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阶段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1982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阶段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阶段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阶段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阶段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阶段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阶段总结.docx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阶段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阶段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阶段总结.docx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阶段总结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阶段总结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课题,按照开题报告有序推进。

2015年8月进入第三阶段(2015.8——2017.1全面研究阶段),这个阶段课题研究的内容分三步,其中2015.8-2016.1是第一步,主要是研究电子白板在教学设计中应用:

侧重两个方面:

一是整理电子白板与教学有效整合的结点;二是白板使用的作用探索:

创设情境、资源扩展、拓展思维、及时反馈评价等。

下面就我校课题组这个时间段的研究做一汇报:

一、及时总结回顾,明确研究的工作思路与任务。

2015年7月,课题负责人在总结前面两个阶段的研究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2015年下半年的课题工作安排。

2015年9月8日在学校教科室,课题组组织召开了课题组成员会议,本次会议有三项内容。

一是回顾了课题研究前两个阶段的工作及完成情况;二是安排了第三阶段的工作:

首先是明确任务有两项(1.整理电子白板与教学有效整合的结点;2.白板使用的作用探索:

创设情境、资源扩展、拓展思维、及时反馈评价等。

),接着反馈研究中的问题,然后提出具体的要求与做法(1.选点、2.做设计,3.日常工作体现),最后对课题组成员宣布两件事情(1.课题负责人更换、2课题成员的补充)。

这样既使课题组成员及时了解研究的状况,看到自己的研究成绩,也清楚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具体如何去做,开得及时有效。

二、加强管理与指导,提高研究的实效。

(一)加强管理,再次明确分工,解决研究中白板使用的问题;

本课题的研究不包括教师要会维护白板,但是在课题研究中需要有人专门负责硬件的随时维护及技术支持。

所以在开学的课题研究会议上,学校再一次重申课题的研究责任分工,特别是提供技术支持的曹学军老师,资源库建设的赵正平老师,这样就保证了当老师在白板使用中出现问题时,能找到具体负责人的人员,课题研究的资料能及时收集整理。

在12月份学校进行专项检查,工作做得比较好。

(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白板课件制作的能力;

在课题研究的前两个阶段,课题组更多的是通识培训,统一安排多次的白板制作的培训活动,教给教师一些最基本的制作使用方法。

经过半年多的学习使用,发现教师学习领悟的也不尽相同。

这学期变换培训的方式,负责培训的方老师先向各个年级组老师征集制作使用白板课件中的问题,然后将问题进行梳理,需要集中则集中培训,不需要的则一对一解答指导,效果比较好。

(三)发挥教研组的作用,促进互学氛围的形成;

在研究过程中,除专家引领与教科室技术培训外,学科教研组是最基层的研究单位。

学科组加强多个层面的学习,在学习中坚持四个结合:

备课组学习与学科组研讨相结合;他人成果与个人感悟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学校探讨与外校交流互动相结合。

学科组全体成员自觉学习电子白板使用理论书籍,夯实自身理论功底,阅读各类教育刊物,了解最新教育教学动态,为子课题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1.备课组学习与学课组研讨相结合。

总结备课组前期集体理论学习少,一味的在课堂实践中探索,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缺乏计划性,平时的有些工作做得有深度,但临时生成的资料没有及时整理,没有形成固化成果。

这学期我们做到开学初有计划,注重理论学习,定期组织学科组成员有计划的学习电子白板操作攻略,内化课题研究计划,细化课程标准,深入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做到人人心中有课题。

此外,学科组长定期组织各备课组成员围绕课题进行相关理论学习,就同一知识体系的内容各学段教师开展个性化研究,以体现针对性。

以共性问题为抓手制定备课策略,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始终关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来验证备课策略的实效性,为课题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启示。

2.他人成果与个人感悟相结合。

每周三是学校规定的各学科教研活动时间,各备课组成员以一个单元为本周学习内容进行研讨,认真研读教材,进行单元目标、重难点分析。

以不同形式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进行深入探讨,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交流、比较、完善教学设计,研讨制定出电子白板辅助教学的策略。

