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桂花雨》优秀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08167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桂花雨》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部编版《桂花雨》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部编版《桂花雨》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部编版《桂花雨》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部编版《桂花雨》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桂花雨》优秀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桂花雨》优秀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桂花雨》优秀教学设计.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桂花雨》优秀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桂花雨》优秀教学设计

3.桂花雨第1课时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部编版版五级上册3.桂花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桂花雨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学习

目标

1.会认本课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桂花写了哪些内容。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重点

学会认读“箩,杭”2个生字,正确读写“懂,兰”等10个生字,理解“指指点点”等词语。

难点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桂花写了哪些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知道能够猜出下面的谜语是什么?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

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桂花是我国传统的名贵香花,素以芳香而著称。

花黄色或白色,极香,花期中秋。

种类较多,有金桂、银桂、四季桂等,桂花经蜜饯后,可做各种甜食。

今天我们学习《桂花雨》。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落花生

学生自由回答问题。

读课题《桂花雨》

创设情境,谈话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一)我会认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我会认的生字(课件出示)

①开展读字游戏。

②开火车读,再读。

③小老师领读,齐读。

指正:

“杭”后鼻音。

luó

几大箩

hánɡ

杭州

(2)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

(指指点点:

指频繁挑出他人的缺点,咄咄逼人,或背后评论人。

文中指父亲指着那些花让“我”认识。

我喜欢的是桂花。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姿态:

姿势。

本课指桂花树的样子不如梅树优雅好看。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香飘十里:

形容香气浓郁,传得很远,很香。

邻居:

住家接近的人或人家。

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糕饼:

泛指饼状的糕制食品。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

(成熟:

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

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尤其:

格外、特别。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

“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缠着:

缠绕、纠缠。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嗜好:

特殊的爱好。

本课指悠然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是白鹭的一种特殊的爱好。

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布满:

形容很多,全都是,快挤满了。

(二)识字解词

(1)出示我会写的生字(课件出示)

dǒnglánluópógāo

懂兰箩婆糕

bǐngjìnchánchájiǎn

饼浸缠茶捡

①各自拼读,找出“兰、浸、缠、捡”前鼻音,“懂、饼”后鼻音。

②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我来组词

懂(懂得懂事)兰(草兰木兰)

箩(笸箩兜箩)婆(公婆外婆)

糕(蛋糕糕饼)饼(大饼饼干)

浸(浸泡浸入)缠(纠缠缠绕)

茶(茶水茶叶)捡(捡到捡东西)

(3)生字归类

左右结构:

懂糕饼浸缠捡

上下结构:

兰箩婆茶

(三)生字书写

(课件出示)出示生字:

懂兰箩婆糕饼浸缠茶捡

1.记生字:

开动脑筋记生字。

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加一加:

“米”加“羔”是“糕”

“波”加“女”是“婆”

“竹”加“罗”是“箩”

饣+并=饼

(2)换一换:

“箩”换掉“竹”加上“艹”,是“萝”

“饼”换掉“饣”加上“辶”,是“迸”

“捡”换掉“扌”加上“月”,是“脸”

2.组词语:

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懂、箩、浸”并讲述:

(课件出示)“懂、箩、浸”田字格课件

结构:

左右

音序:

D

部首:

组词:

懂得懂事

造句:

妈妈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结构:

上下

音序:

L

部首:

组词:

笸箩兜箩

造句:

奶奶送来一箩筐的萝卜。

结构:

左右

音序:

J

部首:

组词:

浸泡湿浸浸

造句:

同学们都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①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②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③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整体感知

(1)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课件出示)

(2)阅读全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阅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写了“我”小时候爱桂花、摇桂花、收桂花和读中学时赏桂花、带桂花等事。

2.结合课本内容,说说“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如雨的情景,烘托了人和年丰的生活,又如一场甘霖滋润了作者永生难忘的童年。

(五)课堂练习

1.拼一拼写一写

hángluó

()州一()筐

gāobǐngchá

()()水

2.照样子,写一写,读一读。

指点(指指点点)

开心()

摇晃()

欣赏(欣赏欣赏)

收拾()

张罗()

3.写出反义词。

盛开(   )

仔细(   )

喜欢(   )

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学生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朗读课文中的句子,了解重点字词。

 

请学生分组完成,识字方法,课堂展示。

 

学生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再读。

 

通过不同的方式记忆生字,增加学生。

 

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按照要求书写,调整自己的书写姿势。

 

朗读课文,给课文标上自然段,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分小组,协同合作,完成相关问题。

 

完成练习,加深对课本知识的掌握。

让学生认识本课生字.

