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第6单元薛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67374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0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上第6单元薛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六上第6单元薛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六上第6单元薛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六上第6单元薛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六上第6单元薛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上第6单元薛城.docx

《六上第6单元薛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上第6单元薛城.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上第6单元薛城.docx

六上第6单元薛城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名人风采

一、单元导读:

本单元主题为“名人风采”,安排了《给家乡孩子的信》《钱学森》《詹天佑》《鞋匠的儿子》四篇课文,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巴金、钱学森、詹天佑、林肯四位名人的故事,展现了他们的高尚品格。

其中《钱学森》《詹天佑》《鞋匠的儿子》的文体是记叙文,《给家乡孩子的信》则是书信体。

这四篇文章虽然都是写人的文章,但是在表现人物的写法上有相同和不同之处,《钱学森》《詹天佑》《鞋匠的儿子》选择了这些名人们一生当中的特定事例来表现人物,《给家乡孩子的信》《钱学森》《鞋匠的儿子》重点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詹天佑》一文则是通过人物语言、行为、心理描写的综合运用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这四篇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品读语言文字,学习文章表现人物的方法,感悟名人的高尚品格。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会写本单元的16个生字,特别是“攀、勘”等难写字,认识11个生字,能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劈波斩浪、魂牵梦绕”等词语意思,辨析近义词“争夺、争持”和“周密、精密”,并练习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3.抓住描写人物语言、行为、心理的重点语句,感受巴金的谦虚、奉献,钱学森的时刻不忘祖国、一心报效祖国,詹天佑的杰出才能、不怕困难和爱国情感,林肯的襟怀坦荡、仁爱正义、宽容大度的优秀品质。

4.感悟运用语言、行为、心理活动、典型事例等塑造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了解倒叙的特殊表达顺序。

5.激发课后阅读名人传记的兴趣,运用所学方法继续阅读其他名人传记,感受更多名人的风采。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虽然主题都是写人的,但是文体还是有些不同,有书信体,有演讲体,这些文体学生在四、五年级时有过初步学习,对于这次学习体会有了一定基础。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依据预习单完成基础的预习任务。

以往学习过不少写人的文章,对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有一定了解,还需要对阅读写人文章作系统方法指导,学生容易只感受人物形象,但会忽略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文章内容涉及到的社会背景有些离学生比较远,需要借助课外资料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感悟。

四、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课时

教学内容

基本课型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1.围绕单元主题,整体感知本单元课文内容;2.本单元生字,新词。

单元整体感知课

1.掌握本单元“羡慕、蔑视、藐视、勘测、攀登、侮辱”等生字新词,能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生字。

重点书写“攀、勘”等生字,区别“蔑视、藐视”的异同并积累表示看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概括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

3.感受本单元中巴金爷爷、钱学森、詹天佑、林肯等人物特点,了解单元主题,明确学习目标。

1.下发第六单元预习单

2.谈话导入,明确单元主题  

3.结合预习单,从生字、新词、课文和有关作者资料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单元进行整体感知。

4.检查预习单的完成情况。

针对问题,相机指导。

5.感受名人特点,明确目标

第二课时

19.《钱学森》

“方法指导”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抓住钱学森的语言描写,联系上下文品读,感受钱学森的爱国品质。

2.感悟作者抓住人物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

 

3.感悟倒叙的表达效果。

1.从祖国载人航天科技发展历程导入,情感渲染,引出钱学森,揭示课题。

2.引导学生运用抓关键词句和联系上下文的读书方法,通过前后对比,品读钱学森的两处语言,感受钱学森的“时刻不忘祖国”和“一心报效祖国”,并渲染引读读出其中的感情。

3.再次对比钱学森两处语言,加深体会。

4.学习第一自然段,感悟倒叙的写法。

5.总结拓展,为钱学森写颁奖辞,升华主题。

第三课时

21.《鞋匠的儿子》

“能力提升”课

1.感知文章选取事例、有详有略地塑造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

2.抓住林肯的四处演讲内容,感悟林肯的自信、宽容、仁爱、正义的形象。

3.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感情朗读课文,继续深化抓人物语言品味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1.理清文章脉络。

