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242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docx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docx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

广东省中山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

高三

2012-01-1820:

08

广东省中山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思忖(cǔn)  觊觎(jì)   炽烈(zhì)  厉兵秣马(mò)

B.粗犷(guǎnɡ) 整饬(chì)  倾轧(zhá)  浑身解数(xiè)

C.沏茶(qī)    什锦(shí)  浸渍(zì)   穿凿附会(záo)

D.执拗(ǎo)    信笺(jiān) 晦涩(huì)   扪心自问(mén)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   )

纵观国外幸福之城的概念,包括漫画之都的一些案例,广州与其千人一面,不如独辟蹊径,通过广州根深蒂固的漫画文化,对文化广州进行重塑,凸显休闲、幽默、热情、奔放的魅力,用虚幻的文化资源来带动我们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并且带动传统的旅游,以及第三产业的整体发展。

A.千人一面        B.独辟蹊径           C.根深蒂固          D.虚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业内专家认为,造成电荒的主要原因是煤与电之间的成本“剪刀差”。

B.韩国政府昨日通过了国家体育促进法的修正法案,提高了对操纵体育比赛的惩罚力度。

C.百胜在中国的餐厅数量有3000多家,旗下品牌包括肯德基、必胜客、东方既白等,去年营业额约为336亿元左右。

D.我们将充分利用能源消费和约束碳排放的“倒逼”机制,研究通过碳排放交易,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的工作压力明显加大。

②天天如此,周而复始。

③关系亲疏的基础在于接触。

④早上匆匆出门,常常很晚才能回家,第二天继续奔波。

⑤接触都没有,又何来亲近呢?

⑥即便你有心想和邻居多点接触,哪有机会呢?

A.③④②①⑥⑤    B.①④②⑤⑥③     C.③①④②⑥⑤   D.①④②③⑤⑥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李一足传    王猷定

  李一足,名夔,未详其家世。

有母及姊与弟。

貌甚癯,方瞳,微髭。

生平不近妇人。

好读书,尤精于《易》,旁及星历医卜之术。

出常驾牛车,车中置一柜,藏所著诸书,逍遥山水间。

所至人争异之。

  天启丁卯至大梁,与鄢陵韩叔夜智度交。

自言其父为诸生,贫甚,称贷于里豪;及期,无以偿,致被殴死。

时一足尚幼,其母衔冤十余年。

姊适人,一足亦婚,母召其兄弟告之。

一足长号,以头抢柱大呼。

母急掩其口。

不顾,奋身而出,断一梃为二,与弟各持,伺仇于市,不得;往其家,又不得;走郭外,得之。

兄弟奋击,碎其首。

仇眇一目,抉其一,祭父墓前。

归告其母,母曰“仇报,祸将及!

”乃命弟奉母他徙,遂别去。

  时姊夫为令干兗,往从之。

会姊夫出,姊见之,惊曰:

“闻汝击仇,仇复活,今遍迹汝,其远避之。

”为治装,赠以马。

一足益恚恨,乃镌其梃曰:

“没棱难砍仇人头。

”遂单骑走青齐。

海上见渔舟数百,泊米市,一足求载以济。

遂舍骑登舟,渡海至一岛,名高家沟。

其地延袤数十里,五谷鲜少,居民数百户,皆蛋籍,风土淳朴,喜文字,无从得师。

见一足至,各率其子弟往学焉。

其地不立塾,晨令童子持一钱诣师,师书一字于掌以教之,则童子揖而退。

明日,复来。

居数年,积钱盈室。

辞去,附舟还青州,上狭邪。

不数日,钱尽散,终不及私。

甲申后,闻一足化去。

先一日,遍辞戚友,告以远行。

是日,鼻垂玉筋尺许,端坐而逝。

袖中有《周易全书》一部。

论曰:

古今传神仙事多怪诞。

一足为报父仇遂仙去,然则神仙必由于忠孝哉!

吾独怪其以击仇不死,悲愤穷蹙,竟窜身海外,复极幽遐辽远之游。

夫岂专避祸亦其之所存终不能一息安也卒之既化而持梃观水得道之后此心不忘不亦悲乎然事之济否则天也子房博浪之恨千载而下可胜道哉!

                          (节选自《清代散文名篇》)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称贷于里豪                      举债

B.以头抢柱大呼                  碰、撞

C.一足益恚恨                    恼怒

D.竟窜身海外                       流窜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好读书,尤精于《易》                B.所至人争异之

称贷于里豪                                 时姊夫为令干兗,往从之

C.自言其父为诸生                 D.遍辞戚友,告以远行 

为治装,赠以马                    吾独怪其以击仇不死

7.下列各句组,都能表现李一足“有仇必报”性格的一组是(   )(3分)

(1)时一足尚幼,其母衔冤十余年           

(2)不顾,奋身而出 

(3)兄弟奋击,碎其首                           (4)乃命弟奉母他徙,遂别去

(5)乃镌其梃曰:

“没棱难砍仇人头。

” (6)遂单骑走青齐

  A.