在备课前互相交换各自的设计思路,互相切磋、交流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极大的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集思广益,从而提高了教师的整体备课水平。

每一次的“同一堂课”后,教科室总是能及时地进行评议、总结,汲取优点,也找出其不足之处。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老教师与年轻教师互学互促,愉快合作,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常规工作。

“同一堂课”和“拜师学艺”活动的开展,给参与教师带来了更多的收获与乐趣,让教师享受了合作研究的快乐。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

”在各备课组活动中得以很好的诠释。

3.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

学科组每月定期召开一次课题理论学习。

每次开展的研究活动,都有指定成员记录、及时收集材料。

每次研讨活动,分学段进行前期课题教学实践的研讨交流,全体教师畅所欲言,交流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感悟与困惑,由课题负责人艾校长和教科室周主任给教师答疑解惑,结合出现的问题,集思广益,制定后期的教研措施。

4.学校探讨与外校交流互动相结合。

学校多途径的为教师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创造各种机会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听课。

每次学习的教师及时汇报学习收获,学科组反复揣摩其独到之处,取其精华,在教学研究中借鉴应用。

当我校开展学科活动课题展示交流时,对与会的嘉宾及时发放意见表,恳切的希望区属学校的同学科教师留下宝贵意见和建议,为后期的课题研究奠定根基。

(四)搭建展示交流平台,促进不断提升;

1.建立一支精明能干的教研团队

为提高课题研究实效性,使课题研究常态化,我们为教师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利用微课展示、特岗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晒课等形式,发挥年轻教师接收新生事物快的优势,青年教师的稳健性,老教师把握教材准的特点,集结传、帮、带的方式,建立起了一支工作作风扎实、工作态度严谨、科研意识强的数学课题研究团队,保证课题的顺利研究保驾护航。

2.骨干教师上示范课

课题组充分利用骨干教师这一优势资源,各学段骨干教师结合课题研究内容,展示各备课组对课题研究的具体作法。

如高段王会珍老师的《百分数的意义》,张惠芳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中段郭学宁老师的《营养午餐》,黄静老师的《平行与垂直》;低段张春燕老师的《平均数》,樊琳老师执教的《认识时间》等课,都能制作精美的白板课件,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教材内容的处理,教学预设和教学评价的完善,一步步做得实实在在,为教师们提供了优秀的教学行为范例。

课后,作课教师汇报课题在本节课的哪些环节中得以体现,突破本节课的目标、重点、难点时使用电子白板哪些策略。

听课教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评议课题目标是否得到落实,哪些地方落实的好,哪些地方还存在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科组成员在真实的课例展示中感悟、研讨各学段教学内容巧妙使用电子白板的策略,体尝了课题研究的喜悦。

3.在“同一堂课”和“拜师学艺”活动中践行课题策略。

学科组在平时开展的教研活动中,结合以上优秀教学资源及相关的教学理论,探讨改进电子白板使用的策略,注重每周、每单元教材分析后常态课的研究。

各备课组成员结合学校的“同一堂课”和“拜师学艺”活动,按计划开展互动听课,交流反思,对备课组内的教师上同一课时的内容进行策略对比研究,优化策略。

从听、评课中,每一位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选择电子白板的不同功能,发挥电子白板的优势,科学地重组教材,达到了课堂最优化的效果。

我们期待通过这样的活动更高效的促使教材研读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五)学校考核的促进。

学校课题组涉及人多、面广,虽然学校层面做了这么多工作,但是怎样看到使用的效果呢,本学期加强评价的力度,将课题研究放到学校每个月的月考核中,这样,从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两个方面来督促课题的研究落到之处。

三、研究成果:

(一)整理出很多电子白板与教学有效整合的结点。

(收集了很多优秀的体现白板使用的学科教学设计)。

1.运用电子白板的存储调用功能,让学生的情绪活起来。

学生学习愿望的产生直接影响着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只有当学生从内心自己产生学习的想法时,他才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从而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库存功能,存储大量生活中的图片,在新课的引入阶段,从图库中调出需要的图片,为学生呈现一个直观的学习情境,不仅使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而且真切的感受到学习的应用价值。

电子白板丰富的图片存储功能和随时调用功能,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顺序,使学生的情绪动起来。

案例一(数学):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引入片段:

教师出示出示第一组图片。

师:

你能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吗?

