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34082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docx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docx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

[模拟]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

A1型题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小儿鹅口疮的病原体是

A.腺病毒

B.单纯疱疹病毒

C.链球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白色念珠菌

参考答案:

E

鹅口疮又称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所致的口炎,多见于新生儿和营养不良、腹泻、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

第2题:

引起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病原体为

A.腺病毒

B.合胞病毒

C.单纯疱疹病毒

D.流感病毒

E.柯萨奇病毒

参考答案:

C

疱疹性口腔炎多见于1~3岁婴幼儿,全年可发病,传染性强,可在托幼机构发生小流行。

起病时发热,体温可达38℃~40℃,牙龈、舌、唇、颊黏膜等处出现散在或成簇的小疱疹,水疱迅速破溃后形成浅溃疡,上面覆盖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有时累及上颚及咽部。

口角及唇周皮肤亦常发生疱疹。

局部疼痛,出现流涎、烦躁、拒食,颌下淋巴结常肿大。

体温在3~5天后恢复正常,病程1~2周。

本病应与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鉴别。

后者常发生于夏秋季,疱疹主要在咽部和软腭,不累及牙龈和颊黏膜,颌下淋巴结不肿大。

第3题:

预防小儿口腔炎的有效措施是

A.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口腔

B.0.1%利凡诺溶液清洗口腔

C.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

D.经常保持口腔清洁

E.注意加强体格锻炼

参考答案:

D

预防小儿口腔炎的有效措施是经常保持口腔清洁,纠正患儿允指、不刷牙等不良习惯。

年长儿进食后漱口,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4题:

下列不是胃肠黏膜损害因素的是

A.非甾体类药物

B.吸烟

C.精神过度紧张

D.刺激性饮食

E.前列腺素

参考答案:

E

前列腺素对黏膜细胞有保护作用,能促进黏膜的血液循环,促进胃黏膜细胞分泌黏液及HCO3-,是增强黏膜上皮更新、维持黏膜完整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它四项均为胃肠黏膜的损害因素。

第5题: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一般不会出现

A.贫血

B.嗳气

C.恶心

D.反酸

E.食欲缺乏

参考答案:

A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可出现嗳气、恶心、反酸及食欲缺乏等表现。

贫血只出现在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

第6题:

慢性胃炎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A.有规律的上腹部疼痛

B.上腹部不适、反酸嗳气

C.食欲不振

D.恶心、呕吐、贫血

E.少数病人有呕血与黑便

参考答案:

A

考查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慢性胃炎病程迁延,多无明显症状。

部分病人有消化不良的表现,多数为上腹部隐痛或不适、反酸、上腹部饱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少数病人有呕血与黑便。

本病多无明显体征,有的病人可有上腹部轻压痛。

自身免疫性胃炎病人可有舌炎及贫血。

第7题:

各种胃病中发病率占首位的是

A.胃癌

B.慢性胃炎

C.胃溃疡

D.十二指肠溃疡

E.食管炎

参考答案:

B

考查胃炎的类型及其发病率。

慢性胃炎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胃黏膜慢性炎症。

是胃部疾患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于首位,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第8题:

易导致癌变的胃炎是

A.肥厚性胃炎

B.胃窦胃炎

C.胃体胃炎

D.萎缩性胃炎

E.浅表性胃炎

参考答案:

D

考查慢性胃炎癌变的种类及其几率。

病变累及腺体,腺体发生萎缩、消失,胃黏膜变薄,称其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当胃腺细胞发生肠腺化生或假性幽门腺化生、增生,增生的上皮和肠化的上皮异常发育,形成不典型增生,到达中度以上被认为癌前病变。

第9题:

慢性胃炎的典型临床表现为

A.腹痛

B.腹泻

C.呕血

D.黑便

E.上腹部饱胀不适

参考答案:

E

考查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慢性胃炎病程迁延,多无明显症状。

部分病人有消化不良的表现,多数为上腹部隐痛或不适、反酸、上腹部饱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少数病人有呕血与黑便。

本病多无明显体征,有的病人可有上腹部轻压痛。

自身免疫性胃炎病人可有舌炎及贫血。

第10题:

间歇性、便后无痛性出血是以下哪种大肠肛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

A.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B.肛瘘

C.肛裂

D.痔

E.结肠癌

参考答案:

D

肛瘘的临床特点是反复形成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裂患者以排便时及便后肛门剧烈疼痛为特点,而结肠癌多为便中混血,混合痔为鲜血附于粪便表面或便后出血。

A2型题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一个案例,每个案例分别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1题:

患儿,女,3岁,口腔黏膜有散在或成簇的小水疱,破溃后形成的溃疡面覆盖黄白色膜样渗出物,诊断为疱疹性口炎,其病原体是

A.白念珠菌

B.单纯疱疹病毒

C.链球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腺病毒

参考答案:

B

疱疹性口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所致。

第12题:

患者,女性,30岁,经胃镜检查确诊慢性胃炎,查幽门螺杆菌阳性。

治疗药物中不包括

A.阿莫西林

B.克拉霉素

C.西咪替丁

D.替硝唑

E.枸橼酸铋钾

参考答案:

C

抗幽门螺杆菌感染一般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替硝唑等和(或)枸橼酸铋钾二联或三联治疗。

西咪替丁是H:

受体拮抗剂,抑制胃酸分泌,主要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第13题:

女性,45岁。

上腹部饱胀、隐痛不适、反酸嗳气、食欲不振、恶心,查体:

上腹部有轻度压痛,肝脾未触及。

可能的诊断为

A.慢性胃炎

B.急性胃炎

C.慢性胃溃疡

D.慢性十二指肠溃疡

E.慢性胰腺炎

参考答案:

A

考查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慢性胃炎病程迁延,多无明显症状。

部分病人有消化不良的表现,多数为上腹部隐痛或不适、反酸、上腹部饱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少数病人有呕血与黑便。

本病多无明显体征,有的病人可有上腹部轻压痛。

自身免疫性胃炎病人可有舌炎及贫血。

第14题:

女性,41岁,慢性胃炎病史2年,诉上腹部疼痛不适,护士指导其减轻腹痛可采用的方法不包括

A.热水袋热敷胃部

B.按摩

C.给止痛药

D.针灸内关

E.平卧位

参考答案:

E

考查慢性胃炎引起的腹痛的疼痛的护理。

减轻腹痛的方法:

遵医嘱给予局部热敷、按摩、针灸或给止痛药物等缓解疼痛。

第15题:

患者男性,52岁。

因反复上腹部隐痛伴嗳气、食欲减退3个月,经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窦炎”,下列项目中,最有诊断意义的是

A.胃液分析

B.胃镜检查

C.X钡餐检查

D.血清学检查

E.幽门螺杆菌检查

参考答案:

B

考查慢性胃炎的确诊方法。

胃镜检查是最可靠的确诊方法。

第16题:

男性,27岁,自去年冬季以来每日发生上腹部隐痛,平时伴有恶心、打嗝、反酸,检查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诊断“慢性胃炎”,医生针对其病情采用三联疗法治疗。

三联疗法包括

A.阿莫西林+甲硝唑+次枸橼酸铋

B.利福平+甲硝唑+乙胺丁醇

C.氯霉素+红霉素+链霉素

D.黄连素+呋喃唑酮+链霉素

E.庆大霉素+青霉素+链霉素

参考答案:

A

考查幽门螺旋感觉引起的胃炎的治疗原则。

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尤其有活动性者应给予灭菌治疗。

一种制酸或铋剂+2种抗生素(阿莫西林、四环素、甲硝唑、克拉霉素)。

第17题:

患者,男性,64岁,8年前胃肠钡剂造影检查发现胃溃疡,上腹部节律性疼痛时好时坏。

近来中上腹有饱胀感,大便隐血试验多次阳性,有贫血体征。

该患者可能发生了

A.出血

B.穿孔

C.癌变

D.幽门梗阻

E.胃动力障碍

参考答案:

C

该胃溃疡患者年龄为中年以上,症状顽固,疼痛持久,失去原来的规律性,大便隐血试验多次阳性,应考虑癌变的可能性。

第18题:

某消化性溃疡病人,原有疼痛节律消失,变为持续上腹痛,伴频繁呕吐,呕吐物含发酵性宿食。

最可能的并发症为

A.幽门梗阻

B.急性胰腺炎

C.穿孔

D.胃癌

E.上消化道出血

参考答案:

A

幽门梗阻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约见于2%~4%的病例,主要由DU或幽门管溃疡引起。

特征性表现为餐后上腹部饱胀,频繁呕吐宿食。

第19题:

患者,女性,20岁,因急性腹痛行手术治疗,术后医嘱要求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促进体力恢复

B.缩短住院时间

C.减少呼吸道并发症

D.预防肠粘连

E.减少静脉血栓形成

参考答案:

D

急腹症患者手术后易出现粘连性肠梗阻,故术后要求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第20题:

患者,男性,37岁,因急性腹痛就诊,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性血性液体约10ml。

