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市125规划完整版精华.docx
《增城市125规划完整版精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城市125规划完整版精华.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增城市125规划完整版精华
广东增城十二五发展规划(完整版)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探索科学发展增城模式,深化落实三大主体功能区,全力实施公园化战略,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开展机制体制创新,形成了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格局,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由2005年的第18位迅速上升到第9位,广州东部现代化生态新城区基本确立。
1、南中北“三大主体功能区”发展格局明显形成。
2、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确立。
3、宜居城乡建设取得新进展。
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新成效。
5、机制体制创新实现新突破。
(二)发展机遇和面临挑战
1、发展机遇
“十二五”时期是增城重要的发展时期,面临着多方面的良好发展机遇:
机遇一:
全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作为李长春同志联系点的推动作用。
作为中央领导同志的联系点,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有利于增加全体干部的工作动力和工作热情。
为了探索科学发展的模式,积累科学发展的经验,使我们有更大的探索空间。
作为联系点,许多东西在我们这里可以先行先试,能取得先发优势。
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团、取经团,既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也为我们带来了全国各地的宝贵经验。
机遇二:
珠三角规划纲要的实施和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迅速推进。
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必然面临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
广州的发展方向是东进南拓。
增城是广州“东进”战略中发展空间与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
广州的快速东进,对我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广州的人口分布很不平衡,面积不到全市1/6的老城区集中了全市60%的人口。
为解决人口高度集中在老城区的问题,广州市委、市政府的主要措施是,加快建设好新城区,增加新城区的吸引力,适当分流中心城区人口,引导老城区人口向新城区转移。
由于我市整体上开发强度不高,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房价和地价洼地效应明显,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无论产业还是商贸,无论人口还是知识,对我市都会形成巨大的资源溢出效应。
这是我市“十二五”期间的重要发展机遇。
机遇三:
以城铁、轻轨为代表的现代快速交通体系给增城带来的机遇。
广深港高速铁路即将建成,增城北部的美好山水不仅可以供广州市民分享,还可以供香港市民分享。
增城的游客在“十二五”期间将会出现暴发性增长。
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及13号线、十六号线的开通,从深圳和东莞到增城将是一步之遥。
面对大城市的高房价、高污染,高层次人才和富裕家庭有逃离大城市的趋势。
增城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房价只有广州的一半。
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和轨道交通的开通,增城与广州、东莞近在咫尺,将会成为广州和东莞等地市民外迁的首选之地;也将会成为深圳、香港珠三角地区度假的首选之地。
机遇四: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强力带动。
在“十二五”开局前夕,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升为国家级开发区。
这既为增城的发展提供了更高的平台,又为增城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政策空间。
有了国家级开发区这个政策平台,可以通过申请扩区和一区多园等办法,对整个增城形成强大的带动效应。
机遇五:
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给增城带来的机遇。
汽车及零部件是增城市产业规模最大、发展基础最好的产业;而汽车产业又将是我国“十二五”期间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增城的支柱产业绑定了一个最具有成长性的行业,这就为增城经济提供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机遇。
机遇六:
国际服务外包快速发展和全球服务业大转移的机遇。
随着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工具的发展,以及不同国家智力劳动成本的较大差异,欧美等发达国家不仅将制造业务外包,就连信息技术、商务流程、软件设计、广告策划、动漫制作等智力工作也进行外包。
全球服务外包的大趋势和增城所具备的有利条件,为增城在“十二五”期间发展服务外包,进行产业升级提供了机遇。
2、面临的挑战
“十二五”的经济发展,我们具备了许多有利条件,也存在许多机遇,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1)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与产业转型的挑战。
从增城工业的整体状况看,虽然有本田汽车、中新塑料、博创注塑、科密指纹等科技含量比较高、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强的现代制造业,但较多的企业仍然属于三低产业,即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进入门槛。
