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来居延汉简研究综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08264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30年来居延汉简研究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近30年来居延汉简研究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近30年来居延汉简研究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近30年来居延汉简研究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近30年来居延汉简研究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30年来居延汉简研究综述.docx

《近30年来居延汉简研究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30年来居延汉简研究综述.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近30年来居延汉简研究综述.docx

近30年来居延汉简研究综述

本科毕业论文

近30年来居延汉简研究综述

 

姓名

林婧

院系

文学院

专业

汉语言

年级

2007级汉语本1班

学号

20071110200

指导教师

陈淑梅

 

2011年6月1日

独创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此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二〇一一年月日

 

毕业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鲁东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论文作者签名:

二〇一一年月日

毕业论文选题报告

姓名

林婧

性别

院系

文学院

年级

2007

学号

20071110200

论文题目

近30年来居延汉简研究综述

课题来源

学生自拟

课题类别

基础研究

选做本课题的原因及条件分析:

居延汉简是我国简书发掘史上的一大奇迹,其资料丰富,内容完整,断代明确,是极为珍贵的古文献宝库。

自出土以来,中外学者对其研究如火如荼,硕果累累,不仅具有知识性,而且富有趣味性。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是对这一古文献宝藏的深度剖析,其本身也成为后人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因此,选了本课题希望可以将这些优秀的成果做以汇集、总结,考察近30年来对居延汉简的研究有哪些成果,还有那些不足。

指导教师意见:

居延汉简是近世出土的汉代重要的文字材料,自发现以来,立即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对近30年来居延汉简研究的简史进行梳理,总结其成绩,为出土文字的研究提供借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同意选题。

签名:

2010年11月01日

学院毕业论文领导小组意见:

 

(公章)

年月日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姓名

林婧

性别

学院

文学院

年级

2007

学号

20071110200

预计完成时间

2011年3月20日至2011年6月1日

论文题目

近30年来居延汉简研究综述

课题来源

学生自拟

课题类别

基础研究

指导教师

陈淑梅

毕业论文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方案打算先通过图书馆收藏的简书资料,全面了解简书研究的总体情况,并做好相关读书笔记和资料整理工作。

同时,查阅图书馆电子资源全国期刊网,深入了解近30年来居延汉简研究的有关资料,为下一步的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计划在2011年5月以前写出初稿,并在6月前完成论文修改并定稿,准备提交论文答辩。

论文主要内容(提纲):

一、引言

二、介绍居延汉简遗址发掘和简文整理情况的文章

三、居延汉简研究的相关专著

四、关于居延汉简研究的学术论文

五、总结

指导教师意见:

该同学围绕选题,阅读了大量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理论著作,对近30年来的居延汉简研究状况及其主要成就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比较详细的论文写作提纲,为论文的顺利完成具备了必要的条件。

同意开题。

签名:

2011年03月20日

 

签名

年月日

学院毕业论文领导小组意见:

 

公章:

年月日

毕业论文结题报告

姓名

林婧

性别

院系

文学院

年级

2007

学号

20071110200

论文题目

近30年来居延汉简研究综述

课题来源

学生自拟

课题类别

基础研究

指导教师

陈淑梅

本课题完成情况介绍(包括研究过程、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应用情况等):

选定这一课题首先是因为自己对于居延汉简有着浓烈的兴趣,而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成熟,所以在老师指导下决定完成这个课题。

我在写作之前阅读了简书研究方面的书籍,并整理了相应的读书笔记,同时查阅了近30年来的研究成果,为写初稿作好了准备。

在老师指导下反复修改,最终于5月份定稿,完成标准式的电子文本并打印出来。

这次论文写作,收获很多,不仅更深刻地认识了居延汉简的研究、历史地位,更丰富了我对汉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俗的了解,更掌握了一定的总结归纳课题的相关方法,为从事研究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由于资料不足以及自己能力有限,论文还存在一些问题,还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提高。

指导教师意见:

该论文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近30年来的居延汉简研究状况作了总结,将居延汉简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分类概述。

论文很好地完成了既定的任务,达到了本科论文的要求。

不足:

对居延汉简文字学、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重视和总结不够。

同意结题。

签名:

2011年05月30日

学院毕业论文领导小组意见:

 

