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3546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1.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设计方案.docx

《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设计方案.docx(9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设计方案.docx

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设计方案

 

序言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武汉位于湖北省地域中部,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汉水交汇处。

明朝是湖北经济发展的巅峰时期之一,明藩王文化不仅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还对湖北明清文化有着重要影响。

明朝为了加强统治,往往选择重要城邑和土壤肥沃的地方,将皇子分封为当地藩王,共有藩王220余位。

湖北因经济繁荣,成为当时藩王最多的地区之一,楚、湘、辽、郢、襄等共44位藩王均受封在湖北。

湖北明代藩王博物馆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木兰风景区内,占地161亩,包括陈列馆、文物库房建筑、文物整理修复用房建筑等,将集中展示全省明清古建筑和历史文物。

全国现已清理或发掘的明藩王墓仅10余处,其中湖北已清理和发掘的明藩王墓就有5处。

累计出土的明藩王文物数量之多、文物之精美程度,也为全国之首。

1990年发掘的武昌龙泉山明楚昭王墓、2001年发掘的钟祥明梁庄王墓,2005年发掘的钟祥明郢靖王墓,不仅再现了绚丽的地下宫殿建筑,而且还出土了大量的精美珍贵的文物。

如梁庄王墓出土文物5100余件,其中金、银、玉器有1400余件,珠饰宝石则多达3400余件。

其规模仅次于明代皇陵——定陵。

为此,对博物馆的安防工作也提出了更新、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安全工作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做到万无一失。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根据以前所做博物馆和借鉴其他博物馆安防系统的经验,通过反复调研和论证,本着高起点,高标准,广泛吸收先进技术,造价合理,质量可靠,操作简便,易于扩充的原则,编写了《湖北明代藩王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设计方案》,敬请专家审议。

 

第一章湖北省明代藩王博物馆工程概况

1、任务来源

我公司()受博物馆的委托,根据博物馆编制的《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设计任务书》以及《博物馆现场勘察报告》,并按照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和遵照GB/T16571-1996《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以及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内容,负责本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的方案设计。

2、风险等级及工程规模

古建筑的原样复制,本身就是文物,加上每栋建筑内都有器皿、家具和各个藩王墓出土文物等,配上房子背后的故事,该博物馆集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文化遗产于一身,因此博物馆风险等级为一级风险单位。

根据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建设需求,双方交流表明,建设一套一级防护安防系统,并为博物馆建设一套公共广播系统。

3、工程建设项目资金投资情况

博物馆总占地面积161亩,总建筑面积12022平方米,其中,迁建建筑6022平方米。

据湖北省文化厅古建筑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座博物馆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木兰风景区内,占地161亩,包括陈列馆、文物库房建筑、文物整理修复用房建筑等,总投资3000多万元,将集中展示全省明清古建筑和历史文物。

其中安防建设将投资600万,用于建设一套一级防护安防系统和公共广播系统。

4、公司承诺

通过对博物馆的详细勘察,我公司承诺,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规定的相关条款,充分理解设计任务书的有关内容,联系博物馆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保证设计方案的准确性、经济性和可行性;同时对设计方案涉及的相关资料严格保密,以期根据方案建成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达到对博物馆馆藏文物安全防护的目的。

第二章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是进行方案设计的基本准绳,是安防系统的准则,为使方案设计合理,减少工程的盲目性,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的改造能够符合相关政府部门的规定、符合系统工程安装、使用规范和管理要求,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遵循了下列相关的文件资料、规范和规定:

第一项基本依据

一、《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设计任务书》

二、《博物馆现场勘察报告》

三、博物馆提供的建筑物使用平面图

第二项安防通用标准和规范

四、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五、GA/T368-2001《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六、GA/T367-200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七、GA/T74-2000《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八、GA/T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九、GA/T70-2004《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

一十、GB/T16572-1996《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

第三项防雷技术规范

十一、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第四项文博系统专用标准和规范

十二、GA27-200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

十三、GB/T16571-1996《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第五项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定和管理要求

十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十五、(91)文物字第79号《关于加强文博单位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十六、(95)文物保字第492号《关于加强文博单位安全防范报警工程申报审批验收工作的通知》;

十七、文物博发[2000]044号《关于加强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十八、其他有关文件。

第六项其他相关标准和规范

十九、IEC60849《用于紧急播放状态下的音响系统的一般要求》

二十、SJ/T10406-93《声频功率放大器测量方法》

二十一、GB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二十二、GBJ116-8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二十三、GA/T644-2006《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

第三章设计原则和设计指导思想

第一节系统设计原则

根据GB50348规范第3.1.5条规定,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1、系统的防护级别与被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相适应。

2、技防、物防、人防相结合,探测、延迟、反映相协调。

3、满足防护的纵深性、均衡性、抗易损性的要求。

4、满足系统的安全性、电磁兼容性要求。

5、满足系统的可靠性、维修性与维护保障性要求。

6、满足系统的先进性、兼容性、可扩展性要求。

7、满足系统的经济性、适用性要求。

第二节设计指导思想

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是提高设计水平、完成设计任务的根本保障,为此我们在设计工作中严格遵循如下指导思想:

1、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发布实施的政策、法规、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定和管理要求,以及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使设计不偏离政策、法规的要求和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

