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试敏药品操作规程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16688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试敏药品操作规程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常用试敏药品操作规程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常用试敏药品操作规程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常用试敏药品操作规程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常用试敏药品操作规程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试敏药品操作规程表.docx

《常用试敏药品操作规程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试敏药品操作规程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用试敏药品操作规程表.docx

常用试敏药品操作规程表

常用试敏药品操作规程表

药品名称

试敏液的要求及配制

试敏方法及判断

过敏反应的处理

备注

青霉素G

将青霉素钠试敏液配制成500∪/ml,皮内试敏剂量50∪。

步骤如下:

1、青霉素钾盐或钠盐以生理盐水配置成为20万u/ml青霉素溶液(80万u/瓶,注入4ml生理盐水即成)。

2、取20万u/ml溶液0.1ml加生理盐水1ml,成为2万u/ml溶液。

3、取2万u/ml溶液0.1ml加生理盐水1ml,成为2000u/ml溶液.

4、取2000u/ml溶液0.25ml加生理盐水1ml,成为500u/ml溶液.注意:

每次配制时,均需将试液混合均匀,以下各项药均需如此。

试敏方法:

(一)1.取75%酒精消毒前臂驱侧腕关节上约6.6cm处皮肤。

2.抽取皮试液0.1ml(含青霉素50U),作皮内注射成一皮丘(小儿注射0.02~0.03ml)。

3.观察20分钟后,如局部出现红肿,直径大于1cm或局部红晕或伴有小水泡者为阳性。

(二)、快速仪器实验法1.将青霉素皮试液(皮试液浓度为1万∪/ml)和生理盐水各约1ml滴入导入小盘,2.将导入小盘紧裹于前臂屈侧腕关节上约6.6cm皮肤处,3.药物导入完成后5分钟,仪器到时自动报警,4.药物导入完成后5分钟观察结果,如局部出现红肿,直径大于1cm或局部红晕或伴有小水泡者为阳性。

过敏反应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立即立即皮下注射0.5%盐酸肾上腺素0.5~1ml,必要时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作静脉注射,临床表现无改善者,半小时后重复一次。

心跳停止者,肾上腺素可作心内注射。

同时静脉滴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并补充血容量;血压持久不升者给予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

有呼吸困难者予以氧气吸入或人工呼吸,喉头水肿明显者,应及时作气管切开

1、更换同类药物或不同批号或停药3天以后,须重新作皮内试验。

2、2、生后28日之内的婴儿不需做过敏试验;3、试验液需现配现用(以下各项药也应如

氨苄西林钠

将氨苄西林钠试敏液配制成300ug/ml,皮内试敏剂量30ug。

取1g原装药品,加2.8ml生理盐水至3.3ml,则为303mg/ml;

第一次从上液中抽0.1ml,加0.9ml生理盐水,则为30.3mg/ml。

第二次从第一次的1ml中抽0.1ml,加0.9ml生理盐水,则为3003ug/ml。

第三次从第二次1ml抽0.1ml加生理盐水0.9ml,则为300ug/ml。

皮内注射0.1ml(含30ug),试敏方法及判断同青霉素G

同青霉素G

近年来大量出现非青霉素交叉过敏反应,用药后药疹出现太多,所以必须用本药试敏液,而不用青霉素G试敏液代替。

普鲁卡因青霉素

(青霉素乳剂)

要求同时做两种不同药物的过敏试验;1、青霉素G试敏液的试验,试敏液配制同青霉素G。

2、普鲁卡因试敏液的试验,试敏液配制同普鲁卡因。

1.参见青霉素G试敏方法及判断

2.参见普鲁卡因试敏方法及判断

同青霉素G

因肌注此药,每日1次即可保持血药有效浓度24小时,且注射时不痛,适宜慢性炎症,故临床常用

苯唑西林钠

将苯唑西林钠试敏液配制成294ug/ml溶液。

皮内试敏液剂量29ug。

取0.5g原装药品,加3ml生理盐水至3.4ml,则为147mg/ml.

