何培养子女的道德观……?

今天我们就这些问题和大家谈谈。

一、生理特点及教育

小学生的生理发展处在两个高峰之间,是一个相对的平稳、均衡时期。

学校保健室设有儿童健康记录卡,对学生的视力、身高体重、心跳、血压、胸围等项情况进行调查登记,家长可以从期终的成绩报告单上了解到。

我们这里着重讲四个问题。

1.视力:

眼睛这扇窗户,既反映人的精神世界又接受外部信息。

保护视力的重要性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在家庭中一些细小的环节上常常不够注意。

(1)关于照明度问题。

据调查,很多家庭由于孩子做作业的桌子采光不好或电灯瓦数过小,使桌面照明度达不到要求,造成了“省下电费买眼镜”的结果。

一般来说,白天应最好让光线从左边射入,黄昏时不要让孩子做作业,夜间要注意电灯的瓦数及电灯距离桌面的远近。

一般说来,日光灯:

8瓦,50厘米;8.15瓦,75厘米;20瓦,100厘米;30瓦,120厘米;40瓦,150厘米;白炽灯:

15瓦,30厘米;25瓦,50厘米;40瓦,75厘米;60瓦,100厘米。

(2)关于看电视问题。

家长还要注意孩子在看电视时的视力卫生。

看电视的持续时间不应超过1.5小时。

还要根据早晚光线,天气阴晴等情况,开上一盏小灯,以增强背景照明。

否则影象的抖动,过大的亮度都易造成近视,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

有人做过实验,让学生看新闻纪录片,少的看一小时,多的看四小时,然后测定他们的疲劳程度,发现后者中枢神经兴奋状态恢复缓慢,表现在不容易转移到新的活动中去。

2.骨骼肌肉:

骨骼的硬化是逐渐完成的。

一般要到身体发育完全成熟时,骨胳硬化才完成。

所以看到老人跌倒后容易断骨(完全彻底钙化),而小学生的骨骼比较柔软,未完全钙化(有机成分多,无机成分如钙质较少)。

因此小学生骨骼的特点是硬度小、韧性大,不易骨折,但易变形。

在学校里,老师比较注意学生坐、立、走的姿式,但在有些家庭中常常被忽略。

例如桌椅的比例高度不合适,让孩子长时间地伏案作业,这就很容易造成儿童驼背。

还有到了小学高年级,女孩子随着性机能的成熟,带来了体型上的变化,因为害羞,就喜欢背弓着走路或站立。

男孩子觉得自己有点象男子汉了。

站立或行走的时候就有点“甩相”。

这些如果不及时纠正,也会影响到儿童正常的骨骼发育。

现在孩子上学,书包往往有一定的份量,加上经常习惯于用右肩背书包,这就很容易引起单肩倾斜,所以家庭应该给孩子购买双肩背包,使两肩用力均等,双手又活动自如。

古人说:

“站如松、坐如钟、睡如弓”。

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在这些方面掉以轻心,由于孩子骨骼软的特点,就会形成脊柱、胸骨变形,不仅影响人的体型美,而且还会影响人的脏器官的正常活动,这对儿童健康的生长发育是不利的。

肌肉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育的。

儿童因为骨骼的发育快于肌肉,所以一般都显得细长、柔软、松驰。

就肌肉发育的特征说来,是大肌肉发育先于小肌肉,即手臂,腿部肌肉发育早,而手指等部分的小肌肉发育较晚。

根据这些特点,家长要注意:

孩子喜欢跑、跳、投掷,看上去没有个安定的时候,这是大肌肉群发育带来的正常现象。

成人主要是控制好运动量,不要使之过度疲劳。

因为肌肉的力量较小,所以不要让儿童搬过于重的东西。

写字、编织、画图、泥工、剪纸等都是要求小肌肉灵活,精确运动的,这些活动在家庭中可以辅导孩子进行,但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适得其反。

3.大脑:

人类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主要在于具有高度复杂特殊化的器官—一人脑。

人的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现象都是大脑的机能,人的聪明与否,取决于大脑的发展和利用。

因此家长们要使孩子聪明一点,就要学会科学地训练、利用大脑。

怎样看孩子的做作业问题。

不少家长总认为孩子做功课的时间越长,学习效果也就越好。

当孩子做错一道题,写错一个字时,罚做也是常有的事,结果怎样呢?