(公章)

年月日

论文成绩

良好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

院(系):

文学院学号:

20071110200

姓名

林婧

论文总成绩

84

论文题目

近30年来居延汉简研究综述

该论文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近30年来的居延汉简研究状况作了总结,将居延汉简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分类概述。

论文很好地完成了既定的任务,达到了本科论文的要求。

不足之处:

对居延汉简文字学、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重视和总结不够。

评定成绩:

85签名:

2011年06月03日

论文对近30年来的居延汉简研究状况作了总结,将居延汉简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分类概述,勾勒了居延汉简研究的简史脉络。

不足:

对居延汉简文字学、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关注和总结不够。

评定成绩:

84签名:

2011年6月3日

该同学在答辩过程中,对答辩委员会提出的问题回答正确,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准确,显示了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专业知识。

答辩委员会对其答辩表示满意。

建议准予毕业并授予其学士学位。

答辩成绩:

83组长签名:

2011年6月3日

注:

1、论文(设计)总成绩=指导教师评定成绩(50%)+评阅人评定成绩(20%)+答辩成绩(30%)2、将总成绩由百分制转换为五级制,填入本表相应位置。

目录

摘要1

一、引言2

二、介绍居延汉简遗址发掘和简文整理情况的资料性文章2

(一)居延旧简。

2

(二)居延新简。

3

(三)释文整理。

3

三、居延汉简研究的相关专著4

四、关于居延汉简研究的学术论文5

(一)关于居延汉简中汉代经济方面的研究论文5

(二)关于居延汉简中汉代政治方面的研究论文6

(三)关于居延汉简中汉代军事方面的研究论文8

(四)关于居延汉简中汉代科教文卫的研究论文9

(五)其他关于居延汉简研究的论文12

五、总结14

注释15

参考文献15

谢辞16

近30年来居延汉简研究综述

林婧

(鲁东大学文学院,汉语言专业,2007级汉语本01班,071110200)

摘要:

居延汉简的出土不仅奠定了我国的简牍学的雄厚的文物文献基础,而且将中国的简牍学引上国际化的轨道,形成了一门国际性的显学。

本文对近30年来的文章试做归纳和小结

关键词:

《居延汉简》;《居延新简》;简文

ThesummaryofthestudyaboutJuyanBambooSlipsofHanDynastyinrecent30years

LinJing

(SchoolofLiterature,ChineseLanguageMajor,HWB2007,Class01,No.071110200)

Abstract:

JuyanBambooSlipsoftheHanDynastydonotonlyestablishthefundationofslipsculturalandliteratrerelicsforthestudyofChineseslips,butalsoleadtheChineseslipsleaningtointernationalpath.Nowadays,ithasbeenareintegrativeshamingallovertheword.ThisdissertationtrystocollectthepassagestuyingJuyanBambooSlipsoftheHanDanastypublishedinrecent30yearsasmuchaspossibletocompleteaninductionordrawaconclutionabouttheachievementandshortage.

Keywords:

JuyanBambooSlipsoftheHanDynasty;ThenewslipsofJuyanBamboo;Slips

 

林婧(1988.09——)女,汉族,山东威海文登人。

一、引言

1930年,瑞典人贝格曼在居延地区发掘汉简10000余枚,称为“居延汉简”。

敦煌和居延汉简、殷墟甲骨文、敦煌藏经洞文书和故宫明清档案,被誉为20世纪考古学上的“四大发现”。

1972年至1976年,考古工作者又先后在居延发掘汉简20000余枚,称为“居延新简”。

新旧简共有三万多枚,大多发掘于金塔县境内肩水金关、大湾城、地湾城等汉代烽燧遗址,这些烽燧遗址因此而出名,1981年9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月又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截止到目前,居延汉简是国内简牍出土的最大宗,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首屈一指、无与伦比的,这不仅因为其数量最多,更重要的是它的内容包括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与文物价值。

自居延汉简发掘公布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就研究人员来说,大陆学者在居延汉简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陈梦家、陈直、于豪亮、裘锡圭、谢桂华、李均明、何双全、薛英群、于振波、李振宏、罗见今等先生在居延汉简的研究上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果。

