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冲压模具发展现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2034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冲压模具发展现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冷冲压模具发展现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冷冲压模具发展现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冷冲压模具发展现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冷冲压模具发展现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冷冲压模具发展现状.docx

《冷冲压模具发展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冲压模具发展现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冷冲压模具发展现状.docx

冷冲压模具发展现状

2010年第15期

(总第150期)

串围高新技术企业

ChinaHi-TeehEnterprises

冷冲压模具发展现状

李焕芳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保定)有限公司。

河北保定071051)

N0.15.2010

(CumulativetyNO.150)

 

摘要:

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求模具行业向大

型、精密、复杂、高效、长寿命和多功能方向发展。

文章从模具的发展历史出发,总结了国内冷冲压模具的发展现状。

探讨了国内冷冲压模具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

冷冲压模具;高新技术产业;模具工业;CAD/CAM/CAE技术

 

中图分类号:

TG386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009—2374(2010)15-0005-02

 

模具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工业生产的重

要基础装备.用模具生产的产品,其价值往往是模具价值的几

十倍。

模具技术是一门技术综合性强的精密基础工艺装备技

术,涉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开发与推广应用.

是冶金、材料、计量、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等多门学科以及铸、

锻、热处理、机加工、检测等诸多工种共同打造的系统工程。

用模具生产制品具有高效率、低消耗、高一致性、高精度和高

复杂程度等特点,这是其他任何加工制造方法所不及的。

前,模具制造业已成为与高新技术产业互为依托的产业,模具

工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时.随着热处理技术的进步和检测手段的完善,冷冲模具使用

寿命提高5~7倍。

这一时期.还由于成型磨削、电脉冲和线

切割机等机床相继使用,又采用硬质合金为模具材料,冷冲模

具的制作工艺有了新的发展。

设计人员改进制模工艺,具有

自动送料、自动理片和接料装置的复合模具大量问世。

靠模

铣床引进后,用石膏、术模或实物即可翻制出相同形状的模

芯,使复合托深模具的制作方便了许多,确保了精度。

70年

代以后,使用斜度线切割机加工冷冲模具.其凸模(冲头)和

凹模可先淬火处理再切割装配,取代了原来冷冲模具制作需

要热处理一装配一变形修正的繁琐工艺,模具的精度可达到

 

之一。

0.01ram。

可以说这段时间我国的模具产业发展日新月异。

 

对任何国家来说,制造产业是综合国力及技术水平的体

现.而模具行业的发展是制造产业的基础和关键。

针对这种

情况,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正积极发展模具制造产业。

一、冷冲模具工业历史悠久

冷冲压加工工艺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

据文献记载:

我国劳动人民远在青铜时期就发现了金属具有锤击变形的性

能,到了战国时代(公元前403一前221年)已经能炼剑淬火。

我们的祖先在2300年前已掌握了锤击金属制造兵器和各种

日用品技术。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在金、银、

铜装饰品和日用品的制作中,更是显示出了精巧的工艺技术

和高超的艺术水平,令人叹为观止。

近代,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金属制品、玩具和小五金

等行业就开始使用冲床、压力机等简易机械设备及相应的模

具加工产品的毛坯或某些零部件,其中的“刀口模子”专门用

于落料、冲孔,“坞工模子”可用于金属拉伸。

由于生产力较

为低下,技术水平不够.当时各厂使用的冲压设备功率都不

大,甚至大多还是手扳脚踏。

模具加工业以手工为主,故而模

具的精度不高,损坏率大。

直到20世纪40年代初,出现水压

机冷冲模具。

50年代公私合营后.增添了磨床、铣床和锯床

等设备,又配上硬度计、外径内径测定器和块规等较为精密的

测量设备,冷冲模具的精度得以提高。

六七十年代,随着产品

生产大量使用冲压机床,冷冲模具已从原来单冲落料、单冲孔

模具发展为落料、冲孔复合模。

同时由于冷冲模架标准件的

出现,使模具设计结构形式多样化,精度也由此提高。

与此同

万方数据

二、冷冲模具工业的现状

到了21世纪.随着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和进步.CAD/CAE/

CAM技术日臻成熟,其现代模具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我国冲压模具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技术和能

力等方面都已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国民经济需求和世界先进

水平相比,仍具有较大的差异,一些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

的高档模具每年仍大量进口,特别是中高档轿车的覆盖件模

具。

目前仍主要依靠进口。

而一些低档次的简单冲模,则已供.