牛仔服装是增城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典型的三低产业之一。
该行业共有4000多家企业,占地面积18000多亩,职工人数40多万,年产值300多亿,税收只有3个多亿,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在5%左右。
人民币如果升值5%,90%以上的企业都会倒闭。
该行业面临几涨一降的威胁,即原材料价格涨、工资涨、人民币涨(升值),贷款利率涨、产品价格降。
产品价格降是因为过剩。
象这样的行业随时有可能全军覆没。
今年富士康加薪带动珠三角整体工资水平上涨10%以上,对上述产业形成了巨大的成本压力。
我市的汽车和摩托车配件企业的状况略好于牛仔服装,但多数也是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进入门槛的三低产业。
这些产业都需要尽快转型。
但转型面临诸多障碍。
(2)企业家的创业激情衰退,小富即安思想严重,技术创新和创品牌的动力不足。
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资金极度短缺的县级市,全市银行系统有100多亿存差,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企业不贷款。
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不到10亿,占总产值的比例只有0.9%,低于全国的1.6%和广州的2%。
在研发投入较低的同时,全市的专利量在减少,到09年累计只有2100件,其中09年只有400件,在广州是比较低的,仅仅略强于从化。
汽车空调发展了20多年,已经有97家企业,有13万人从事该行业,但很少有技术创新,基本都是模仿。
全市4000多家牛仔服装企业,年产牛仔服装10亿件,但自有品牌不多,缺少全国知名的品牌。
不少第一代企业家已步入高龄,因为富二代不接班,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这又进一步加重了一些企业家小富即安的思想和企业经营中的短期行为。
(3)汽车等支柱产业与周边地区产业同构,竞争压力日益严重。
近几年,花都、南沙、南海、中山等周边地区抓住日系三大汽车企业落户广州的机遇,都在大力发展汽车及零配件产业。
为了吸引更多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到本地投资,各地的政策一家比一家优惠,招商力度一家比一家大。
在新兴产业方面,同样面临周边的产业同构及其竞争压力。
无论广州城区还是开发区,几乎都将商贸、物流、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创意产业等作为重点产业发展,同样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可以预料,在“十二五”期间,广州各区县将会展开激烈的企业总部争夺战、创意人才争夺战、商贸客户争夺战、物流货源争夺战。
这种争夺战对增城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
(4)创建更高层次的科学示范市需要更多的、更高层次的创新。
李长春同志要求,增城市要创建更高水平的科学发展示范市。
随着全国各地科学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国家对科学发展的要求和标准的不断提高,增城市作为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市,只有不断创新,创造出更多的新经验、新模式,才能在全国产生示范效应。
一方面是科学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科学发展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
在“十二五”期间,除了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机制创新、公园化战略、城乡统筹发展等原有领域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深化外,在自主创新、自主品牌、扩大内需、收入分配、低炭经济,政治文明等诸多领域都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探索和创新,积累经验,作出表率。
(5)作为全国十强县(市)之一,面临来自全国先进县市的压力越来越大。
全国百强县,特别是前十强,都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十二五”期间都有重大的战略思路和宏伟的战略目标。
可以预料,“十二五”期间,全国前十强都会有突飞猛进地发展,谁的速度稍有放慢就会被远远地抛在后面。
在“十一五”期间,增城在全国百强县的排名由第十八位升至第九位。
在“十二五”期间,增城在全国百强县中的位次是继续上移还是被人超越?
作为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市以及广东省第一县,位次即使不下移,继续保持第九位,都会承受巨大的社会压力和政治压力。
(6)土地等资源制约将越来越严重。
二、“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1、以探索创新的理念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谋划“十二五”的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水平为目标。
在产业选择、空间布局、资源分配、财力运用等诸多方面,都要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水平作为首要考虑。
既要注重人们从经济增长中所获得的物质享受的增加,也要关注人们因环境优美、社会和谐、政治开明而获得的精神享受的增加。
既要注重经济发展和财富的创造,也要注重财富的分配。
既要关注城市的发展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要强调城乡统筹和服务均等化,使城乡居民共同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既要关注本地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提高,也要关注在增城工作的外来人口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使他们与本地人一样分享增城的发展和进步。
