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9课 说木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0262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9课 说木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 第9课 说木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 第9课 说木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 第9课 说木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 第9课 说木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9课 说木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

《高中语文 第9课 说木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9课 说木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 第9课 说木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

高中语文第9课说木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

2019年高中语文第9课说“木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

预习提示

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至三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第四至六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第七段是小结,强调理解“木”的艺术形象的重要性。

而全文的中心则是通过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落叶”与“落木”、“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说明诗歌语言的形象性、暗示性的特征。

对提高我们的诗歌鉴赏能力,很有启发。

学习本文,宜采用如下方法:

(1)抓住重点读书。

这篇课文引用了不少诗篇,疏通这些诗句的涵义,固然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但不能把这作为重点。

阅读本文仍然应当强化对文本的解读,应该在理解每个段落乃至每个层次的要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概括,进而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全文中心。

(2)学以致用读书。

课文通过对“木”“木叶”“落木”等词语的概念及其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形象意义的分析,生动地说明了诗歌语言的丰富的暗示性的特征。

加深对诗歌语言这一特征的理解,很有助于我们的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

所以,我们应当运用作者提示的方法,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多进行诗歌鉴赏的练习。

(3)探究提问读书。

“木”“木叶”“落木”“树”“树叶”“落叶”,这都是我们天天见到的词语,可是我们却从来也没有想过其中有什么学问。

但是,作者不囿于俗见,从中发现一连串的问题。

为什么诗家们都爱用“木叶”而不用“树叶”?

为什么诗歌中只见到“树”或“叶”而不见“树叶”?

为什么明明是描写“落叶”,诗人们却偏偏要写成“落木”?

作者顺着这些问题深入探索,终于揭开了其中的谜团。

这种探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对我们的学习是很好的启示。

课文解读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 (《九歌》)(出自《九歌·湘夫人》,全诗抒写湘君追怀湘夫人的情景。

湘君来到湘江边与湘夫人约会,但湘夫人却只降临在江北的沙洲之上,湘君远远望去,却不能相会,心中愁苦万分。

此两句景物描写烘托了湘君“目眇眇兮愁予”的情怀。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如谢庄《月赋》说: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谢庄,南朝诗人。

此两句烘托秋月初升之境,营造了一种孤独凄楚的氛围。

)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陆厥,南朝诗人。

此诗刻画了节义之士顶天立地的形象。

这是诗开篇的景物描写,由秋天的肃杀之景引发下面节士内心的慷慨之情。

浦,水边;歇,在这里是“萦绕”的意思。

)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王褒,原为南朝梁大臣,梁为西魏所灭,王褒被俘北去,途中作《渡河北》一诗。

开头这两句的景物描写,烘托了对南国无限思念的感情。

)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

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第一段,开门见山,径奔主题。

作者列举读者习见的古代著名诗文为例说明一个现象:

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那么,“木叶”有什么诗意,为什么会受到诗人们的钟爱呢?

读完本段,读者自然会带着这样的问题,饶有兴致地随着作者继续深入探讨。

]

“木叶”是什么呢?

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诗句大意是:

橘,这天地间美好的树呀,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后皇,皇天后土,这是对天地的尊称。

徕,通“来”,句中助词。

服,习惯、适应。

)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淮南小山,汉代诗人。

诗通过描写山中的艰苦危险,劝隐士放弃山林隐居生活。

)无名氏古诗里也说: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选自汉《古诗十九首》,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

华滋,茂盛的花朵。

)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

[作者通过对“木”字的释义引出诗歌语言中又一个奇特的现象:

“木”的意义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却大量地运用“木叶”一词,少有“树叶”一词。

这是为什么?

由此,作者把探究推进一层。

]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 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

“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 ( 萧纲《折杨柳》)(萧纲,即南朝梁简文帝,宫体诗人。

“鸟飞得”,鸟自由自在地飞翔。

得,得意,满足。

另说是“鸟飞碍”,指树叶茂密,鸟飞受到阻碍。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 陶渊明《拟古》 )(后面的句子是: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意思是,云间之月皎洁明亮,绿叶丛中繁花似锦,固然无比美好,但月盈必亏,花开必落,今日虽是花好月圆,但不久之后又当如何呢?