生:

第2个图形面积大。

师:

为什么?

生:

这两个图形的高和宽是相同的,但第一个图形比第二个图形少了下面半个圆的面积。

教师出示第二组图片。

师:

那这两个图形呢?

(让学生猜测。

师:

你是怎么比较的?

说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汇报。

汇报时,可能有:

(1)数方格的方法。

教师追问:

你觉得这种方法有怎么样?

(麻烦、不准确)

(2)变成长方形进行比较。

教师追问:

怎样把它们变成长方形的?

此时学生想象会发生困难,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将图形平移、旋转、拼合,图形的变化过程迅速呈现在学生眼前,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功能能,突出了感受“转化”策略这一重点,学生有了初步直观的感受,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2.应用电子白板的绘图涂色功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由于小学生思维认识水平相对较弱,尤其是对数学中的一些抽象性的问题很难充分理解,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采用语言表达的手段,但往往达不到教师所期待的教学效果,即使有图片辅助,教师在讲授时也有一定的难度。

交互电子白板能使抽象性的问题变成形象性问题,不必过多的依赖语言去陈述一些过程性的问题,只要动一下手中的无源感应笔就可以把过程生动形象清晰的示范出来,再不让抽象性的过程变成数学中的难点。

案例二: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片段。

师:

刚才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果没有方格,我们能知道它的面积吗?

生:

(思考片刻)能,我们把它转化成长方形就行了。

师:

要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应该以什么为前提呢?

生:

转化前后的面积应保持不变。

师:

请你们拿出学具,以小组为单位边讨论、边操作,看哪个小组研究得认真,完成得快!

(学生通过激烈讨论、动手操作,争先恐后地到台上演示、发言。

教师指导学生在白板上演示。

生1:

我们组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图1),通量过比较,我们发现了这个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分别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相等,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生2:

我们小组是这样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图2),然后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算公式的。

数学中的数和形是数学发展过程中的两个大柱石。

在数学教学中,从“数”中去想“形”,从“形”中认识“数”的数形结合思想,具有使问题直观化的优势,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理解。

学生有疑之后,教者给予充分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借助学具,动手操作,自己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这一过程,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电子白板演示迅速便捷,演示手段多样,演示效果直观、形象、生动,从视觉到信息量上无不对学生造成巨大的冲击与震撼。

教师寥寥数语,点拨适度,顺着学生的学习思路有序展开教学,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益。

3.应用电子白板的回放拖拽功能,使练习的呈现方式活起来。

利用电子白板的互动技术,能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快速直接解决学习中的现实问题。

电子白板的回放与拖拽功能,可以对以前的操作过程进行任意多次回放,比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是非常有用的。

因为数学教学的时候一般老师都是讲一遍,但是对于有些学生讲一遍还不行,利用这些功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及时调控,使相应练习更有针对性,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案例四:

“平移和旋转”猜猜看的小练习。

第一个:

出示下面两个图形:

先让同学们闭上眼睛。

老师把两个图形都顺时针旋转90度,再让同学睁开眼睛看。

(这时,图形变成以下)

然后让同学们猜猜哪个图形旋转了。

有的学生说:

“长方形旋转了,正方形没有转。

”有的学生说:

“长方形旋转了,正方形也旋转了。

”到底谁猜得对呢?

这时,教师巧妙地运用白板的回放功能让学生恍然大悟。

猜对的同学兴奋不已,猜对的同学不服气。

这时,我适时地提出问题:

“为什么正方形也旋转了,可是我们却看不出来呢?

