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2524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docx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docx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课程标准】

通过对古代四大经济区域的描述,认识我国古代经济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重点】

掌握四大经济区域的基本内容

【难点】

认识南方经济的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

【知识梳理】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四大经济区的划分:

司马迁根据,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

2.四大经济区

(1)山东、山西地区:

特点:

在四大经济区中,属于黄河流域的山东、山西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区,长期居于全国的地位。

原因:

地处黄河流域,优越,开发较早,人烟稠密,因而经济实力强。

(2江南地区

特点:

与山东、山西相比,江南经济实力差距较大。

原因:

江南物产丰富,但气候炎热潮湿,地势复杂,不利于开发。

两汉时,这里大部分地区人口稀少,落后。

(3)龙门碣石以北地区

地理概念:

龙门碣石以北是的广大地区。

又以长城为界,分为塞内、塞外两部分。

特点:

这一地区是传统的区。

西汉时塞内一度被辟为农业区,但十分有限。

原因:

气候寒冷、土地贫瘠。

思考1.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呈现怎样的特点?

划分了哪些经济区域?

各经济区域有何发展特点、原因是什么?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1.原因:

中国古代,由于不断,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

2.三次大规模南迁的高潮:

(1)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①时间:

之际

②由于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沦为主要战场。

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2)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

①以后。

②原因:

使黄河流域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

③表现:

大批北方人口大量涌入及其以南地区。

④影响:

中唐以后南方的人口迅速增加,大为提高。

(3)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

①时间:

之际。

②原因:

之乱

③影响:

促进了南北文化的融合。

3.影响:

南迁的北人给南方带去了很多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南北文化的融合,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发展。

文化重心的南移.

思考2.今天我国出现的人口迁移与古代中原人口的南迁有何不同?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原因:

(1)人口的南迁。

(2)南方相对稳定。

(3)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4)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2.过程:

(1)东晋、南朝时期:

初步形成了的作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出现了人口上百万的城市,如。

(2)中唐以后:

南方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都在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超过了。

(3)南宋:

北宋立国主要依靠东南的财富力量。

宋朝都城南迁后,更致力于南方的经济建设,经济上的局面完全确立。

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

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的南移。

自南宋起,已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赋之地,人物渊薮”的说法。

思考2.概述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拓展】黄河流域长期处于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主要原因

一是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烟稠密,劳动力相对密集;

二是春秋战国以来铁农具和牛耕使用较为普遍;

三是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黄河流域和巴蜀地区兴建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江南经济开发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1)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隋唐时期,江南的经济继续发展,隋朝开凿大运河,转输江南财粮,反映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但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说明当时经济重心仍在北方;安史之乱以来,北方战乱割据,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形成“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局面,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政权更迭频繁,混战不已,而南方局势相对安定,战争较少,北方人口继续大量南迁,全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4)宋元时期,南方经济获得长足发展。

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此后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宋代“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和元代大运河南粮北运、大都粮食供应“仰给江南”的史实,是经济重心已经南移的有力证据。

认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其明显的特征

(1)原因:

南方自然条件好;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农业劳动力增加,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统治阶级为保证国用,调整政策,重视生产的发展;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对经济中心的南移也有一定的影响。

(2)显著特征:

①北方人民的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

②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或封建战乱时期最突出。

③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3)历史启示:

①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②充分合理的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就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走进高考】

例1.(2004年,北京)促成南朝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条件是:

A.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B.水利工程的兴修

C.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传入

答案:

A

解析本题属最佳选择题,B、D两项的表述是在A项这个前提条件下,更能充分实现的,故选A。

例2:

(2004年,全国)从各主要时期江南得到发展的条件看,最有利的条件是

A.科技发展B.政策调整C.民族融合D.阶级斗争

答案:

C

解析南朝时期、唐末和两宋是江南得到发展的最重要时期,综观几个时期,民族融合是其共同的条件,因民族融合有利于生产力的进步,封建化的进程,故又是最有利的条件。

【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据《史记》记载,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

请回答1~3题。

1.四大经济区中,在汉唐时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的是:

①山东地区②山西地区③江南地区④龙门碣石以北地区

D.①④

2.汉代经济重心的分布,最主要的特点是

A.沿长江流域东西延伸B.沿黄河流域东西延伸

C.沿长城两侧东西延伸D.沿运河由北向南延伸

3.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主要原因包括①自然条件②人口密度③开发早晚④生产技术

D.①②③④

中国古代,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

请回答4~5题。

4.我国人口流动的主流趋势是

A.由内地流向边疆B.由边疆流向内地C.由北方流向南方D.由南方流向北方

5.唐宋时期导致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①阶级矛盾②统治阶级内部矛盾③民族矛盾④人地矛盾