孩子坐在那里,有的眼皮塔拉、昏昏欲睡,有的心早已飞到了小伙伴中间。

罚做作业时,头上几题、几个字例还可以,后面却越做越槽,惹来了家长更大的火气,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人脑虽然有很大的潜力,但却是非常容易疲劳的。

当儿童专心作业时,大脑皮层的某一区域就产生了相应的优势、兴奋中心。

如果刺激时间过长,形式单调的话,大脑这一区域就会自然地产生抑制。

因为超过了一定的“度”而产生的抑制,叫超限抑制,是一种避免神经细胞继续受损的保护性抑制。

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要合理安排孩子的作业时间。

家庭作业的量是外加的法码,更要严格控制。

否则不仅损伤了儿童的大脑,而且影响了学习兴趣。

怎样看孩子的游戏和业余爱好问题。

许多孩子现在都怕学习,这里的原因是很复杂的(社会风气、教学方法、作业难度),就家长来说不许孩子玩,只准他们读书写字也是其中之一。

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认识呢了游戏和业余爱好是恢复大脑疲劳的重要手段。

前面提到,学习是很艰苦的脑力劳动时间一长,大脑就会产生疲劳。

但人不能脑子一累就睡觉(午间、晚上睡觉是必须的,保证脑细胞新代的正常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大脑管学习的区域得到充分的休息,回过头来再学习,效率就会高出几倍。

所以当家长看到孩子作业时间过长时,还要叫孩子出去玩玩。

游戏和业余爱好也是训练大脑功能的重要方法。

身体的活动,尤其是手的活动对脑的开发有很大的意义(从神经通路上看的)。

科学实验研究表明,人由于手脚分工,两只手可以自由地从事各种复杂的活动,经过长期发展、演变,人的大脑皮层区域中支配手的领域要比其它部分大得多。

所以让孩子多动动,反过来是能促进大脑发育的。

游戏和业余爱好是冶性情、丰富生活的重要途径。

儿童除了课堂念书,课外作业外,要集邮,聚糖纸、香烟纸,跳橡皮筋,打台球……而在许多家长眼里,这些都是不务正业的歪门邪道。

但是作为一个精力充沛、渴求知识的孩子来说,仅仅一些“正业”是不能满足他们的体力和精神需要的。

课外活动突破了课堂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有利的。

关键是怎样对待空闲时间,用低级、庸俗、粗野无聊的东西来填塞,还是用高尚纯洁、文明有趣的活动来充实?

家长要重视儿童的业余生活,了解孩子的兴趣,帮助孩子在第二课堂里获得更多的信息来促进课堂学习,丰富精神生活,冶性情情操,发展健全的人格。

6——12岁儿童的身心特点及教育

(二)

二、心理特点及教育

儿童在心理发展上正处于由不随意性向随意性过渡的时期。

如在感知时常常较笼统,把相似的事物相互混淆记忆材料不注重理解,缺乏方法,以机械识记为主;思维活动展开时往往凭借形象的教具,生动的描述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情感活动丰富,但易冲动,易转化,稳定性较差;做事情常常虎头蛇尾,难以坚持到底,意志发展水平较低;个性中的兴趣、能力、性格等在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正在形成。

随着学习生活的到来,社会对儿童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希望他们成为懂得基本道德规、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一代新人。

虽然许多具体的教育工作由学校负责进行,但作为家长如何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积极配合(产生合力而不是分力)教育孩子呢?

下面就培养品德、辅导学习两方面谈谈。

1.怎样培养儿童品德?