3、坚持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在保护的前提下谋发展。
增城在“十一五”期间之所以能成为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市,之所以能获得全国上下的广泛赞誉,首先是因为北部山区没有发展工业,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从近期看,北部山区因为不发展工业而牺牲了一些GDP,但从长远看,北部山区将会是无价之宝。
珠三角地区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越高,交通越便捷,增城北部山区的价值越会突现出来。
在“十二五”期间,仍然要把保护北部山区乃至整个增城市的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谋发展的原则。
4、坚持用国际化的眼光谋发展。
从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和全球产业转移的动向,规划“十二五”乃至以后的产业结构。
要聘请全世界一流的规划师、设计师进行设计,吸收全人类最先进的设计思想和建筑精华,使所有的建筑都能成为永久建筑。
要使所有的发展成果都能成为财富存量,一代一代地积累起来,而不是今天建,明天拆。
不要为今后制造“三旧改造”的对象。
要追求“世界第一,世界唯一”,吸引全球的设计师、建筑师、雕塑大师将智慧聚焦于增值,将这些智慧之花在增城结出全球最美的果实。
5、坚持专业化、集群化发展。
业精于专,这是中国的古训,也是我国乃至全球发达地区普遍的成功之道。
在一个全球分工的现代社会,作为一个县级市,更应该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专业化发展涉及到多个层面:
首先,增城作为全球的一个县级市,在全球分工中要专业化,并根据这种专业化思路进行定位;
其次,各镇街要专业化,要走一镇一品、一街一业的路子;
其三,企业要专业化。
正是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应当将更多的资源向汽车及其零部件聚集,在工业上,要集中力量把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做大;在商业上,在全国打造汽车修理连锁体系;在教育上,围绕培养一流的汽车产业工人及高素质的汽车维修技师发展职业教育;在服务外包和创意经济方面,也重点围绕汽车及零部件展开。
这样就能迅速在我市打造比较完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二)发展定位
——广州东部现代化生态新城区。
——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市。
一方面巩固、完善和提高原有的科学发展成果,坚持深化建设三大主体功能区,大力实施公园化战略,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另一方面,进一步探索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在产业发展、城乡建设、文化旅游、金融服务、人的素质提高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为全国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示范。
——广州东部城市副中心。
服务于增强广州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发展与广州中心城市相配套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广州实施东进、辐射粤东提供有力支撑。
——广州东部先进制造业基地。
坚持以南部为依托,建设以汽车为重点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现代服务业穗东中心。
坚持与周边城市群错位发展的战略取向,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研发设计、商务会展、信息服务等生产型服务业和优质社区服务、饮食娱乐,增强区域性大服务功能,建设成为广州东部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
——广东省生态旅游示范区。
发挥生态优势,进一步拓展深层次的度假、旅游和会议休闲,建设成为珠江三角洲大花园,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和泛珠江三角洲生态旅游发展。
——广东省重要的文化教育基地。
培养高素质的市民,建设高品质的城市。
坚持提升文化软实力,以音乐文化为特色,培育具有岭南特色的文化精品和文化品牌,建设音乐文化产业园,打造“音乐文化名城”。
(三)发展目标
继续保持在全省县域经济的领先地位,力争“十二五”期末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五强,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5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0%,万元GDP综合能耗接近珠三角平均水平,工业总产值突破250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
1以内;南中北三大主体功能区发展格局进一步明显,“两城两区”建设初具规模,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新成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三、总体战略与发展布局
(一)总体空间格局
1、基本状况
2、空间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2.1、指导思想
根据增城市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确定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并据此明确开发方向和政策。
从增城市已经形成三大主体功能区的现实出发,总结经验,根据情况的变化,对原有的战略和定位进行完善和优化,加大力度,进一步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建设。
2.2、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生态优先。
坚持以人为本,而不是以GDP为本;坚持生态优先,而不是建筑物优先。