(1)(3)(5)        B.

(2)(3)(5)      C.

(2)(4)(5)            D.

(1)(4)(6)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一足家世不详,家人除了母亲外,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

容貌清瘦,眼球是方形的,没有胡须。

B.李一足在高家沟做了几年老师,积攒了很多的钱财,后来回到青州,不几天的工夫,就把钱尽散,没有留下一点给自己。

C.李一足父仇已报,让弟弟带着母亲徙居他地,自己也相继到达干兗、青齐、高家沟等地。

D.虽然李一足有寻仇报仇的经历,但从他一生的历程来看,他其实是一位喜欢读书写作、有道家风范的读书人。

9.断句和翻译。

(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4分)

夫岂专避祸亦其之所存终不能一息安也卒之既化而持梃观水得道之后此心不忘不亦悲乎然事之济否则天也子房博浪之恨千载而下可胜道哉!

(2)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今遍迹汝,其远避之。

翻译:

                                                                  

②童子持一钱诣师,师书一字于掌以教之,则童子揖而退。

翻译:

                                                                  

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

金陵怀古

王珪[注]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颈联中有两个字运用传神,请选择其一作简要赏析。

(3分)

答:

                                                                      

                                                                              

(2)综观全诗,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4分)

答: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按前3题计分。

答对一空给1分。

)(6分)

(1)          ,           。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2)复行数十步,            。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

(陆游《游山西村》)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小题。

             不丹的幸福观给我们的启示    熊 蕾

按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中国以5878.257亿美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的排名仅次于美国,高居第二位。

而自称为夹在中国"龙"和印度"象"这两个亚洲巨人之间的"蚂蚁"小国的不丹,则以13.97亿美元排在第162位。

但是按照人均GDP的排名,我们两国的差距大大缩小,中国排到94位,不丹则上升到109位。

如果按照英国莱斯特大学AdrianG.White教授的"全球快乐地图"来排位,不丹在世界排名第8,为亚洲第一,而中国则在80名以后。

中国这30多年的发展,是以GDP为中心,以工业化发达国家为样板。

而不丹则奉行国民幸福总值(GNH)的概念。

这是由不丹第四任国王吉格美·辛格·旺楚克在1972年首次提出来,和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传统发展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它不是仅仅以物质生产和消费来作为衡量发展的尺度,而是涵盖了心理幸福、社区活力、文化、健康、教育、环境多样性、生活水平、政府治理和个人的时间分配等多个指标。

GNH理念认为,单凭物质财富,不能带来幸福,或者说不能确保人民的满意度和福祉;经济的增长和现代化,不应以牺牲生活的质量和人民世代珍重的文化传统为代价。

不丹的国土面积只相当于重庆直辖市的一半,不足百万的人口只是重庆的一个零头,但它和中国有一点类似,都是多山,可耕地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8%。

其农业生产方式还相当落后,近80%的农业人口,基本上也就是温饱水平,且农业劳动的辛苦,似乎很难和"幸福"联系到一起。

然而当我们了解到不丹的免费教育、全民免费医疗和低犯罪率时,我们不能不承认不丹在奉行国民幸福总值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比如他们不仅实行十年义务教育,而且对通过十年级考试的学生,国家继续支持免费学习到高中毕业。

此后再次通过考试进入高等学校的学生,可以继续享受国家提供的免费教育到大学三年级。

这样的教育保障,鲜有马加爵、药佳鑫之类的恶性案件出现。

不丹吸取了周边一些国家以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发展的教训,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措施,包括通过立法保证不丹的森林覆盖率不得低于60%,以及不准许任何引起环境恶化和威胁野生动植物的工业和商业活动。

由于这个政策,不丹国土的森林--不是绿地--覆盖率达72%,提供全国财政收入的40%的所有利用河流的水电工程,没有一个造成生态损害。

这和我们中国一些地方为了发展为了政绩而近乎疯狂地破坏生态的资源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照。

我们中国一些地区自称“香格里拉”,而很多不丹人并不知道"香格里拉"一说,他们的平均生活水平也与天堂相距甚远。

但是在不丹随处可见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们为了自己的实际需要而不是为了炫耀来追求幸福的心境,雄辩地向我们解释了真正的香格里拉该是什么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