2.指导学生通过抓人物语言,感悟林肯身上的宽容,对人格的尊重和平等意识。

3.回顾写作方法,推荐课外阅读《林肯传》。

第四

、五课时

20.《詹天佑》

“方法指导”课

 

1.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认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2.抓住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想象画面,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爱国精神。

3.感悟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特点。

1.初读感知,整体把握故事内容

2.品读课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里描写感知詹天佑“杰出”与“爱国”。

3.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第六课时

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

“方法指导”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书信中交流的内容和感情,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在疑惑旁边写一写自己的认识,通过小组自主合作的形式共同解读巴金爷爷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和高尚情怀。

2.学会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在相互检测、交流、评价中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含义,从中受到启示,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1.初读课文复习书信格式

2.回顾方法,自主阅读

3.小组合作,交流体会

4.拓展练习,升华情感

第七课时

阅读主题为“名人风采”的相关文章,实践运用

“拓展阅读”课

1.运用“抓住人物语言、心理、行为、典型事例等重点语句感受人物形象”的方法,阅读配套专题文章,扩大学生阅读视野,并通过阅读进一步感受名人的风采。

2.推荐课外继续阅读名人传记系列丛书,设置疑问,激起学生们读名人传的热情。

 

1.回顾主题,交流

《学法回顾单》;

2.自主阅读,交流阅读感受;

3.合作探究,全班汇报;

4.好书推荐,升华主题

 

第八课时

运用所学方法练写人物片段

“方法运用”课

1.学会根据人物特点,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典型材料来表达人物品质,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

2.学习运用抓住人物语言、心理、动作、外貌等描写方法写一个人物片断,通过典型事例把人物形象写得更加生动丰满、个性鲜明,并能把这些写作方法运用到以后的习作中去。

 

1.回顾导入,明确目标。

2.了解名人,激发兴趣。

3.交流点拨,领悟写法。

4.动笔习作,大胆表达。

5.师生评价,交流提高。

 

第一课时    单元整体感知课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羡慕、蔑视、藐视、勘测、攀登、侮辱”等生字新词,能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生字。

重点书写“攀、勘”等生字,区别“蔑视、藐视”的异同并积累表示看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运用段意合并法和要素串连法概括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

能独立运用“”“”和“?

”等符号作出不同的标记。

3.感受本单元中巴金、钱学森、詹天佑、林肯等人物特点,了解单元主题,明确学习目标。

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生字。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特点。

三、前置学习活动

1.提前一天布置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正确认读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了解生僻词语的意思,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搜集本单元人物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单元主题  

古今中外,有许多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过卓越贡献,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被大家所熟知的人,这些人都叫名人。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六单元,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名人的风采!

二、合作学习,单元整体感知。

(一)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第六单元的内容,请你拿出自主预习单,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预习情况。

第六单元预习单

认真完成预习任务,并通过下面的评价,做好自我评价和同位互评。

相信你是最棒的。

一、生字新词我能行

(1)我会读。

谅解羡慕额头奔赴富裕嘲笑勘测岔道

蔑视藐视陡峭攀登讥笑泥浆贡献铜像

眺望广阔无垠劈波斩浪水天一色魂牵梦绕

 

(2)我会记。

“谅、羡、嘲、勘、蔑、攀、浆”这几个生字较难识记,小组之间重点交流识字方法。

(3)我会写。

在书上给每个生字描红一遍,同位比一比,看谁写得正确、规范、美观。

(4)我会填。

读上面方框中第三行的词语,完成下面填空。

在的大海上,“华威号”客轮正驶向上海。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甲板上,深情地着远方。

“啊!

我就要回到的故乡了!

他老泪纵横,情不自禁地吟起了一首小诗:

“赶车,赶船,一踏上故土就满眼春天……”

二、读课文我最棒

把第六单元的4篇课文分别读三遍。

要求如下:

(1)第一遍——读通课文。

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流利。

(2)第二遍——读懂大意。

先思考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再说说每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3)第三遍——读出问题。

在读不懂和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

用“”和“”分别标出描写人物语言、行为或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在感受深刻的语句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用“?