华,花。

)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 柳恽《捣衣诗》 ) (柳恽,南朝诗人。

此诗描写江南女子对远在北国边境服役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这两句诗写思妇由眼前所见江南秋天之景而遥想塞北寒秋之景。

捣衣,古人在裁制寒衣前,要将纨素一类衣料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捣,使其平整柔软。

亭皋,水边平地。

陇首,泛指北方边塞之地。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 沈佺期《古意》 )(沈佺期,初唐诗人。

此诗写闺妇对远行戍边的丈夫的思念。

所引诗句大意是:

深秋九月的捣衣声,催落树上枯叶;丈夫戍守辽阳十年,她日夜怀想思念。

砧,捣衣用的石头。

)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

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

[作者顺着“树叶”“木叶”的思路继续探索,又发现一个语言现象:

古代诗人不仅常常单用一个“树”字,而且凡是在该用“树叶”一词之时也常常化繁为简,只单用一个“叶”字,而用“木叶”一词之时却反过来避简就繁,一字不省,于是作者进一步发问:

为什么在古代诗歌中“树”与“叶”竟然不连用呢?

]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

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

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

“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

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庾信,南北朝文学家,原为南朝梁臣,奉命出使西魏,值西魏灭梁,被留。

历仕西魏、北周。

此赋概括了梁朝由盛至衰的历史,凝聚着作者对故国和人民遭受劫乱的哀伤。

所引诗句借景物描写形容梁朝军队溃败的情景。

“涔阳”,江岸名,今湖南澧县有涔阳浦。

极浦:

遥远的水边。

涔,cén。

《九歌·湘君》:

“望涔阳兮极浦。

”)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

[作者继续探索又发现一个奇特现象,古典诗歌中不仅不用“树叶”,而用“木叶”,而且还不用“落叶”,而用“落木”。

]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第二段,作者通过对古代大量诗歌语言的分析,发现一条规律,即明明是描写“树叶”,却偏偏用“木叶”,明明是描写“落叶”,却偏偏用“落木”。

作者说这是前人在诗歌语言上的创造。

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创造?

其中的创意又表现在哪里呢?

读到这里,自然又会激起继续探讨的兴致。

]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

“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

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

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

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

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从这一段开始,作者由对现象的分析深入到对本质的探讨。

作者分析“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一个“木”字。

诗人为什么钟爱一个“木”字呢?

原来诗歌是用形象思维,不用概念思维,“树叶”“落叶”虽然概念准确,合符逻辑,但是无助于形象的创造;“木叶”“落木”虽然从概念上看违背了逻辑,但是却有助于形象的塑造。

那么,这个“木”字是怎样有利于形象的塑造,又塑造了怎样的形象,“岂不大可思索吗?

”读者不由又期待阅读下文。

]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

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①”了。

(①万应锭:

中药名称,指一种万能药。

锭,锭药。

)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①,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

(①黄庭坚:

北宋诗人。

)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吴均,南朝诗人。

柳恽是吴均的朋友,他在远赴边塞之时赠吴均诗三首,吴均写了此诗作为酬答。

所引诗句描写了一幅寒风阵阵,木叶尽脱的景象,渲染出边地秋天的肃杀气氛,暗示友人行旅的艰险。

)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

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曹植,魏晋建安时诗人。

此诗塑造了一位拯救无辜者的少年侠士,寄寓着诗人冲决罗网、一试身手的热切愿望。

诗以“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发端,渲染出浓郁的悲剧气氛,隐喻当时政治形势的险恶和自己内心的愤恨不平。

)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

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

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

“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①”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①枯桑知天风:

出自《乐府诗集•饮马长城窟行》。

)[第四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也就是“木”所塑造出来的第一个艺术形象:

叶落。

作者先分析“木”所在的具体语境,指出“木”都是用来描写“秋风叶落”的景象,然后举例并对比分析“木”与“树”的形象的不同。

“寒风扫高木”,诗句中的“木”自然地含有落叶的因素,表现出“落山千木”的“空阔”的景象。

而“高树多悲风”,诗句中的“树”自然地含有“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是饱满的形象。

由此可见,“木”“本身就含有一个叶落的因素”。

]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①也在此。

(①不落于言筌者:

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有用工痕迹的地方。

严羽《沧浪诗话》:

“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

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

诗者,吟咏情性也。

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筌,捕鱼的竹器。

话出《庄子·外物》: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这是本段第一层,从理论上说明“木”字之所以具有“叶落”的形象,是因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这是作者在本文说明的重点,本文旨在通过对“木”的“概念意义”和“暗示意义”的分析,让读者明白诗歌语言的特征。

概念意义,也就是我们平时理解的意义,或者说是字典上的相对固定的意义,一般称之为“言内义”。

而所谓“暗示意义”也就是诗歌语言的潜在意义,“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一般称之为“言外义”,它能构成“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言已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①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①疏朗:

稀疏透明、通透明亮的意思。

)而“树”呢?

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所谓:

“午阴嘉树清圆。

” ( 周邦彦《满庭芳》 )(周邦彦,宋朝词人。

该词曲折传出作者仕途失意,流宦他乡的苦况。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是描写江南初夏景色的名句。

)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这是本段第二层,用对比的方法,具体说明“木”字与“树”字的潜在意义。

“木”字使人容易联想到“树干”而把“叶”排斥在外,因而暗示出“落叶”的形象,而“树”字“会使人想到了叶子”,“具有繁密的枝叶”,因而暗示出“浓阴”的形象。

]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

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

[这是本段第三层,说明“树”与“叶”的形象“十分一致”,紧密相联,“木”与“叶”“则全然不同”,互相排斥。

这样就照应了上文,说明为什么古代诗歌中没有“树叶”一词而只有“木叶”一词。

]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本段先阐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特征,再通过实例分析“木”与“树”不同的潜在意义,不仅归结了上文,说明“木”为什么有“叶落”的艺术形象,而且为下文分析“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张本。

]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这是过渡句,由“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过渡到第二个艺术特征。

用“树干”一词承接上文,用“颜色”一词领起下文。

]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这是本段第一层,概括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也就是“木”塑造的第二个艺术形象。

作者继续从“木”与“树”的潜在意义出发,带领我们进一步探索。

“树”从视觉分析,是“褐绿色”,从触觉分析,是“湿润的”,与“叶”相似。

而“木”呢,则要视觉上“透着黄色”,触觉上是“干燥的”,“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①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①窸窣:

xīsū,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它不同于: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 ( 曹植《美女篇》 )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曹植这首诗以美女盛年不嫁,比喻志士怀才不遇。

所引诗句大意是,美丽娴静的少女在岔路口采摘桑叶,柔密的桑枝轻轻摇动,采下的桑叶翩翩飘落。

)也不同于: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

(司空曙,唐代诗人。

这首诗是作者因表弟卢纶到家拜访有感而作。

见宿,留下住宿。

)“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这是本段第二层,作者引用诗句,采用举例和比较的方法,进一步具体说明“木叶”是清秋的落叶,是清秋的象征。

先指出秋天“木”的落叶不是春夏之交采桑女摘下的桑树的落叶,它是微黄的飘零的;再指出“木叶”也不是秋天雨中的长在树上的黄叶,它是爽朗的秋天飘落下来的干燥的黄叶,最后归结,它“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 ( 吴均《青溪小姑歌》 )(全诗是“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丹心寸意,愁君未知。

”用叶对树的缠绵依恋衬托女子对丈夫的思恋。

)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

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这是本段第三层,作者仍然采用比较的方法,分析“落木”和“木叶”的形象的差别。

“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而“落木”比“木叶”显得更“空阔”,更“疏朗”,而且没有了“叶”的“绵密”之意。

本段文字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也就是“木”的第二个艺术形象。

作者在第四段里说明了“木”的第一个艺术形象是“落叶”,但是,“木”“落”下的是什么样的“叶”呢?

于是作者在本段里进一步深入探索,指出“木叶”的形象一定是微黄的干燥的飘零的,是清秋的象征。

“木”的艺术形象由此得以深化。

作者在说明“木叶”的形象之时,又说明“落木”的形象,与第二、三段前后呼应。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第七段,全文小结,强调了明确“木叶”与“树叶”,“木”与“树”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的重要性。

特色鉴赏

1.以小见大,深入浅出。

课文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也就是文学语言的潜在意义,是一个深奥的理论问题,内容十分广博,几十万字,上百万字也不一定能把问题说深说透,而且即使说清了,一般的读者也不一定都能理解。

怎么样通过一篇二三千字的短文对这个问题加以通俗的解说,使读者既有理性的认识,又有感性的认识呢?