”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正方形特征的认识,以及对正方形与长方形特征的本质区别的认识。

原本简单的小练习,运用回放功能,不但变得生动有趣,更引发了学生深入的思考。

4.巧用电子白板的书写功能,使教学省时省力

交互式电子白板提供了多种性能的书写笔,教师不需要使用键盘而在白板上可以直接书画和操作,方便了教学。

同时让学生直接在白板上举例,在白板上移一移、画一画,再说一说,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获得了一个实践参与的机会,而且有利于教师清晰明了地了解了学生的思维和所存在的不足,更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充分体现了交互、参与的新课程理念。

在这样一个宽松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师生的对话洋溢着旺盛的生命活力,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教师在整个对话活动中起着指引、鼓励、激活、赞赏的重要作用。

知识,在对话中增值;思维,在对话中碰撞;情感,在对话中融通。

师生共同感受课堂中的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正如叶澜教授说的,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

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二)探索出电子白板在创设情境、资源扩展、拓展思维、反馈评价等的作用(整理了白板使用中作用的很多案例):

1.创设合理情境,提升学生兴趣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是师生互动交流的组织者,还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者。

正如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所说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兴趣对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至关重要。

将交互式电子白板用来辅助教学,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将严密的逻辑系统清晰化,使静态的概念以声像的形式进行动态呈现,构建符合实际需要的教学情境,从而增强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热情。

如张春燕老师在执教《平均数》一课时,从教学内容出发,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如演示移多补少方法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操作,让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最终探究出“移多补少,先合后分”是求平均数的灵魂。

将操作与思考的过程动态化,变抽象为具体,完整呈现了探究的思路。

将移多补少、先总后分两种方法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解决了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增加学生思考、操作的时间,真正实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使得学生对平均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再如认识平均数给学生造成认知冲突时,利用信息技术适时给女队增加一名同学参与、再现“下水游泳是否安全”问题学生有不同的理解时,利用电子白板技术及时显现表示出河水有深有浅的具体情况,直观地传递教学信息,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了数学知识。

2.挖掘课程资源,拓展学生思维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但是也有一些使用不是很顺手的地方,比如数学例题教学后的相应练习,与例题同属一类,对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有一定的局限。

教师挖掘教材时,讲知识活化,辅以电子白板对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对于拓展学生数学思维非常好。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生成的过程,期间学生表现出来的许多新的想法、新的问题是我们无法预料的,而这些无法预料的新想法往往就是课堂中互动所产生的资源。

在传统教学环境中,往往忽视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性资源,由此导致大量动态生产性再生资源流失,教师失去了用学生的观点引领、发展课堂教学契机。

案例三: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练习。

教师提出这样一道实际问题:

用一张长8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铁皮设计一个深度为1分米的无盖水箱,要求使焊接起来的水箱容积尽可能大,应该怎样设计?

(不考虑接头材料)

师:

现在每位同学都当一回小小设计师,你准备怎样设计呢?

学生们动手画图设计。

生1:

我在长方形铁皮的四个角上分别剪掉一个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我焊接起来的水箱长是8-1×2=6(分米),宽是4-1×2=2(分米),高是1分米,容积是6×2×1=12(立方分米)(学生在电子白板上画图)

师:

老师看到许多同学都是这样设计的,你们能运用学过的长方体知识进行设计并算出容积,真会动脑筋。

生2:

这种设计方案虽然能焊接成一个深1分米的水箱,但我觉得浪费了四个角上的材料,有点可惜。

师:

对呀!

一个优秀的设计师能变废为宝。

怎样才能不浪费材料呢?

(许多学生重新低头画图)

生3:

我还可以这样设计:

把长方形铁皮左侧两角上剪下两个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焊接到右侧中间部位,这样做成的水箱长是8-1=7(分米),宽是4-1×2=2(分米),高是1分米,容积是7×2×1=14(立方分米)

师:

你的设计真棒!

不但没浪费材料,而且容积更大了!

你真会灵活地思考问题,值得大家学习!

生4:

(兴奋地)我还可以把水箱的容积设计得更大些:

把长8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铁皮分成两个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把其中一个正方形裁成四个长4分米、宽1分米的长方形,然后把四个长方形分别焊接在正方形的四周,这样做成的水箱长是8÷2=4(分米),宽也是8÷2=4(分米),高是1分米,容积是4×4×1=16(立方分米)

师:

(惊讶地)你的这种设计老师也没想到,而且容积确实更大了,你真了不起!

老师应该向你学习!

