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及答案归纳历年考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0382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5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及答案归纳历年考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及答案归纳历年考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及答案归纳历年考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及答案归纳历年考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及答案归纳历年考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及答案归纳历年考点.docx

《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及答案归纳历年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及答案归纳历年考点.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及答案归纳历年考点.docx

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及答案归纳历年考点

序号

问题

答案要点

第一章货币供求理论

1

【基础货币】

(2001)

又称高能货币,它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表现为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和公众持有的通货。

用公式表现为B=C+R。

B:

基础货币;C:

现金;R: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

它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并且是由中央银行资产业务创造的,它是信用货币创造的源头。

并受商业银行经营状况与经济增长周期、财政收支状况、国际收支状况等因素影响。

2

【货币层次】

中央银行在建立现代货币统计体系时采取的一个主要的标准是各种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即“一种资产以较小的代价转换为实际购买力的便利性”。

根据“流动性”的不同将货币分为不同的层次。

虽然各国中央银行在实践中采取的具体统计口径不尽相同,但一般的分类(我国人民银行的货币统计体系)为:

M0:

流通中现金;M1:

M0+活期存款;M2:

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含证券公司存放在金融机构的客户保证金))。

这种分类的经济意义在于,M1(“狭义货币”),一般构成了现实的购买力,对当期的物价水平有直接影响;而M2(“广义货币”),其中包含暂时不用的存款,它们是潜在的购买力,对于分析未来的总需求趋势较为重要。

3

【流动性偏好】

(2000)

凯恩斯继承、综合了费雪的现金交易说和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说,提出了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即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

由于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需求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对利率的变化不敏感,可以合写为:

M1=L1(Y);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在将来的某一适当的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这种投机活动最典型的就是买卖债券。

投机活动的货币需求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

当前利率水平、投机者心目中的正常利率水平以及投机者对未来利率变化趋势的预期。

如果整个经济中有许多投机者,而且每个投机者所拥有的财富对于所有投机者的财富总额是微不足道的,那么,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就成为当前利率水平的递减函数,即M2=L2(r)。

因此,M=L1(Y)+L2(r)。

可见,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直接而明确地指出货币的投机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至于交易需求,则不受利率影响。

***

4

简要说明货币供应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2002内生性简答,2009选择)

所谓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的争沦,实际上是讨论中央银行能否“独立”控制货币供应量。

1、内生性指的是货币供应量是在—个经济体系内部由多种因素和主体共同决定的,中央银行只是其中一部分,因此,中央银行并不能单独决定货币供应量。

从上述货币供应模型中可以看出,微观经济主体对现金的需求程度、经济周期状况、商业银行、财政和国际收支等因素均影响货币供应。

2、外生性指的是货币供应量由中央银行在经济体系之外独立控制的。

其基本理由是,从本质上看,现代货币制度是完全的信用货币制度,中央银行的资产运用决定负债规模,从而决定基础货币数量,只要中央银行在体制上具有足够的独立性,不受政治因素等的干扰,就能从源头上控制货币供应量。

事实上,无论从现代货币供应的基本模型,还是从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来看,货币供给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内生性”的,而“外生性”理论则依赖过于严格的假设。

(我国货币供应的内生性)具体到中国,多数人赞同“内生论”。

首先,中国的中央银行本身并非严格的独立决策主体,其控制货币供应的能力在制度上缺乏保证;其次,大量的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往往压迫商业银行不断增加贷款,从而压迫中央银行被动地增加货币供应,形成所谓的“倒逼机制”。

应该说,随着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非国有经济比重的不断上升,这种“倒逼机制”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弱化了。

但是关于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的另一个问题值得重视,这就是中央银行货币调控在经济周期中的不对称。

简单地说,在经济过热时期,中央银行作为货币供应的源头,如果决心控制货币供应,其效果比较显著;但是,在经济活动不活跃时期,企业、商业银行的自主决策能力较强,中央银行即使有意愿扩张信贷,往往效果有限。

此外,从国外净资产的运作角度来看,近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顺差持续增长,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并成为中央银行释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中央银行被动增加基础货币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的货币供应的内生性。

5

简要比较费雪方程与剑桥方程。

比较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前者为M=,其中,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Y为产出;后者为Md=kPY,这里,PY是名义收入,它可以体现在多种资产形式上,货币只是其中的一种,因此,货币需求是名义收入的一个比率为k的部分,k的大小则取决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或者说取决于其他类型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从形式上看,剑桥方程与费雪方程似乎没有区别,实际上,两个方程式存在显著的差异。