”标出自己的疑问。

三、我会收集资料

收集有关巴金、钱学森、詹天佑、林肯的资料。

(二)全班交流预习单。

谅解羡慕额头奔赴富裕嘲笑勘测岔道

蔑视藐视陡峭攀登讥笑泥浆贡献铜像

眺望广阔无垠劈波斩浪水天一色魂牵梦绕

1.出示词语:

 

(1)指名读词语。

注意读准字音。

(2)本单元你重点识记的生字是哪几个?

重点指导“攀、勘”等字的写法。

(“攀”是用力往上爬,所以下面的“手”要紧紧的抓牢“大”。

“大”的“一”要写得伸展一些,要拖住上面;“勘”写时要注意右边加的是“力”。

(3)再读上面的词语,找出表示看的词语并区别“蔑视、藐视”的异同。

积累表示看的词语。

(窥视、浏览、环视、端详……)

(4)读上面方框中第三行的词语,完成下面填空。

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上,“华威号”客轮正劈波斩浪驶向上海。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甲板上,深情地眺望着远方。

“啊!

我就要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了!

他老泪纵横,情不自禁地吟起了一首小诗:

“赶车,赶船,一踏上故土就满眼春天……”

2.检查朗读,熟读课文。

同学们,本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你读得怎么样呢?

选择部分自然段让学生朗读。

(1)《给家乡孩子的信》:

根据信的内容,请一组学生代表朗读第三小节。

(2)《钱学森》:

抓住对钱学森语言的描写,指名朗读2、4自然段,注意读好人物的语言。

(3)《詹天佑》:

找到詹天佑勘测线路、开凿隧道的段落,指名朗读4、5自然段。

(4)《鞋匠的儿子》:

找到对林肯语言的描写,指名朗读3、4、5自然段。

3.交流搜集的资料。

(1)同学们,我们课前已经搜集了本单元人物的有关资料,下面交流一下。

(2)班内交流。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四川成都人,无党派人士,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

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1921年肄业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1927年至1929年赴法国留学,1929年回国后,从事文学创作。

曾任第三届、四届、五届、六届中国作协主席,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詹天佑,生于1861年4月26日,卒于1919年4月24日,号眷诚,字达潮。

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

汉族,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广东南海。

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习铁路工程,毕业论文为《码头起重机研究》获得哲学学士学位;1905—1909年主持修建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造“中部凿井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在筹划修建沪嘉、洛潼、津芦、锦州、萍醴、新易、潮汕、粤汉等铁路中,成绩斐然。

著有《铁路名词表》、《京张铁路工程纪略》等;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亚伯拉罕·林肯(英语:

AbrahamLincoln,1809年2月12日-1865年4月15日),美国政治人物,第16任美国总统,其总统任内,美国爆发内战,史称南北战争。

林肯废除了南方各州的奴隶制度,但南北战争之后北方有几个支持联邦政府的州却仍被林肯允许可继续保有奴隶制度。

林肯击败了南方分离势力,维护了美利坚联邦及其领土上不分人种人人生而平等的权利。

内战结束后不久,林肯遇刺身亡,是第一个遭到刺杀的美国总统,也是首位共和党籍总统,曾位列最伟大总统排名第一位。

美国线上曾于2005年举办票选活动——《最伟大的美国人》,林肯被选为美国最伟大的人物中的第二位。

4.小组交流,感知内容。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很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大家回顾一下,都有哪些方法?

(1)学生思考回答。

(2)根据学生回答,老师进行总结。

(课题扩充法、段意合并法、问题概括法、要素串连法。

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

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就是“要素串连法”。

(3)本单元的课文可用段意合并法和要素串连法概括主要内容。

班级交流:

①《给家乡孩子一封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请同学们填一下表格。

亲爱的同学们:

1.

2.

3.

4.