一个儿童品德的好坏(勤劳、懒散;诚实、说慌;勇敢、胆小……),往往比他的智力水平的高低、健康情况的好坏,学习分数的多少,对家庭、社会的影响更大。

父母最揪心的是孩子品德上的问题,所以配合学校积极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家庭教育的头件大事。

(l)正确对待孩子的过失:

一个各方面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在家庭里、学校中、社会上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过失。

例如和奶奶顶嘴了,拿买文具的钱买棒冰吃了,踢球撞了家小弟弟,碰坏王家玻璃了,上课递纸条,考试斜眼了等等,最后这些“信息”都以告状的形式集中在爸爸妈妈面前,怎么处理呢?

首先要对孩子的过失作个调查分析,这样的教育才能使儿童心悦诚服,真正起到教育的效果。

其次爸爸妈妈要取得一致的正确的教育方法。

一个做红脸,一个做白脸,两个人一起惯或一起打,都是不好的。

这样容易形成孩子无所适从,或在不同的人面前有不同的表现。

在学校爱劳动,在家里不愿扫地;在爸爸前规矩,在妈妈前撒娇;更加骄横粗野或变得胆小懦弱。

这样就在纠正儿童过失的过程中又增添了新的过失,这是家长们要注意的。

儿童形成过失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有的是因为缺乏道德认识,所以常常犯错不知错。

虽然他们上了小学,但由于思维水平发展的局限,对抽象的道德理论并没有真正掌握,他们常常分不清谨慎和胆小,勇敢和鲁莽,尊重老师和拍马屁等是非界线,把横穿马路和汽车打看着是当英雄,对向老师二报情况的同学进行讽刺。

遇到这一类为问题,关键是要讲清道理,采取放任的态度,就会出现“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的状况;采取训斥的态度,能一时有效,但并未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以后还会重犯。

还有些孩子是因为在某些方面没有形成自觉的习惯,所以常常知错还犯错。

例如,他们很敬佩邱少云叔叔,也知道上课要遵守纪律,可是当抽屉里有一本小人书,操场上传来阵阵笛声时,心里又会痒痒的,注意力就分散了。

家长让小孩子上街买一样急用的东要,并嘱咐他别贪玩,快去快回。

孩子满口答应。

可是在半路上看到一件有趣的事,就会把大人的话忘得一千二净。

诸如此类的情况,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自己的情感占了上风,不能自然而然地按照成人提出的要求去做。

如果形成了一定的习惯(自觉执行纪律,严格完成别人交待的任务),这些毛病就不会出现了。

所以家长要注意训练行为,并使之形成习惯。

要对孩子提出很具体的行为准则,并不断在不同的情境中反复强化。

如家里来客人怎么办?

别人先打了我怎么办?

妈妈生病时应该怎么办……

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应该从提高认识和训练行为两方面入手,当然对不同年龄的孩子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低年级儿童以训练行为习惯为主,中、高年级儿童不仅应该知道怎样做,而且应该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提高道德认识。

不管是认识的提高还是行为的训练,当父母的千万不要忽视孩子自身的情感因素。

当他有了过失,受到了你严肃的批评,脸红了、头低下来了,说明孩子感到难为情,教育已经产生了效果,继续喋喋 休,大声怒斥就显得过头了。

当孩子敲碎了一只碗,作业本上有了叉,弄脏了新衣服,对这些可原谅的过失,家长也爱唠叨个没完,无休止地批评,会使孩子的心灵变得麻木起来,长此以往,孩子对一切批评都会无动于衷,由于消极情感的阻碍,教育要产生作用就困难得多了。

总之。

家长要了解孩子,使孩子的每次过失都得到最恰当、最公正的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讲明道理,激发情感,培养习惯,训练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

(2)正确对待孩子的劳动:

随着独生子女的出现,随着家庭生活条件的富裕,孩子的劳动观念怎样呢?