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费雪方程式从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着手,而剑桥方程式则从货币的价值储藏手段功能着手,从个人资产选择的角度进行分析。

(2)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而剑桥方程式则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这个存量占收入的比例。

所以对前者也称之为现金交易说,而剑桥方程式则被称为现金余额说。

(3)两个方程式所强凋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

费雪方程式从宏观角度,货币需求仅为收入的函数,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角度,将货币需求看作是一种资产选择的结果,这就隐含地承认利率因素会影响货币的需求,这种看法极大地影响了以后的货币需求研究。

6

简要说明货币主义“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经弗里德曼等人努力再度复活,称为“现代货币数量论”,弗里德曼理论的特点是,一方面采纳凯恩斯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核心思想,利用它把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改写为货币需求函数,另一方面又基本肯定货币数量论的主要结论,即货币量的变动反应于物价变动上,货币数量在长期中只影响宏观经济中的名义变量,不影响真实变量。

弗里德曼按照微观经济学需求函数分析方法,主要考虑收入与持有货币的各项机会成本,构建了一个描述性的货币需求函数,该函数可以简化为:

Md/P=f(YP,w,,rb,rm,,re,1/P•dP/dt;u),其中,Md/P是对真实货币余额的需求;YP为永久收入;w为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率或得自财产的收入者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率;rm,rb,re分别为货币、债券、股票的预期回报率;1/P•dP/dt为预期通货膨胀率;u为反映主观偏好、风险及客观技术与制度等因素的综合变数。

永久收入是弗里德曼分析货币需求中所提出的概念,可以理解为预期未来收入的折现值,或预期的长期平均收入。

货币需求与它正相关。

强调永久收入对货币需求的重要作用是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一个特点。

弗里德曼把财富分为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

人力财富所占比例越大,处于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也就越大;而非人力财富所占的比例越大,则货币需求相对越小。

这样,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例与货币需求为负相关关系。

对于货币需求,弗里德曼最具有概括性的论断是:

由于永久收入的波动幅度比现期收入小得多,且货币流通速度(永久收入除以货币存量)也相对稳定,因而,货币需求是比较稳定的,据此得出了著名的“规则货币供应”(“单一规则”)的政策主张。

***

7

试论述西方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沿着货币持有动机和货币需求决定因素这一脉络,经历了传统货币数量学说、凯恩斯学派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学派货币需求理论的主流沿革。

1.传统的货币数量理论:

20世纪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的现金交易数量说和英国剑桥大学马歇尔等人提出的现金余额说,被视为现代货币需求理论的源头。

2.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凯恩斯继承、综合了费雪的现金交易说和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说,提出了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即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

3.凯恩斯理论的发展:

第一:

鲍莫尔对交易性货币需求的修正。

鲍莫尔运用管理学中的最优存货管理方法,深入分析了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第二:

托宾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修正。

托宾讨论了在利率预期不确定前提下,作为风险回避者的投资者最优金融资产的组合。

以上是对货币需求发展理论的简略描述,从中可以看出如下的脉络:

1.货币需求理论中所考察的货币,马克思及其前人重视的是贵金属。

2.将宏观总量作为考察货币需求这一问题的出发点是费雪及其前人的一贯的思路。

3.仅从宏观角度考察这一问题,纳入视野的就只是商品实现的需求和各种支付的需求,从而需要的只是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

4.货币需求函数,如果可以这样粗略地加以表述的话,就从f(Y)发展为f(Y,r),并不断纳入更多的自变量。

8

试述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供应与扩展过程。

货币的定义抽象理解为“在商品的交易和债务偿付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中央银行在建立现代货币体系时采取的一个主要的标准是各种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即“一种资产以较小的代价转换为实际购买力的便利性”。

货币统计体系:

M0:

流通中现金;M1:

M0+活期存款;M2:

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含证券公司存放在金融机构的客户保证金))。

这种分类的经济意义在于,M1(“狭义货币”),一般构成了现实的购买力,对当期的物价水平有直接影响;而M2(“广义货币”),其中包含暂时不用的存款,它们是潜在的购买力,对于分析未来的总需求趋势较为重要。

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是中央银行体系供应的,因此,中央银行是信用货币的源头,而商业银行是枢纽。

商业银行的信用货币创造扩张:

商业银行体系通过其获得的原始存款发放贷款,通过原始存款在体系内的辗转存贷,从而成倍创造派生存款。

经货币扩张,整个银行的存款货币总量D(存款货币总量)=R(原始存款)/RRr(法定准备比率)。

原始存款正好等于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总额,假设前提为商业银行将收到存款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用作存款准备;另外,整个商业银行体系没有“现金漏损”。

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供应:

中央银行是一国惟一的货币发行机构,因而经济活动中的新增货币供给量首先是由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发行出来的。

其基本过程是:

当经济活动主体需要更多的货币时,会增加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当商业银行的信贷不能满足这一需求时,商业银行就会向中央银行贷款;同时当财政出现赤字时,也会从中央银行透支,这样中央银行的各项资产就会增加,从而使商业银行的存款增加,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增发贷款,同时增加其在中央银行交纳的准备金存款。

最终,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存款准备金总和在数量上等于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此外,商业银行在经营经营中需要面对客户提取现金的需要,因此,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进一步分解为准备金存款和流通中的现金两部分.

9

试述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间的关系。

(新)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的关系表现为:

一,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但同等的总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货币需求;二,货币需求引出货币供给,但也绝非是等量的;三,货币供给成为总需求的载体,同样,同等的货币供给可能有偏大或偏小的总需求;四,总需求的偏大、偏小,会对总供给产生巨大的影响:

总需求不足,则总供给不能充分实现;总需求过多,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推动总供给增加,但并不一定可以因此消除差额;五,总需求的偏大、偏小也可以通过紧缩或扩张的政策予以调节,但单纯控制需求也难以保证实现均衡的目标。

货币的供与求、市场的供与求,他们之间的作用都是相互的(图);由图,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有着紧密的联系,货币均衡有助于市场均衡的实现。

但是,二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即货币均衡并不必然意味着市场均衡。

原因在于:

一,市场需求是以货币为载体,但并非所有的货币供给都构成市场需求。

满足交易需求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及现实流通的货币,形成市场需求;而作为保存价值的现实不流通货币则不构成市场需求,或者说它是潜在的需求而不是当期的需求,这种差别可以表示如下:

货币供给=现实流通的货币+现实不流通的货币;市场需求=现实流通的货币*货币流通速度。

二,市场供给要求货币使之实现,或使之出清,因此提出对货币的需求。

但这方面的货币需求也并非对货币需求的全部。

对积蓄财富所需的价值保存手段则并不单纯取决于市场供给,或至少不单纯取决于当期的货币供给—用于保存财富的货币显然有很大部分是多年的积累。

这种差别可表示如下:

市场供给/货币流通速度=对现实流通货币的需求;货币需求=对现实流通货币的需求+对现实不流通货币的需求。

如果简单理解,可以说市场总供需的均衡关系是处在现实流通状态的货币的供需关系意义地对应着。

但也应该注意,现实流通的货币与现实不流通的货币之间是可以而且事实上也是在不断转化的。

10

试析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及其扩展界限。

(新)

在货币量能否推动实际产出的论证中,现在已被广泛认可的是联系潜在资源、可利用资源的状况进行分析的方法:

一,只要经济体系中存在着现实可用做扩大再生产的资源,且其数量又比较充分,那么,在一定时期内增加的货币供给就能够提高实际产出水平而不会推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二,待潜在资源的利用持续一段时期而且货币供给仍在继续增加后,经济中可能出现实际产出水平同价格水平都在提高的现象;

三,当潜在资源已被充分利用但货币供给仍在继续扩张,经济体系中就会产生价格总水平上涨但实际产出水平不变的情况。

这三个阶段可用图表示。

图中,B点(货币供给增加既有实际产出效应又有物价上涨效应阶段的终点,也是货币供给增加只具有物价效应而无实际产出效应阶段的起点)实际上是一定时期产出增长的极限点。

达到这一点,意味着经济体系中的现实可利用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如果没有达到,则可以表述为,在实际GNP水平与潜在GNP水平之间还存在缺口。

一般说来,存在实际GNP和潜在GNP之间的缺口是对多数国家经济成长状态的描述。

换言之,在现实生活中,实际经济增长率很难达到使潜在资源被全部利用的程度,因此,总会存在一定的潜在GNP损失。

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

当货币供给扩张的作用超越了A点(货币供给只具有实际产出效应而无物价上涨效应的临界点)之后由于产出增加的同时还伴随着物价的上涨,公众对物价上涨的心理承受力等因素就会对政策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二章利率理论