除了大陆学者之外,台湾、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地区也有不少学者对居延汉简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台湾方面劳干、马先省、吴昌廉、刑义田、严耕望、张寿仁、陈文豪等先生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对居延汉简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

日本学者森鹿三、大庭修、永正英田等先生在简册的复原、文书的整理及汉代的经济军事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韩国的韩延锡先生对释文做了考证。

居延汉简的出土不仅奠定了我国的简牍学的雄厚的文物文献基础,而且将中国的简牍学引上国际化的轨道,形成了一门国际性的显学。

本文对近30年来的文章试做归纳和小结,请方家指正。

二、介绍居延汉简遗址发掘和简文整理情况的资料性文章

自汉简出土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出土量的增加,各种介绍以及整理简文的资料性文章的系统性、科学性、完备性也日益精进,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居延旧简。

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出版了《居延汉简甲乙编》,发表了照片和经过重新修订的释文,全部按原简号顺序,制成图版,同时注明出土地点,这推动了居延汉简研究的进展。

1987年1月,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先生吸取学术界整理研究成果,将以往诸家释文逐一校释,编成《居延汉简释文合校》,释文的准确性大为提高,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1998年,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整理小组,借助红外线显示仪等先进技术设备,对以往虽已公布却模糊不清或表面已褪色用肉眼无法看出的39枚“无字”、“不可辨”、“不可识”的简辨认出来,对原来的误释和未释的简牍进行整理,并对原有的释文作了纠正和补充,出版了《居延汉简补编》,补充了《居延汉简甲乙编》未曾收录的1109枚编号简和未有编号简;首批居延汉简至此已经全部整理出版完毕,并且弥补了以往历次刊布的图版和释文均未能核对原简的根本缺陷,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居延汉简的整理性工作的一项突破性的业绩。

(二)居延新简。

1990年7月文物出版社出版了《居延新简》(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文化部故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多家单位联合主编),其内容包括甲渠候官和第四燧两处所获得的全部简牍以及1972年居延地区调查采集的地点不明散简14枚,内容丰富、完整,断代明确,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的价值。

1994年12月,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共同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上、下册)面市。

该版释文在1990版《居延新简》的基础上,新增了四部分内容,收集了267枚散简的释文,还提供了与收录简文相关的图版信息,文图并茂。

2001年,中国简牍集成委员会主编、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简牍集成》“居延新简”分册所收简文与1994年中华版《居延新简—甲渠候官》基本一致。

分册编者不仅对其中大部分释文做了现代化的句读标注处理,而且还吸收了部分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某些字或词条目添加了辅助性的解释说明,使材料的可用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2005年4月1日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额济纳汉简》一书,介绍1998年至2002年的第三批居延汉简的发掘报告和汉简以及释文内容,简述了汉简的史学、考古学、文献学意义。

(三)释文整理。

除上面所提到的《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外还有裘锡圭先生的《谈谈辨释汉简文字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江汉考古》,1991年第4期),归纳出识读罕见文字的方法,以及先生的《<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商榷》(共8篇,分载于《人文杂志》1982年第2、3、4、5期,1983年第1、2、3、4期),于豪亮的《居延汉简释义》(《文史》第12辑,中华书局,1981年),谢桂华、李均明、何双全先生的《<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质疑》(《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1期)等都对居延汉简的释文进行了详细深入的搜集、整理、考证、校正,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这些文章不再仅仅局限于资料的整理、数据的统计、图片的呈示、目录的编排、内容的分类,更在释文的整理、考证、校正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果。

三、居延汉简研究的相关专著

居延汉简数目庞大,内容丰富,要想研究的深入、精细、全面,非著书立说所不能完成。

由于居延汉简的出土年代较早,因此对它的研究相对成熟,各种专著也是简书研究史上的一大亮点。

1980年12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的陈梦家先生的《汉简缀述》,运用考古学的方法,对汉代边境防御及烽燧制度官吏俸禄等问题作了探讨,并对汉代职官、吏俸、地理、年历、简册制度等多个方面做了研究,标志着简牍学的正式形成。

198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居延汉简研究》是陈直先生探讨居延汉简之《居延汉简综论》、《居延汉简解要》、《居延汉简释文校订》、《居延汉简系年》五个部分的汇编,对汉代的诏书、簿检、符傅、券约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和考证,是一部全方位研究居延汉简的著作。