 

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结合语句理解课文的重难点词语。

 

在轻松的状态下认识本课所学字词

 

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不同的游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掌握。

 

教师指导书写要求,规范学生的书写。

 

指导学生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是为了书写工整奠定基础。

 

学习结合语句理解课文的重难点词语。

 

完成练习,巩固课堂知识。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桂花雨》的第一课时,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认识和会写本课中的生字,对课文中生词有所了解。

再学习字词的基础上能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理解课文,了解“我”小时候爱桂花、摇桂花、收桂花和读中学时赏桂花、带桂花等故事。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板书

桂花雨

一、我认识的字。

二、我会写的字。

三、书写指导。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

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3《桂花雨》人教(部编版)

3 桂花雨

导学案设计

课题

桂花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认“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字,会写“桂花、懂得”等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教学辅助PPT课件、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

(教师)

2.搜集作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主要作品、文学成就等。

(师生)

3.搜集桂花的资料,对桂花有较详细的了解。

(师生)

4.通读课文,借助字典、词典自学生字、词语,了解课文中生僻词语的意思。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时:

4分钟)

1.引导思考:

通过课前预习,你对桂花有哪些了解?

板书课题。

 

2.引导质疑: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请大胆地提出来。

1.自由交流。

(1)齐读课题。

(2)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交流桂花的相关知识。

2.再读题目,围绕题目提出问题。

(1)什么是“桂花雨”?

(2)为什么把桂花比作雨?

1.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说出桂花的主要特点即可。

2.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题目“桂花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用时:

20分钟)

1.提出读文要求:

读正确,读流利,圈画生字。

2.检查学生对生字、生词预习情况。

提示易错读音,易错字形。

 

3.按照结构进行归类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6个左右结构的字:

懂、糕、饼、浸、缠、捡。

 

4.组织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1.按要求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交流汇报:

(1)“婆、浸、缠”易读错,需要注意。

(2)提出不易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欣赏、浸”等。

3.学写生字。

(1)观察左右结构的“懂、糕、饼、浸、缠、捡”等字,总结出这几个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2)认真练写,互相评价。

4.小组内汇报:

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在故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怀念。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时,学生可以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听听同学的意见,如果意见不相同,互相讨论讨论。

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课文中的重、难点,教师要进行一定的指导。

三、再读课文,品析首尾(用时:

10分钟)

1.指导读文,提出问题:

作者记忆中的桂花雨是什么样的?

课文中的哪句话进行了点题?

2.指导学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引导质疑:

结尾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那么开头第1、2自然段呢?

相机引导学生读第1、2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到文中点题的句子(文章结尾的句子)。

2.采用多种方式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

(1)有感情地朗读第1、2自然段。

(2)交流并汇报:

采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学习文章结尾部分时,教师要适时点拨:

文末点题是写作常用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结构更完整。

四、品悟语句,感受快乐(用时:

6分钟)

1.引导学生找到描写“摇花乐”的句子,体会作者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1.找到描写摇桂花的段落,画出相关语句。

2.分小组说说自己快乐的经历,并在组内分享自己的快乐。

  在体会摇花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作者,身临其境去体会。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用时:

6分钟)

1.听写生词:

不懂 木兰花 箩筐 婆婆 糕饼 浸在 缠着 茶叶 捡东西

2.课件出示重点句。

3.教师引导回忆: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听写生词并核对。

 

2.齐读重点句。

3.汇报课文主要内容。

  教师听写完生词后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换,纠正错别字,对于集中的错字要在全班强调。

二、合作学习,理解课文(用时:

12分钟)

1.课件出示探究题目,引导学生再次深入读文,并展开讨论。

(1)桂花有哪些特点?

(2)课文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是通过什么表达出来的?

2.课件播放课文朗读动漫,指导朗读,将学生的情感带入高潮。

1.

(1)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桂花的特点。

(2)全班共同讨论,汇报结果。

 

2.配乐朗读课文。

  在学生讨论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并积极参加到小组讨论活动中,鼓励学生使用圈点或批注的方法读书,及时评价,给其他同学提示或引导,真正使学生“眼到、心到、手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品悟香气,辐射全文(用时:

1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

课文哪些句子在描写杭州的桂花香?

