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水风景区总规说明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2846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66 大小:5.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陆水风景区总规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6页
陆水风景区总规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6页
陆水风景区总规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6页
陆水风景区总规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6页
陆水风景区总规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陆水风景区总规说明书.docx

《陆水风景区总规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陆水风景区总规说明书.docx(1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陆水风景区总规说明书.docx

陆水风景区总规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现状概况1

第二章利用条件分析与规划重点10

第三章风景资源评价14

第四章规划总则28

第五章分区、结构与布局35

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38

第七章风景游赏规划44

第八章典型景观规划54

第九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59

第十章游览设施规划65

第十一章道路交通规划75

第十二章基础工程规划78

第十三章环境影响评价88

第十四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92

第十五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95

第十六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97

第十七章近期建设规划101

第十八章实施规划的措施与建议105

附件一、陆水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评审专家名单

附件二、陆水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评审意见

附件三、专家评审会意见修改说明

附件四、湖北省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对陆水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文本修改意见的函

附件五、湖北省发改委等有关部门意见修改说明

附件六、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陆水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改意见的函(建城景函〔2014〕183号)

附件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查意见修改说明

附件八、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陆水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意见的复函

附件九、环境保护部审查意见修改说明

附件十、水利部办公厅关于陆水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意见的意见

附件十一、水利部审查意见修改说明

附件十二、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陆水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意见的函

附件十三、国家林业局审查意见修改说明

附件十四、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陆水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意见的函

附件十五、国家文物局审查意见修改说明

附件十六、国家宗教事务局办公室关于陆水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意见的函

附件十七、湖北省民综委关于陆水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有关意见的函

附件十八、国家宗教事务局、湖北省民综委意见说明

附件十九、国务院各部委联席会议关于陆水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有关意见的函

附件二十、国务院各部委联席会议意见说明

附件二十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陆水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函(建城函[2016]86号)

第一章现状概况

一、地理位置

赤壁市地处鄂东南,位于鄂湘两省交界处,长江中游南岸,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北接省会武汉,南连湘北重镇岳阳。

赤壁市历史悠久,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京广铁路复线穿城而过,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武广高速铁路贯穿全境,武广高速铁路设赤壁站,使得赤壁到武汉仅需30分钟,武汉与赤壁的同城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陆水风景名胜区位于赤壁市境内,由2个片区组成,分别是陆水湖片区和赤壁古战场片区。

陆水湖片区紧邻赤壁城区,距市中心仅2公里,赤壁古战场片区位于市域西北赤壁镇境内,长江中游南岸。

风景区以赤壁城区为交通核心,形成水运、公路、铁路交织的综合运输网络,多种交通方式为进出风景区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畅通发达的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

二、自然条件

1.地质地貌

陆水风景名胜区是幕阜山脉与江汉平原接壤的丘陵地带。

陆水湖周边地貌属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地形,南北东三侧为群峰环绕,峰峦叠障,海拔一般在150-500米之间,最高峰葛仙山海拔618米。

岩层分布最古老地层为古生界志留纪富池负岩,二迭纪为石灰岩,三迭纪为大冶石灰岩,第四纪地层为红土及冲积层。

赤壁古战场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属河谷平原。

由赤壁山、南屏山、金鸾山三山相连,系页岩类组成低矮的山丘,地表多石骨土。

2.土壤

风景区土壤按中国土壤区划归类,应隶属于我国亚热带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黄壤土、黄褐土、红壤土地带。

景区土壤分布极广,海拔400~600米山地主要是各种灰岩和—定比例的页岩,夹杂少许砂页石和石灰岩的风化物。

海拔50~400米的丘陵地域,主要是第四纪红色粘土和黄壤土,其次是河水的冲积物。

土壤共分黄壤土、红壤土、潮土、石灰岩土、紫色土、水稻土等6个土类,11个亚类,32个土属,56个土种。

偏酸性,ph值在4.3~6.8之间。

土壤肥力较强,保水保肥力及供水供肥性能较好,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比较优越,是较为理想的山地土壤,自然生态条件适应于多种植物的生长。

3.气象

风景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温和,降水适中,雨热同季,四季分明,严寒期短,无霜期长。

