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k.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2324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k.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k.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k.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k.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k.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k.docx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k.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k.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k.docx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k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最新】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转化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实现的是(  )

A.由化合物变为单质B.由混合物变为纯净物

C.固态物质变为气态D.由块状物变为粉末状

2.如图所示的是空气成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Q均为混合物B.M、N、Q均为纯净物

C.M可用来制造炸药D.N可用于食品防腐

3.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

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C.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D.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爆炸都是由剧烈燃烧引起的B.所有的可燃物燃烧时都有火焰

C.所有的自燃都是由缓慢氧化引发的D.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发光

5.如图是R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磷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8

B.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

C.两种元素可形成化学式为P2R5的化合物

D.磷可以在R的单质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6.如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B原子

B.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C.乙分子中含有一个A原子,一个B原子

D.甲物质可能属于氧化物

7.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8.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9.“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按要求填空。

(1)

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_________(填写粒子符号);

(2)若“

”表示一个氮原子,则“

”表示___________(填写物质化学式);

(3)符号“CO32-”表示______________(填写粒子名称)。

10.近两年来,我国西南、北方、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如图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的微观变化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水蒸气液化发生了物理变化,在此过程中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________。

②图①、图②、图③、图④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

③水电解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发生了化学变化。

C图是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水的组成实验,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写物质的名称)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V正极:

V负极=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

④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决定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该实验中能够说明水的化学式为“H2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

(2)我国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下列用水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_________。

①将工业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②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

③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冲厕所④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

⑤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代替人工擦洗

(3)将浑浊的红色污水进行了如下净化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①中液体无色浑浊B②中液体无色澄清

C经上述处理后,②中液体为纯净物D若③中出现大量泡沫,则②中液体为硬水

(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

高铁酸钾受热时发生的反应为:

4K2FeO4

2R+4K2O+3O2↑,则R是____(填化学式)。

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11.“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酒香不怕巷子深”,微观解释为___________。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或“失”)电子。

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

③甲和乙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④根据上图物质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填字母序号);

A使用单原子催化剂能提高生成物的产量B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C甲醇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4:

1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由分子构成

12.化学发展经历了从定性到定量,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

图1是某同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该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③若保持装置不变,改变药品即可验证。

他用的一组药品是_________。

三、推断题

13.如图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为黑色单质,D为红色单质,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化合物.“→”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乙省略).请回答:

(1)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B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3)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4)在日常生活中,对可能有物质B生成的情况,我们应怎、样处理___________。

(5)请写出A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的名称_______。

A的单质之间组成元素虽然相同,但性质、用途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_

四、实验题

14.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

(3)乙炔(C2H2)是无色、无味、易燃的气体,乙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已知碳化钙与水反应非常剧烈。

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纯净的乙炔,若选择的装置C,其优点是___________。

(4)如果用E装置来测定氧气的体积(氧气从装置左端进入),应选用下图中的________(填编号)装置。

五、科学探究题

15.水通常是可用来灭火的,但有时水却是可引火的。

同学们将少量超氧化钾(KO2)粉末用棉花包裹没有任何变化。

(已知棉花和超氧化钾不反应)但如果将少量水滴到包有超氧化钾粉末的棉花上,则棉花迅速发生剧烈的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还剧烈)。

同学们对此产生好奇,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

(猜想与假设)

(1).超氧化钾和水反应生成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设计与实施)为了验证猜想,有同学提出如下实验方案:

向盛有KO2的试管中滴加适量水,若看到有气泡产生,证明猜想1成立。

在上述实验的试管口拴上一个气球,若气球变鼓,证明猜想2成立。

你是否同意该实验方案,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又进一步完善该方案并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及现象

验证猜想1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_处,发现木条复燃。

验证猜想2

_______

(实验结论)超氧化钾与水发生的化学反应,满足了棉花燃烧的条件。

六、计算题

16.小明在实验室里加热31.6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8.4g。

将剩余固体溶解、过滤、烘干后,回收二氧化锰。

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g;

