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市低碳发展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7524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增城市低碳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增城市低碳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增城市低碳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增城市低碳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增城市低碳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增城市低碳发展规划纲要.docx

《增城市低碳发展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城市低碳发展规划纲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增城市低碳发展规划纲要.docx

增城市低碳发展规划纲要

增城市低碳发展规划纲要

〔2021—2020〕

一、规划背景和意义

〔一〕背景

低碳进展是一种新兴的进展模式,是精明增长、可连续进展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促进都市进展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

增城作为广州建设国家级中心都市的重要卫星城,将成为接收中心城区功能外溢的要紧载体,为配合广州市总体进展战略实施,深入贯彻科学进展观,实现增都市全面和谐、可连续进展,积极应对社会经济进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严肃挑战,推进增都市低碳进展,实现都市精明增长,广州增都市进展改革和物价局组织编制了«增都市低碳进展规划纲要〔2021—2020〕»,作为指导全市低碳进展的重要依据。

〔二〕意义

1、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可连续进展

增城的生产制造业处于产业链底端,资源依靠型和高耗能的产业比重较大,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经济进展方式相对粗放。

推进低碳进展,有利于促进增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速推进新经济、新产业进展,促进传统产业的低碳化进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以后的进展制高点。

并促进都市进展模式转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都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低碳进展是增城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加强生态文明都市建设的具体实践,也是进一步增强可连续进展能力,实现增城都市又好又快进展的迫切需求。

2、推动公园战略,打造〝生态增城〞的都市品牌

增城生态环境良好,植被覆盖率较高,是广州东北部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是增城最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是最重要的都市进展资源和资本。

推动低碳进展,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生态立市、环境优先的进展意识,深化公园化战略实施,努力将增城建设成为珠三角的生态大花园和优质生态生活圈,实现经济进展与生态爱护双赢,树立良好的低碳、生态、环保都市形象,有助于打造〝生态增城〞的都市品牌,在新一轮都市进展竞争中突围而出,提高都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强化都市进展软实力。

3、发挥后发竞争优势,实现跨过式进展

增城目前要紧以传统生产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和现代产业进展相对落后,以后以低碳经济为基础、低碳经营为核心,构建高效、低耗的〝精明增长〞进展模式,以低碳经营、创新进展为手段,融合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知识经济,提升本地区人才集聚能力、财宝制造动力、资源集约利用水平、都市开发经营层次,形成资源低消耗经济高增长的进展目标,实现增城经济、社会全面的跨过式进展。

二、指导思想、进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进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低碳导向社会为目标,围绕低碳进展这条主线,以创新都市进展模式、优化都市空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生态环境、降低碳排放强度为核心,以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为基础,以技术、制度创新为动力,从生产、生活和制度建设三个层面推进增城低碳进展建设,努力形成节约资源的低碳产业结构、都市增长方式和日常消费模式,走出具有增城特色的低碳都市进展之路,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进展全面转型。

(二)进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以〝建设低碳城区、实现绿色进展〞为总体目标,实现经济进展低碳化、都市建设绿色化、低碳生活全民化、高效进展制度化。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50%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耗能下降至0.52吨标煤/万元,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比例达到25%,低碳都市进展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全国低碳进展的典范城区。

2、时期目标

近期进展目标〔2021年—2021年〕: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30%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耗能下降至0.62吨标煤/万元,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比例达到15%,低碳进展的政策支撑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差不多建立,低碳进展模式初步建立,争取成为国家级低碳示范城区,为增城低碳转型奠定基础。

远期进展目标〔2021年—2020年〕: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50%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耗能下降至0.52吨标煤/万元,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比例达到25%,以低碳排放为特点的产业体系差不多形成,低碳进展的政策支撑体系、技术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低碳进展为都市建设的重要特点,成为国内低碳进展的典范城区。

三、低碳都市进展优势与问题

(一)进展优势

1、产业结构调整顺利,现代服务也进展迅速

随着增都市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第三产业总值由2006年的105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149亿元,年均增长率14%。

其中,现代服务业进展迅速,以现代商贸、物流、连锁经营等先进技术和经营方式得到推广应用,旅行、文化、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也得到较快的进展,到2020年现代服务业总值144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1.33%,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以及就业增长的奉献不断提高。

2、新能源产业进展基础夯实

目前,增城开发区及周边集聚了以广汽本田、日本电装等300多家汽车零配件企业,以新能源汽车生产为主的广汽本田新能源汽车、北汽集团新能源汽车项目,差不多开展项目相关前期工作。

2020年,〝广东省太阳能光伏产业园〞正式落户增城,广州通用光伏科技、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太阳能光伏项目差不多正式签约。