第一次从上液中抽0.2ml加0.8ml的生理盐水,则为29.4mg/ml。

第二次从第一次1ml抽0.1ml加0.9ml生理盐水,则为2940ug/ml。

第三次从第二次1ml抽0.1ml加0.9ml生理盐水,则为294ug/ml。

皮内注射29ug,试敏方法及判断同青霉素G

同青霉素G

1、可出现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食欲不振等,大剂量应用可出现神经系统反应,如抽搐、痉挛、神志不清、头痛等。

偶见中性粒细胞减少、对特异体质者可致出血倾向。

个别人氨基转移酶升高。

2、尚可见药疹、药物热等过敏反应。

少数人可发生白色念珠菌继发感染。

头孢菌素类(先锋霉素类)

头孢唑啉钠头孢唑肟钠头孢拉定头孢替唑钠头孢匹罗头孢孟多酯钠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钠头孢硫脒头孢吡肟钠头孢替安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将头孢菌素试敏配置成500ug/ml,皮内试敏剂量50ug.

取0.5g原装药品,加2ml生理盐水,则为250

mg/ml.

第一次从上液中抽0.2ml,加0.8ml生理盐水,则为50ug/ml.

第二次从第一次1ml中抽0.1ml,加0.9ml生理盐水,则为5000ug/ml.

第三次从第二次1ml中抽0.1ml,加0.9生理盐水,则为500ug/ml.

皮试药液配制:

以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稀释成500ug/ml.

 

皮内试验参照青霉素类的试验方法,抽取0.1ml(含50ug)做皮内注射,必要时用生理盐水做空白对照试验

1、20分钟后观察试验结果。

2、实验结果判断标准同青霉素类。

 

同青霉素G

1、在应用头孢菌素时,不能用同青霉素钠的皮肤过敏试验代替,而应用该头孢菌素本身做皮肤过敏试验。

2、头孢菌类药物的皮试药液浓度为250ug/ml(用一滴),用于皮肤划痕试验;皮试药液浓度为500ug/ml(用0.05-1ml),用于皮内试验。

3、皮试液在夏季冰箱冷藏保存1天,其余季节室温保存1天。

东元安奇

(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

将东元安奇试敏液配制成300ug/ml,皮内试敏剂量30ug.取0.6g原装药品,加1.8ml生理盐水至2ml,则为300mg/ml;第一次从上液中抽0.1,加0.9ml生理盐水。

则为30mg/ml;

第二次从第一次1ml抽0.1,加0.9ml生理盐水。

则为3000ug/ml.

第三次从第二次1ml中抽0.1,加0.9ml生理盐水。

则为300ug/ml;

同青霉素G

同青霉素G

本品为青霉素类药物,对不产酶的脑膜炎球菌、氛杆菌、梭状芽孢杆菌、真杆菌属、梭菌属、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链球菌属等革兰阴性菌均有抗菌作用。

舒氨西林

要求舒氨西林试敏液配制成300ug/ml,皮内射试敏量50ug.

取0.75g原装药品,加2ml生理盐水至2.5ml,则为300mg/ml.

取1.5g原装药品,加4ml生理盐水至5ml,则为300mg/ml;.

取3g原装药品,加8ml生理盐水至10ml,则为300mg/ml.第一次从上液中抽0.1ml,加0.9ml生理盐水,则为30mg/ml.

第二次从第一次1ml中抽取0.1ml,加0.9ml生理盐水,则为3000ug/ml.第三次从第二次1ml中抽0.1ml,加0.9ml生理盐水,则为300ug/ml.

皮内注射30ug,试敏方法及判断与青霉素G同

同青霉素G

有时可有消化道反应

链霉素

要求链霉素试敏液配制成每毫升含2500u/ml,皮内射试敏量250u.

取1g(100万u)的链霉素加3.5ml的生理盐水,使溶液为4ml,每毫升含0.25g(25万u).第一次1ml:

从4ml溶液中,取0.1ml,加0.9ml生理盐水,每毫升含2.5万U.

