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最新中考化学精编300选择题合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2895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99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市最新中考化学精编300选择题合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济南市最新中考化学精编300选择题合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济南市最新中考化学精编300选择题合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济南市最新中考化学精编300选择题合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济南市最新中考化学精编300选择题合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济南市最新中考化学精编300选择题合集.docx

《济南市最新中考化学精编300选择题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市最新中考化学精编300选择题合集.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济南市最新中考化学精编300选择题合集.docx

济南市最新中考化学精编300选择题合集

济南市最新中考化学精编300选择题合集

 

一、选择题

1.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要从试管的底部套上、取下

B.过滤时漏斗末端管尖要紧靠烧杯内壁

C.烧得很热的玻璃仪器,不要立即放在实验台上

D.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时,一定要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2.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②2NH3③SO2④

⑤Mg2+⑥2OH-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B.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C.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3.如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丁可以转化为乙。

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丁的顺序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4.欲鉴别三个集气瓶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空气,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分别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B.分别观察它们的颜色

C.分别闻它们的气味

D.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5.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集气瓶内水面变化情况。

实验完毕,甲同学的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A.①②③④B.只有②④C.只有①②③D.只有①③

6.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有试剂、方法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

试剂、方法

A

NaCl溶液

Na2CO3溶液

加过量CaCl2溶液、过滤

B

KCl固体

MnO2固体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MgCl2溶液

盐酸

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CO

CO2

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A.AB.BC.CD.D

7.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酒精溶液不能导电

溶液中没有带电的粒子

B

冬天戴眼镜从户外进屋后,眼镜片上会有水雾

水分子遇冷速率减慢,间隔变小

C

金刚石、石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D

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分子间隔变大

A.AB.BC.CD.D

8.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氯化氢和水蒸气

依次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浓硫酸

B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滴加少量稀盐酸

C

证明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盐酸

取样,滴加少量无色酚酞溶液

D

区分氯化铵和硫酸铵

取样,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

A.AB.BC.CD.D

9.若不用指示剂,要把氯化钙中少量的盐酸除去,使溶液达到中性,最好先用下列试剂()

A.Ca(OH)2溶液B.CaO

C.CaCO3D.NaOH溶液

10.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实验能够成功的是()

A.

稀释浓硫酸

B.

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1.在加热条件下,将一定量的一氧化碳气体通过12g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测得溶液增重4.4g,则加热后得到的固体混合物中,铜、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A.14:

1B.12:

1C.8:

1D.4:

1

12.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氢钠

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适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C

除去硝酸钾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钾

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D

除去锌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13.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缺碘易患佝偻病

B.霉变的大米洗干净后,可放心食用

C.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

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14.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证明稀盐酸与

NaOH反应

B.检验CH4燃烧生成CO2和H2O

C.证明MnO2的催化作用

D.比较呼出气体和空气中CO2的含量

A.AB.BC.CD.D

15.伽利略说: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和实践中得来”。

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稀有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B.

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三个条件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6.山梨酸钾是一种高效食品防腐剂,山梨酸钾的分子式为:

C6H8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山梨酸钾属于氧化物

B.山梨酸钾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山梨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

D.山梨酸钾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17.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一段镁条,测定溶液反应的不同数据随时间的变化,并绘制图象,请分析其中图象绘制明显错误的是()

A.

B.

C.

D.

18.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枣庄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测得目前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仍是PM2.5,下列做法应该继续提倡的是

①保护青山绿水②就地焚烧秸秆③发展共享单车④减少燃煤使用⑤燃放烟花爆竹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1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

B.铁钉与稀盐酸反应,银白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C.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混合,产生红褐色沉淀

D.甲烷燃烧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放热

20.我们每天扔掉的垃圾中,很多是宝贵的再生资源,因此生活中的垃圾要分类回收。

下列物质中,属于可回收物的是()

①纸张;②塑料;③玻璃;④金属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1.不规范的化学实验操作,会引发安全事故。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点燃氢气前检验其纯度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D.不随意碰触未知化学试剂

2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B.碳在空气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C.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D.CO可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

23.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KCl固体中的KClO3

加入少量MnO2固体,加热

B

鉴别硬水和软水

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的情况

C

比较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O2的含量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两种气体中