哪些句子在描写家乡的桂花香?

2.继续设疑:

为什么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哪些方面比不上?

1.联系课文的第4~7自然段,找到描写杭州桂花香和家乡桂花香的句子,用多种方式读一读。

2.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1)馈赠桂花的快乐。

(2)桂花给邻居带来的香甜。

(3)摇桂花时下的“香雨”。

  全文紧紧抓住一个

“浸”字写出了桂花的香气。

教师要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这个字的妙用,体会所表达的淡淡的思乡之情和对故乡美好生活的怀念之情。

四、拓展延伸,读写训练(用时:

7分钟)

1.课件出示作者资料,引导学生认识作者。

2.推荐阅读作者的其他作

品——《留予他年说梦痕》《烟愁》《家乡味》,继续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情感。

3.引出话题:

你的童年有没有难以忘怀的人和事呢?

说出来听听。

1.了解作者。

(1)自由阅读作者资料。

(2)交流:

关于作者,还有哪些信息?

2.搜集作者的其他作品并进行阅读。

3.回顾自己童年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并和同学交流。

1.学生汇报作者资料,教师只进行适当补充即可。

2.学生交流自己童年难以忘怀的人和事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引导其他同学倾听和评价。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桂花雨人教(部编版)

第3课《桂花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认读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乡之情,加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浓浓的思乡情。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

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歌曲《童年》,一起来感受童年的快乐。

师:

你的童年一定也有许多有趣的事,那就和同伴们一起分享一下吧。

师:

同学们的童年真让人羡慕。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

2.板书课题《桂花雨》。

师:

桂花真的会下雨吗?

桂花雨是什么的呢?

让我们一起学习吧!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

“浸”读jìn,

(2)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

2.小组合作探究:

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

写了“我”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

3.你是怎样理解“桂花雨”的?

摇桂花时,桂花纷纷飘落下来,像下雨一样。

3.理解词语。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

hángluóyóuzīgāobènzhǐ

杭州一大箩尤其姿态糕饼笨笨的指指点点

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三、精读领悟(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课文)

1.全文共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

作者喜欢桂花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3-6段):

作者童年时摇桂花。

第三部分(第7-8段):

母亲爱家乡的金桂,“我”爱童年的“桂花雨”。

2.第一部分

(1)品读第1-2自然段,自主学习,思考:

作者心中的桂花树是什么样的?

作者为什么喜欢桂花呢?

让我们从课文中找出原句。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

不开花时,只见满树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第二部分

(1)品读第3自然段,小组合作探究:

桂花一开,母亲为什么就开始担心?

八月是台风季节,母亲担心桂花被台风打落,没有办法送给乡亲们。

(2)“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从中你感受到母亲是位什么样的人?

母亲为人热情,与邻里之间和睦相处。

(3)品读第4自然段,思考:

“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你是怎样理解“浸”这个字的?

桂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

(4)品读第5自然段,思考:

从“老是”、“缠”这个词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作者盼望早点摇桂花。

(5)母亲为什么提前摇桂花呢?

桂花如果被风雨打下来,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就差多了。

如果赶在下雨之前把桂花摇落下来,那桂花就朵朵新鲜、完整。

(6)找出作者摇桂花时的一系列动作,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

抱、摇、喊欢快

(7)小组合作探究:

“啊!

真像下雨!

好香的雨呀!

”想象此时是什么样的情景?

作者看到金灿灿的桂花从绿叶中,飘飘洒洒落下来,落得她满头满身,她自然会高兴得情不

自禁地喊—“啊!

真像下雨!

好香的雨呀!

(8)写作训练:

此时桂花落在你的头上、颈上、身上,你有什么感受?

桂花轻轻落在头发上,像母亲在亲切地抚摸着我。

桂花落在我的颈间,有一股痒痒的、酥酥的感觉。

桂花落满一身,我就像天宫里的花仙子,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9)小组合作:

表演作者摇桂花时的动作、语言,体会作者欢快的心情。

(10)思考:

桂花可以用来做什么?

你还知道桂花的其它用处吗?