全市年平均气温16.8℃,年平均日照时数1796.5小时,全年无霜期平均260天。

由于风景区范围多为幕阜山麓,同时整体气候适合南北植物生长,森林覆盖率高,湖面较大,形成较好的小气候,适宜开展避暑休养旅游活动。

4.植被

陆水湖除去57平方公里水面之外,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森林植被茂盛,完整丰富,人工及天然并重,季相与色相交替变化,使景区富有林海景观的魅力。

清清碧水与森林植被的衬托,构成一幅青山绿水的优美画卷,风光绮旎,景色宜人。

风景区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在植被区划上属亚热带常绿针、阔叶与落叶阔叶林地带向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过渡的森林植被区,是我国南、北植物天然分布与引种的汇集地区,景区内植物资源具有明显的南北过渡特征,有野生樱桃花林、竹海、野生猕猴桃林、野生茶花林,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风景区植被主要为次生林或人工林,植被群落特点是种类组成丰富,区系成分复杂。

整个植被群落可分为三大类型:

天然次生林约占风景区森林面积的40%;天然竹林约占景区森林面积的35%;以杉、松为主的人工林,约占森林面积的25%。

风景区林木生长茂盛,有明显乔、灌、草层次结构。

现存森林植被以竹亚科、壳斗科、松科、杉科、柏科、樟科、胡桃科株科等常绿树种为主。

风景区还有大量珍贵的中药材资源。

5.动物

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食物和空间,风景区内常见的野生动物有:

梅鹿、山兔、灵猫、香樟、獾狗、獾猪、猿猴、蛇、刺猬、豹虎、穿山甲、水獭等。

风景区内常见的鸟类有:

山鸡、锦鸡、秋鸡、灰鹤、山雀、翠鸟、喜鹊、八哥、画眉、白鹤、啄木鸟、白鹭、夜莺、猫头鹰、斑鸠、百灵等。

风景区中鸟类最集中,观鸟效果最好的景点是陆水湖景区的鸟岛,岛上常年栖息着数以千计的白鹤、灰鹤、野鸭,颇为壮观。

6.水文

陆水河源于鄂、赣二省交界的幕阜山北麓,通城县的黄龙山,全长183公里,流经通城、崇阳、赤壁、嘉鱼四县后注入长江。

在上游成为隽水,进入赤壁后称陆水,陆水水库因拦陆水河建成水库而来。

陆水湖水域面积57km2,总蓄水量7.2亿m3,1967年建成,有主坝一座、副坝十五座,是我国第一次采用混凝土予制安装筑坝的试验工程。

主坝及三号副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高程58m,总长238m,其它副坝均为土坝,其中八号副坝规模最大,为亚洲第一粘土坝,坝长1543m。

陆水湖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400km2,占陆水总流域面积的86%,年平均迳流总量27.1亿m3,溢洪道百年洪水量最大下泄量7760m3/s。

水库正常水位55m,校核洪水位56.5m,防洪下限水位53m。

陆水湖水库是一座集旅游及疗养、科研、城市供水、灌溉、防洪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大型水库。

三、旅游发展

1.旅游发展概况

陆水风景区作为全国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区,以独特的人文景观和秀丽的自然风光完美结合而享誉国内外,由多个景区组成特征明显、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种类多样,分布广泛,数量丰富。

赤壁古战场已经成为国际旅游品牌。

赤壁古战场开发较早,投入力度大,较为成熟。

随着电影《赤壁》的播出,对景区是一次较好的宣传。

赤壁市连续多年举办了三国赤壁文化旅游节,提高了风景区的知名度。

随着二期开发的实施,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游览设施进一步完善,具有较好的接待能力。

陆水湖周边已利用部分岛屿形成景点,有一定的规模,在省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利用岛屿主要包括郊野一条街、水浒城、好运岛,民俗乐园、神龙岛等,景区主要的游览方式为水上游览,游人到达的区域主要是已开发的岛屿。

水上游览的运载量成为限制风景区发展的一个瓶颈。

陆水湖周边有少量的接待设施,档次不高。

陆水湖周边的山体雪峰山、幽兰山和随阳竹海等景区仍处于原始状态,未进行开发。

每年有数量不多的游人进入,主要是探险等人群,缺少基础设施,所以游程较为艰辛。

葛仙山属于村庄自发组织的利用建设,缺少统一规划。

几大山体旅游资源充足,景色优美,为今后的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管理现状

1987年赤壁市政府成立陆水湖风景区管理局,隶属于市建委领导。

1997年,陆水湖风景区管理局升格为正科级单位,与陆水湖风景区办事处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运作。