这是一个难题。

但是作者却善于选择一个很小的角度,从“木叶”这个习见的普通词语入手,探微发幽,层层掘进,由对现象的分析引伸到对理论的探讨,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既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使读者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了诗歌的殿堂。

2.层层设问,步步深入。

课文以“木叶”命题,论述的课题很小,但是作者旁征博引,涉及的诗词很多,内容庞杂。

怎样组织成篇,难度很大。

作者先从现象分析入手,引用一些名家名诗,发现“木叶”为什么是诗家钟爱的形象?

然后从概念的角度分析,“木”与“树”,“木叶”与“树叶”都属同一概念,但在古人的诗词中,为什么常见“木叶”,而“树”与“叶”很少连用?

进而作者又发现在古人诗词中,不仅有“木叶”一词,为什么还有悖常理出现“落木”一词?

而所有这些现象的出现,关键在一个“木”字。

那末“木”字表现了什么样的艺术形象,它内含有什么样的潜在意义呢?

于是作者由现象而到本质,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得出“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由于作者采用这种层层设问,逐步深入的方法,使文章有条不紊,纲目清晰。

问题探究

林庚先生说,“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差别则一字千里。

“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的浓阴的联想。

而“木”呢?

它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叶”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因此“木”“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林先生列举了大量的诗句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应当说,林先生的论断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的,但也有失之过于武断的嫌疑。

下面我们提出三个问题,请大家探讨:

其一、树,一定不是秋天的象征吗?

其二、“落木”,是不是不一定“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

其三、“木”是不是一定把“叶”排斥在外?

 

探究思路:

其一、树,不一定不是秋天的象征。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唐·王绩《野望》: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木,也不一定是落寞萧索的清秋的形象。

《孟子·告子上》:

“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

”这里的“牛山之木”曾经是枝叶繁茂,郁郁葱葱,那是多么美丽,显然绝不是清秋之景。

如果说《孟子》不是诗歌,还不足以为凭的话,那么请看《诗经·巧言》:

“荏染柔木,君子树之。

”荏染,柔和的样子,这里的“木”也绝不是光秃秃、干巴巴的树干,“叶”并没有被排斥在“木”之外。

《诗经》中有“木”的诗句还有很多,大多都含有“叶”,无论在“概念”上,还是“形象”上都与“树”别无二致。

其二、“落木”,不一定“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不要忘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黄庭坚的“落木千山天远大”,描写的是大景,“落木”加了“无边”、“千山”这样的修饰语。

如果没有这些修饰语呢?

请看王十朋的《点綘唇·素香丁香》:

“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

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

”这里描写的是小景,很难使人产生“寒风扫高木”的联想。

由此可见,“木”是不是含有“清秋的气息”,“落木”是不是含有“落木千山”的意韵,不能一概而论,还是要从诗歌的具体语境出发。

任何依赖别人的现成结论,照葫芦画瓢的懒汉思想,都是要不得的。

而林先生在这个问题上之所以犯有片面性的毛病,恐怕还是在于他搜集的材料不够周全。

其三、“木”是不是一定把“叶”排斥在外?

对这个问题要有历史的观点。

从字的渊源来看,应当先有“木字”,再有“树”字。

“木”是一个象形字,在甲骨文里,像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

“树”,是一个形声字。

从木,尌声。

古代“木”多用作名词,树多用作动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后来,“木”的意义渐渐被“树”替代,“树”既用作动词,也用作名词,“木”从“树”的意义中分离出来,“便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

所以“叶”被排斥在“木”之外是后起的意义,不是“木”的本义。

由此可见,作者的研究方法也可能出了问题,文中的分析犯下了“以今义释古义”的错误,出现了钱钟书先生所提到的“我们反而是古人的长辈”的情况,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儿子生母亲”了。

训练提高

1.背诵下列诗歌名句,并指出它的作者与出处: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作者_________ 出处 _________ 

(2)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作者 _________ 出处 _________ 

(3)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