国家提出,“编制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必须树立新的开发理念,把以人为本、提高全体人民生活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基本原则”。
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未来的生活质量将主要不是体现在吃好、穿好,而是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优美的环境。
在建筑物比较密集的珠三角中心,在高楼大厦林立的广州城东部,保留一块森林最多、环境最美、污染最少的生态绿洲,将增城建设成珠三角地区最适合人居的宜居生态城市。
因此,增城市的空间布局要把保护绿色生态、保护山水园林放在首位。
(2)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3)集约开发,优化结构。
(4)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十二五”期间,增城市最稀缺的资源将是土地资源。
“十二五”中后期将面临无建设用地可用的困境。
“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土地的控制将会越来越严,用地指标将会越来越紧。
增城市“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要以节约土地,提高土地产出率为原则。
考核指标的编制要坚持突出“亩产论英雄”。
作为全国科学发展示范示,要在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耕地的矛盾,既成为发展经济的表率,又成为保护耕地的表率。
(5)着眼未来,超前规划。
增城市作为邻近广州的县级市,既要按照广州的卫星城进行自主规划、独立发展,又不同于一般的县市,具有明显的城郊型经济的特征。
作为大城市的近郊,一般都会逐渐变成城区。
“十二五”期间将是增城市郊区变城区的重要历史时期。
不仅新塘镇大部分地区会变成广州城区,石滩镇、中新镇的部分地区也会变成广州城区。
增城的规划既要体现增城自己的特点和广州市的规划和思路衔接,体现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战略,又要与广州市的规划进行对接。
3、总体布局:
深化三个主体功能区建设
3.1、三个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3.2、三大经济圈。
3.3、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
中部优化开发区的定位是,建设山水文化宜居城区,创建广州东部城市副中心。
南部重点开发区的定位是,广州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广州东部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区域,是增城经济增长、人口集聚、功能提升的重要承载地。
北部限制开发区的定位是,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区,是广州东部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和生态旅游区,是增城市正在创建的生态产业示范区。
3.4、划分主体功能区的成效
(1)定位明确合理,促进了经济发展。
三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为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合理布局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最大的收获是保护了北部生态。
三个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最大的收获是,北部山区近1000平方公里的自然生态得到了很好保护。
在珠三角这个开发密度较大、遍地都是厂房、楼房的区域,有这么大一块生态保护区,将会是无价之宝。
由于这里离广州、东莞等众多大城市都很近,交通发达,加上有白水寨等极具吸引力的旅游景点,在“十二五”期间及以后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时间越久远,这里的生态保护得越好,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将会越显著。
(3)三者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格局。
3.5、继续加强主体功能区建设。
(1)完善三大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巩固科学发展的“增城模式”。
南部重点开发的区域,进一步加强以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为主的先进制造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档次,扩大产业规模。
牛仔休闲服装业企业数量多、占地面积大(18000亩)、产品附加值低、有一定污染,又面临工资上涨、人民币升值、产能过剩等诸多压力,在“十二五”期间,应当提升一批,迁移一批,腾出空间,发展其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中部优化开发,加快新城市中心建设,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美化城市硬环境,优化城市软环境,引进与培育科教研发、文化创意、国际会议、旅游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整合沿增江旅游资源,统筹两岸功能布局,培育形成集休闲旅游与高新技术为一体的增江绿色产业发展带。
创建山水文化宜居城市,提升城区居住和配套服务能力,吸引广州、东莞等周边地区的企业家和创业者到增城安居创业,打造广州东部城市副中心。
北部限制开发区,优先保护山水生态环境,限制工业开发,通过劳动力转移进一步减少人口数量,常住人口力争“十二五”期间再减少10万。
在人口减少的同时,进行村庄合并,促进人口和产业点状集聚发展,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功能。
(2)以主体功能区核心区为抓手,全力推进“两城两区”开发建设。
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获批,对加快南部城区的发展是个重大机遇。
要发挥连接广州和毗邻港澳的优势,主动接受辐射和带动,与周边地区互补互动、错位发展。
要完善园区规划和功能布局,提升高端要素集聚能力,打造国家级、创新型、生态化、链接粤港澳的示范性园区。
建设广州东部国际商务城。