1

【收益的资本化】

由于利息已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于是任何有收益的事物,即使它并不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甚至不是甚至不是真正有一笔实实在在的资本存在,也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

这被习惯地称为收益“资本化”。

2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是借款契约和有价证券上载明的利息率,也就是金融市场上的市场利率,它包含了物价变动的预期和货币增贬值的影响。

而实际利率则是指名义利率剔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的利率,是债务人使用资金的真实成本。

二者关系为: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3

【基准利率】

是带动和影响其他利率的利率,也叫中心利率。

它的变动是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各国利率体系的核心。

中央银行改变基准利率,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借款成本,从而对信贷起着限制或鼓励的作用,同时影响其他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

4

【利率与收益率】

利率是利息与本金的比率,但这不能准确衡量投资者在一定时期内持有证券的收益状况。

能够准确衡量在一定时期内投资人持有证券所能得到多少收益的指标是收益率。

对于任何证券而言,收益率是向持有者支付的利息加上以购买价格百分比表示的价格变动率。

即债券的收益率等于当期收益率加上资本利得率。

特别是当债券价格大幅度波动从而引起显著的资本利得或损失时,收益率与当期收益率的差别更为明显。

5

【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

金融市场上的利率种类根据期限可分为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

短期利率是指时间在一年以内的利率,主要表现为货币市场利率;长期利率一般是指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利率,主要表现为资本市场的利率。

无论是短期利率还是长期利率,利率在金融市场上是被联结在一起的,即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会同时升降。

但短期利率一般都低于长期利率。

6

简要说明西方利率理论中流动性偏好理论与可贷资金理论及古典利率理论的异同(简述各自主要内容)。

(2004,2008)

三个理论都是从供求关系来解释利率的决定,但不同学派对供求关系的解释。

不同之处在于:

1、古典利率理论。

其主要思想包括:

利率由投资需求与储蓄意愿的均衡所决定。

投资是对资金的需求,随利率上升而减少,储蓄是对资金的供应,随利率上升而增加,利率是资金需要和供给相等时的价格。

2、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它是古典利率理论的逻辑延伸和理论发展:

一方面它继承了古典利率理论以长期实际经济因素分析利率变动的理论传统,另一方面开始注意货币因素的短期作用,并以流量分析为线索。

可贷资金理论认为,利率由可贷资金的供求决定。

可贷资金的供给包括总储蓄和银行新创造的货币量;可贷资金的需求包括总投资和因投机动机而发生的闲置货币所储存金额的增加量。

可贷资金总量在很大程度上受中央银行的控制,因此政府的货币政策成为利率决定的因素而必须考虑。

3、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它是由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偏重短期货币因素分析的货币利率理论。

根据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货币需求包括交易性需求、顶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

货币供给表现为满足收入和利率函数的货币需求的供应量,是政策变量,取决于货币政策。

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可表示为Md=M(Y,I)

Ms=KY+L(I)

Md=Ms

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与可贷资金利率理论之间的区别表现在:

一,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是短期货币利率理论,而可贷资金理论是长期实际利率理论;二,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中的货币供求是存量,而可贷资金理论是对货币供求流量的分析;三,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主要分析短期市场利率,而可贷资金理论主要研究实际利率的长期波动。

***

7

1、试述新古典综合学派对于利率决定的分析。

(IS-LM模型,2003均衡利率如何决定简答)

利率水平是研究利率量的决定,即利率究竟是多少的问题。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希克斯和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在总结古典利率理论和可贷资金利率理论以及凯恩斯的利率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IS-LM分析法。

西方经济学家在运用IS-LM模型分析法分析经济时,是将国民经济的均衡看成是实物方面的均衡与货币方面的均衡,即市场被划分为商品市场及货币市场。

IS曲线表示使商品市场的供求相均衡的利率与收入组合;LM曲线表示货币市场的供求均衡时的利率与收入组合;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就是同时使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相均衡时的利率与收入组合。

在这点决定的利率为均衡利率,所决定的收入为均衡收入,在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支配下,整个国民经济实现了均衡。

见图。

在图中,只有在两条曲线相交的均衡点E点上,两个市场才能同时达到平衡,此点决定的利率i是同时满足两个市场均衡条件的均衡利率;Y是同时考虑两个市场均衡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

当IS和LM曲线发生移动时,均衡利率必然也发生相应变动。

由于IS的变动是由投资和储蓄的变动引起的,LM变动是由货币供给或货币需求的变化引起的,因此,这些变量的改变都将改变均衡利率的位置,引起利率和收入的改变。

***

8

利率对一国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其制约条件有哪些?

