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份合集河南省濮阳市语文八年级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79326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3份合集河南省濮阳市语文八年级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精选3份合集河南省濮阳市语文八年级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精选3份合集河南省濮阳市语文八年级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精选3份合集河南省濮阳市语文八年级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精选3份合集河南省濮阳市语文八年级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3份合集河南省濮阳市语文八年级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docx

《精选3份合集河南省濮阳市语文八年级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3份合集河南省濮阳市语文八年级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3份合集河南省濮阳市语文八年级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docx

精选3份合集河南省濮阳市语文八年级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八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24.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孟夏(mèng)花骨朵(gū)细碎(suì)

B.扳尖(bān)德熙(xī)逛菜市(guàng)

C.吆唤(yāo)乒乓(pāng)鸡

(zōng)

D.一碟(dié)柔和(hé)井冈山(gǎng)

2.名著经典值得人一读再读。

下面是有关《昆虫记》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昆虫记》是英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费了三十年的时间写就的一部科普巨著。

B.法布尔对于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C.在法布尔看来,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燕尾礼服。

D.被毒蜘咬伤的小麻雀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这是法布尔眼中所见的受伤的小麻雀。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家伙明知自己罪行严重,却仍从容不迫地抹着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似的。

B.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舞台上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眼花缭乱。

C.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D.永州市提出的阳明山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呼啸(xiào)海域(yù)辽阔(kuò)湛蓝(shèn)

B.桅杆(wéi)刹那(shà)默契(qì)瞬间(shùn)

C.澎湃(pài)沸腾(fèi)丧生(sàng)绽放(zhàn)

D.凛冽(lǐn)承载(zǎi)浩瀚(hàn)镌刻(juān)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

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平凡”这个词语是形容词。

B.“极普遍”中“极”是程度副词。

C.“力求上进”这个短语是偏正短语。

D.“白杨不是平凡的树”中主干是“白杨是树”。

二、名句默写

6.根据原文填空。

(1)那柔曼如提琴者,是;那清脆如弹拨者,是;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

(2)蒌蒿满地芦芽短,。

(3),春风不度玉门关

(4)土地平旷,,。

(5)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宜多应者。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三、字词书写

7.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涛涛白浪的大胡子。

()

(2)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天才灵魂的工作间,比起吉尔吉斯人搭建的皮帐蓬来好不了多少。

()

(3)这张脸蒙味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

()

四、诗歌鉴赏

8.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题。

峡口①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②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

①峡口:

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

②去住:

指走的人和留的人。

1)“峡口花飞欲尽春”交代了送别的和。

“花飞欲尽春”这一景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之情。

“天涯去住泪沾巾”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泉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横柯上蔽(______)

(2)窥谷忘反(______)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理解填空。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

(2)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______和______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______和______特征。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4)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5)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大江自三峡来,所遇无非石者,势常结约①不舒。

至西陵以下,岸多沙泥,当之辄靡,水始得遂其剽悍之性。

如此者凡数百里,皆不敢与之争,而至此忽与石遇。

水汹涌直下,注射拳石,石堮堮②力抵其锋,而水与石始若相持而战。

以水战石,则汗汗田田③滹滹干干④,劈之为林,蚀之为窍,锐之为剑戟,转之为虎兕,石若不能无少让者。

而以石战水,壁立雄峙,怒狞健鸷⑤,随其洗磨;簸荡之来,而浪返涛回,触而徐迈,如负如背。

(节选自《游石首绣林山记》)

【注释】①结约:

盘曲。

②堮堮:

山崖高峻的样子。

③汗汗田田:

水势浩大的样子。

④滹滹干干:

水流迅疾的样子。

⑤怒狞健鸷:

凶猛刚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①势常结约不舒:

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此者凡数百里:

_________________

③触而徐迈:

_________________

2)辨一辨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思。

①水始得遂其剽悍之性________________

②皆不敢与之争________________

③劈之为林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水始得遂其剽悍之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蚀之为窍,锐之为剑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文描述的是什么场面?

(请用原文回答)

5)请概述文中的“水”与“石”各有何特点。

(各举文中一个词语为例)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苏州园林(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

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④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⑤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⑥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1)下面对苏州园林特点的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崇尚自然,追求人在画中游的美感。

B.假山池沼的配合因地制宜,自出心裁,游人有身在大自然的感觉。

C.错落有致的花草树木,与整齐划一的道旁树俯仰生姿,交相辉映。

D.花墙,廊子,镜子的巧妙配合,使园林景致生色,层次丰富多样。

2)第③段中哪个句子能体现设计师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3)第②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4)说说第④段中“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一句的表达作用。

5)阅读第⑤段,说说文中的“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效果是如何形成的?

