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41228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管理信息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管理信息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管理信息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管理信息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名词解释.docx

《管理信息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名词解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信息名词解释.docx

管理信息名词解释

1、数据:

对事物状态和特征的表述符号,是信息的载体。

  

2、管理信息:

对实际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物资、人员、业务、资金等变动状态的真实反映,是企业决策的基本依据,是人们彼此联系的纽带。

  

3、移动商务:

借助无线通信设备开展的电子商务活动。

  

4、物联网: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泛在网络,联网的对象从专门的计算设备扩展到了所有的常规物品。

  

5、系统:

由彼此关联且与环境相关联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等特征。

  

6、信息系统:

以信息处理服务为主要活动的、人机交互型计算机应用系统,也被称作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

  

7、信息化:

企业不断地用信息技术装备自己,用信息系统覆盖手工运作的过程。

  

8、虚拟企业:

由独立分布的机构、公司或个人组成的、临时的或永久的集合体。

  

9、业务处理系统(TPS):

又称事务处理系统,主要服务对象位于企业的操作和执行层面。

  

10、管理信息系统(MIS):

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等,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更新等,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等的人机系统。

  

11、供应链管理:

SCM,是一种组织间的信息系统,可跨越组织边界传递信息。

主要作用是帮助企业管理和供应商管理,使规划、生产过程等最优化。

  

12、客户关系管理:

是企业中跨部门整合的信息系统。

以外部资源——客户为中心建立,旨在提高企业对客户的关注程度,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13、信息处理平台:

计算机系统平台、通信及网络平台、数据库平台等硬资源;相关理论、方法、标准、规则、制度等软资源。

  

14、集中式平台:

需要处理的数据全部存储在中央系统,处理和操作均由中央系统完成,终端只能用来进行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15、分布式平台:

数据的存储和处理由独立的计算机设备共同完成。

  

16、计算机:

是一种自动、高速、精确进行信息处理的现代化的数字电子设备,能够实现高速数据运算和大量数据的存储。

  

17、数据通信:

依照一定的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终端之间传递数据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和通信业务。

  

18、带宽:

指数字系统中数据的传输速率,单位为比特/秒,或波特/秒。

带宽越大,表示单位时间内的数

 

历史老照片不能说的秘密慈禧军阀明末清初文革晚清

 

计算机 

 

 2 / 6 

 

字信息流量越大。

  

19、云计算:

基于因特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它是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网格计算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产物。

原理是将大量由互联网连接的计算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服务。

  

20、数据库系统:

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以数据库方式管理大量共享数据的综合功能。

  

21、数据仓库:

一个对历史数据进行收集和分类处理的集成化系统。

特点:

面向主题、集成、相对稳定、反映历史变化。

  

22、概念模型:

也称信息模型。

是人从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出发,根据建模的需要将具体的事物抽象为便于理解和研究的模型。

  

23、结构化查询语言:

SQL,是集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控制功能于一体的语言,主要功能是数据查询,也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核心。

  

24、系统调查:

在所确定的范围之内,对现行系统进行详尽、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25、数据分析:

任务是将数据流程图中,所出现的各个成分的内容、特征用数据字典的形式做出定义和说明。

  

26、数据字典:

由各类数据说明和定义所组成的集合,是可供人们访问和查询的、用来记录数据库、应用系统元数据的总目录,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相关成分进行解释、描述的工具。

  

27、模块凝聚:

衡量内部功能的内在联系是否紧密的指标,也是衡量模块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

  

28、代码:

也叫信息编码,是作为事物唯一标识的、一组有序字符组合。

  

29、代码设计:

用规范化的编码符号,来标识所有信息实体的工作过程。

  

30、系统可靠性:

是衡量信息系统稳定运行水平和能力的基础性指标。

指信息系统在既定应用环境中正常工作的能力。

是信息评价中最重要的方面。

  

31、系统安全性:

指系统防止外部灾害和人为破坏,防止系统资源受到侵害,或者被非法使用的能力。

  

32、外包:

在一个又一个应用信息系统建成之后,紧随其后的系统维护与管理必然会消耗企业越来越多的精力,这对企业来说,可能是无法承受的压力。

此时,企业可以从市场上寻求帮助,聘请专业的服务公司从事系统维护与管理任务。

       

 

计算机 

 

 3 / 6 

 

一、计算机网络特点:

信息传递、资源共享、增加可靠性、提高系统处理能力。

  

二、管理信息的特点:

 

1、数据来源的广泛性;      2、信息资源的共享性; 

3、信息形式的多样性;      4、信息发生、处理、使用在时空上的不一致性; 5、信息价值的不确定性。

  

三、信息系统的功能:

采集、存储、处理、输出、控制。

  

四、信息系统的分类:

业务处理系统(TPS)、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

  

五、业务处理系统(TPS)的作用:

 