利率是金融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变量。

它的变化可以通过影响借贷双方的利益影响经济活动的其他变量,而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具体表现为:

(1)利率与消费和储蓄。

利率较高时,储蓄会增加,消费会减少;利率较低时,储蓄会减少,消费会增加。

(2)利率与投资。

利率是企业投资的成本,利率越高,投资规模会越小;反之,低利率则有利于增加投资。

(3)利率与通货膨胀。

在一个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社会中,高利率可抑制通货膨胀,当经济萧条时,通过低利率则可防止过度紧缩。

(4)利率与金融机构。

当利率变动后,金融机构的资产会随着利率的变动而作出相应的调整。

通常是在发放贷款和政府债券之间转移。

这使得中央银行利用利率作用调控宏观经济成为可能和有效。

(5)利率与对外经济活动。

利率变动对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进口的影响;二是对资本输出输入的影响。

当利率水平较高时,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出口竞争能力下降,从而引起一国对外贸易的逆差;相反,降低利率会增加出口,改善一国对外贸易收支状况。

从资本输出输入看,在高利率的吸引下,外国资本会迅速流入,可以暂时缓解国际收支状况。

但高利率也存在负面影响,如输入通货膨胀等。

制约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主要有:

(1)一国经济中微观经济主体的独立性程度以及对利率的敏感性程度;

(2)一国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是利率能否在各市场间迅速传导并引导资金流动的前提;

(3)利率种类的多少,利率决定的市场化程度以及中央银行是否以利率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等也会影响利率作用的发挥。

第三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1958年发表的有关失业与工资变动率之间关系的英国实例研究结论:

在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置换关系,并以一条曲线概括该现象,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

依此曲线,作为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只有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寻求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某一适当的组合点,而难以达到两全其美。

可能的选择只有

(1)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

(2)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充分就业;(3)在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两极之间进行权衡或相机抉择。

2

【通货膨胀】

在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通常将通货膨胀定义为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这个定义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1.强调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作为考察对象,目的在于股票、债券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相区别

2.强调“货币价格”,即每个单位商品、服务用货币数量标出的价格,是要说明通货膨胀分析中关注的商品、服务和货币的关系,而不是商品、服务与商品、服务相互之间的对比关系。

3.强调总水平,说明这里关注的是普遍的物价水平波动,而不仅仅是地区性的或某类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波动。

4.关于持续上涨,是强调通货膨胀并非偶然的价格波动,而是一个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具有上涨的趋势。

3

【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

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的趋势和程度的价格指数。

由于直接与公众的日常生活相联系,这个指数在检验通货膨胀效应方面有其他指标难以比拟的优越性。

4

【强制储蓄效应】

政府如果通过向中央银行借债,从而引起货币增发这类办法筹措建设资金,就会强制增加全社会的投资需求,结果是物价上涨。

在公众名义收入不变条件下,按原来的模式和数量进行的消费和储蓄,两者的实际额均随物价的上涨而相应减少,其减少部分大体相当于政府运用通货膨胀实现政府收入的部分。

如此实现的政府储蓄是强制储蓄。

5

【收入分配效应】

由于社会各阶层收入来源极不相同,因此,在物价总水平上涨时,有些人的实际收入水平会下降,有些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却反而会提高。

这种物价上涨造成的收入再分配,就是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

6

【资产结构调整效应】

也称财富分配效应,是指由物价上涨所带来的家庭财产不同构成部分的价值有升有降的现象。

7

【滞胀】

(新)(2009选择)

20世纪60年代,许多西方国家应用菲利普斯曲线制定政策,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然而,进入20世纪70年代,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先后出现了滞胀,即经济过程所呈现的并不是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相互“替代”,而是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相伴随,高的通货膨胀与高的失业率相伴随。

这就说明,菲利普斯曲线的描述和推导并非总能成立。

8

1、简述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

(新)

需求拉上或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假说,是用经济体系存在对产品和服务的过度需求来解释通货膨胀形成的机理。

其基本要点是当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比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时,过多的需求拉动价格水平上涨。

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供给表现为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