2000年3月,陆水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从陆水湖风景区办事处分离出来,陆水湖风景区管理局归口赤壁市旅游局。

2012年5月经湖北省、咸宁市批准成立陆水湖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为副处级单位。

陆水湖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实际控制管理的范围主要是陆水湖57平方公里的水面和部分岛屿,而陆水湖片区的其他大部分地区隶属不同的部门控制管辖。

陆水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要行政职能:

负责风景区的保护、利用和统一管理,目前渔政执法管理也属于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林业执法进行监督管理。

赤壁古战场由旅游局进行行业主管。

四、发展历史

陆水风景区历史文明源远流长,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这里爆发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赤壁是中国古代著名战役中唯一尚存原貌的古战场。

“赤壁”之名家喻户晓,蜚声海内外。

赤壁之战遗址是历代文人墨客凭吊怀古、感慨人生的古迹,现在成为知名的观光胜地。

1958年经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批准,在陆水河上游兴建大型水利水电综合试验坝,即“三峡试验坝”。

这是中国水利史上第一次采用大块体预制安装筑坝施工方法的试验。

同时,一系列相关试验为葛州坝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陆水水利枢纽工程1967年7月竣工,该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使陆水湖成为一座集灌溉、发电、防洪、航运、养殖、供水及旅游、疗养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优良水库。

陆水湖是建设三峡工程试验坝而形成的人工湖,水域面积57平方公里,有自然岛屿800多个。

陆水湖湖面广阔,岛屿众多,三面环山,山环水抱,构成了独特的湖川景观,加之植被茂密,空气清新,是重要休闲度假旅游地和生态保养地。

陆水风景名胜区1987年列为湖北省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并于1987年成立陆水湖风景区管理局。

200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我国第四批(2002年)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和陆水湖景区成功申报国家AAAA级景区。

2009年陆水风景名胜区已经通过国家林业局专家组实地考察和评估,正式获批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五、道路交通现状

1.外部交通现状

陆水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的赤壁市境内。

陆水湖片区距市中心2公里,距省会城市武汉、南昌和长沙分别为112公里、118公里和202公里。

壁古战场片区位于市域西北赤壁镇境内,长江中游南岸。

赤壁市水运、公路、铁路等综合运输网络密集,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长江黄金水道临北而过,上溯巴蜀,下至宁沪;京广铁路、武广高速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由北向南纵贯市域全境;省级公路仙(桃)赤(壁)崇(阳)线可由城区至赤壁古战场;航空方面可依托武汉天河机场和长沙机场,市区北距武汉天河机场140公里,南距长沙机场280公里。

畅通发达的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多种交通方式并存的形式为进出风景区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2.内部交通现状

从赤壁市区进入陆水风景名胜区各景区的道路状况为:

(1)陆水湖片区紧邻赤壁城区,距市中心仅2公里,城区通往陆水湖景区大门的陆水湖大道为双向四车道,目前交通状况较好,城区的6路公交经陆水湖大道可直达景区大门。

(2)城区到雪峰山景区共有2条道路,一是城区经赤通公路从皂角湾至雪峰山顶(丫髻亭)的乡道皂雪线长7.18公里,路面宽3.5米,为四级、等外级公路;二是由陆水湖办事处沿雪峰山北麓经水浒郊野一条街至芳世湾的乡道红芳线,长24.33公里,路面宽3.5米,为四级公路。

这两条路的路况均较差,路段弯道较多,不能满足雪峰山旅游的需要。

(3)陆水湖北岸的环湖路为陆水大坝至陆水林场的乡道陆陆线,长9.71公里,路面宽3.5—4米,为四级、等外级公路,该路段是连接陆水湖景区大门与陆水湖北岸各景点的唯一通道,路面等级较低,路况较差。