薛英群、何双全和李永良选注,兰州大学出版社于1988年出版的《居延汉简释粹》。

该书选入的新简数量约为200余枚,内容既涉及甲渠候官和第四燧,也包括部分尚未全部公开的肩水金关。

书中客观地评价了甘肃汉简在各研究领域所占的学术地位,并对入选的释文材料进行了现代化的句读处理,另外也对其中一些常用、常见或难懂的字词加以了解释,且不乏精到之处。

可以说,这部书一方面为新简研究的开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另一面也为后来几个释文版本的出现创造了有利条件。

薛英群著,甘肃教育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的《居延汉简通论》全面阐述了简牍本身的出土情况、相关简制、文书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等,也研究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和科技文化及各种典章制度的源流和发展。

1997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李振宏、孙英民的《居延汉简人名编》对居延汉简中出现的人名进行了全面考察,从中“考证出有确切年代的各代戍边人员一千四百余名以及相关的简文数千枚”。

[1](P2)书中将相关人员信息分为姓名、职务、年代、籍贯及所在简号等五项予以列出,并对某些地位重要、出现频率高、又有争议分歧的人员进行考证和研究。

2001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日)大庭修著、徐世虹译的《汉简研究》一书在内容上分“册书研究”、“简牍丛说”、“研究杂纂”三篇,对居延汉简中的册书、檄书、文书等以及符、致、检等简牍形式以及各类文书简上的签名进行了探讨。

2003年中华书局李振宏《居延汉简与汉代社会》以居延汉简为基础,对汉代地价以及甲渠侯官的燧部、居延地区的邮驿方位、秦汉时制等方面进行了考证。

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李天虹的《居延汉简簿籍分类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居延汉简中的簿籍文书进行分类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复原了一册较完整的“受阁卒市买衣物名籍”。

同时,作者也以按语的方式,对简文中的重点字词以及汉代西北边塞的簿籍制度、行政管理机制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何双全著,2004年敦煌文艺出版社的《简牍》概貌性地介绍了居延新简、居延汉简的由来、特点、存在时间等常规信息,对其中较完整或较重要的研究材料等进行了梳理,对语料和社会制度、社会风貌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较明确的认识。

我们看出,这些专著既有以旧简为主的,又有以新简为主的,或以全面综述见长,或以专攻术业见长,其本身既是一项伟大的研究成果,又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宝贵的参考价值。

四、关于居延汉简研究的学术论文

关于居延汉简研究的学术论文非常多,研究的领域也十分广泛,本文对所集论文进行了粗略的分类,根据论文研究的主题大致分为一下五类:

(一)关于居延汉简中汉代经济方面的研究论文

薛英群《居延汉简中的雇佣劳动者试析》讨论了居延汉简中的“八佣”、“客”、“就”三种雇佣劳动者,明确其身份,对进一步讨论汉代经济结构、社会性质不无益处。

陈东旭、李国庆《从居延汉简看汉代居延地区社会经济》(阿拉善博物馆)结合相关资料和出土汉简所见,从地理、人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浅谈汉代居延地区的社会经济,证明了经过汉王朝近200年的苦心经营,居延地区已经具有相当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成为边塞屯田的一个中心和重要的防御力量,保卫了河西地区的安宁,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号召全国重点力农。

封丞相为富民侯,任赵过为搜粟都尉,实行代田法,“教边郡及居延城”,[2]取得了“用力少而得谷多”[3]的成果。

何双全《居延汉简所见汉代农作物小书》(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数以万计的居延汉简文书中不仅找到了土地制度和代田法实行情况的记载,而且找到了粮食管理和农作物种植方面的记录,证明了汉书记载的真实性,并对居延汉简中所见的农作物种类进行归纳,作一概述。

李孝林、孙芳城《从旧居延汉简看汉朝会计》(北京商学院学报1992年第5期)根据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居延汉简释文合校》,从契券、名藉、簿书、复式记帐、校核、上计等六方进行探索,揭示了居延汉简以无可怀疑的铁证说明了我国汉代会计的伟大成就,在世界会计史坛居于领先地位。

