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2017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1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读经纬网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地经纬度是(  )

A.(20°S,40°E)

B.(40°S,20°E)

C.(20°S,40°W)

D.(40°N,20°W)

【小题2】图中,甲点位于乙点(  )

A.正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正南方向

D.西南方向

【小题3】甲、乙、丙、丁四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位于东半球、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B.乙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C.丙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D.丁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2.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东京(东九区)奥运会推迟至2021年7月23举行,开幕式初步定于当日20时,届时我们通过电视观看开幕式直播的时间应该是(  )

A.23日21时

B.23日19时

C.24日20时

D.23日11时

3.图幅相同的武城县地图和德州市地图相比(  )

A.两幅地图比例尺一样大

B.武城县地图范围小,但比例尺大

C.德州市地图范围大,比例尺也大

D.武城县地图比德州市地图内容简略

4.最能直观地呈现出地形起伏状况的地图是

A.等高线地形图

B.分层设色地形图

C.地形剖面图

D.地形素描图

5.在一张课本大小的纸上绘一幅某中学的平面图,采用下列哪种比例尺比较合适(  )

A.1:

100

B.1:

1000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千米

6.小亮想知道云南在哪里,他选用了中国政区图;小红想了解北京故宫在什么位置,她查阅了北京城区图;小军想去济宁市探访同学,他查找了济宁市地形图;聪聪想去曲阜市旅游,她参考了曲阜市导游图。

四位同学对地图的选择不合适的是(  )

A.小亮

B.小红

C.小军

D.聪聪

7.读局部板块示意图,作答下列各小题

【小题1】关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解释正确的是(    )

A.由亚欧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

B.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C.由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D.由非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

【小题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地壳最活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根据板块运动的规律推测,以下叙述,全部正确的一组有(  )

①大西洋面积将扩大②地中海将会消失

③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将分离④非洲大陆与南美大陆将发生碰撞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9.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在家中(楼房),要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避震

②在教室,应迅速跑出教学楼,如不能迅速跑出,就躲在课桌下、抓紧桌脚,用书包护住头部,待主震过后,迅速跑出教学楼。

③在操场或室外,马上回到教室去。

④在野外,要赶紧往山上跑。

⑤在行驶的汽车内,不要停车,也不要下车。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②④⑤

10.读“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i、ii、iii、iv四个半球分别是()

A.北半球、南半球、西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

D.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

【小题2】图中经线①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该经线是()

A.20°E

B.160°W

C.20°W

D.160°E

11.下列古诗中属于描述天气的是(  )

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③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④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

12.贝贝到西湖公园划船,从安全角度考虑,下列哪种天气最适合

A.

B.

C.

D.

13.近年来,我国多地发生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改善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

下列行为中,能降低或缓解雾霾天气的是(  )

①增加城市绿地

②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

③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④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公交车上下班

⑤农民燃烧秸秆肥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14.下列四幅图是同纬度的四个地区,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A.

B.

C.

D.

15.如果下图中A为海洋,B为陆地,则图示为半球月等温线分布情况(  )

A.北半球1月

B.北半球7月

C.南半球1月

D.南半球7月

16.下图中,A、B、C、D四处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A.A

B.B.

C.C

D.D

17.据图分析,导致赤道地区和南极地区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18.关于世界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是生产者,所以人口越多越好

B.人是消费者,所以人口越少越好

C.人口增长太快会带来很多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越慢越好

D.人口的增长应该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19.甲、乙两村几年前人口数和人均收入基本相同,各种自然条件相近。

近年来两村发生了一些变化,由图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村比乙村人均收入增长快

B.甲村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乙村

C.甲村人口增长过快,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D.乙村的收入增长缓慢

20.“房屋墙体厚实,室内有壁炉或火炕,窗小或有双层窗,而且屋顶坡度大而高耸”,这种房屋主要分布在什么环境的地区(  )

A.炎热多雨区

B.寒冷多雪区

C.温暖干燥区

D.温暖多雨区

21.下列描述的区域中,不利于聚落形成发展的是(   )

A.水陆交通便利的河口地区

B.空气清新的山地丘陵地区

C.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

D.自然资源丰富的矿山地区

二、解答题

22.读“地球公转轨道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当地球公转到图一中B位置时,正值北半球的____(节气),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纬线),北极圈内出现____现象。

(2)当全球昼夜情况出现图二的状况时,地球公转到图一中____附近(填空字母)。

此时我们武城县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

(3)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我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届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的位置在图一中最接近A、B、C、D中的____位置。

冬奥会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向____(方向)移动,北京、张家口的白昼在变____。

(4)图二中ABCDE五点中,四季分明的是____点,终年昼夜平分的是____点。

23.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地形部位的名称A____,C____。

(2)图中河流的a、b两条支流,可能存在的是____,理由是____。

(3)图中甲乙两村庄间计划修建一条公路,①②两种方案较合理的是____方案。

(4)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村庄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聚落的是____村,理由是____

(5)图中乙村位于丁村的____方向。

(6)若量得丙丁两村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则两村的实地距离为____米。

24.读“世界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为____洲,D为____洲,它们的分界线是____海峡。

(2)②是____运河,它沟通了地中海与____海。

(3)③是____运河,它沟通了甲____洋与乙____洋。

(4)图中K为____山脉,该山脉主要由于____板块与所属南极洲板块的小板块挤压而形成。

25.读“四地气温曲线图及降水量柱状图”及“世界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代表的是____气候,该气候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中的字母代号是____。

该气候在亚洲的分布区域是____。

(2)图中②代表的是____气候,其特征是____。

(3)图中③代表的是____气候,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中的字母代号是____。

(4)图中④代表的气候的特征是____,该气候在____洲____部分布最广。

26.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由三幅图可知,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四个地区分布的共同规律是____。

(2)A处人口稀疏的原因是____,B处人口稀疏的原因是____。

(3)C处居民为____人种,通用____语,信____教。

(4)D处原住居民为____人种,现在该区域大部分国家通用____语。

(5)由图可知,欧洲人口稠密,但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有些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由此可能引发哪些人口问题____(至少2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