第二次1ml:

从第一次1ml中,取0.1ml,加0.9ml生理盐水,成为每1毫升含2500u试敏液

试敏方法:

取配好的试敏液0.1ml(含250U),做皮内注射(试敏部位同青霉素G)20分钟后观察试验结果

2.皮内试验结果的判断:

同青霉素G

1.轻微过敏反应:

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钠2.危重病人过敏反应:

处理可参照青霉素G

首次用药或治疗终止后再用药,均需做过敏试验

精制破伤风抗毒素(TAT)

要求精致破伤风抗毒素试敏液配制成150u/ml,皮内射试敏量15u.从每支1ml(1500U)的精致破伤风抗生素药液中取0.1ml,加0.9ml的生理盐水或缓冲剂至1ml,即为每毫升含150u的试敏液.

1.试敏方法:

取配好的试敏液0.1ml(含15U),做皮内注射(部位同青霉素),20分钟后观察试验结果;2.皮内试验结果的判断:

①阴性:

局部无红肿②阳性:

皮丘红肿,硬结>1.5cm,红晕超过4cm,有时出现伪足、痒感,皆为阳性。

如试敏判断不能肯定,应在另手前臂内侧注射0.1ml的生理盐水做对照试验

1.首次须做过敏试验。

2.如果试敏阳性,但又必须注射者,可每隔20分钟一次做脱敏注敏,如发现病人有全身反应,立即停止注射,给予及时处理.

普鲁卡因

要求普鲁卡因试敏配制成0.2%-0.25%ml

目前我国一些药厂生产的普鲁卡因针剂是每安培2ml,含量为0.04g;每ml的含量为2%,.

取0.1ml,加0.9ml生理盐水,即为每ml含0.2%的试敏液。

1、试敏方法:

取配好的试敏液0.1ml,皮内注射,20分钟后观察结果

2、皮内试验结果的判断:

同青霉素G

同青霉素G

首次必须做过敏试验

 

力扬

(美洛西林钠)

将力扬试敏液配制成294ug/ml,皮内射试敏量29ug.

取0.5g原装药品,加3ml生理盐水至3.4ml,则为147mg/ml.

取1g原装药品,加6ml生理盐水至6.8ml,则为147mg/ml.第一次从上液中抽0.2ml,加0.8ml生理盐水,则为29.4mg/ml.

第二次从第一次1ml中抽取0.1ml,加0.9ml生理盐水,则为2940ug/ml.第三次从第二次1ml中抽0.1ml,加0.9ml生理盐水,则为294ug/ml.

皮内注射29ug,试敏方法及判断与青霉素G同

同青霉素G

同链霉素

细胞色素C

浓度:

(1)划痕法7.5mg/ml

(2)皮内注射法0.03mg/ml(3)点眼法5mg/ml取细胞色素C注射液以生理盐水稀释成0.03mg/ml浓度比

皮内注射法:

注入量0.03~0.05mg/ml,20分钟后观察注射部位,如出现红晕或红肿,且直径大于1cm为阳性反应,禁止应用。

划痕法:

取细胞色素C注射液一滴,滴于前臂内侧,用针尖划痕,观察20分钟。

点眼法:

取细胞色素C药液5mg/ml,滴于眼结膜囊内,观察20分钟。

同青霉素G

治疗结束后再需用本品,必须重新皮试,阳性反应者禁用。

胸腺素(肽)

要求注射用胸腺素试敏配制成0.1mg/ml.

从每支含4mg胸腺素中,加入4ml的生理盐水,为每ml含1mg,从中取0.1ml,加0.9ml的生理盐水,即为试敏液。

1.试敏方法:

取配好的试敏液,皮内注射0.1ml,30分钟后观察试验结果2.结果判断:

局部丘疹扩大或红晕明显,直径>1cm及有伪足者,为阳性。

同青霉素G

同链霉素

 

精制蝮蛇抗栓酶

要求精致蝮蛇抗栓酶是敏液配制成每毫升含0.001U.

取每支含0.25U精致蛇毒,加2.5ml的生理盐水溶化,则为每ml含0.1U.

第1次从2.5ml溶液中,取0.1ml,加0.9ml生理盐水,每毫升含0.01U.第2次从第1次1ml中,取0.1ml,加0.9ml生理盐水,每毫升含0.001U的试敏液.

