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废水处理工培训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81668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废水处理工培训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污废水处理工培训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污废水处理工培训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污废水处理工培训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污废水处理工培训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污废水处理工培训大纲.docx

《污废水处理工培训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废水处理工培训大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污废水处理工培训大纲.docx

污废水处理工培训大纲

.

 

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培训国家统一培训大纲

污废水处理工培训大纲(修订)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

 

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

二00八年五月

 

前言……………………………………..……………………………………….…….…..3

第一章污废水处理与维护管理概述…………………………………..…….…….…..5

第三章物理化学法……………………………………………………………….…….6

第四章活性污泥法…………………………………………………………….……….9

第五章生物膜法………………………………………………………………………..11

第六章厌氧生物处理…………………………………………………………………...12

第七章污泥的处理与处置……………………………………………………………...13

第八章水处理机械设备…………………………………………………….………….15

第十章污废水监测……………………………………………………………….…….17

 

前言

本大纲是在原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组织编写的《污废水处理工培训大纲》(试行)的基础上,总结2006,2007两年全国各省市污废水处理工培训工作经验,根据全国各地培训机构的要求而对原120学时的教学大纲进行了修改,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性质

为提高全国污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率,稳定污废水处理设施出水合格率,对将承担污废水吹的操作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岗前技能培训,达到上岗的要求;水在岗操作和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以提高其操作和管理能力。

二、教学任务

教学点主要任务是,使学员学习和掌握污水分类、性质与水质指标、排水系统体制与组成、污废水处理物理化学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处理法及污泥处理与处置等污废水处理基本理论知识和工艺技术要点及相关理论、技术知识。

通过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以及现场观摩(实习)教学,培养学员操作、管理污废水处理设施的技能,为从事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学习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强化操作技能。

三、培训教材

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为开展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培训工作,组织编写了《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试用),作为全国推行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培训的统一教材。

四、培养目标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培养熟练的初、中级污废水处理工。

通过学习达到对污废水处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有所了解,对污废水处理厂(站)的管理有所了解;熟悉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的基本单元;掌握污废水处理过程中主要设备的操作与管理、维护与保养。

从而达到提高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率,提高和稳定排水(回用水)质量。

五、教学大纲的内容范围

——大纲以统一教材《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试用)的内容范围编制。

——大纲按《污废水处理工培训要求》规定的初、中级工水平编制。

——大纲按教材逐章分别给出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为适应《污废水处理工培训要求》中提出的提高技术工人综合额技能的要求,在大纲中还编入了水处理机械设备、污废水监测等内容。

——大纲本着以污废水处理技术和设备为主,辅以其它相关知识和技能,在学时分配上作了适当安排。

——全部教学按统一教材《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试用)中的章节,其中第三、四、五、六、七、八章为重点;第一、十章为熟悉内容;由于教学学时和培养目标的要求,第二、九、十一章不作为教学内容要求,学员可自学提高。

其它部分小节不作为要求的内容在大纲中D符号标出。

六、教学大纲的使用

——大纲主要供全国各地培训机构教学人员进行教学时参考。

也可作为学员参加培训学习和考试时的参考。

——教学学时分配,本着以污废水处理操作技能为主,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对各章教学计划提供了建议,教学学时分配表。

——大纲中在不同的小节(知识点)标注出了教学的不同程度要求,A为要求掌握,为教学的重点;B为要求熟悉,应知应会;C为了解内容,基本掌握和记忆,属于知识扩展部分;D为不做教学要求的内容,因其理解性太强,难度太大,或非必要内容,可作为学员自学提高(用斜体字以区别要求内容)。

——教学计划与学时是安排,在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教学条件和需要进行调整,但不能低于80学时。

每天不能超过10学时。

七、《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教学学时分配

教学学时

教学章

污废水处理工教学学时计划(学时)

课堂教学

实践教学

实验教学

小计

第一章

4

4

8

第三章

10

4

4

18

第四章

10

2

4

16

第五章

4

2

6

第六章

4

2

6

第七章

4

4

8

第八章

6

6

12

第十章

2

4

6

总计

44

24

12

80

注:

现场教学内容可包括在现场的课堂教学,45分钟为1学时。

 

第一章污废水处理与维护管理概述

一、重点与难点

重点:

排水系统的体制、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污染物的种类与排放标准、废污水处理厂的维护管理概述

难点:

污废水处理厂的维护管理概述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1、污水的分类(C)

了解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

2、排水系统的体制(A)

掌握分流制排水系统、合流制排水系统、混合制排水系统

3、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A)

(1)城镇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

熟悉室内排水系统及设备、室外污水管渠系统、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污水处理厂排出口(包括事故排出口)。

(2)工业废水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

掌握车间内部管道系统及设备、厂区管道系统、厂区泵站及压力管道、废水处理站、排出口

(3)、雨水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

掌握房屋雨水管道系统、街区雨水管渠系统、街道雨水管渠系统、排水沟、雨水泵站、雨水排出口

(4)、熟悉合流制排水系统

4、污废水的性质及水质指标(B)

了解物理性质及指标、化学性质及指标、生物学性质及指标

5、水环境法规与标准(A)

了解水环境保护立法、水污染防治立法,熟悉水污染物分类,污水排放标准、其它水环境标准

6、减少污染水排水量和降低污染物浓度的途径(B)

熟悉减少废水量的途径、降低废水浓度、采用清洁工艺

7、污废水处理基本方法与工艺流程(C)

了解基本方法概述、污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及其确定、污泥处理与设置

8、污废水的再生利用(B)

(1)、熟悉城镇污水的再生利用

(2)、熟悉工业废水的再生利用

9、污废水处理厂(站)维护管理任务和要求(A)

掌握维护管理的主要任务、对维护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维护管理的一般要求

10、污废水处理设运行管理概述(B)

(1)、熟悉物理化学处理设施运行管理

(2)、熟悉生物处理设施运行管理

三、学时与教学环节安排

课堂教学4学时。

交待全部教学计划、内容和方法。

对全部教学内容进行概述,对其中的重点和难点重点讲述。

让学生心中有数。

知道要达到的目标和掌握什么知识,提高什么技能。

参观(认识)教学4学时。

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废水处理站,城市或工厂污水管网、泵站和设施认知学习。

合计8学时。

第三章物理化学法

一、重点与难点

本章为全部教学的一个重点章。

其各处理单元为工业废水处理的主要单元,是工业废水处理操作的重点。

重点:

物理处理、化学处理都是学习的重点。

难点:

化学沉淀、电解、混凝、膜分离技术。

二、基本内容与要求

1、格栅与筛网(A)

掌握格栅功能、分类、维护管理

掌握筛网的功能、常见类型及特点、维护管理

2、均质调节(A)

掌握功能、常见类型及特点、运行控制条件、调节池运行管理

3、沉淀于隔油(A)

(1)、掌握沉淀的功能、理想沉淀池的原理

(2)、掌握沉砂池的功能、沉砂池的常见类型及特点、沉砂池的运行管理

(3)、掌握沉淀池的组成、常见类型、特点、选择原则及工艺控制

(4)、掌握隔油的功能与原理、隔油池的常见类型、隔油池的运行管理

4、过滤(A)

(1)、掌握过滤的功能与原理

(2)、掌握过滤池常见类型及特点、掌握过滤池的主要组成部分、掌握过滤池的工艺控制与日常维护

5、中和与PH调节(A)

(1)、中和法简介

掌握酸碱废水的来源与危害、PH调节的需要、中和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常用的中和剂

(3)、掌握中和处理方法

(4)、常用中和设备及运行管理

掌握酸碱废水互相中和的设施、投药中和设备、过滤中和池

6、化学沉淀法(B)

(1)、了解化学沉淀的功能与原理

(2)、熟悉化学沉淀法的类型

(3)、熟悉化学沉淀法的运行管理

7、氧化还原法(C)

(1)、了解功能与原理

(2)、了解氧化法处理工业废水

(3)、了解还原法处理工业废水

(4)、熟悉氧化还原设备运行与原理

8、电解(C)