以新塘城区为重点,集中发展区域性总部经济、服务外包、金融、信息、会展和现代物流等高端服务业,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
具体规划是:
首先,将商务城打造成优化经济结构的引擎,推动珠三角地区,特别是增城本地的民营企业由制造经济向品牌经济、低碳经济转型。
其次,将商务城打造成民营企业的总部基地,通过创造优越的产业转型环境,吸引珠三角(包括港台澳)的民营企业将总部或服务性功能在商务城注册和运营。
其三,将商务城打造成“新二代”企业家的“西点军校”,通过对“新二代”企业家的培养和扶持,营造“新二代”承业和创业的乐园。
其四,将商务城打造成全国招商引资平台,吸引中西部政府在商务城设立与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相关的招商机构,通过为中西部地区设立宣传投资环境的平台、举办大型洽谈会、组织实地企业走访等方式,推动珠三角的企业与中西部的互相了解和对接,帮助珠三角企业打开内地市场。
其五,将商务城打造成珠三角地区家庭现代消费体验中心。
面对1小时经济圈所覆盖的800万家庭,特别是其中40万以上的高收入家庭,打造珠三角地区最优美的消费环境和购物环境,聚集国际一流的商品和消费设施,使其成为周末家庭消费首选,国际品牌首次消费体验地,年轻人社交聚友的首选地,南中国第一个运动消费体验中心,等等。
其六,将商务城打造成珠三角首个拥有10万高素质常住人口、配套齐备、形态多样、低碳环保的国际社区。
建设国际旅游度假城。
以增城市区新城区为重点,以增江为主轴,以荔湖为核心,总规划面积约40平方公里,打造集科技研发、文化创意、主题公园、会议休闲、运动健身于一体的高品位、高档次、国际级旅游度假休闲圣地,即国际旅游度假城。
度假城分为五大功能区:
以研发中心、大学资源等为依托,打造科技研发产业区;以创意产业为主体,打造高端文化创意区;以两大湖泊和增江为依托,打造原生态主题公园区;在荔湖旁、增江边打造高品位的滨水会议休闲区;以水上运动中心、亚运会龙舟赛场等为依托,打造休闲运动健身区。
在保障水源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利用增江两岸优质的滨水空间,构建增江绿色休闲生态走廊。
通过国际旅游度假城的建设,培育和强化广州东部城市副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提升人口和产业集聚水平,将增城市区建设成青山环抱、绿水绕城、风景优美的生态之城。
将鹤之州上下两公里的增江段作为未来增城市中心。
在这10公里江段,尽量拓宽江面,两岸至少各后退100米。
增江两岸建设绿化带,将绿化带建成增江画廊,将江面上的画廊、游泳池都拆掉。
在这两公里的江段上,最有价值的是水面,应尽量扩大水面,而不是占用水面。
将增城最高档次、最高楼层(一般在30层以上)的建筑摆在绿化带外侧,如作为增城的中央商务区,在这里发展楼宇经济有的是金融大厦,有的是公司总部,有的是创意基地。
一栋楼宇所产生的GDP和税收可能比一个占地上千亩的工业企业还要多。
在这10公里的增江两侧都是最现代化的高楼。
这些高楼和增江共同构成一道美丽的景观。
夜间,通过各种采灯的照射,两岸的树林和大楼格外亮丽。
这样景观将远远胜过上海外滩。
无论白天和夜晚,这里都是一个很有吸收力的旅游景点。
高档、高层建筑(以下简称“双高建筑”)是美化城市的资源。
将这些资源分散摆放,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将这些资源集中在一起,就会产生聚集效应,就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
将这些资源聚集在美丽的增江两岸,就会使这里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旅游景观,到增城的游客就愿意晚上乘船游增江、赏增城。
增城就会给人留下美丽的、现代化的大都市的印象。
将增城市打造成世界雕塑艺术之都。
增城有很好的广场,称为雕塑广场。
但目前雕塑作品还比较少。
在欧洲的城市,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雕塑作品多。
巴黎的凡尔赛宫,几乎就是雕塑艺术博物馆。
增城市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理念是,打造公园型城市,让城市处处象公园。
公园离不开雕塑。
如果在增城广场以及增城的主要公园、主要街道和景点,在美丽的增江两岸,到处都摆放着世界一流的雕塑作品,则增城就更加美丽,更具有旅游价值。
建设生态产业示范区。
严格控制开发强度,优先保障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依托山水资源以及资源优势,培育发展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会议休闲经济,推动都市农业与旅游业等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生态产业综合效益,形成具有品牌效应的生态产业链。
(3)处理好两城两区与三个主体功能区的关系。
两城两区建设是深化三大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的重要抓手。
围绕两城两区建设,成立了广东增城工业园区管委会、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广州东部国际商务城管委会、广州增城国际旅游度假城管委会。
管委会作为开发建设主体和招商引资主体,明确了规划开发区域,确立了区域发展目标,配备了专门编制、人员。
在两城两区和三大主体功能区建设中,要处理好四个管委会和九个镇街的关系。
既要明确各自的权力边界和责任边界,在规划和操作上又要进行二者的协调配合,在招商引资和项目管理上,要充分调动镇街的积极性。
(4)要避免两城两区之间的产业同构和内部竞争。
从目前各镇街的产业状况和发展规划看,存在着产业同构和内部竞争问题。
各镇街之间、各管委员会之间,在产业上要协调发展,尽可能做到一镇一品、一街一业。
房地产的发展主要控制在部分镇街,北部几镇应明确规定只能围绕本地农村人口城镇化发展房地产。
4、城镇布局:
从五大组团到三类城镇
4.1、“两城三中心”的城镇布局。
两城:
增城中心城区和新塘城区。
增城市区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发展,重点加快新城市中心规划建设,积极推进国际旅游度假城的形成,建设成为青山环抱、绿水绕城的山水生态之城。
新塘继续增强经济中心的集聚功能,积极推进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广州东部国际商务城建设,打造集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生产服务和区域物流枢纽功能为一体的广州东部工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