以后,增城将凭借良好的产业进展基础,成为广州乃至广东省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3、节能降耗成果显著,能源效率连续提升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落后产能剔除、实施工业生产节能改造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

2020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耗能为0.7243吨标准煤/万元,比2005年下降21.57%。

积极剔除落后产能,限制落后技术,截止2020年底关停167家水泥厂、54家线路板厂、18家电镀厂、97家洗漂印染厂、97家粘土砖瓦陶瓷企业和200多家采石采矿场。

积极组织18家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实现节能量8656.1吨标准煤,超额完成广州市下达的节能指标〔7415.2吨标准煤〕。

4、生态优势明显,碳汇能力进一步提升

〝十一五〞期间,以建设广州东部现代化生态新城为目标,开展全面植树绿化活动,增江画廊、荔新公路、增派公路、新新公路、荔三公路、广惠高速公路〔增城段〕、广深铁路〔增城段〕等要紧河流和主干道建设景观林带,领先在广东建成了257.91公里绿道,城乡绿化水平不断提高,森林资源总量逐年增加。

截止2020年底,全市林地面积达118.4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56.02万亩,占林地面积49.68%,林地面积占广州市林地总面积的27%。

森林覆盖率为53.5%,林木蓄积量达210.4万立方米,都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5%,绿化覆盖率达到46.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9.74平方米,碳汇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进展问题

1、资源利用方式粗放,都市进展模式有待创新

增城经济进展相对粗放,资源利用效率总体不高。

2020年,土地产出率〔每公顷建设用地GDP产出〕为304.6万元,仅为广州的50%〔广州市平均土地产出率为611万元〕;土地消耗率〔每增加1亿元GDP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为32.8公顷,是广州市平均水的28倍〔广州市平均土地消耗率为1.14公顷〕,说明增城经济增长要紧依靠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经济进展效率不高。

如何实现科学进展、精明增长,利用更少的都市资源,获得更高的进展效益,创新都市进展模式,是增城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2、产业结构问题突出,重工业耗能高

增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仍旧突出,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5.83:

61.35:

32.82,经济增长过渡依靠第二产业,低耗能高效益的第三产业进展相对滞后,比重偏低。

工业结构中,纺织业、纺织服装制造业、橡胶制品、黑色金属加工等耗能较高,耗能较低的农业深加工、先进制造业进展不足。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产值与耗能不成正比,2020年重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31.41%,而能源消耗总量占规模以上企业总量的45.55%。

以后,应连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对耗能较高的产业进行〝脱碳〞。

3、低碳能力建设不足,制约低碳进展建设

增城低碳都市进展建设正处于起步时期,低碳能力建设相对薄弱,低碳进展方面的法规、政策和措施还不健全,许多领域仍处于空白状态,缺乏碳排放统计基础数据和统计体系。

另外,在低碳方面的科技人才严峻匮乏,引进和吸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自身的低碳都市进展都受到一定的制约。

四、低碳都市进展要紧任务

(一)深化主体功能区建设,推进都市空间紧凑进展

1、构建网络型的空间结构,建立互融共存的空间体系

深化三大主体功能区建设,构建〝三纵三横〞的网络型都市进展框架,确定〝两城、三心、四集镇、宜业宜居、组团共生〞的总体空间进展格局,高效融合碳源与碳汇,奠定低碳都市进展的空间骨架。

围绕〝两城〞〔荔城、新塘〕构建30分钟经济圈,扩大中心城区的进展腹地,为中心城区的服务功能进展提供必要的空间支持;强化〝三心〞〔石滩、中新、派潭〕中心镇的服务职能,增强中心镇对地区产业进展的支撑力,推动功能平稳型城区建设;推动〝四集镇〞【福和〔集〕、小楼、正果、朱村】建设,优化都市重点进展组团的之间的关系,专门是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生态区之间的联接和过渡,增强都市各进展片区之间服务业的可获得性。

2、适度提高中心城区紧凑性,创建高效的都市引擎功能

以〝三旧〞改造为契机,逐步优化荔城、新塘两个中心城区的功能,实现都市功能混合和结构紧凑,建立与增城进展相匹配的商务中心、商贸中心、文化中心、科教中心等,实现等量耗能下经济机会的最大化,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荔城:

利用挂绿新城的建设,引导旧城更新,激活老城活力,强化老城商贸、旅行、文化创意等服务功能,增强荔城对周边地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新塘:

通过对现有落后工业的整合、改造,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进展提供空间,提高都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