泡茶做糕饼

(11)为什么,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糕饼也同样香气弥漫。

全年人们都能品尝到桂花作的食品,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4.第三部分

(1)“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这句话运用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夸张突出杭州桂花的香气

(2)你是怎样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母亲的话可以用哪句古

诗概括?

在家乡时,母亲每年馈赠桂花,,喝桂花茶,吃桂花的食品乡,院子里的桂花是母亲生活乃至

生命的一部分,这句话深深的表达了母亲的思乡之情。

月是故乡明

(3)于是,我就会想起了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阵阵的桂花雨。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桂花的深深怀念。

“摇花乐”和桂花雨已经植入了作者的生命,成为她

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

师:

同学们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你一定想对文中的“我”有更多的了解。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吧!

(图片文字介绍)

5.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作者的散文集《桂花雨》。

四、课堂总结

师:

学完了这篇课文,你能介绍你喜欢的植物或家乡的特产吗?

师:

同学们,桂花是故乡的香,月亮是故乡的明,溪水是故乡的甜,人儿是故乡的亲。

五、课堂练习

1.组词

萝(萝卜)杭(杭州)纷(缤纷)

箩(箩筐)航(航天)扮(打扮)

2.我会写反义词

完整(分离)茂盛(枯萎)笨拙(灵巧)仔细(马虎)

六、作业布置

1.摘抄文中优美语句。

2.说说自己童年难忘的事情。

【板书设计】

爱桂花迷人的香气

桂花雨 摇桂花充满欢乐点点桂花雨片片思乡情

                思桂花深埋心中

【教学反思】

《桂花雨》一课是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7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反复朗读,理解文中的主要内容,体会浓浓的思乡情。

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桂花香,体悟思乡情,如,小组合作表演摇桂花时的动作、语言,体会作者的欢乐。

教师的引导学生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并通过诗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

课文的语言十分优美,摇桂花时的情景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作者回想的这一幕,依然是那样的清晰,那样的快乐,那样的意味深长。

这一点应该在教学中渗透,让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模仿学习。

《桂花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抓住文中重点字、词语、句子品读感悟,体会作者借写童年摇桂花的乐趣所表达的思乡情。

3、揣摩文本语言,并学会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2、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桂花的资料。

2、精心设计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展开回忆,丰富理解

1、回忆一下,刚刚学过的《小桥流水人家》这篇课文,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和事情?

(指名回答)写了那么多景物和事情,那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又写了什么景,什么物?

2、板书课题,学生书空并齐读。

二、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看谁能最快找到答案,这篇课文写了什么景,什么物?

2、提问:

谁愿意说说课文写了什么景物,什么事情?

3、请同学们看看文章无论写景还是写事,它都表达了一份浓浓的什么?

(情)

4、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作者借景和事表达怎样的一份情,又是怎样表达的?

三、读——精读品味浸染桂香

1、本文共八个自然段,有一个字在全文共出现八次,而这个字刚好点明了桂花这一景物特点?

(香)

2、请同学们拿起笔画出带有“香”字的句子。

3、提问;你们找到哪些带有“香”字的句子?

课件出示学生所说的句子。

①齐读句子

②请同学们注意了,虽然句句带香,但写法一样吗?

③作者用了这么丰富的表达方法,我们该怎么品味?

课件出示伟人的读书方法(圈、划、写旁注)。

④让学生圈划出自己认为很美妙的词,再写一写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选两三句即可)

⑤交流汇报,发现写法有什么不同?

⑥小组读、齐读。

4、小结:

学生们通过朗读感受到桂花的香气弥漫在字里行间。

四、品——抓重点句,品悟乡愁

1、写摇花这件事重点写了哪个字?

(乐)

2、你们想看桂花雨吗?

怎样才能让花落下来?

怎么摇?

课件出示: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

“啊!

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①老师范读。

②全班齐读。

③想一想,作者写桂花香,出现八次,作者写乐只有一个字,作者怎样表现他的“乐”?

(自己读文,自己发现)。

3、配乐讲述: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桂花纷纷落下,此刻的你就站在这棵桂花树下,这缤纷的桂花雨飘落在你的头上、你的脖子上、你的身上、就像沐浴着细细的春雨,你会情不自禁地大声喊什么?

会有怎样的动作?

4、让学生上讲台边说边配动作表演。

5、指导朗读。

五、疑——读中生疑,读中解疑

1、读第七自然段,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