我真诚地祝福你们。

巴金

1991年5月15日

 

②同学们把巴金爷爷信的内容连起来就可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

(《给家乡孩子的信》主要写巴金病得很重,但他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写了封信,告诉孩子们自己不是什么杰出人物,但是仍要让自己的生命开花,还告诉孩子们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③请同学们交流其它三课的主要内容。

(《钱学森》主要写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历尽千险回到了祖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与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詹天佑》一课写了詹天佑面对帝国主义者的狂妄自大和对中国人的极端藐视,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而勇敢受命。

他创造性的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使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

《鞋匠的儿子》主要写了两度当选美国总统的林肯,虽然出身贫寒,但面对态度傲慢,自恃上流社会的所谓“优越的人”的嘲讽,凭自己的智慧与宽容,捍卫了尊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爱戴。

三、感受名人特点,明确目标

1.默读单元课文,再次对比思考四篇文章,思考四位人物的不同特点。

2.班内交流。

(1)引导:

作者提到的人物巴金、钱学森、詹天佑、林肯,他们都有着崇高的精神,却有着不同的风采!

简单说说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2)学生回答。

(巴金爷爷关心下一代;钱学森热爱祖国;詹天佑杰出爱国;林肯宽容大度。

3.围绕单元主题“名人风采”,提出学习目标。

本单元写了四位名人的风采,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现。

学习本单元,我们就用“借助语言文字,抓住人物的语言、行为了解人物”,从而读懂课文,初步领悟文章表情达意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就需要我们细读课文、深入思考,还有的需要我们小组合作、互相探讨,就让我们共同期待下节课的学习吧!

六、板书设计:

第六单元

《给家乡孩子的信》

《钱学森》名人风采

《詹天佑》

《鞋匠的儿子》

(薛城区临城实验小学孙中京)

 

第二课时方法指导课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累“广阔无垠、劈波斩浪、水天一色、魂牵梦绕”等词语,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2.抓住钱学森的语言描写,联系上下文品读,感受钱学森的爱国品质。

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心理、典型事例等方面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学习表达顺序,体会倒叙写法的好处。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抓住钱学森的语言描写,联系上下文品读,感受钱学森的爱国品质。

2.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心理、典型事例等方面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难点:

能联系上下文品读钱学森的语言,感受钱学森的爱国品质。

三、前置性学习活动

学生:

1.自主朗读课文,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并自己尝试解决。

2.搜集当时社会背景资料。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知——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激情导入,情感渲染

1.同学们,进入21世纪,我国各项科技飞速发展,特别是载人航天科技,更是突飞猛进,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先通过一段短片回顾一下。

(播放视频)看后谈感受。

2.当我们取得这些成就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一个人,若没有他,便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

他就是——出示:

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体会逗号的强调作用。

3.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第19课,一起走近钱学森。

(板书课题:

钱学森,读题)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二)品读钱学森语言,感受钱学森的爱国情

1.回顾提炼主要表现手法

一看题目就知道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回想一下,写人的文章一般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人物的形象呢?

(指名说,师相机板书:

语言、行为、内心、外貌、事例……)这篇文章就是通过写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形象的。

就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到钱学森的语言,标下来。

指名交流,出示。

我们从这两处语言中能读出一个怎样的钱学森呢?

作者又是怎样这个问题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研究的。

2.品读第一句话。

(1)自由读读这段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从哪些关键词体会到的,标注出来。

(2)指名谈感受。

预设:

①“我是中国人。

”可以感受到钱学森首先强调自己的根在中国,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中国人。

②“一切”“都是”可以看出钱学森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的个人荣誉成就,而是为了早日回国建设作准备。

引导:

这真是为(祖国建设)而留学。

(3)指导朗读:

抓住这些词句就能读出你的感受。

生练习读。

指名读,评价。

(4)这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

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来。

(生说,出示:

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这些待遇怎么样?

(太好了,让人羡慕)

可是,他却说——指生读。

(5)有这么让人羡慕的生活,钱学森为什么还这样说呢?

指导联系着下文读一读。

出示:

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建设服务。

师用激情的语言渲染,程度逐渐加深,回读钱学森的话。

(6)此时,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钱学森?

(生说,师板书:

时刻不忘祖国、一心报效祖国)

(7)小结:

我们这样联系了前后文,不仅读懂了钱学森的这段话,还读出了钱学森的内心。

这样的读书方法就是瞻前顾后。

3.品读第二处语言:

(1)出示第二段话。

用上刚才的读书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标出来读一读,把课文联系起来再读一读,好好地品读钱学森的这段话,看你又有什么感受?