罗庆康《<居延新简>所记的西汉物价研究》(《安徽史学》1994年第2期)对居延新简中的农林牧渔、手工业制品及其它商品的价格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与《货殖列传》进行了比对分析。

李树春、梁瑞《<居延汉简>中的戍吏经商、雇佣现象》(殷都学刊2005年)根据《史记》、《汉书》等传世文献中的有关材料来分析了出土文献《居延汉简》,证明汉代边郡的屯戍组织内、外部,上下级军官士卒间存在着复杂的经济生活关系,当时边疆吏卒从事庸工、经商等的经济现象很普遍,并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现象的历史原因及其影响。

朱颖华《居延新简之会计管理制度》(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4卷第3期)认为随着封建经济关系的产生,中国会计有了长足的发展。

经过研究发现汉朝官厅财计组织从中央到地方已初步形成一个经济管理系统,并结合史实分析了“上计制度”、会计簿籍管理制度等是如何体现封建国家经济集权的发展。

曹游佳《居延新简中粮仓的经济监督》(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24卷)从经济监督的角度,对居延汉简中所记载的汉代粮食的验收与入库控制、领用与发出控制、簿籍制度、核算盘点制度等粮仓控制制度进行初步的研究,认为居延新简中的甲渠候官、甲渠塞第四燧的粮仓已经形成了一套严密、有效的管理制度,在许多方面已达到现在仓储管理的要求。

这些文章多以一点为核心,折射出汉代经济的某一个方面,但是关于经济发展状况的整体风貌的研究不足,这可能与简文记载内容的多少及详略有关。

(二)关于居延汉简中汉代政治方面的研究论文

大多数学者仅仅把簿籍简理解为由薄、籍或靠释读铭文而知的部分目录所构成的简牍。

然而,它们不仅仅是薄籍,它们还是下级单位呈报给上司的报表。

《居延汉简公文研究》(永田英正著,杨富学译)一文从公文角度看簿籍简,从中分析出汉代的簿籍制度和行政制度,并且认为只有从公文的角度对薄籍简进行处理,才有可能阐明编写薄籍同时又是报告的过程。

文章视角独特,在根深蒂固的旧观点上另辟蹊径,可谓万绿丛中一点红,为簿籍简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

薛英群《居延汉简中的“社”记起源流》通过对“社”这一社会实体的研究,揭示了氏族制宗教活动的残余形式与国家政权间的矛盾的绝对性与发展过程中统一的相对性、暂时性的复杂关系,这种关系波浪式的、渐进的始终贯穿在各阶级社会形态之中,从历史的角度体现了一定的哲学价值。

居延汉简中记载了大量长篇而又形式完整的重要律令文件,不仅极为详尽,而且也是罕见的。

初仕宾《居延简册<甘露二年丞相御史律令>考述》为其做了释文及考述,对于研究西汉时期的律令、司法以及行政、文书简典制度具有难得的价值。

1982年河南师大学报第4期上又刊登了朱绍侯对此文的商榷,在《考述》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补充论述,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林剑鸣《秦汉时代的丞相和御史—居延汉简解读笔记》(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借《甘露二年丞相御史律令》简文中提出的问题,依据文献和简牍资料,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秦汉时代之丞相、御史职官的设置做了探索性的研究,突破了以前单从形式角度出发进行解释的局限,使研究的层面拓展到内容,深入到实质。

徐世虹《居延新简汉律佚文考》(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将其中的汉律佚文辑出加以分类考证,归纳出了贼律、囚律、厩律、杂律等,这对充实汉律的复原有着积极地学术价值。

李天虹《居延汉简所见侯官少吏的任用与罢免》(史学集刊1996年第3期)对居延汉简里对侯官所属诸少吏任免情形的记载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侯官内部的行政管理事务,亦可由此窥汉代少吏任免制度于一斑。

王廷洽《居延汉简中的俸钱名籍》(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将汉代边疆地区的“受奉名籍”、“奉禄薄”的形式,及其记录的官律数额、发放方式等介绍给读者,从官吏俸禄的角度丰富了我们对汉代官制的认识。

张建国《居延新汉简“粟君债寇恩”民事诉讼个案研究》(《中外法学》1996年总第47期)就“粟君债寇恩”案件的性质、文书的类别、相互关系、所反映的案件在诉讼程序中所处的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