不能适应景区的发展要求。

(4)赤壁古战场片区位于市域的西北赤壁镇,城区与赤壁古战场景区的联系道路为省道仙(桃)赤(壁)崇(阳)线,其中赤壁镇至赤壁市城区段长36公里,一级公路升级改造已经完成,路面宽15米,仙崇线将成为赤壁古战场快速旅游通道。

旅游班车经仙崇线可直达赤壁古战场景区。

(5)城区到随阳景区可经107国道和县道官石线,107国道该段为路面宽13.5米的二级公路,县道官石线该段为路面宽6米的三级公路。

从随阳到葛仙山的道路为乡道老(虎岩)伍(队)线,该段为路面宽3.5米的四级公路,路面质量差,路段弯道较多,不能通行大型客车。

3.交通设施

陆水风景名胜区中的陆水湖景区和赤壁古战场景区是二十世纪90年代开发的较为成熟的景区,经过多年的建设经营,已具有相当的规模,渐趋成熟,交通设施基本上能满足风景区景观游赏发展的需要。

而雪峰山景区和随阳景区等尚处于开发初期阶段,缺乏配套的交通设施。

(1)目前陆水湖景区内部交通以水上交通为主,已开通水上环形游览交通线1条28公里;现有旅游码头1处,旅游公交专线1条;配套大型停车场1个,面积6000多平方米;现有颁发经营资格的旅游船艇共计65艘,其中古典式游船29艘,核定座位数1160人,快艇36艘,核定座位数440人,总运力达到1600座每趟次。

(2)赤壁古战场景区内沿长江设有旅游码头一个,可至三峡、武汉;景区内配备有一定数量的电瓶车;配套停车场面积6000平方米。

六、其它基础设施

1.供电现状

陆水湖景区电力网络由110千伏、35千伏高压送电网,10千伏中压配电网和380伏/220伏低压配电网组成。

荆泉110千伏变电站地处赤壁城区南部,变电电压为110/35/10千伏,主变容量为2×31.5兆伏安。

主变2台,110千伏电压侧2回电源分别来自汪庄余220千伏变、鹿门220千伏变。

35千伏电压侧出2回向陆水湖35千伏变电站供电。

10KV电压侧以8回10KV电力线路向风景区供电。

陆水湖35千伏变电站地处风景区南部,变电电压为35/10千伏,主变2台,主变容量为20+16兆伏安。

35千伏电压侧2回电源来自荆泉110千伏。

10KV电压侧以9回10KV电力线路向风景区供电。

清泉110KV变电站主变容量1×40MVA,110千伏电压侧2回电源由自蒲圻110KV变电站-蒲圻电厂∏接入。

周郎35千伏变电站地处赤壁镇,变电电压为35/10千伏,主变容量为1×5兆伏安,35千伏电压侧2回电源分别来自小柏110千伏变、黄盖35千伏变。

10KV电压侧以6回10KV电力线路向赤壁镇区供电。

赤壁古战场景区电力电源由周郎35千伏变电站出一回10千伏线路供电。

目前景区内的10KV电力线均采用架空方式布置,对景区的景观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2013年全社会年用电量为5500万千瓦·时,城区内各类用电量所占比重分别为:

工业占55%,农业占4%,市政占2.5%,城市生活占38.5%。

2.电信现状

赤壁电信局及管塘分局二座局供陆水湖,赤壁景区由赤壁分局出一回市话电缆供赤壁景区。

3.邮政现状

陆水湖现有荆泉邮政支局一座,支局服务面积为210平方公里,7个行政村,5个社区,服务人口4.46万人。

支局有员工12人,摩托化投递邮路3条,投递路程为103公里,年邮政业务总量105.3万元。

在荆泉镇桃花坪社区旁下设一自办点。

官塘驿现有官塘邮政支局一座,位于官塘驿镇政府旁边。

服务面积336.8平方公里,14个村,服务人口3.3万人。

2008年邮政企业改革,官塘邮政支局仅开办邮务类业务。

目前,官塘邮政支局有职工5人,摩托化投递邮路2条,投递路程123公里,年邮政业务总量为10.75万元。

赤壁古战场景区由赤壁分局出一回市话电缆供赤壁景区。

4.广播电视现状

现有赤壁市广电局广播、电视发射台一座,地处宝塔山,3千瓦发射机3台。

1千瓦发射机3台。

300瓦发射机2台。

发射电视节目:

中央一套、中央7套、赤壁一套、赤壁二套等。

广播调频节目:

楚天交通台、赤壁台、湖北新闻台灯。

塔高76米。

湖北省微波中继站地处栗树尖,接受洪湖峰信号转赤壁局、崇阳、温泉潜山。

塔高46米。

有线电视电缆由赤壁城区接入。

5.给水现状

陆水湖景区周边现状用水主要是餐饮旅游业用水及风景区范围内各分散的自然村居民生活用水。

餐饮旅游业用水水源来自二水厂,二水厂位于陆水水库副坝西侧,距主坝55米处,水厂高程为54米,出水压力为0.18-0.22兆帕,供水规模为20万吨/日。

各自然村居民生活用水取用地下水或山泉水。

赤壁古战场景区现状水源来自赤壁镇水厂,位于镇区北端的金鸾山上,水源取自长江,供水规模为1000吨/日。

6.排水现状

陆水湖景区污水主要是沿湖的餐饮及工厂废水,均通过管道收集,进入赤壁市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位于赤壁市蒲圻办事处望山村,占地面积60亩,处理方式为奥贝尔氧化沟,出水为一级B标准。

一期处理规模为4万立方米/日。

雨水均以地面漫流的方式就近进入湖体。

赤壁古战场景区内现状没有建排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雨水以地面漫流的方式就近进入水体。

7.环保环卫现状

陆水湖景区现状湖水水体污染主要为总氮、总磷和溶解氧超标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

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局部浮游藻类滋生旺盛,鱼类等水生动物明显减少。

污染源主要来自本区的游船漏油、人工养殖,以及上游两县城的工业废水、医疗垃圾和含磷洗衣粉任意排放。

湖水水质在Ⅱ类与Ⅲ类之间徘徊。

现状服务区及沿湖餐饮业的生活垃圾定期运至城区的垃圾处理场处理,各岛上的垃圾就地堆埋或焚烧处理,水上垃圾由2-3人专职打捞,片区西侧建有铁石岭垃圾中转站一座,占地约80平米。

七、旅游区位关系

(一)周边区域风景旅游资源状况

1.咸宁市域风景旅游资源分布

咸宁市域范围内有陆水、九宫山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星星竹海省级风景名胜区,赤壁龙佑温泉、嘉鱼路口温泉、咸宁温泉、崇阳浪口温泉及九宫山温泉等温泉品牌,“楚天第一洞”太乙洞,潜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及锡山省级森林公园,大幕山红豆杉、通城大溪野生动植物、国有鹿角山林场野生动植物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等旅游资源。

除此之外,市域范围内还有众多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文化旅游资源,如赤壁市的三国古文化及茶马古道文化、咸安区的红色文化等。

2.湖北省内及周边省市风景旅游资源分布

湖北省内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处,省级风景名胜区23处,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包括东湖、武当山、长江三峡、大洪山、隆中、陆水、九宫山风景名胜区。

临近咸宁市周边省市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

湖南省内的岳阳楼、洞庭湖、江西省内的庐山及河南省内的鸡公山等。

(二)陆水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区位关系

陆水风景名胜区从旅游线路上说,位于长江旅游线和三国旅游线的交汇处,对陆水风景区的旅游开发开放具有深远的影响。

1.在武汉城市圈的旅游区位关系

湖北新一轮的旅游发展战略已将“一城两圈”确立为全省旅游发展的新重点,即“以武汉为龙头,加快建设武汉城市旅游圈,积极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两圈并进,双轮驱动”的“一城两圈”旅游发展战略,促进旅游网络化、一体化发展。

武汉城市圈旅游规划确定形成“一核·两轴·三圈·多节点”的旅游空间结构。

一核:

武汉大都市旅游核心区

两轴:

长江-汉江文化旅游发展轴、京珠生态休闲旅游发展轴

三圈即内圈:

环武汉城郊游憩圈;中圈:

环武汉都市文化休闲圈;外圈:

环武汉山水生态休闲圈。

陆水风景区位于京珠生态休闲旅游发展轴和环武汉都市文化休闲圈内。

周边区域旅游资源丰富,包括三国遗址旅游区、咸宁旅游核心区、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区、九宫山生态旅游区等,资源之间的互补性较强。