许多大人宁肯自己吃尽千辛万苦,也要保证让儿童过得舒服、安乐、甜密。

这些孩子脑子里只知道一切都会有人替他们安排得很好,不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困难,需要通过自已付出意志代价去克服,不知道在享受之外还要去尽义务,自我服务和自主独立能力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合理必需的劳动不仅有利于大脑功能的调节,而且有利于人格的培养。

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儿童是社会的未来公民,他们在整个社会中的价值决定干他们能在何等程度上参加劳动及为这种劳动所作的准备。

我们的社会需要有创造性的人,因此儿童不应该把劳动看作是强加的重担,而应当看作是这样一项活动,他虽然也要求努力和紧,但能带来快乐,能被人视为是一种有益于社会的活动。

在劳动中能培养互相援助、支持、尊重劳动者、同志情谊精神,劳动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具有很大的意义,会照料自己,啥活都会干一切都能做得顺手的人是何等愉快和幸福啊”。

对这段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有利于意志的锻炼:

意志是有目的自觉克服困难的行动,而刺绣、扫地、洗衣服、修理桌椅等等劳动都是带有这种性质的活动。

就拿冬天洗衣服来说吧,为了把衣服洗干净(目的),要把手伸进冰凉的水里,要用力搓洗,要克制想玩、想抱热水袋的欲望(困难),最终把脑子里想的变成实际做到的,这就是意志锻炼。

也许不少家长说:

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我多做点,让他把学习搞好吧。

实际上劳动是有利于学习的,这不仅反映在使大脑活动得到交替,还反映在对学习的态度上,因为学习不象游戏那么富于情趣,教师的要求儿童往往需要通过努力才能达到,而智力活动是一项特殊的脑力劳动,是否能自觉地提出目的,果断地执行决定,顽强地战胜困难,直接影响到学习的质量。

许多孩子很聪明,学习成绩却并不优秀,原因就在于意志的薄弱。

应该看到,在劳动中培养起来的意志品质是能迁移到学习活动中去的,希望家长们努力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有利于培养正确的与人相处的态度:

在一个家庭里发生这样一件事,晚饭后妈妈觉得有点不舒服,对十四岁的儿子说、今天你收拾一下桌子吧,儿子冷冷地回答道:

我不是保姆。

_接着心安理得地读起小说来。

妈妈感到很伤心,自已忙里忙外宝贝着心爱的儿子,到头来培养了一个铁石心肠的利己主义者。

对自己的妈妈就如此这般,对他人的劳动及劳动成果的态度就可想而知了。

的确,一个从来就只知道安逸享受的人,怎么会体验到别人劳动的艰辛,怎么会去关心、帮助别人呢?

我们应该从小就让儿童处于受教育的地位,让他逐步学会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在劳动过程中体验到各种复杂的感情(遇到挫折时烦恼。

欣赏成果时愉快),学会与人交往的正确态度(体贴同情、尊老爱幼)。

这一点不仅是儿童自身理想性格的一部分,而且是一个稳定和睦家庭结构的重要因素。

家庭中进行劳动教育,不能仅仅把孩子当成一个小劳动力,而要同培养儿童的品德联系起来,这才是真正和谐的全面教育。

2.怎样辅导儿童学习?

孩子上学以后,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是:

孩子对上学感兴趣吗?

学习成绩怎样?

能听懂老师所讲的容吗?

作业会不会做?

现在小学的各科教材难度都有所提高,加之儿童的学习自觉性不够强,在某种程度上就需要家长的监督、帮助。

怎样有效地辅导儿童学习呢?

(1)激发学习动机:

爱因斯坦说:

“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孩子对学习活动感兴趣了,才会精神振作,思路敏捷,即使学习中暂时碰到了困难,也会积极地去动脑筋,想办法,并且以战胜困难为快乐;而一旦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孩子就会把上课听讲、作业练习、复习考试当作苦差事,面对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容,由于自信力不足,烦恼的情绪干扰,表现出无能为力。

所以当家长的要了解儿童在为什么而学习,注意培养积极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不能只知道叫小孩子做功课,看到他背着书包去学校就满意了。

有的家长喜欢提前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孩子,这样一来,孩子第二天上课时因为懂了,就不专心听讲,对课堂学习就没有兴趣了,而且还会形成骄傲、满足于一知半解等不良习惯。

但有的家长因为孩子学不懂功课,就时常严厉地责怪,挖苦他们(有时甚至当着许多人的面),使儿童从心理上感到自己不是一块学习的料子,对学习的兴趣就会一天比一天淡薄。

也有的家长只要孩子在作业中一遇到困难,就马上给予帮助,教方法,给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