(2)回收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____g。

参考答案

1.A

【解析】

A.由化合物变为单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必须发生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B.在一定条件下使混合物分离,混合物可变为纯净物,如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固态物质变为气态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固体变为气态,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由块状物变为粉末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块状胆矾经过研磨后变为粉末状,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

试题分析:

根据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如在一定条件下使混合物分离,混合物可变为纯净物,如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固态物质变为气态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固体变为气态,由块状物变为粉末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块状胆矾经过研磨后变为粉末状;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如由化合物变为单质的过程中一定生成新物质分析.

考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判别

点评: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因此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

2.C

【详解】

A、MN分别是氮气和氧气,是纯净物,Q是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混合物。

故错误;

B、Q是混合物,故错误;

C、氮气的用途是:

制造氮肥、制造炸药、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故选项正确

D、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不能用于防腐,故错误。

故选C。

3.D

【详解】

A.身上着火如果乱跑则会加速空气的流动,提供更充足的氧气,而使火势更旺,所以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故A方法正确

B.发生火灾后,生成的高温二氧化碳和有毒的气体,这些气体的密度受热变小,会浮在房间的上部,人若直立行走,会吸入更多有毒气体或因缺氧而发生危险,所以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是正确的做法,故B方法正确;

C.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就会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可以减少空气对流,向门窗浇水可以降温,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故C方法正确;

D.火灾可能引起停电,住宅楼有电梯的,乘电梯撤离是错误的做法,故D方法错误.

故选D。

4.C

【详解】

A、爆炸的条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气体的急剧膨胀,不一定需要燃烧;例如高压锅爆炸;故错

B、气体、液体燃烧发出的是火焰、固体直接燃烧发出的是光;故错

C、自燃是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故对

D、缓慢氧化不发光,故错误。

故选:

C。

5.D

【详解】

A、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x=2+6=8,正确;

B、由图可知,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故正确;

C、R元素的质子数是8,是氧元素,氧元素与磷元素形成的混合物的化学式为P2O5,故正确;

D、磷可以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故错误;故选D。

【点睛】

雾是液体小液滴形成的,烟是固体小颗粒形成的。

6.C

【详解】

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变,故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种类不变,故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乙分子中不含有B原子,故错误;

D、当A或B中有一种原子是氧原子时,甲物质属于氧化物,故正确;故选C。

7.C

【分析】

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

据图可知,甲是生成物,丁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乙质量不变,可能作催化剂。

即该反应是丁=丙+甲。

【详解】

A.丁发生分解反应,故丁一定是化合物,正确;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正确;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9%-17%):

(41%-25%)=8:

16=1:

2,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正确。

故选C。

【点睛】

考查学生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能力。

8.A

【解析】

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A、气体的分子数不变,C+O2

CO2,故A正确;B、气体的质量应增加,故B错误;C、氧气是过量的,固体质量最终应变为零,故C错误;D、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

9.ClN2一个碳酸根离子

【详解】

(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再利用“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可知,该示意图是原子结构示意图,则符号为Cl

(2)一个小球表示一个氮原子,则两个小球构成一个氮气分子,可以表示氮气。

化学式表示为N2。

(3)符号“CO32-”表示一个碳酸根离子.

10.间隔变大①氢气1:

22H2O

2H2↑+O2↑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

1①③④BFe2O3+6

【详解】

(1)①、水的蒸发属于物理变化,该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大小不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②、图①中只含有一种分子,图②③是原子,图④中含有两种分子,故图①表示纯净物。

③由图可知,b管中的气体多,故是氢气。

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氢气的体积是氧气的体积的2倍,故V正极:

V负极=1:

2。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2H2O

2H2↑+O2↑。

④实验中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

1,说明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

1.