(1)、了解功能与原理

(2)、了解常见的电解法

(3)、了解电解槽的结构形式和极板电路

(4)、熟悉电解运行管理

9、混凝法(A)

(1)、掌握功能和原理

(2)、掌握常用混凝药剂和助凝剂

(3)、混凝工艺的步骤

掌握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混合、反应、矾花分离

(4)、混凝的运行控制条件

掌握PH值、水温、混凝剂的选择和投加量、水力条件

(5)、混凝的设备

掌握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设备、混合设备、反应设备、矾花分离设备

(6)、掌握日常运行中注意的问题

10、气浮法(A)

(1)、掌握气浮法功能和原理

(2)、掌握压力溶气气浮法

工作原理、特点、关键设备、基本流程、供气方式、调试和运行注意事项

(3)、掌握散气气浮法的原理、类型及特点

(4)、熟悉电解气浮法的原理、类型及特点

(5)、熟悉气浮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1、吸附法(A)

(1)、吸附法的原理

掌握吸附的概念、吸附平衡和吸附量、吸附的影响因素

(2)、常用吸附剂——活性炭

掌握活性炭的加工方法、性质、活性炭孔隙的分类及功能

掌握粉末状活性炭和颗粒状活性炭的优缺点

(3)、掌握吸附操作方式和设备

(4)、掌握吸附装置的运行操作及维护

(5)、熟悉吸附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2、离子交换法(A)

(1)、了解原理和功能

(2)、掌握离子交换剂

(3)、掌握离子交换工艺过程

(4)、掌握离子交换操作方式和常用设备

(5)、掌握运行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6)、熟悉离子交换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3、膜分离技术(C)

(1)、了解概述中内容

(2)、了解扩散渗析、电渗析

(3)、了解反渗透

(4)、熟悉超滤

(5)、了解微滤

14、消毒(A)

(1)、概述

熟悉污水消毒的必要性、污水中的主要病原体(病原性细菌、肠道病毒和蠕虫卵)

(2)、氯消毒的原理及特点

了解液氯消毒、二氧化氯消毒和次氯酸钠消毒

(3)、熟悉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4)、熟悉加氯消毒设备及运行管理

三、学时和教学环节的安排

课堂教学10学时,讲授各单元工艺的特点、结构,使用范围,操作规程与主要参数。

实践教学4学时,选择典型单元进行操作练习。

实验教学4学时,对其中的1-2个单元进行验证性实验,以快速取得经验。

合计18学时。

第四章活性污泥法

一、重点与难点

本章是全部教学的另一个重点,是水处理技术的核心部分,特别是好氧活性污泥工艺的相关知识与操作。

重点:

基本工艺流程、活性污泥法的机理与各控制参数、曝气的运行管理与维护。

难点:

曝气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各类可控制参数的测量。

二、基本内容与要求

1、活性污泥法概述(A)

(1)、掌握活性污泥法基本工艺流程

(2)、掌握活性污泥法主要生物种类

(3)、掌握活性污泥法对进水的要求

2、初次沉淀池(A)

掌握池型、个数、构造、刮泥机、排泥设备,维护和管理的一般要求

3、曝气池

该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授课时应以经验讲授为主。

对理论部分视学员情况,不要过多讲授,应对非掌握内容进行大量删减。

(1)、活性污泥法的净化机理(C)

掌握活性污泥对有机物的吸附、被吸附有机物的氧化和同化、活性污泥絮体的沉淀分离、生物硝化、生物脱氮、生物除磷。

(157-167页的了理论部分只做重点介绍)

(2)、活性污泥法主要设计和运行参数(A)

掌握生物固体停留时间SHR、有机物负荷Ns和Vs、水力停留时间HRT、活性污泥微生物浓度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剩余活性污泥量、混合液溶解氧浓度DO、污泥沉降比SV、污泥容积指数SVI。

相关测量方法和意义,参数的一般控制范围。

(3)、熟悉活性污泥法的分类设计运行参数(B)