陆水风景区依托武汉大都市旅游核心区,以自身的独特性和周边地区形成联动发展,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的旅游网络中,促进旅游效应区域联动与整合,集聚叠加发展。

2.在咸宁市的旅游区位关系

咸宁市域旅游以生态度假、三国文化和温泉旅游为特色。

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温泉为中心,以赤壁、通山为重点,以温泉商务疗养旅游区、陆水湖度假休闲旅游区、赤壁文物古迹旅游区、九宫山避暑旅游区、嘉鱼现代农业旅游区和青山水库体育健身旅游区为框架的“一个中心,两个重点,六大旅游区”的旅游格局。

陆水风景区在咸宁市域旅游格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第二章利用条件分析与规划重点

一、优势条件

1.资源丰富,类型多样,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有机结合

陆水风景名胜区地域范围广阔,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有机结合,自然环境是孕育名胜古迹的摇篮,而名胜古迹更为自然景观增色添辉。

这使陆水风景名胜区的风景资源不仅有极大的历史文化价值,还有丰富的观赏价值。

赤壁古战场自古闻名,历史悠久,人文古迹极为丰富。

陆水湖以陆逊而取名,三国东吴黄武年间,大将陆逊驻军于蒲圻,于此练兵屯田,他率军民疏河道、垦水泽,为开发陆水建下了不朽功勋。

陆水湖湖泊资源品位高,周边还有众多岛屿,山峰环抱、植被丰富,同时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

2.优越的生态条件

陆水风景名胜区是以水见长,山水并茂,植被丰富的风景区。

湖中岛屿、半岛和周边群山森林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高,自然生态状况十分优越。

陆水湖已列入国家湿地公园,是鄂东南最大的城郊天然与人工复合型湖泊,其湿地生态系统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对区域人口密集的都市连绵地区形成了十分有效的生态调节作用,同时对于维护鄂东南地区水生态与水环境安全,完善长江流域江汉湖群湿地保护网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邻近城区和镇区,区位良好,交通优势显著

赤壁市距武汉市中心城区112公里,距岳阳90公里。

京广铁路复线穿城而过;武广高速铁路贯穿全境,并设新赤壁车站,是湖北境内4个车站之一(武广高速铁路湖北段全长173公里,设武汉、新乌龙泉、新咸宁、新赤壁4座车站),使得赤壁到武汉仅需30分钟,武汉与赤壁的同城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纵贯全境。

拥有长江赤壁深水码头,赤壁市又是国际游轮的停靠点,区位交通条件良好。

陆水湖片区靠近赤壁城区,赤壁古战场片区靠近赤壁镇区,可依托城区和镇区发展,交通便利,服务设施可综合利用。

4.周边区域旅游资源丰富,利于形成集聚效应

陆水风景区东接九宫山、咸宁温泉,西连长江三峡,是三国旅游线和长江三峡旅游线的交汇点,与九宫山、咸宁温泉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集聚效应十分显著。

此外周边区域还有一系列的国家级、省级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度假区、森林公园,整体区域风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利于组织良好的区域旅游网络。

二、存在问题

尽管陆水风景名胜区通过多年的建设经营,已形成比较成熟完善的规模及配套设施,但对照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和国家现行对国家级风景区管理建设的文件精神,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1.总体规划缺失,法规制度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

陆水风景名胜区多年以来,一直没有一个完整的法定总体规划,缺乏全局性与战略性规划的指导,不能适应现阶段国家级风景区的发展要求,不能有效指导风景区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虽然风景区成立了陆水湖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但目前因职权范围所限,还无法对风景区实行统一有效的管理。

目前仅陆水湖周边局部地区属于陆水湖风景区管委会管辖,风景区目前仍实行的是按照行政区划分而治之及按照业务范围分而管之的体制,各乡镇、村庄以及林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风景区实行条块交叉管理,造成旅游资源、线路、游程的组织与安排不尽合理,对于市场的开拓,风景区服务质量的提高,长远的建设管理十分不利。

陆水湖风景区管委会无法对风景区进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保护和统一利用,无法妥善处理风景区内群众生活、经济发展与风景资源保护的关系。

2.风景资源的优势和内涵在利用和挖掘上力度不够

三国古战场未能很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