围绕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建立新塘产业进展服务平台,集聚服务业进展资源。

3、构建服务型集镇中心,推动城乡空间一体化进展

以次区域和谐进展为基础,打破行政框架,建立〝四集镇〞融合进展框架,结合当地资源条件进展4个特色集镇【朱村、小楼、正果、福和〔集〕】。

在生态评估的基础上,实施迁村并镇,操纵原有的蔓延式进展状态,建立低碳生态特色的城镇空间。

实施〝城乡统筹、融合进展、以城带乡〞,充分开释土地资源开发潜力,为新的都市空间结构、产业布局提供条件,建立新型的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一镇一业、城乡一体的和谐进展关系。

朱村:

积极融入荔城,为中心城区的拓展奠定基础,大力进展生活性服务业、都市生态农业、旅行服务业和都市型工业生产,为中心城区提供生活配套服务等功能。

小楼:

承南起北的重要节点,加强集镇中心的服务功能,承接荔城中心区的进展资源辐射,依靠小楼人家景区、何仙姑景区等大力进展乡村人文旅行和都市观光农业。

正果:

增城东北部重要的休闲旅行中心,依靠湖心岛景区进展滨水旅行业,与小楼、派潭共同构建服务于广州乃至珠三角的生态旅行示范区。

福和:

围绕福和原中心区,发挥交通节点的地缘优势,进展农业加工、文化旅行,积极融入增城北部的生态经济圈。

4、完善碳汇空间格局

以三大主体功能区的为基础,构建生态安全的都市格局,营造都市自然之美。

增城南部和中部,充分梳理都市开发空间,以扩大都市碳汇为目标,对全市山、水、田进行分区、分级,城区外层山水引入、内层水系激活,围绕绿道构建都市生态网络体系,在城区内建立〝全互通〞的〝都市田园脉络〞,实现〝显山露水〞的都市生态空间,推动都市从〝碳源〞向〝碳汇〞转变。

北部地区,以建设广州东部林业碳汇基地为目标,在生态评估的基础上,操纵村镇进展规模,对森林植被、湿地、农田进行最严格的爱护,确保全市碳汇能力提升。

(二)大力进展新兴产业,建立低碳排放为特点的产业体系

1、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建设,构建低碳产业新城

依靠广汽本田、北汽集团等汽车产业集群,整合增城优质的汽车产业资源,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化和示范应用为重点,引进电动汽车研发设计、关键零部件生产、充电设备生产及有用技术推广等,将增城建成集新能源汽车生产、运行、示范、实验、检测、研发、人才培训于一体新能源汽车创新平台。

形成以骨干企业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到2020年力争将增城建设成为广州东部新能源汽车生产研发与服务保证示范基地,初步形成具有国际前列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品牌阻碍和技术水平,将增城建设成为国家级低碳产业示范新城。

2、进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培养低碳经济增长点

围绕〝广东省太阳能光伏产业园〞的建设,大力进展太阳能光伏产业,重点引进太阳能光伏电池、光伏发电系统研发和生产等新能源项目,建成技术领先、配套完善、竞争力强、产业集群化,国际一流水平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集制造、研发、物流、服务于一体的广东省太阳能光伏产业进展平台。

近期,以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200MW高能效单/双面太阳能电池及分布式能源项目、广州通用光伏科技年产7000万㎡超白压延太阳能光伏基片项目为基础,完善产业链研发设计、组件封装、进口材料替代、配套设备制造等环节建设,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培养都市经济增长点。

3、培养壮大低碳为特点的现代产业

以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为要紧突破口,提升本地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加快培养进展低碳化的现代产业。

现代服务业:

坚持把优先进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增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大力进展总部经济、现代物流、商贸服务、信息产业、商务服务、生物医药、医疗保健、人文旅行、文化创意、都市观光农业等现代服务业。

围绕〝增强本土企业根植性,提升产业奉献〞为目标,进展总部经济、商务服务业,完善和强化本地区的商务服务功能,增强增城产业链高端资源的集聚能力;

以〝扩大流通规模、降低物流成本〞为目标,进展现代物流、商贸服务、信息服务,突出增城〝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进展优势,促进现代商贸流通进展,建立物流、信息、商贸高效集成的的国际化商贸体系;

以〝整合服务要素、增强都市竞争力〞为目的,进展医疗保健、人文旅行、文化创意,结合本地资源禀赋推出商务会议、生态观光、创意旅行等产品,实现产业联动进展,引导增城现代服务业升级进展,提升都市整体竞争力和产业进展水平,提高现代服务业的附加效应和综合效应。

先进制造业:

积极吸引国内外先进产业资源,提升增城制造业在的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为主线,做大做强汽车和摩托车产业,培养进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电力设备和材料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培养一批规模大、技术高、效益好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大型企业;支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企业,开展跨国界、跨区域、跨行业并购重组,提升增城先进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4、推动传统产业低碳化

应用低碳进展理念、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低碳化进展。

推进重点行业的低碳化改造:

严格清洁生产制度,引导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向产业链价值高端环节转移。

通过完善政策手段,支持和鼓舞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本土企业向产业价值链两端附加值较高的研发、设计、销售、市场服务、虚拟经营〔行业标准制定、市场定价权等〕等方面延伸,推动传统产业品牌化、高科技化进展,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

创建低碳产业园:

加快对现有产业园区低碳化改造,完善基础设施,促进低碳产业集聚,优化产业链,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

制定严格的资源、能源利用、污染物排放标准,广泛采纳清洁能源与系统节能技术,推动太阳能光热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应用,促进园区产业低碳化进展。

选择新塘环保产业园和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展低碳生态工业园区的创建工作。

5、探究进展静脉产业

加快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使用最新技术、具有一定规模的废旧汽车加工回收、废旧金属加工回收、废旧塑料加工回收等重点静脉产业集群。

积极推进城乡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行〝收集-转运-集中处置-资源化〞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6、构建新兴产业进展公共平台

技术平台:

支持企业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研创新体系。

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来增城设立研发中心,推进国际化的科技合作。

服务平台:

利用广州东部枢纽中心的建设,通过政府引导、行业协会组织、企业参与的模式建设产业服务中心,从产品展现、会议展贸、营销服务、信息服务等入手,为本土企业提供完善的进展服务。

(三)优化能源结构,加大低碳和无碳能源应用

1、稳步推进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

大力进展太阳能热、光伏利用,推进与建筑结合的太阳能利用。

鼓舞城区房地产开发项目中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热水等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开拓太阳能在工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鼓舞进展太阳能空调制冷、太阳能干燥、太阳能温室等太阳能利用项目,实现太阳能利用为主的多能互补。

在道路、公园、车站、农村等公共设施照明中推广使用光伏电源路灯照明,逐步扩大都市光伏发电的利用量,为光伏发电提供必要的市场规模,促进我市太阳能发电技术的进展,做好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战略储备。

到2020年,力争建设一批太阳能利用示范村、示范镇、示范社区、示范园区等。

2、加强生物质能开发

依照增城的资源条件,重点进展生物质发电、沼气、污水、污泥、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等。

垃圾综合利用和沼气发电:

采取政府示范,市场跟进的模式,依靠垃圾填埋场建设沼气热电联产项目,补充当地电力资源。

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工业有机废水处理和污水处理厂建设沼气工程,合理配套安装沼气发电设施和污泥资源化利用系统,一方面拓展增城能源利用结构,另一方面有效的减少畜牧业和工业污染。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

开展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应用示范点建设,在北部农业地区建设大型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加工厂,实行规模化生产,改变农村用能方式,替代工业企业生产必须的化石燃料。

3、增加天然气利用率

积极和谐广州燃气集团,加快增城天然气供给与管道建设,力争到2020年底,实现增城要紧城区居民天然气全覆盖。

(四)推进交通节能,进展低碳交通

1、调整都市运输结构

积极配合广州市,加快推动地铁13号线、16号线、21号线、广州近郊列车等轨道交通以及广州东部新塘交通枢纽中心的规划建设,构建都市低碳交通网络骨架,提高轨道交通占全市运输总量的比重,远期实现居民跨境交通以轨道交通为主。

2、优化交通模式

大力进展公共交通,加大市区公共交通供给,提高公共客运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公共客运服务均等化,建立安全、优质、便利、畅达的公交服务体系,引导全市居民出行交通模式低碳化。

建立多层次的交通枢纽:

近期围绕地铁站点,建设荔城、新塘〔东部枢纽中心〕、石滩建设都市综合运输枢纽,提供高效的人流、物流联运系统;中、远期在中新、派潭建设客运为主的客运枢纽中心,为都市重点产业组团进展提供必要条件。

在各组团之间建设都市快速公交系统〔BRT〕,提升都市内部的资源流通效率。

通过多层次的交通枢纽建设,构建增城发达的交通网络,满足都市交通需求。

提高公共交通站点覆盖率:

适度提高中心城区公交站点的覆盖率,力争实现公交站点800米半径覆盖率90%。

增加乡村公共交通服务质量:

进一步加强〝村村通公交〞工程建设,优化原有的乡村公交服务体系,增加乡村公交班车密度,提高乡村公共交通服务质量。

3、推进低碳排放和低耗能的交通方式

对辖区内车辆实施严格的排放治理,鼓舞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剔除高耗能汽车等手段,推动增城的低碳交通进展。

鼓舞使用清洁能源汽车:

,鼓舞使用以天然气、生物燃料和电动汽车,在公交、出租等公共服务领域,连续增加清洁能源汽车的使用比例。

同时,公务用车强制推行清洁能源汽车应用,专门是电动汽车。

到2021年,实现电动汽车10000台的应用规模,力争完成10座中心充电站、100座一般充电中心、1000座充电桩的建设,建成适应电动汽车规模化应用的基础条件。

剔除高耗能汽车:

辖区车辆实施严格的汽车排放治理,加快剔除老旧、高耗能、高排放的汽车,对现有运输工具进行节能改造,到2021年,营运车辆全部达到排放量限值标准。

4、建设智能交通信息平台

大力推动智能交通治理系统和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加快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建设中的应用,提高交通运输组织治理的现代化、智能化、科学化水平,促进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和谐,逐步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隙衔接〞,降低运输工具空驶率。

5、构建城区慢行系统

结合绿道建设,推进中心城区的慢行系统建设,倡导〝绿色出行〞。

围绕荔城、新塘居住区,配合紧凑都市空间构建,建设15分钟步行服务圈,圈内配套完善的都市配套设施,逐步形成短途以步行为主的交通模式。

加快中心城区和北部生态旅行中心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建设,确保到2021年,公共自行车服务点覆盖荔城、新塘中心城区;要紧旅行景点建立配套完善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并鼓舞和支持自行车租赁商业化运营。

(五)加强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强化工业企业的节能降耗,促进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

重点抓好汽配制造、纺织服装、造纸、橡胶制品、电力等产值耗能较高行业和综合耗能较高的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

把节能评估审查作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强化项目审批问责制,确保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耗能水平达到耗能限额标准及要求。

对2020年产值单耗较高的纺织服装业、木材加工业、印刷业、橡胶制品业、黑色金属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供应等耗能较高的行业执行差别电价政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剔除汽配、纺织、金属加工等行业的落后产能,运用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落后产能进行改造。

2、加强建筑节能,进展高能效建筑

加强新建建筑的节能监管:

着力抓好新建建筑施工时期执行标准的监管和稽查,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相关节能建筑标准,并纳入建筑工程全过程监管。

重点抓好民用建筑信息公示制度及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加快建设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机构。

城镇新建建筑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设计时期达到100%,施工时期达到98%。

积极推动新建房地产开发项目,参与国际绿色社区的评判与认证。

到2020年,实现政府及大型公共建筑节能100%达标,获得绿色社区认证住宅区5个。

既有非节能建筑改造:

完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鼓舞机制,落实补贴、退税等鼓舞政策,引导社会积极参与节能改造。

加强对市直机关大楼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耗能统计、能源审计工作,建立办公楼和大型公共建筑耗能监测中心,实施公共建筑的耗能审计和治理。

条件成熟后,扩大既有建筑的节能监测范畴,对非节能民用、商用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加强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的推广应用:

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以及优质环保节能的绝热隔音材料、防水材料和密封材料,提高节能材料的应用比例。

组织编制并公布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的建筑技术、材料指南,引导建筑节能技术材料的推广和应用。

到2021年节能建材产品在新建建筑的使用比率达到50%以上,到2020年节能建材产品在新建建筑的使用比例达到90%以上。

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提高建筑能效:

积极推广太阳能光伏、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提高单位建筑面积能源消耗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鼓舞酒店、办公楼、企业生产用房等进行能源供给改造示范和应用,重点研究进展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推动太阳能光、热与建筑一体化综合应用规模化。

加强建筑能源回收系统建设,通过建筑排热、势能的回收利用,进一步提升建筑能效。

(六)实施低碳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进展

1、积极开展城乡统筹,推动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结合派潭、小楼、正果镇中心区和白水寨风景名胜区、湖心岛风景区、联安湖景区、小楼人家景区、何仙姑景区等重点进展地区的建设,实施〝迁村并点、城乡统筹、土地集约开发〞,探究集体土地承包权流转、试点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激活农村土地资源活力,充分开释农村土地价值,高效集约利用农村土地资产,为农村经济进展、农民增收奠定基础。

2、以第一产业为基础,构建〝接二连三〞的低碳产业体系

依靠良好的农业生产基础实施产业化进展战略,扶持丝苗米、迟菜心、黄塘头菜、小楼冬瓜、白水寨番薯、菊花、百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