熟悉各类曝气池的特点。

(4)、鼓风曝气池(A)

掌握池形、构造、曝气器、供风量与供风压力、供风管、回流设备、附属设备、沉淀装置

(5)、垂直轴机械曝气沉淀池(B)

熟悉容积与形状、构造、曝气器、污泥回流设备、附属设备

(6)、水平轴式机械曝气池(B)

熟悉池形、构造,曝气器、回流设备、附属设备、沉淀装置

(7)、完全混合曝气池(A)

掌握容积、形状、池数、构造、停留时间、曝气器、附属设备

(8)、曝气池维护管理(A)

掌握曝气池维护管理一般要求、运行管理、安全管理、维护保养、技术指标、鼓风曝气池日常运行管理

掌握曝气池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的监测项目、水质管理控制指标、水质异常时的管理;

掌握垂直轴机械曝气池的运行管理:

管理要点、正常时的管理、垂直曝气机的管理;

掌握水平轴式机械曝气池日常运行管理;

掌握完全混合曝气池的运行管理:

曝气池的调节、正常管理、运转开始时应注意事项

4、鼓风机房(C)

了解鼓风机的类型,鼓风机的运行、维护与管理。

其它内容不予要求。

5、二次沉淀池(B)

熟悉池形、个数、构造、二次沉淀池的设计和运行参数(包括表面负荷、有效水深、沉淀时间、超高、堰上溢流负荷等)、整流设备、岀流设备、刮泥机、排泥设备

掌握二次沉淀池维护管理一般要求、运行管理、安全管理、维护保养、技术指标、刮泥机基本操作、二次沉淀池日常运行管理

(1)、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的观察与观测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和保护方法

(2)、熟悉活性污泥性质测定实验

三、学时和教学环节的安排

课堂教学10学时。

介绍基本理论知识,讲授活性污泥操作的主要经验。

对于没有经验专业教育的学员,不易讲授太多理论,公式推导。

对必要知识应知应会即可。

实践教学2学时。

对曝汽池和二层池进行维护管理。

实践教学4学时。

对运行参数,例如曝汽池的DO、MLSS、SV、SVI、HRT、Ns\Vs、等进行测定。

掌握方法,会使用数据。

合计14学时。

第五章生物膜法

一、重点与难点

重点:

生物膜法的种类、各自的特点、运行操作条件

难点:

生物膜法的运行管理

二、基本内容与要求

对所有与设计有关的内容不做要求

1、生物膜法概述(C)

(1)、了解生物膜法的净化机理、生物膜法的基本概念、生物膜法的主要特点

(2)、了解生物膜法的主要影响因素

2、生物膜法的主要形式(A)

(1)、掌握生物膜法的分类

(2)、生物滤池

熟悉普通生物滤池的使用范围和优缺点、高负荷生物滤池的特征、塔式生物滤池找构造和工艺方面的特征、曝气生物滤池的主要特征

(3)、生物转盘

熟悉生物转盘的组成与构造特点、生物转盘系统的特征

(4)、生物接触氧化

掌握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主要特征

3、生物膜的培养和驯化

了解挂膜的方法、培养和驯化生物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4、生物膜法的运行管理(A)

(1)、生物膜系统运行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掌握防止生物膜生长过厚、维持较高的DO、减少出水悬浮物ESS

(2)、生物滤池日常运行管理

掌握布水系统、填料、排水系统、运转方式、滤池蝇、气味、滤池泥穴、滤池表面结冻、布水管及喷嘴堵塞、防止滋生蜗牛、苔藓和蟑螂

(3)、生物转盘的日常运行管理

掌握预处理、转盘分级、流量和负荷的波动、进水方向、覆盖物、二沉吃、溶解氧、出水悬浮物、生物相的观察、设备维修

(4)、生物接触氧化的运行管理

掌握填料的选择、防止生物膜过厚、结球、及时排除过多的积泥、二沉池的运行管理

三、学时和教学环节的安排

课堂教学4时。

课堂教学以讲授膜处理方法的特点,与活性污泥法的比较。

掌握优缺点和使用范围。

实践教学2学时。

选一个膜处理系统,对膜生物反应器的结构,工艺流程进行分析,对其进行操作练习。

合计6学时。

第六章厌氧生物处理

一、重点与难点

对上流式厌氧泥床(UASB),厌氧反应机理,UASB结构特点,运行管理与维护。

二、基本内容与要求

1、掌握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基本原理(A)

