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最新精品云南初中信息技术电子版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3688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01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最新精品云南初中信息技术电子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最新精品云南初中信息技术电子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最新精品云南初中信息技术电子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最新精品云南初中信息技术电子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最新精品云南初中信息技术电子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最新精品云南初中信息技术电子版教案.docx

《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最新精品云南初中信息技术电子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最新精品云南初中信息技术电子版教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最新精品云南初中信息技术电子版教案.docx

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最新精品云南初中信息技术电子版教案

模块一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一课时 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Information),广义来说信息就是消息,一切存在都有信息,对人类而言,人的五官生来就是感受信息的,他们是信息的接收器,它们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信息。

然而,大量的信息是我们的五官不能直接感受的,人类正通过各种手段,发明各种仪器来感知它们,发现它们。

信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信息存在于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信息已和物质、能量一样,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注意:

纸张、声波、光盘等并不是信息,而是信息的载体,它们负载的内容所表达的某种特定的含义才是信息。

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本身也并不是信息,而是信息的表现形式。

Ⅰ.单项选择。

1.下列属于信息的是(  )

A.手机 B.电视 C.一条新闻 D.数码相机

2.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收音机就是一种信息

B.报纸上刊登的超市促销的消息就是一种信息

C.存有照片的数码相机就是一种信息

D.可以摄像的手机就是一种信息

3.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

A.早晨购买的晨报

B.广播里播放的天气预报

C.收到的手机短信

D.电视里播放的汽车降价消息

Ⅱ.判断题。

4.信息都是真实可信的。

(  )

5.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  )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信息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借助于语言、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载体表现出来。

同一条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2)共享性:

信息与物质的重要区别在于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多次使用,且不会损耗和消失。

(3)时效性:

信息所反映的总是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4)价值的相对性:

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具有其相应的使用价值。

但对于不同的接收者,信息产生的价值是不同的,取决于信息接收者的信息需求及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的能力。

(5)真伪性:

接收到的信息并不全是事物的真实反映,因此要注重信息的来源和信息的筛选,鉴别信息的真伪。

Ⅰ.单项选择。

1.()具有共享性、载体依附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等特征。

A.信息技术B.信息

C.信息素养D.电脑

2.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十五万大军,这一案例主要体现出信息具有(  )

A.时效性B.真伪性

C.共享性D.价值相对性

3.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

A.载体依附性B.时效性

C.共享性D.真伪性

Ⅱ.判断题。

4.信息全都是真实的,不需要鉴别真伪。

(  )

5.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借助于载体。

(  )

三、信息技术的含义

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简称IT。

广义来说,凡是与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传递、管理和应用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

其中输入、加工、输出称为信息处理的三部曲。

信息技术包含四大基础技术:

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核心)、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基石)和感测技术。

感测技术主要功能是获取信息,通信技术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

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技术,它的功能是信息处理。

信息技术的基石是微电子技术。

Ⅰ.单项选择。

1.在火箭、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尖端技术领域中,将大量的数据快速并准确无误地计算出来,这是()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A.网络技术B.感测技术

C.计算机技术D.通信技术

2.手机触摸屏通过用手指触点屏幕来给手机发送命令,这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A.微电子技术B.感测技术

C.计算机技术D.通信技术

3.QQ,电子邮件等网络通信工具的广泛使用,这是()在生活中的应用。

A.微电子技术B.感测技术

C.通信技术D.计算机技术

4.超市收营员利用扫码器对顾客选购的商品进行扫码。

这个过程属于信息的()。

A.存储

B.传递

C.获取

D.加工

Ⅱ.判断题。

5.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

(  )

6.信息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

(  )

7.微电子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已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的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使用;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技术的应用;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及普及应用;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信息技术还将向着人性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

Ⅰ.单项选择。

1.通常认为人类经历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依次为:

语言的产生和应用;文字的发明和使用;();电报、电话、电视及其他通信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A.火的使用

B.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

C.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

D.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2.以()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类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整个社会出现了“信息化”的潮流。

A.电子商务

B.通信技术

C.微电子技术

D.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

3.计算机的普及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是第()次信息技术革命。

A.三B.四C.五D.六

4.当甲骨文出现时,标志着已经进入了第()次信息技术革命

A.一

B.二

C.三

D.四

Ⅱ.判断题。

5.人类历史上已经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的革命。

(  )

五、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1)积极影响

改善教育:

多媒体教学手段、远程教育等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电子商务:

网上购物,网上银行,实现足不出户的生活方式。

远程医疗:

远程医疗可以使农村或偏远山区的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及时的、良好的医疗服务。

交流便捷:

电子邮件、BBS、博客、即时通信手段的使用,使现代人的信息交流更加高效、快捷、便宜。

(2)负面影响

网络信息泛滥,信息良莠不齐,影响青少年道德观念取向;

过度的网络交流,影响现实的人际交往;

沉迷于网络游戏,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Ⅰ.单项选择。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技术不会对人们产生不利影响,可以大胆使用

B.信息技术只存在于现在社会

C.信息技术方便了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D.信息技术可以改善教育,如网络教育,传统课堂可以取消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软件给学生演示实验过程,这种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属于(  )

A.多媒体教学 B.电子商务

C.远程医疗  D.网络远程教育

3.下列是信息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  )

A.沉迷网络B.远程教育

C.网上银行D.Email

Ⅱ.判断题。

4.信息技术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  )

5.我们要合理使用和发展信息技术。

(  )

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1)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努力提高自身明辨是非以及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的能力。

(2)不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从事侵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利益的活动。

(3)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不利用因特网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机密等违法犯罪活动。

(4)不危害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不制造、使用或传播计算机病毒。

(5)不私自闯入他人的计算机系统,不破坏别人的计算机系统资源,不窃取别人的软件资源。

(6)尊重作品版权,未经软件制作人或生产商的同意,不非法复制其软件作品。

(7)不破译别人的口令和密码,不在别人的计算机或公共计算机上设置口令和密码。

(8)不制作、查阅、复制和传播妨碍社会治安的信息以及淫秽色情等不健康的信息。

一、单项选择。

1.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量、知识B.信息、物质、能量

C.财富、能量、知识D.精神、物质、知识

2.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

A.新闻联播节目中播放的国际新闻

B.超市门口贴出的促销广告

C.收到的手机短信

D.早上购买的晨报

3.关于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计算机是目前人类存储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唯一工具

B.信息在计算机内部是以十进制的形式被存储的

C.信息只能是人的五官可以直接感受到的

D.信息可以通过某种载体表示出来,如语言、文字、符号、声音、图像等

4.关于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不需要通过载体就能传播

B.一个信息只能有一种表现形式

C.信息可以被交流与共享

D.信息不能被重复使用

5.“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这句话表明了信息具有()的特点。

A.多样性B.普遍性

C.变化性D.储存性

6.2013年6月11日全国人民通过电视、网络直播,观看了神舟十号运载火箭成功升入太空,并在13日与天宫一号成功准确对接,体现了信息的()特征。

A.传递性和共享性B.变换性

C.价值相对性D.时效性

7.古人将文字、符号刻在龟甲上传给后人,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特征中的(  )

A.载体依附性B.时效性

C.真伪性D.价值相对性

8.“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反映的是信息的(  )

A.传递性B.时效性

C.真伪性D.价值相对性

9.李梅同学在做一份调研报告时,上网查找了一些资料,这是()过程。

A.信息的存储B.信息的获取

C.信息的传递D.信息的处理

10.人们把人造卫星发射上天,把得到的大量数据信息和情报进行整理,用于科学研究,这是()的过程。

A.信息处理B.信息储存

C.信息公布D.信息采集

11.萧伯纳的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句话体现了信息具有(  )。

A.传递和共享性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D.隐蔽性

12.关于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信息可以被人们交流、存储或使用

B.信息不可以被交流和传递

C.信息需要通过载体才能传播

D.信息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二、判断题。

1.信息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例如交通标志依附于路牌以符号表现信息。

(  )

2.同一信息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  )

3.信息可以被多个人接收,还可以用不同的载体来表现。

(  )

4.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包括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五个环节。

(  )

5.“信息技术”的英文简称是“IT”。

(  )

6.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已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它还将向着人性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

(  )

7.通常认为人类经历的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  )

8.通常认为人类经历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指的是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  )

9.一般来说,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感测技术等。

(  )

10.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类生活和学习的影响都是积极的。

(  )

 

第二课时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一、计算机的发展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读作“埃尼阿克”)于1946年诞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主要用于军事领域,应用于科学计算。

2.计算机的发展:

从诞生到至今原件经历四代。

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主要原件:

电子管。

1946→1958

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主要原件:

晶体管。

1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