在旁边简短写下来。

(生自学,师巡视)

(2)指生交流。

评价学习情况。

从以下方面进行引导:

①那当时的情况怎么样呢?

(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

请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国内艰苦条件资料补充介绍

而国外却是什么情况?

(优越的工作条件,你能想到什么情况?

有先进的设备,有专门的实验室……)

国外条件这么优越,国内前景这么渺茫,可钱学森却还是说——指生读。

②面对这么大的差距,你有什么想问一问钱学林的吗?

(预设:

钱学森,现在国内情况这么艰难,这个时候回去能干什么呀?

……)

③是呀,他为什么这么一再执着地这样说?

(生说,出示:

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

渲染回读第二处语言。

(3)读到这,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钱学森呢?

(生说,相机补充板书)

4.对比拓展:

再看,这两处语言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预设:

相同之处:

两处语言都表达了钱学森的爱国之情。

不同之处:

人称,第一处用的是“我”,第二处用的是“我们”。

从这你又能读到什么?

(钱学森想要其他留学生也和他一起回去建设祖国)所以他诚恳地说——指生读

这段话仅仅是对这几个留学生说的吗?

(引导学生体会,读,不仅仅是对这几个留学生说,还是对包括当时欧洲留学生在内的所有国外的留学生说,还是对国内外每一个中华儿女包括现在的我们说。

引读:

把这段话说到所有留学生的心中去,读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去)

(三)这篇文章不仅仅写了主要人物钱学森的语言,还写了谁的语言?

(留学生的话和美国高级将领的话)引导学生体会这两处语言的衬托作用。

(四)感悟倒叙:

1.经过漫长的五年岁月,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感受钱学森的归国心切。

2.文中像“1955年10月1日”这样表示时间的词语还有几处,找出来,按顺序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应该放在最后,但却放在文章的开头)

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呢?

(生试说)

对,这样的安排多巧妙,这种巧妙的安排称之为“倒叙”,更加突出钱学森回国心切,同时设置了一个悬念,吸引我们接着往下读。

3.回想一下,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哪篇也是采用这种倒叙手法?

(《艾滋病小斗士》)今后我们在叙事写人的文章中也可以试着采用倒叙的手法。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五)钱学森就是这样在那样一个落后的时代带领新一代科学家们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祖国和人民给了他至高无上的荣誉。

在2007年,钱学森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播放颁奖辞)此时此刻,如果让你为他写颁奖辞,你还想为他说什么?

(学生写,交流展示)

带上此时的感受再来读钱学森的这两段话,读出爱国心之心的沉甸甸的份量。

(六)作业:

1.搜集钱学森的资料,结合课文,写一篇简短的人物介绍,在小组中交流。

2.这一单元其余三篇写人文章,有的也是从语言方面表现人物形象,有的还用到了其它的表现方式。

就请同学们用上本节课所学的读书方法去阅读其它文章,领略其他三位名人的风采。

五、板书设计

写人语言钱学森倒叙

行为时刻不忘祖国

心理一心报效祖国

外貌

事例

 

(薛城区临城实验小学郭淑娴)

 

第三课时能力提升课

一、教学目标

1.抓住林肯的四处演讲内容,感悟林肯的自信、宽容、仁爱、正义的形象。

2.感知文章选取事例有详有略地塑造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

3.指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语感情朗读课文,继续深化通过人物语言感悟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品读林肯的演讲内容感悟林肯宽容、仁爱的形象,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难点:

读懂林肯演讲内容背后的含义,学习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三、前置学习活动

1.读熟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

2.查阅林肯就职演讲时的社会背景。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钱学森》一课,认识了一位时刻不忘祖国,对祖国无比热爱的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回想一下,《钱学森》一课主要抓住什么来表现人物形象的?

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再来认识一位伟大的人物。

2.板书课题:

21.鞋匠的儿子。

强调“匠”字的笔顺以及“三框”上下两横的长度。

齐读课题。

3.鞋匠的儿子是谁?

这篇课文的题目和上篇课文的题目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发现《钱学森》使用的是人名做题目,本文是用人物的出身做题目)想想作者为什么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