1.试敏方法:

取配好的试敏液,皮内注射0.1ml,15分钟后观察试验结果2.结果判断:

红晕直径<1cm或无伪足,为阴性红晕直径<1cm,或有红晕浸润,或有伪足者为阳性

同青霉素G

同链霉素

碘化物造影剂

1、皮内注射试敏液的配制:

取碘造影剂30%泛影葡胺0.1ml,为皮内注射试敏液。

2、静脉注射试敏液的配制取碘造影剂30%泛影葡胺1ml为静脉注射试敏液

凡做碘造影,在用药前1-2日均需做碘过敏试验:

1、口服试敏法:

口服5%-10%碘化钾(钠)连续2-3日;每日三次,每次5ml,观察结果;结果判断:

如有口麻、头晕、心悸、恶心、呕吐、荨麻疹等症状为阳性。

2、皮内注射试敏法,用0.1ml碘造影剂,皮内注射,20分钟后,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

如局部红肿、硬块、直径超过1cm,为阳性。

3、静脉注射试敏法:

用30%泛影葡胺1ml静脉缓推,5-10分钟后观察结果;结果判断:

如有血压、脉搏、呼吸及面色有所改变,为阳性。

1、少数病人作过敏试验为阴性,但到全量注射碘造影剂时,有出现过敏反应,应在注射前需备好急救药品。

2、如出现过敏反应,可参考青霉素过敏的处理,采取对症急救

为慎重起见,在未做静脉注射试验前,应先做皮内试验,如皮内试验为阴性,再做静脉试验,如果静脉试验为阴性,再做全量静脉给药。

门冬酰胺酶

加5ml的灭菌注射用水或氯化钠注射液入小瓶内摇动,使小瓶内10000国际单位(IU)的门冬酰胺酶溶解,抽取0.1ml(每1ml含2000IU),注入另一含9.9ml稀释液的小瓶内,制成浓度约为每1ml含20U的皮试药液。

皮内试验:

取皮试液0.1ml(2U)注入前臂掌侧前1/3的皮内.1、注射后至少观察1小时。

2、如有红斑或风团即为阳性禁用

如发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可应用肾上腺素、抗组胺药物、地塞米松等急救治疗

1、已用过本品但已停药一周或一周以上的患者,在注射本品前须做皮试。

2、不同药厂、不同批号的产品其纯度和过敏反应均有差异。

鱼肝油酸钠

用0.1%溶液0.1-0.2ml皮内注射

用0.1%溶液0.1-0.2ml皮内注射等量盐水时观察5-10分钟,周围红肿者忌用。

如发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并根据症状进一步急救治疗

1、过敏者禁用2、有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者禁用3、急性感染、慢性全身性疾病、心脏功能失调的患者禁用。

a-糜蛋白酶

用生理盐水稀释至400U/ml

取皮试液0.1ml(40U)注入前臂掌侧前1/3的皮内,判断同青霉素G

如引起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用抗组胺类药物治疗。

同青霉素G

1、本品肌内注射前需做过敏试验,并禁止静脉注射2、本品水溶液极不稳定,必须临用前以注射用水现配。

玻璃酸酶

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50U/ml

皮内试验:

取皮试液0.02ml注入前臂掌侧前1/3的皮内,5分钟内出现具有伪足的疹块,持续20-30分钟,并有痒感,为阳性,禁用本品。

如发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应用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组胺药治疗

1、有时局部出现一过性红斑,是由于血管扩张所引起,并非阳性反应2、不可做静脉注射3、本品宜临用时配置

降纤酶

本品0.1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ml

皮内注射0.1ml,于15分钟后观察结果,如局部注射丘疹直径小于1cm者为阴性可用。

用药期间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参照青霉素G

本品溶解后应立即使用

结核菌素

纯结核菌素0.5ml,加生理盐水4.5ml为第一号溶液,其稀释度为1:

10,依法配制第二、三、四号溶液,其稀释度分别为1:

100;1:

1000;1:

10000

1、    皮内试验:

用1ml注射器4-5针头,将OT0.1ml注入前臂掌侧前1/3皮内。

72小时后观察注射不为无硬结或硬结直径小于5mm为阴性。

阳性:

不发红且硬结直径大于或等于5mm为(+);5-9mm为(++);10-19mm为(+++);大于或等于20mm(儿童大于或等于15mm)为(+++);如果直径小于20mm,但有水泡、坏死、淋巴管炎等均为(++++)。

2、划痕实验:

将浓结核菌素1滴涂布于前臂内侧表皮,用针刺破表皮,并距离涂试液的3-4cm处同样刺破一处72小时涂试液下红肿则为阳性反应。

由1:

100稀释液开始注射,如呈阴性以1:

1000注射,如仍呈阴性,再以1:

10000注射,仍属阴性,方可判为阴性。

绒促性素

用注射用水稀释至500U/ml

皮内试验:

取皮试液0.2ml注入前臂掌侧前1/3的皮内,观察20分钟后无明显变化可用

用药过程中如发现过敏反应,就立即停止用药,处理方法参照青霉素G或根据反应症状做进一步急救。

本品应配制后限4天内使用

锡克(白喉)

0.2MLD

用1ml注射器,4-5号针头,将0.1ml注入前臂掌侧前1/3皮内。

72小时后检查注射部位反应,红肿≥10mm×10mm为阳性

 

 

维生素B1注射液

用注射用水将本品10倍稀释液为皮试液0.1ml作皮内注射观察15分钟后无明显反应者可用

 

 

 

蕲蛇酶注射液

加灭菌生理盐水至1ml皮内注射0.1ml

30分钟后观察,丘疹直径超过15mm者判为阳性

按相应症状对症处理

停药后再使用本品前仍须做过敏试验

汤光李大魁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关于头孢类药物皮试问题的注意事项

目前,对于头孢菌素类药物是否需要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在我国药品说明书和参考书中有多种描述,鉴于头孢菌素类药物自身特点,以及使用中存在严重过敏反应的可能性,经查阅相关资料,就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皮试问题,归纳如下几点注意事项,以供临床参考:

1、患者对一种头孢菌素或头霉素过敏者对其他头孢菌素或头霉素也可能过敏。

患者对青霉素类、青霉素衍生物或青霉素胺过敏者也可能对头孢菌素或头霉素过敏。

青霉素过敏患者应用头孢菌素时临床发生过敏反应者约为5%~7%。

因此,对青霉素过敏患者应用本品时需谨慎,应根据患者情况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应用。

其中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即刻反应者,不宜再选用头孢素菌素类。

(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版))

2、头孢菌素用前是否要做皮试,无统一规定,有的产品在说明书中规定用前皮试,应参照执行,皮试液参考浓度300μg/ml,皮试结果的判断参见青霉素皮试的规定;(引自《新编药物学》(第16版));

3、如药品说明书上明文规定使用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的,则必须做,如说明书上未明确规定,则需根据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既往药物过敏史、患者的患病严重程度等综合考虑是否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引自《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专家共识》广东省药学会2008年);

4、如果进行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必须使用原药配制皮试液,不能用青霉素皮试液代替,也不能用某一种头孢菌素配制成皮试液做所有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国内目前推荐的浓度为300-500μg/ml,注射量为0.1ml(引自《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专家共识》广东省药学会2008年);

5、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严重过敏,应禁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一般过敏,可根据病情慎重地选用头孢类抗菌药物,现有的研究表明,青霉素类与一代头孢的交叉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二代、三代和四代,因此,宜选用二、三、四代头孢,特别三、四代头孢更为安全(引自《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专家共识》广东省药学会2008年);

6、有头孢菌素或舒巴坦过敏史者禁用头孢哌酮/舒巴坦。

有青霉素类过敏者确有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指征时,必须在严密观察下慎用,但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史的患者,不可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

(引自卫生部2004年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7、临床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必须仔细询问病人药物过敏史,不管是否进行皮肤过敏试验,或皮肤过敏试验阴性,在首次使用后的0.5~1h内应严密观察,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征兆,应迅速处理。

过敏反应是难以预测的,过敏反应的发生不是医务人员的责任,但发生后处理不当或没有相应的救治措施,医院则要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引自《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专家共识》广东省药学会2008年)。

请各临床科室在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中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及有关规定,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