提示

A.穿刺时损伤血管

B.腹腔内出血

C.穿刺时肠管损伤

D.腹腔感染

E.空腔脏器破裂

参考答案:

B

因腹膜有脱纤维蛋白作用,腹腔内出血常不凝同,故腹腔穿刺可抽出不凝同血液。

A3/A4型题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个考题,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题下面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刘女士,67岁,患大叶性肺炎,高热昏迷10天,10天内给予大量抗生素治疗,近日发现其口腔粘膜破溃,创面上附着白色膜状物,拭去附着物可见创面轻微出血

第21题:

该病人口腔病变原因可能是

A.维生素缺乏

B.真菌感染

C.凝血功能障碍

D.绿脓杆菌感染

E.病毒感染

参考答案:

B

由口腔黏膜破溃、创面上有白色膜状物附着,拭去附着物可见创面轻微出血判断,该病人可能出现念珠菌感染。

这种真菌感染往往出现于口腔不洁或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致菌群失调或存在免疫缺陷等其他有利于该菌滋生的条件时。

第22题:

为该病人口腔护理时可选用的漱口液是

A.生理盐水

B.1%~4%碳酸氢钠

C.朵贝尔液

D.0.02%呋喃西林溶液

E.0.1%醋酸

参考答案:

B

选项B正确;选项A起清洁口腔、预防感染的作用;选项C可轻微抑菌、除臭,口臭病人适用;选项D清洁口腔,广谱抗菌;选项E用于绿脓杆菌感染。

第23题:

为该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错误的操作是

A.先取下假牙

B.用开口器从臼齿处放入,协助开口

C.漱口

D.棉球干湿适宜

E.操作前后数棉球

参考答案:

C

选项C是错误操作,该病人是高热昏迷病人,禁忌漱口。

其余操作均正确。

患者,男性,27岁,自去年冬季以来每日发生空腹痛,进食后疼痛缓解,平时伴有恶心、打嗝、反酸。

查体在剑突右侧有局限压痛,无反跳痛。

第24题:

该患者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胃炎

B.慢性胃窦炎

C.胃溃疡

D.十二指肠溃疡

E.食管憩室

参考答案:

D

患者为青年,疼痛规律为疼痛一进食一缓解,伴恶心、打嗝、反酸,结合查体所见,患者可能患十二指肠溃疡。

第25题:

可以确诊的检查是

A.化验胃酸

B.胃镜

C.CT

D.B超

E.化验血常规

参考答案:

B

该患者需进一步做胃镜以确诊。

纤维胃镜下可见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底部平整,边缘整齐,深浅不一,早期病变限于黏膜下层,晚期可深达肌层。

第26题:

与以上诊断关系密切的病原体是

A.大肠埃希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链球菌

D.幽门螺杆菌

E.沙门菌

参考答案:

D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发病原因。

患者,女性,52岁。

因腹部刀刺伤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脾、回、结肠数处刀刺伤口,边缘整齐。

第27题:

术中处理数处刀刺伤的顺序应是

A.脾→回肠→盲肠

B.回肠→脾→盲肠

C.盲肠→回肠→脾

D.脾→盲肠→回肠

E.没有特定次序,找到一处伤口处理一处

参考答案:

D

应先处理实质性脏器的损伤,空腔脏器损伤时先处理污染严重者。

第28题:

术后18小时见患者腹腔引流管流出少量粪渣,此时应考虑患者出现了

A.肠粘连

B.肠瘘

C.吻合口狭窄

D.术中冲洗不彻底

E.肠坏死

参考答案:

B

因腹腔引流出少量粪渣发生在术后18小时,此时间段发生肠粘连及吻合口狭窄的可能性不大,故首先考虑肠瘘。

第29题:

若体检示:

T37.9℃,BP100/75mmHg,全腹尚软,除切口部位外,无明显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尚未恢复。

患者的处理应首选

A.手术补瘘

B.加强腹腔灌洗及负压吸引引流

C.手术扩张狭窄的吻合口

D.油纱布填塞瘘口

E.手术切除坏死肠段

参考答案:

B

该患者生命体征尚平稳、未见腹膜炎体征,且腹腔引流管仅见少量粪渣流出,示瘘口小,漏出液已局限,腹腔引流尚通畅;因此处理方法应首选非手术治疗,确保充分引流是关键。

第30题:

此时患者应采取的体位是

A.半卧位

B.平卧位

C.中凹卧位

D.头低脚高位

E.俯卧位

参考答案:

A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应予半卧位以利呼吸、减少毒素吸收、有利漏出物积聚于盆腔及引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