2、厌氧微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A)

掌握温度、pH值、有毒物质、营养物质的配比、搅拌

3、掌握厌氧生物处理的特点(A)

4、厌氧生物处理的分类(A)

掌握厌氧接触法、厌氧生物滤池、UASB法、水解(酸化)法

5、厌氧生物处理的运行管理(UASB)(A)

(1)、UASB反应器的结构

(2)、UASB主设计参数(D)

(3)、UASB的运行于管理

掌握水质分析的项目、水质测定频次、运行控制指标

掌握UASB反应器的初次启动

掌握UASB反应器的二次启动

厌氧消化过程的控制参数掌握有机负荷、厌氧消化时间

三、学时和教学环节的安排

课堂教学4学时。

重点讲授UASB的运行管理与维护。

实践教学2学时。

观摩一个UASB工艺,有技术人员进行介绍,对工艺全过程进行参观,了解生物气收集利用和出水的进一步处理过程。

合计6学时。

第七章污泥处理与处置

一、重点与难点

污泥处理的典型工艺流程、带式压滤机的日常运行维护与管理

二、基本内容与要求

1、概述(C)

(1)、掌握污泥的来源、分类

(2)、掌握污泥的性质指标

(3)、掌握污泥处理的目标

(4)、污泥处理系统

2、掌握污泥贮运(C)

贮存的目的、贮存方式及运输方式

3、污泥浓缩(B)

(1)、熟悉污泥浓缩的目的

(2)、重力浓缩法

掌握工作原理、运行效果的检测评价、异常问题的分析

(3)、了解气浮浓缩法原理及优缺点(D)

(4)、熟悉离心浓缩法原理及优缺点

4、污泥消化(B)

(1)、熟悉污泥消化的目的及原理

(2)、常见的污泥厌氧消化法的类型及特点

熟悉低负荷消化法、高负荷消化法、两级消化法

(3)、厌氧消化系统的组成

熟悉消化池、进排泥系统、加热系统、搅拌系统、集气系统

(4)、熟悉消化池的日常维护

(5)、污泥厌氧消化影响因素

熟悉投配率、温度、pH值、搅拌、碳氮比、有毒物质

(6)、熟悉厌氧消化池的异常问题分析

5、沼气的应用(D)

(1)、掌握沼气的组成

(2)、沼气系统的组成

掌握集气室、输配系统、沼气的净化、储气柜、阻火器

6、污泥的脱水(A)

(1)、掌握脱水的目的

(2)、掌握机械脱水的原理

(3)、机械脱水设备性能好坏的指标

掌握产率、固体回收率

(4)、污泥压滤机

掌握工作原理、常用的污泥压滤机类型及工作过程、带式压滤机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1)、带式压滤脱水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掌握助滤剂的种类和用量、滤带带速、压榨压力、滤帯冲水机

2)、带式压滤机的工艺控制

掌握带速的调节、滤带张力的调节、调质效果的控制

3)、掌握带式压滤机的异常问题分析

7、污泥的干燥与焚烧(D)

了解污泥干燥和焚烧的目的及作用

三、学时和教学环节安排

课堂教学4学时。

讲授污泥处理系统的工艺组合,典型工艺路线,消化过程与控制,干化的主要机械设备,对带式压滤机、离心式过滤机进行详细讲解。

实践教学4学时。

对带式压滤机和离心式压滤机的运行和操作控制,一般故障的排除。

合计8学时。

第八章水处理机械设备

一、重点与难点

对各种污废水处理接卸设备、管道、阀门等的分类,使用范围,操作控制规程,一般故障的排除。

二、基本类容与要求

1、常用机械知识(D)