(2)①将工业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可以节约用水,故正确;

②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会破坏土壤结构,故错误;

③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故正确;

④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正确;

⑤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代替人工擦洗浪费水资源,故错误。

故选①③④

(3)A、过滤不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①中的水仍是红色,故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功能,故②中的颜色消失,故正确;

C、②中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和微生物,故是混合物,故错误;

D、加热肥皂水后出现大量泡沫的水是软水,故错误。

故选B。

(4)反应物中钾、铁、氧原子的个数分别是8、4、16,生成物中钾、铁、氧原子的个数分别是8、0、10,故2R中含有4个铁原子,6个氧原子,故R的化学式为:

Fe2O3。

K2FeO4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

11.酒精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7得BCECO+2H2

CH3OHAC

【详解】

(1)酒精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故巷子外可以闻到酒精味道。

(2)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电子

②B原子的最外层得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故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

CE示意图中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③由图可知,甲乙丙的化学式分别是CO、H2、CH3OH,故反应的方程式为:

CO+2H2

CH3OH

④A、使用单原子催化剂能提高反应的速率,不能增加生成物的产量,故错误;

B、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正确;

C、由化学式可知,甲醇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

4,错误;

D、CO、H2、CH3OH都是由分子构成,故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由分子构成,正确。

故选AC。

12.2H2O2

2H2O+O2↑没有密闭容器中进行铁与硫酸铜等

【详解】

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②该实验中有气体生成,故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故错误;

③药品改为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如铁与硫酸铜等。

【点睛】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如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13.CO2燃料,冶炼金属2CuO+C

2Cu+CO2↑加装尾气处理金刚石、石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详解】

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化合物而且能够相互转化,可能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其中A为黑色单质,D为红色单质,AB均能生成D,故A可能是碳,D是铜,B是一氧化碳,C是二氧化碳,经检验,推理合理。

(1)C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

CO2

(2)B是一氧化碳,可以做燃料,冶炼金属等;

(3)A是碳,D是铜,碳与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

2CuO+C

2Cu+CO2↑。

(4)物质B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直接排放会导致污染空气,故要加装尾气处理。

(5)A物质是碳,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

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14.2KClO3

2KCl+3O2↑AD或AE或AF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丙

【详解】

(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

(2)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属于固固加热型装置,故发生装置选A。

氧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收集装置选D或E或F。

故组合装置为AD或AE或AF。

(3)装置C中利用了隔板将药品放在隔板上面,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该装置测定氧气的原理是多功能瓶中收集氧气,将水排入量筒中,收集到多少体积的氧气,就有多少体积的水排到量筒中,故气体由短管通入,水由长管排出,故选丙。

15.超氧化钾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氧气该反应是反应放热不同意该实验方案产生的气体也会使气球鼓起将带火星木条放在P处,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将导管Q放入水中,有气泡出来(合理即可)

【详解】

[提出问题]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棉花燃烧的原因可提出问题,如:

超氧化钾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故填:

超氧化钾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与假设]根据燃烧必须有氧气参加,且题中告知燃烧比空气中剧烈,所以可推出产物中一定有氧气生成;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棉花要燃烧必须有加热条件,所以可推出反应一定放出热量;故答案为:

氧气;反应放热;

[设计与实施]因为可能是产生的气体使气球鼓起,所以不同意该实验方案;

氧气具有助燃性,产生的氧气从P处出来,因此将带火星木条放在P处,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反应放出热量可以使锥形瓶内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所以可在支管处接一个导管插入水中,有气泡产生,来证明放热;

故答案为:

水加入试管内会排出空气,也会产生气泡,使气球变鼓;P;将导管Q放入水中,有气泡出来(合理即可)

16.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1.6g﹣28.4g=3.2g;

(2)设生成MnO2的质量为x

x=8.7g

答:

回收二氧化锰的质量为8.7g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当固体质量变为28.4g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1.6g﹣28.4g=3.2g.

(2)设生成MnO2的质量为x

2KMnO4

K2MnO4+MnO2+O2↑

8732

x3.2g

x=8.7g

答:

回收二氧化锰的质量为8.7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