2、严格按照《博物馆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以现场勘察和调研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作为设计要素,按照工程程序与要求进行设计,使设计一次完善到位,为确保工程质量和预期效果打好基础。

3、由于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是以建设单位的建筑物为基础、为依托,以被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为依据,这就必然的要与建设单位密切合作,并得到建设单位的大力支持,工程设计才能顺利进行。

为此,必须做好服务工作,为双方合作打好基础。

4、认真学习贯彻GB50348-2004标准所提出的七项设计原则及相关的技术规范,是搞好工程设计的保障。

5、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防范观念,克服单纯技术观点,使系统的防护级别与被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相适应;使技防、物防、人防相结合,探测、延迟、反应相协调的设计原则得到充分体现。

6、树立优化设计思想。

通过优化设计实现优质工程,以保障安全防范工程的有效性,可靠性和适用性,防止“华而不实”的倾向出现。

7、布防设计要因地制宜,要尽力实现纵深防护。

以达到防范严密,常备不懈、无懈可击的防范效果,杜绝“漏报警”和最大限度的减少“误报警”。

8、主要器材、设备要选用性能价格比高,有国家质量认证或国际质量认证的产品。

9、设计要反映工程全貌,设计内容要全面、系统、文字阐述简练、清楚,易于理解,图纸规范、系统、齐全,表达明确一目了然,从而使方案具有可审性。

10、树立保密意识,加强保密管理,做好保密工作。

第四章系统工程技术性能指标

第一节制定系统工程技术性能指标的原则

系统工程技术性能指标,是以系统的构成为基础,根据程序和规范要求,对工程设计原则的量化,是进行系统工程设计必须达到的技术目标,同时也是施工、测试、验收的标准,所以系统工程技术性能指标是设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制定必须达到:

科学性:

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联系报警及监控设备的研发趋势,围绕相关规范和规定的要求,依照此性能指标设计的方案以及依照此方案完成的系统工程的建设,达到技术先进、性能稳定、运行可靠、具备使用简单和良好的可维修性。

合理性:

制定的系统工程技术性能指标,必须和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既要达到防护的要求,又要节约投入,充分体现技术性能指标的严肃性。

全面性:

技术性能指标是工程设计与施工的灵魂,是包括设计与施工的标准,涉及到工程实施的各个方面,所以必须体现出性能指标的完整性。

第二节系统工程技术性能指标

一、入侵报警系统

1、漏报警:

0;

2、探测器探测率(设计值):

100%;

保障措施:

采用多种防范手段对防范区域进行多重覆盖,在某个或某种探测手段失效时仍有其它备份的探测手段对防区进行防护。

3、日误报警次数:

系统探测器输入总数量的0.5-1%(经验值);

保障措施:

①采用技术成熟、质量稳定的报警设备②避免探测器数量过多,满足设计需求并能保证不漏报即可③探测器选用双技术探测器,多重鉴别,减少误报④采用防宠物并带语音预警技术探测器,减少误报⑤合理分布探测器位置,避免安装在热源、流动空气、大功率无线信号、电动机等干扰源较强的地方。

4、报警响应时间:

≤2S

保障措施:

①选用质量稳定,总线延时时间短的报警控制设备。

②报警总线、电源线路的截面积应大于1平方毫米。

5、联动响应时间:

≤4S

保障措施:

①选用联动动作响应快的设备。

②所有报警信号均启动控制中心警号。

③现场均采用红外灯,无需联动。

6、警情确认时间:

≤20S

保障措施:

①技防、人防、物防相结合,发挥值班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达到训练有素。

②制定相关制度,明确责任。

7、警情通报到位时间:

≤20S

保障措施:

①技防、人防、物防相结合,发挥值班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达到训练有素。

②制定相关制度,明确责任。

8、报警声响度:

≥80dB

保障措施:

选择声响度>80dB以上报警器。

9、处警响应时间:

≤3min

保障措施:

①技防、人防、物防相结合,发挥值班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②保卫队伍训练有素,有完整的可行的处警预案,熟悉现场环境。

③制定相关制度,明确责任。

10、入侵延迟时间:

≥10min

保障措施:

①防护部位建立物理防护。

②建立纵深防护形成多道防线。

③目标防护物措施到位,合乎规范。

11、报警系统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5000小时;

保障措施:

①采用技术成熟、质量稳定的报警设备。

②设计合理原理通顺

③线路布局合理可靠,有良好保护④良好的维护保养。

12、报警系统验收后首次故障时间≥90天;

保障措施:

①进行试运行,测试系统稳定性和故障率。

②终端,传输、前端设备反复检查。

③传输线路接线点位检查。

④试运行期间反复操作,检查系统可靠性。

二、视频监控系统

1、探测技术指标

输出信噪比≥45dB;

分辨率≥470TVL;

室内最低现场照度≤0.5LX;

室外最低现场照度≤0.03LX。

2、传输技术指标

信噪比≥49dB;

视频信道带宽≥7.5MHz。

3、控制技术指标

图像能手动切换、编程自动切换,具有单时序和群时序切换;

可遥控前端云台与镜头;

提供RS-232、RS-485接口,可通过上位计算机接入多媒体监控系统;

视频信号丢失监测报警;

与音频同步切换。

4、显示记录技术指标

视频信号分配器的信噪比≥47dB;

显示设备的信噪比≥47dB;

显示分辨率≥470TVL

视频标准:

NTSC(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