D

探究稀盐酸和NaOH溶液是否完全反应

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

A.AB.BC.CD.D

24.“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荷泽市多地已经开始实行电动公交出行,推广太阳能路灯,升级改造燃煤锅炉。

你认为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B.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减少“白色污染”

C.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D.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25.下列对化学反应2Na+Cl2

2NaCl,从微观角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依次由原子、分子和离子构成

B.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氯分子

C.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26.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的化学式为H2O,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3∶1

C.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

D.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可以转化为有机物

2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C.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28.智能手机是一种多功能通讯工具,一款智能机通常含有41种以上的化学元素。

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下列关于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

A.透光性好B.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

C.易溶于水D.见光易分解

29.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水,下列有关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滤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C.蒸馏可将海水淡化

D.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

30.小军欲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做了如下实验:

①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表面产生大量气泡,Y表面无现象;②把Y放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Z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X>Y>ZB.Z>Y>XC.Y>X>ZD.X>Z>Y

31.只经过一次实验就能将H2SO4、BaCl2、NaCl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的是()

A.纯碱溶液B.稀盐酸C.硝酸银溶液D.石蕊试液

32.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B.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C.

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D.

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

33.NH4Cl和Na2SO4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

S/g

NH4Cl

33.3

37.2

41.4

45.8

50.4

60.2

Na2SO4

9.6

20.2

40.8

48.4

47.5

47.0

A.甲为Na2SO4

B.t3℃应介于40℃~50℃

C.等质量的甲、乙两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

D.将d点甲、乙溶液移至c点,可采用的方法有加入溶质甲、乙或恒温蒸发溶剂,且溶质质量分数均增大

34.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环境

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②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

③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①废旧电池不必集中回收处理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会导致水污染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健康

①炒菜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②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③食用蔬菜和水果来补充维生素

A.AB.BC.CD.D

35.CO2是重要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可获得下列四种物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②的实现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

C.反应③可用来制取氮肥

D.反应④获得产品后剩余液中,溶质只有NaHCO3

36.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蔗糖产生炭黑和水,这一实验说明了()

A.蔗糖是炭黑和水组成的纯净物

B.蔗糖是炭黑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C.蔗糖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水分子构成的

D.蔗糖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7.下列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A.张校的墨宝在办公室摆放数年不褪色,是由于碳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B.一个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形似足球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所以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人们把石墨放在高温、高压和有催化剂的反应釜中制得人造金刚石,虽然它们都是只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但这个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38.复方冬青油软膏有强力镇痛作用。

其有效成分的分子模型如图。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物质属于有机物

B.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8H8O3

C.该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D.该物质分子中氢、氧原子的质量比为8∶3

39.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测得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图乙所示。

将图甲与图乙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甲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B.实验中所使用的NaHCO3溶液的碱性比Na2CO3溶液弱

C.实验中碳酸氢钠、碳酸钠溶液完全反应,消耗的盐酸一样多

D.图乙中c点对应溶液的溶质含有NaHCO3

40.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雾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等到火焰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读数

41.央视调查:

90%的白血病患儿,是由于苯(C6H6)和甲醛(CH2O)污染所致,它们来源于室内装修所用的油漆、胶合板等材料。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苯由6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构成

B.甲醛由CH2O分子构成

C.甲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

1

D.苯和甲醛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

42.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

C.t2℃时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甲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

D.t1℃时,将10克甲物质放入5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60克

43.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氮肥、磷肥、钾肥﹣﹣化学肥料

B.火碱、熟石灰、纯碱﹣﹣碱

C.铁、碘、钙﹣一微量元素

D.水、干冰、氯酸钾﹣﹣氧化物

44.观察图片,结合已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B.反应后的粒子一定是水分子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45.实验室用下列方法制取气体,可以成功,且可行的是()

A.用电解水可以同时制得

B.用

的混合物加热制

C.用木炭完全燃烧制

D.用浓盐酸与石灰石制

46.在物质的用途中,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A.

CO用于炼铁B.

氦气用于飞艇

C.

液氮用于超导实验车D.