1、提供高度自动化的处理流程;           2、高效率地完成结构化数据的相关过程; 3、有效的数据编辑能力;                 4、支持大量用户同时操作和查询; 5、保证业务处理流程和数据的安全性。

  

六、云计算的特点:

虚拟化技术、安全性和可靠性、灵活方便地获取服务、高性价比。

  

七、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硬件支持系统、软件支持系统、数据库管理员、用户。

  

八、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

数据描述语言DDL、数据操作语言DML、其他管理和控制程序。

  

九、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定义、操纵、运行管理、建立和维护。

  

十:

信息系统规划的内容:

 

1、企业需要哪些信息系统;           2、如何获得这些系统; 3、现有系统和管理环境的变化;       4、系统应急计划。

  

十一、信息系统战略性规划的方法:

 

1、诺兰模型;                    2、价值链模型; 3、关键成功要素法;              4、企业系统规划法; 5、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十二、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内容:

 

1、技术的可行性;                2、经济的可行性; 3、管理的可行性;                4、法理的可行性。

  

十三、可行性分析的过程:

确定可选方案、可行性研究阶段、撰写报告阶段。

  

十四、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

结构化方法、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快速应用开发。

  

十五、系统开发的特点:

 

1、复杂性高;                     2、集体的创造性活动; 3、质量要求高;                   4、产品无形; 5、技术更新快、开发经验不足。

 

 

计算机 

 

 4 / 6 

 

十六、系统开发的指导原则:

 

1、系统开发的目的性;           2、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3、文档化管理;                 4、用户参与。

  

十七、系统分析的团队:

系统分析师、业务人员、计算机技术专家。

  

十八、系统调查的原则:

 

1、自上而下地进行;            2、事先制定计划; 3、深入沟通交流;              4、避免先入为主; 5、保守用户的商业机密。

  

十九、系统调查的内容:

 

1、企业的基本情况;            2、系统需要支持的业务流程和信息处理状况; 3、系统资源情况;              4、各类人员对新系统的态度。

  

二十、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管理可行性、法理可行性。

  

二一、数据流程图的绘制:

 

1、背景图;                    2、顶层数据流程图; 3、低层次数据流程图。

  

二二、数据字典的条目:

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功能、数据存储、外部实体。

  

二三、好的窗口界面设计应满足的特点:

 

1、对功能和信息的表现力强;      2、保持统一的风格;       3、突出核心功能。

  

二四、设计输入界面的原则:

 

1、保证输入的正确性;    2、输入数据的完整性;     3、数据输入的效率。

  

二五、输出界面设计考虑的要求:

 

1、输出内容;       2、输出方式;       3、输出版面布局。

  

二六代码的重要性:

 

1、可以唯一地标识一个分类对象; 

2、加快输入,减少出错,提高处理效率; 3、便于存储和检索,节省存储空间; 4、使数据表达标准化,简化处理程序; 5、为全局数据一致性提供了基础。

  

二七、代码设计原则:

唯一性、简单性、可识别性、可扩充性、合理性、规范性。

  

二八、代码的类型:

顺序码、重复码、成组码、表意码。

  

二九、数据库设计的要求:

 

1、满足用户要求;     2、满足数据库管理系统要求;     3、具有较高的范式。

 

 

计算机 

 

 5 / 6 

 

三十、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1、概念结构设计;     2、逻辑结构设计;     3、物理结构设计。

  

三一、概念结构设计三步:

 

1、确定系统实体、属性及联系;     2、确定局部E-R图;     3、集成完整E-R图。

  

三二、影响系统实施的因素:

 

(一)技术性因素的影响:

 

1、平台建设任务能否如期完成; 2、平台建设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3、技术平台如何服务。

 

(二)非技术因素的影响:

人员、组织、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三三、系统实施的准备工作:

 

1、制定实施计划;         2、用户培训; 3、基础数据准备;         4、流程变革; 5、任务外包。

  

三四、用户参与的主要任务:

 

1、系统实施的目标;     2、系统的数据保障;     3、选派用户代表。

  

三五、系统测试的原则:

 

1、测试机构要独立;             2、测试工作要按计划进行; 3、测试应贯彻经济性原则;       4、测试需要最佳人员; 5、要安排回归测试。

  

三六、系统测试的内容:

单元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验收测试。

  

三七、系统切换的方式:

 

1、直接切换;                 2、并行切换; 3、逐步切换;                 4、试点过渡。

  

三八、系统切换阶段的管理工作:

 

1、制定切换规划,事前准备应急预案; 2、严格审核数据,并监控数据移植过程; 3、初始化环境的检查确认; 4、切换时间考虑业务节奏; 5、过程追踪与管理; 

6、积极促进切换的完成,保证后续跟进。

  

三九、系统运行的主要任务:

 

1、建立运行管理机构;             2、制定运行管理制度; 

3、系统日常运行服务及管理;        4、系统评价及维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