(1)、熟悉金属的性能

(2)、熟悉金属材料的分类

(3)、熟悉钢的热处理知识

(4)、熟悉螺纹连接知识

2、识图(D)

(1)了解机械制图基本知识

(2)了解正投影

(3)了解识图的方法和步骤

3、设备常用材料及管配件(D)

(1)、熟悉金属材料

(2)、熟悉非金属材料

(3)、熟悉管配件的种类、性能和用途、管配件的链接

(4)、管道防腐

1)、覆盖法防腐

熟悉涂料的分类、常用涂料的性能和用途

2)、管道防腐施工

了解清理表面、出油、除锈、涂漆、管道着色

3)、埋地管道的防腐

了解防腐层结构、防腐层材料、防腐施工步骤及施工注意事项熟悉地理管道防腐层的质量检查

(5)、管道保温

1)、了解常用保温材料

2)、了解保温施工的一般要求及注意事项

4、阀门(A)

(1)、掌握阀门的分类、结构和用途

(2)、掌握阀门的使用和保养

(3)、掌握阀门的安装

(4)、掌握安全阀沉淀安装

5、泵(A)

(1)、水处理常用泵的分类与性能参数

熟悉叶片式泵、容积式泵、其他类型泵、泵的性能参数

(2)、离心泵

掌握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与构造、离心泵的主要零部件、离心泵的类型及离心泵的性能曲线

(3)、离心泵的性能曲线(D)

(4)、离心泵的气蚀与安装(C)

(5)、离心泵的选用

(6)、泵的运行与维护

掌握离心泵起动前的准备工作、泵起动与起动后的检查、水泵机组的运行要求、水泵的停止

6、风机(A)

掌握水处理常用风机的基本知识:

(1)、离心风机的特征、形式

(2)、罗茨风机的特征、形式

(3)、常用风机的主要工作参数和型号表示方法

7、格栅除污机(A)

(1)、掌握格栅除污机的种类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格栅除污机的运行管理

(3)、掌握格栅除污机的故障与处理

8、除砂机与砂水分离设备(A)

(1)、掌握出砂机的种类、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砂水分离设备的种类、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除砂机和砂水分离设备的运行管理

9、刮泥机(A)

(1)、掌握刮泥机的种类、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刮泥机的运行管理

10、吸泥机(A)

(1)、掌握吸泥机的分类

(2)、掌握吸泥机的运行管理

11、曝气设备(A)

(1)、掌握鼓风曝气设备的分类、结构与特点

(2)、掌握机械曝气设备的分类、结构与特点

12、滗水器(A)

(1)、掌握滗水器的分类、公主跑原理和应用

(2)、掌握滗水器运行管理

三、学时和教学环节的安排

课堂教学6课时。

利用多媒体对各种设备进行演示,讲解,了解各种类型设备的使用范围,操作控制的条件等。

实践教学6课时。

对各种设备进行拆装,故障排除练习。

合计12学时。

第十章污废水监测

一、重点与难点

掌握采集有代表性的水样、一般指标的检测

二、基本类容与要求

1、水样的分类(A)

掌握水样的分类

2、水样的采集(A)

掌握取样点的选取方法、取样频率、取样器具、取样量、取样方法、取样的注意事项

3、水样的保存(A)

掌握影响水质变化的因素、水样的贮存容器、水样保存方法、水样的保存条件

4、水质监测项目和检测方法(B)

(1)、了解水质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2)、熟悉水质监测项目和检测方法

掌握pH、悬浮物SS、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色度、氨氮、总氮、总磷、石油类、总有机碳(TOC)、碱度、硝态氮和大肠菌群

5、便携式仪表使用

掌握pH测量仪表、溶解氧测量仪表、浊度测量仪表、COD/BOD测量仪表、电导率测量仪表

三、学时和教学环节的安排

课堂教学2学时。

重点讲授水样采集的方法,如何确保有代表性,介绍水质常规监测的方法,仪器的使用。

实验教学4学时。

现场采样在实验室内进行监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