(学生自发鼓掌)

3.借助电子白板,及时反馈,提高学习效率

交互式白板有一个传统黑板不具有的功能,就是对课堂整个教学过程所有操作信息的记录,包括教师标记信息、学生参与练习的信息。

这些反映真实课堂教学过程的动态资源可以作为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的参考资源,成为开展过程性评价、真实性评价的依据之一。

例如,低年教学时,在课堂上教师利用交互白板优势,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作出正确判断,如用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评价,用声音评价,用笑脸评价,用展开的花朵评价,用五颜六色的礼花评价……有的甚至用一段精彩的动画片作为对学生学习获得成功的奖励。

友好的人机交互方式,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情况,达到自我反馈的目的。

教学评价展现开放性,学生在鼓励和赞扬声中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和获得知识的喜悦。

这些都让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体验成功的乐趣,树立学习的信心,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发展。

反馈评价形式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重视课堂小结,促进师生共同反思和领悟。

课堂小结是对所授知识的一种再认过程,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思考,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

利用电子白板的信息保存与视频录制功能,辅助教师快速回顾、讲评前面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完成课堂小结。

二是发挥学生评价的主体作用,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例如在练习课或者试卷讲评课中,教师可以改变教师主导的方式,把评价的机会让给学生,借助扫描仪、数码相机,把学生试卷中优秀的解法,具有一定典型错误的题目输入到电子白板上去,让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他评和自评,在这个过程中认识自己,展示才能。

四、课题研究的一些新思考:

课题研究带给我们的思考:

1.对白板的使用方式单调,缺乏对白板功能的挖掘和利用  

在很多课堂上,教师大多是频繁使用书写、切换、拉幕、图形拖拽等少数几个功能,这与传统的黑板+挂图基本相当,并未体现出白板的独特优势。

相反,屏幕频繁切换,教学内容显得琐碎零乱,很少有教师注重对主干知识的梳理和回放,在学生脑海里很难留下对所学知识的深刻印象,会弱化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另外,白板的很多功能如聚光灯、放大镜、批注等工具在强化要点方面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在有些课堂上,缺乏白板与其他软件的整合,例如,在理科课程的授课环节中,有些比较抽象难懂的、需要带领学生分析的科学过程,很有必要用FLASH、几何画板等软件制作一个课件,在授课中进行无缝链接,生动形象地化解难点,但有的教师只用静止画面进行展示,大大削弱了效果。

  

2.对白板的使用时机有的不恰当,缺乏对时间和量的恰当把握  

毋容置疑,课堂教学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的突破口,也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核心。

但无论技术多么先进,要与教学内容实现恰当结合,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功效,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的课堂所用的白板技术手段与教学需要不适切,例如,课前为活跃气氛、调动学生兴趣放一段视频似乎成了一种授课套路,但有的视频材料在引发问题意识方面作用不大,或与本节课的核心知识联系并不密切,不恰当的展示,会给人一种喧宾夺主的感觉。

因此在备课中,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找到教学内容与教学素材的切入点,使技术的使用更具有针对性。

  

有的课堂从头到尾都在进行屏幕的频繁切换,完全摒弃了对传统黑板的适当使用,淡化了与其他教学方式的融合,学生关注白板的时间过长,不但引起视觉疲劳,而且很快从感觉新奇到单调乏味,并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3.教学方式的转变流于形式,白板的功能发挥不充分  

在应用白板的教学中,有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过多的注重了白板内容的变换和展示,忽视了课堂教学经验和技能的发挥,如教学内容的组织、课堂的管理、提问的策略等,忽视了有效的启发和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合作和互动更多的体现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邀请,学生到白板前操作。

在有的难点内容上,也出现了教师一言堂的讲,学生无奈的听的场面,这使得白板未能真正发挥它的优势和作用。

  

教学过程是个多要素相互作用动态多变的过程,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过程更是呈现出了多样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黑板就是教师与教学内容交互的界面,就是学生与学习内容交互的界面,此时黑板就是一个交互平台,现在白板替代了黑板成为课堂教学的新交互平台。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充分发掘这个新交互平台中蕴涵的教学策略,使这一技术真正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