木炭用于做铅笔

47.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里反应,质量变化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0

4

20

20

反应后质量/g

2

待测

32

26

A.乙一定是与该反应无关的杂质

B.甲是一种化合物

C.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是16:

13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48.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P点表示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50%

D.保持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情况下,使处于Q点的甲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应采取降温的方法

49.在中考体育测试中,很多学生在完成立定跳远后,感觉小腿酸痛,这是因为在剧烈的高强度运动中,人体内的葡萄糖(C6H12O6)会进行无氧反应,产生乳酸(C3H6O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糖和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B.—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96个质子

C.葡萄糖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

2:

1

D.上述两种化合物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50.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表面产生大量气泡,X表面无明显现象,把X放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的是

A.X>Y>ZB.Y>Z>XC.Z>Y>XD.Y>X>Z

51.检验一瓶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下列不能用作检验试剂的是()

A.澄清石灰水B.酚酞试液C.盐酸D.氯化钡溶液

52.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因此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的组成中一定含有C元素和H元素

53.通过下列实验操作能得出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A.

通过图探究实验,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铁﹥铜﹥银

B.

通过图探究实验,黄铜与铜相互刻画,留下痕迹的是黄铜,合金的硬度小于纯金属

C.

通过图探究实验,只能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

通过图探究实验,铜生锈的条件:

水是其中一个因素

54.高纯氧化锌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流程制备高纯氧化锌。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

B.反应②属于复分解反应

C.反应②得到的副产品氯化铵溶液经处理后可用作化肥

D.反应③的产物是氧化锌和氧气

55.有关打火机的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可燃性

B.完全燃烧只生成水

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5

D.一个分子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

5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性质相同.②二氧化碳能使染有紫色石蕊的干燥纸花变红.③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成反比.④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应进行灯火实验.⑤一氧化碳、木炭、氢气都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⑥一氧化碳能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窒息死亡.

A.①②③B.②⑤⑥C.④⑤⑥D.③④⑤

57.某氧化铁样品中混有一种杂质,经测定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则其中的杂质可能是()

A.CaOB.MgOC.CuOD.Al2O3

58.现代航天科学技术测得:

三氧化二碳(C2O3)是太阳系中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其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有关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2O3有毒性

B.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

C.C2O3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

D.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9.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缺乏维生素A1(C20H30O),会引起夜盲症。

下列关于维生素A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维生素A1中O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

B.维生素A1属于无机化合物

C.维生素A1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

3

D.维生素A1由20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60.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地壳中铁元素含量最高

B.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汽油、煤油、石蜡等不同的产品

C.稀土金属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

D.开发利用太阳能、核能、氢能、风能、地热能等能源,可适当节省化石燃料

61.下列方法能达到除杂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方法

A

NaCl溶液(HCl)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B

铜粉(炭粉)

在空气中灼烧

C

CaO(CaCO3)

高温煅烧

D

FeCl2溶液(MgCl2)

加入足量镁粉,过滤

A.AB.BC.CD.D

62.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如果发现火险或遇火灾,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B.在自行车链条上镀铬,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

C.当燃气灶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调节进风口,使进风量增大

D.为防止大米霉变,应将大米保存在密封干燥处

6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H2+O2

H2O

B.2Mg+O2

2MgO

C.2KClO3

2KCl+3O2

D.4Fe+3O2

2Fe2O3

64.下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若物质A中混有少量B,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A

C.t2℃时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用升温的方法

D.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比较是B>A=C

65.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乙烯酯中C、O元素质量比为1:

1

B.碳酸乙烯酯由C、H、O三种原子构成

C.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g

D.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9%

66.总结化学知识时经常会采用归纳的方法在,以下归纳或判断正确的是()

A.可作干燥剂的物质一定是浓硫酸B.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C.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D.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

6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恒温蒸发少量溶剂一定能得到饱和溶液

B.活泼金属与酸反应可生成氢气,故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必是活泼金属

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类型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D.盐的组成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所以硝酸铵不属于盐类

68.中华古代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面理解不合理的是()

选项

文摘

理解

A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描述中有物理变化

B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描述中有化学变化

C

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

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高

D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蕴含着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

A.AB.BC.CD.D

69.下列物质能相互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的一组是()

A.Na2CO3和稀硫酸B.CuO和NaOH

C.CuSO4和Ba(OH)2D.KOH和稀盐酸

70.下列图象反映的变化规律与其对应操作不相符的是

A.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钾

B.向灼热的赤铁矿中通入CO

C.向等质量的Al和M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