D.①④

中原人口的迁移导致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请回答6~8题。

6.导致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是

A.社会环境稳定B.自然条件改善c.政治重心南移D.生产力大为改观

7.中唐以后,扬州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这反映的主要问题:

A.江南经济开始得到开发B.江南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C.江南正式成为经济重心D.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8.右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导致的主要历史影响是:

A.岭南地区经济地位位居全国首位

B.南北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

C.南方正式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

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9.南宋时,苏、湖、常、秀有“天下粮仓”之美称,还产生。

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B.南方稻米产量大幅提高

10.两汉时江南地区落后于黄河流域的原因有:

①地势复杂②气候过于炎热潮湿③人口稠密④生产技术落后

D.①②③④“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对唐朝张籍的这句诗理解最准确的是

A.北方人大多害怕胡人B.南方人与北方人有不同的的特点北方人为躲避战乱大量南迁D.南北的语言融合比较好

12.中原人口南迁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南方人口增加,逐步超过北方B.对南方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江南经济开发加快,经济重心南移D.南北风俗融合,文化重心南移(2007江苏历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叹。

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北方大量人口南迁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等政策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05江苏3)下列表述能正确反映六朝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A全国经济重心南移B.寺院经济衰落

C.城市中出现了柜坊D.南北经济趋向平衡(04北京16)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

A.“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B.“扬一益二。

”(扬州商业繁华居天下第一,益州则居第二)C.“苏湖熟,天下足”D.“买不尽淞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二、非选择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安史之乱后,有魏生者……因避乱,将妻入岭南。

天宝末,禄山作乱,中原鼎沸,衣冠(喻指官僚地主)南走真如,辗转流寓于楚州安宜县(真如、安宜均在今江苏境内)。

——《太平广记》卷403、404

材料二安史之乱后.东周(洛阳)之地,入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

中州畿内(指-硌阳附近),不满千户,东至郑(今郑州)、卞(今开封),达于徐方(今徐州),北自革怀(今河南沁阳一带),经于相土(相州),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旧唐书·郭子仪传》材料三唐江南九州户数表(单位:

户)

州名

苏州

鄂州

洪州

饶州

吉州

衡州

邵州

泉州

汉州

开元户数

6800

55404

140622330

30元和户数

i0080l12l025

18047

18000《元和郡县图志》(元和:

唐宪宗年号,806~820年)

请回答: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材料三中历史现象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历史现象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历史有何影响?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记载南朝刘宋王朝的历史)

请回答:

(1)从汉代以前到南朝时期,我国江南经济的发展发生了什么变化?

(2)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哪几次重要的人口南迁的移民潮?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二、非选择题.

(1)材料一反映的是:

为逃避战乱,北方居民纷纷迁往南方;材料二反映的是:

安史之乱导致中原荒凉残破,人口大量减少;材料三反映的足:

与北方的情况相反,南方人口数量剧增。

(2)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所造成的破坏主要在北方,南方战乱较少.相对安定;北方居民的大量南迁。

(3)导致我国人口的大迁移,改变了我国人口的分布状况;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促进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解析:

该组材料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北方战乱较多,北方人大量南迁,江南人口大量增加,由此促进了江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7.

(1)汉代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2)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主要有:

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环境稳定,政治重心南移,自然条件较好等。

(3)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三次人口南迁的移民潮:

两晋之际,安史之乱后,两宋之际。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材料的背景,即注意《史记》《宋书》所反映的时代。

参考答案:

1.A在汉代,山东地区和山西地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

2.B唐宋之前,黄河流域一直是我国的经济重心所在。

3.D自然条件、开发早晚、人口密度、生产技术水平都是我国古代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4.C我国人口流动的主流趋势是由北方流向南方。

5.B安史之乱和金军南下是造成这次人口南迁的重要原因。

6.D生产力的发展,即南方地区劳动力的补充以及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引进,是江南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7.B中唐以后,江南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8.c南宋初年的人口迁移进一步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完成。

答案:

0.解析:

两汉时江南大部分地区人口稀少。

西汉时的山东包括现今的诸多省份和地区,是当时最大的粮食产地。

答案:

B解析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可以更准确的把握材料解析.唐以前人口的迁移多是因为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北方战乱,而语言等民族融合的现象是人口迁移作用的表现.。

答案:

2.解析最主要的影响是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

南方人口增加属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之一;生态破坏是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主流;文化中心的南移是经济重心南移影响下的产物。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