(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12.课外阅读

北京的园林

①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她的名胜古迹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②也许因为北京是金、元、明、清四朝帝都的缘故,建筑师们博采各地园林之长,因地制宜,使北京的园林各具特色,和谐优美。

为了显示帝王的威严、高贵,北京的园林注重建筑的雄伟,注重局部的精细,注重色彩的绚丽,似乎只有这样才不失皇家的身份。

③故宫、颐和园等建筑金碧辉煌,布局工整、对称。

左边有一条游廊,右边也必有一条游廊,给人一种平衡的感觉,甚至连屋内的摆设也是如此。

在各个大殿、各个宫院、大门外面都要摆两座石狮或麒麟,大门大多分左、中、右三扇。

殿内的梁柱高大,空间宽敞而略显阴暗。

这样的园林建筑似乎缺乏自然之趣,但却以其雄伟、庄严的气势使人折服。

④北京的园林建筑在细微之处见匠心。

一段曲廊、一丛阶边小草、一组精妙的雕刻,对烘托气氛无不起着微妙的作用。

例如,颐和园中的长廊,有一华里长,分成十几段。

每段房梁上都有油漆彩绘,或山,或水,或人,或物,或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竟无一相同。

一幅“嫦娥奔月”,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绘画者也许吸取了敦煌壁画飞天图案的艺术精华,很有些“吴带当风”的味道,耐人玩味。

⑤北京园林的色彩大多是金黄或大红,色彩明丽。

有时,在万绿丛中见一道飞檐,黄绿相间,相映成趣。

大多数宫殿都铺着琉璃瓦。

那大红色的柱梁,十分庄重。

当然,也有例外,潭柘寺的大殿都是由灰色方砖铺地,墙壁灰暗,同周围的景色浑然一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朴淡雅,别具风采。

⑥北京周围的山水既有北方的粗犷,又有南方的秀丽,这正是建造园林的好地方。

在依山傍水之处,建一座庙宇,半山腰修一座亭子,湖中建一座水榭。

这时,可极少讲究对称,但考虑色彩对比却十分周到,山上的亭子要用金黄和大红的彩绘,水榭要灰暗些,庙宇要红墙绿瓦,显得庄严、肃穆。

⑦这只是我对北京园林粗浅的介绍,若想真正领略到其中的妙处,还是请您亲自来游览吧。

注:

“吴带当风”是宋代郭若虚评价唐代吴道子佛像画的话,意思是吴道子画的衣带圆转,迎风飘举。

1)选文主要介绍了北京园林的哪些特点?

2)第③段中加点的“如此”具体指什么?

3)第④段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4)“北京园林的色彩大多是金黄或大红,色彩明丽”一句中的“大多”一词能否去掉?

为什么?

5)下列诗句中,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七、语言表达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居无何

(2)军中闻将军令

(3)将军约

(4)天子为动

(5)使人称谢

(6)曩者霸上

八、作文

14.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我们所经历的事也大多是平常的小事,但我们若深入观察,仔细领悟,会发现在凡人小事的背后,其实也有很多令我们感动或者让我们深思的东西。

请以《凡人小事的背后》为题写一篇文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C

4.C

5.D

二、名句默写

6.

(1)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万道细流汇于空谷

(2)正是河豚欲上时

(3)羌笛何须怨杨柳,

(4)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为天下唱

(6)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解析:

(1)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万道细流汇于空谷

(2)正是河豚欲上时

(3)羌笛何须怨杨柳,

(4)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为天下唱

(6)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三、字词书写

7.

(1)涛涛——滔滔

(2)蓬——篷(3)味——昧

四、诗歌鉴赏

8.1)地点季节渲染了凄凉忧伤的氛圉,烘托了诗人的惆怅之情。

(每空1分,季节写成“时间”也算对,作用写出一点即可。

2)惜别。

司空曙惆怅伤感王勃乐观旷达

(“惜别”1分,写“依依不舍”等也算对。

“感情”2分,“惆怅伤感”答出一词即可,写成“悲苦”,“愁苦”等也算对;“乐观旷达”答出一词即可。

五、文言文阅读

9.1)

(1)树枝

(2)同“返”,返回

2)(重重叠叠的山峦)各倚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3)

(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清(清澈)急(湍急)山高树多景美

4)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意近即可)

10.1)舒展像这样缓慢无力

2)助词,相当于“的”代词,指代“永”代词,指代“石”

3)水自此才得以显出其剽焊的性情。

(水)腐蚀石头使它充满孔洞,磨砺石头使它像剑戟一样锋利。

4)水与石始若相持而战。

5)水的特点:

浩荡迅疾,宏壮有力,如汗汗田田。

石的特点:

勇猛、顽强、稳同。

如怒狞健鸷。

六、现代文阅读

11.1)C

2)“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或“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3)运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的布局充满自然之趣的特点。

4)运用拟人化的写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苏州园林每个季节中都有各不相同的树木和花树相互映衬的景致。

5)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

12.1)注重建筑的雄伟,注重局部的精细,注重色彩的绚丽。

2)指布局给人一种平衡的感觉。

3)举例子、作比较。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北京的园林建筑在细微之处见匠心”的特点。

4)不能。

“大多”表范围,起限定作用如果去掉,就变成了北京园林的色彩都是金黄或大红,与实际不符。

“大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5)C

七、语言表达

13.