过于求,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根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9年中国模具进

出口总额为38.0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03%。

其中进口总额

为19.64亿美元,同比减少2%;出口总额为18.43亿美元,同

比减少4.1l%。

按模具种类分.进出口最高的仍是塑料橡胶模具,分别占

了进出口额的50.12%和70.26%;其次是冲压模具,分别占了

进出口额的42.42%和22.07%。

按进口货源地分,进口模具主要来自日本、韩国、德国,其

次是中国台湾、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新加坡、丹麦和法国;按

出口目的地分,中国出口模具的市场主要是香港、美国和日

本.其次是德国、印度、中国台湾、法国、巴西、韩国和越南;按

出口货源地分,出口模具主要来自广东、浙江和江苏。

从进出口模具价格方面分析.2009年出口冲压模具平均

每吨价8894.5美元.比上年上升13.5%;出口塑料橡胶模具平

均每套价963美元,比上年上升15.6%。

如果与进口价相比较。

一5一

 

则冲压模具平均每吨进出口之比为1.8:

1;塑料橡胶模具平

均每套进出口之比为2.5:

l。

与上年相比,差距明显缩小。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的分析指出,从上述价格可看出,中国

出El模具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比上年又有了上升,与进口模

具相比,技术和价格差距也在不断缩小,充分体现出了2009

年中国模具产业的技术进步。

三、冷冲模具的发展方向

发展模具工业的关键是制造模具的技术、相关人才以及

模具材料。

模具技术的发展是模具工业发展最关键的—个因

素,其发展方向应该为适应模具产品“交货期短”、“精度高”、

质量好”和“价格低”的要求服务。

为此,急需发展如下几项:

1.全面推广模具CAD/CAM/CAE技术:

随着微机软件发

展和进步,普及CAD/CAM/CAE技术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各企

业需要加大CAD/CAM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的力度,同时进

一步扩大CAE技术的应用范围。

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可以

促进CAD/CAM/CAE技术跨地区、跨企业、跨院所地在整个行

业中推广,实现技术资源重新整合。

使虚拟制造成为可能。

2.模具扫描及数字化系统:

高速扫描机和模具扫描系统

具备从模型或实物扫描到加工出期望的模型所需的诸多功

能,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模具研制制造周期。

将快速扫描系统

安装在已有的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上,可以实现快速数据采

集、自动生成各种不同数控系统的加工程序、不同格式的CAD

数据,用于模具制造业的“逆向工程”。

3.电火花加工:

电火花加工(EDM)虽然已受到高速铣

削的严峻挑战,但其固有特性和独特的加工方法是高速铣削

所不能完全替代的。

例如对模具的复杂型面、深窄小型腔、尖

表面质量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模具的失效原因有很多.材料方面的原因占较大的比重,

据资料统计,因选材和用材不当,致使模具过早失效。

大约占

失效模具的45%以上。

另一方面,在整个模具价格构成中,

材料所占比重不大。

一般在20%一30%。

因此,十分有必要

选用优质钢材和应用表面处理技术来提高模具的寿命。

模具

用钢要采用电渣重熔工艺。

如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造的粉末

高速钢等。

目前,模具钢品种规格多样化、产品精细化、制品

化,尽量缩短供货时间亦是模具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四、结语

我国模具工业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总体看来,技术水

平仍比工业发达国家要落后15—20年,这与我国制造业发

展的要求相比差距还很大。

为了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适应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需要,模具工业需要进行进一步

技术结构和加速国产化。

因此,应立足国情,着重发展模具行

业中的关键、共性技术.不断加大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力

度,不断提高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用信息技术带动和提升模

具工业的制造技术水平,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

来提高行业的总体水平。

使我国模具行业向大型、精密、复杂、

高效、长寿命和多功能方向发展。

推动我国模具工业技术进步

再上新台阶,将是我国模具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l】1谢健,杜东福.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技术问答【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余银柱,赵跃文.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M】.北京:

 

角、窄缝、沟槽、深坑等处的加工,EDM有其无可比拟的优点。

京大学出版社,2005.

 

复杂、精密小型腔及微细型腔和去除刀痕、完成尖角、窄缝、沟

槽、深坑加工及花纹加工等,将是今后EDM应用的重点。

了在模具加工中进一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今后将不断提高

EDM的效率、自动化程度、加工的表面完整性和设备的精密

化和大型化,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EDM新技术是未来

重要发展趋势。

4.优质材料及先进表面处理技术:

选用优质钢材和应用

相应的表面处理技术来提高模具的寿命就显得十分必要。

5.模具研磨抛光将自动化、智能化:

模具表面的质量对

模具使用寿命、制件外观质量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影响,研究自

动化、智能化的研磨与抛光方法替代现有手工操作,提高模具

一6一

万方数据

[3】温灿华.A.-C-x-业-b模具工业的发展叨.模具制造,

2005。

(2).

(4】薛咎翔.冷冲压实用技术【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5】余银柱.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M】.北京:

北京大学

出版社。

2005.

作者简介:

李焕芳(1973一),女,河北顺平人,国电联合动

力技术(保定)有限公司质量保证部经理,机电工程师,研究

方向:

技术、质量管理。

 

冷冲压模具发展现状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参考文献(5条)

李焕芳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保定)有限公司,河北,保定,071051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CHINAHI-TECHENTERPRISES

2010,(10)

0次

 

1.谢健.杜东福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技术问答2005

2.余银柱.赵跃文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2005

3.温灿华汽车工业与模具工业的发展2005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