(1)过了不久

(2)听从(3)规定(4)感动(5)告知(6)刚才

八、作文

14.范文:

凡人小事的背后

天还未亮,蒙蒙的雾气中,沉淀了深深的蓝色。

遥看家乡的田野上,隐约出现了一个身影,沉稳地移动着,在那充满生机的黄土地上,宛如一个跳动着的音符,静默地谱写着属于他自己的、小小的生命。

他是我的爷爷,一个平凡的农民。

有着黝黑的皮肤,瘦弱的身躯的农民。

他总是憨厚的笑着。

简朴的衣着,短小的身材与微驼的脊梁,仿佛在告诉我们他是多么的平凡,多么的渺小。

假日,我会到乡下。

看着爷爷在地里忙活,稻子一点点的被收割,再看着爷爷卖掉稻子后手中的钞票,我突然觉得那双瘦弱的手突然变得孔武有力,疲惫的眼睛也变得明亮了起来。

那是希望,是对生活的希望。

我不止一次的听别人说:

“如果你不好好读书,将来就只能回家种地!

”这声教导在此时此地显得特别的刺耳。

流入我的耳中,流入心里,像一股凉水,让我感到寒冷。

我和爷爷来到超市。

终于收获了,爷爷应该买些东西犒劳自己吧!

他背着手,在超市里踱来踱去,似乎在想些什么。

然而,当购物篮被填满的时候,我惊奇的发现,篮子里都是些零食和水果。

“孩子,我没什么可以给你,只有这点水果能让你拿回去。

”老人的脸荡漾着笑意,他的眼神竟充满了幸福!

难道这样就可以让他满足,让他快乐?

生活中有这么一种人,平凡、普通,但他有着不平凡的情感,虽算不上惊天地,泣鬼神,却使我久久不能忘记。

他的确很平凡。

但是我们只是凡人而已。

我们想要的东西太多,得到的幸福太少。

我们知道,这一点点幸福要牺牲许多许多,要毁灭我们这一点点幸福,并不需要命运花太大的力气,一次意外、一次回头、一次胆怯,足以让我们拥有的烟消云散。

但我们还是要唱着属于凡人的歌,静静前行。

我们只是凡人,我们不断犯错、犹豫、彷徨。

唯一的,唯一的安慰是,不管我们的力量多么渺小,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2019-2020学年八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句中“佳树”指的是()

A.柳树

B.白杨树

C.松树

D.榆树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A.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素湍绿潭(急流)

B.飞漱其间(冲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正午)

C.夏水襄陵(升到高处)清荣峻茂(茂盛)

D.沿溯阻绝(逆流而上)回清倒影(回旋)

3.(题文)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东、向西)

B.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走进新建的学校的实验大楼,我真是大开眼界。

(语序不当,第一分句改为“走进学校新建的实验大楼”)

B.他的文章写得非常精彩,可是为了精简字数,不得不对文章略加删改一些。

(“一些”与“略加”重复,删掉其中一个)

C.环境的影响,癌症患者日益增多,并向中青年段年龄者伸出魔爪。

(“日益”不能修饰“增多”)

D.他以瑰丽的语言,优美的表达技巧,在文章中表达了现代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修饰语不当,“优美”不能修饰“表达技巧”。

5.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A.拂:

违背B.动:

使……震撼

C.曾:

同“增”,增加D.益:

好处

二、名句默写

6.根据提示默写。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

②《记承天寺夜游》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③《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写雨后春草初生视觉效果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4月30日晚,绚丽的礼花照亮夜空,升腾的彩泉荡起人们无限的期望——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照、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世博会在上海正式拉开大幕。

作为中国人,最想用孔子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我们的友好情谊。

⑤苏轼对月光有特殊的感情,他在很多诗文中都描写了月光。

请写出两句苏轼的有关月光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字词书写

7.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阙处(_____)曦月(_____)叠嶂(_____)

飞漱(_____)沿溯(_____)素湍(_____)

属引(_____)绝

(_____)涧肃(_____)

四、诗歌鉴赏

8.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1)上阕通过哪些景色描写来营造意境?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9.根据学习的文言课文内容,完成小题

《马说》《爱莲说》与《富贵不能淫》

[甲]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乙]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丙]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才美不外见见:

同“现”表露

B.可爱者甚蕃蕃:

C.香远益清益:

利益

D.威武不能屈屈:

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马之千里者居天下之广居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年且九十

C.此之谓大丈夫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D.濯清涟而不妖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A.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管理它,喂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

“天下没有千里马!

B.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

“天下没有千里马!

C.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挥舞鞭子面对它,说:

“天下没有千里马!

D.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它鸣叫,却不能沟通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

“天下没有千里马!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三段文字都通过某一载体发表了作者的观点。

甲文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的控诉,乙文赞美了君子的高洁品质,丙文赞美了“大丈夫”的美德。

B.三段文字都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

甲文先叙述再议论,乙文采用对比,两文运用了排比,议论有力,振聋发聩。

C.三段文字都概括了描写对象的具体特征。

甲文中千里马有千里之能却被埋没,乙文中莲出淤泥而不染,丙文中的大丈夫富贵不淫、贫贼不移、威武不屈服。

D.三段短文都用词精妙。

甲文用“安求”表达疑问语气,写出了人才被埋没的愤懑,乙文用“独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