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新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3013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新版.docx

《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新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新版.docx

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新版

心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目录

一、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

二、心力衰竭护理常规2

三、心律失常护理常规4

四、冠心病护理常规5

五、高血压病护理常规7

六、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7

七、心肌病护理常规8

八、心脏瓣膜病护理常规9

九、主动脉夹层护理常规10

十、感染性心内膜炎护理常规11

十一、心包疾病护理常规11

十二、心脏介入治疗常规护理12

十三、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护理13

十四、心脏电生理+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14

十五、起搏术安置术护理常规14

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一)了解病人主诉,有无胸闷、胸痛、心慌气急,并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时通知医师采取相应措施。

(二)观察生命体征,定时测量脉率、脉律、心率、心律、呼吸和血压。

(三)护士应熟练掌握常用仪器、抢救器材及药品的使用。

(四)抢救用品五固定,即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数量品种、定期检查维修、定时消毒灭菌,使其保持完好备用状态。

(五)氧疗护理:

一般缺氧病人遵医嘱给予氧疗;急性肺水肿病人可采用配置20%-30%酒精湿化间断吸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予以持续低流量吸氧;呼吸功能不全者使用面罩加压吸氧。

(六)排泄护理:

鼓励卧床病人多食蔬菜(芹菜,白菜)、水果及富含纤维食物(荞麦面、燕麦面、玉米面以及大豆等粗杂粮),养成每日排便习惯。

连续数日未排便者可给予缓泻剂,对危重病人记录24小时尿量,定时测体重。

(七)生活护理:

对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炎病人,协助其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

(八)休息及卧位:

重症病人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者逐渐床上、床下活动,长期卧床者至少每2小时更换体位一次,心功能不全者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

(九)饮食护理:

宜给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避免刺激。

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病人应限制钠盐的摄人。

(一十)药物护理:

掌握心血管常用药物的剂量、方法、作用及副作用,正确指导服药。

(一十一)心理护理:

护士应保持良好工作情绪,关心、体贴、鼓励病人,做好充分的解释、安慰工作,协助病人克服各种不利于疾病治疗的生活习惯和嗜好。

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慢性心功能不全护理常规

【病情评估】

(一)评估体重变化、尿量及活动量增加时对氧的需要量。

(二)呼吸频率、节律、深度、有无气短及病人的精神状态。

(三)呼吸困难的改善情况、胃肠道状态。

(四)皮肤的颜色、温度、湿度。

【护理】

(一)按心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饮食护理:

适当的限制钠和水的摄入,少量多餐,避免饱餐,保持大便通畅。

(三)活动与休息:

活动量根据心功能受损程度而定。

心功能Ⅰ级——病人应适当休息,保证睡眠,注意劳逸结合。

心功能Ⅱ级——病人应增加休息,但能起床活动。

心功能Ⅲ级——病人应限制活动,增加卧床休息时间。

心功能Ⅳ级——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原则上以不出现临症状为限。

(四)皮肤及口腔护理:

重度水肿病人,应定时翻身,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

呼吸困难者易发生口干、口臭,应注意口腔护理。

(五)根据病人缺氧程度予(适当)氧气吸入。

(六)呼吸困难、咳嗽的护理:

1.协助病人采取利于呼吸的卧位,如高枕卧位、半坐卧位、端坐卧位。

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利于痰液排出。

2.教会病人正确咳嗽、深呼吸与排痰方法:

屏气3-5s,用力地将痰咳出。

3.向病人及家属解释预防肺部感染方法:

如避免受凉、避免潮湿、戒烟等。

(七)水肿、胸腔积液、腹水的护理:

1.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必要时每天测量体重。

2.观察水肿、胸腔积液、腹水变化情况。

3.尽量抬高水肿的双下肢,以利于下肢静脉回流,减轻水肿。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衣服干净平整,避免水肿部位长时间受压。

(八)用药护理

1.遵医嘱给予纠正心功能不全的药物,强心药,利尿药应快速、及时。

2.应用强心甙和利尿剂期间,监测水、电解质平衡情况,及时补钾。

控制输液量和速度,一般以每分钟20-40滴为宜。

【健康指导】

(一)根据心功能采取不同的活动量。

鼓励病人尽可能生活自理

(二)饮食宜少量多餐、不宜饱餐,控制钠盐的摄入。

服用利尿剂期间,多食香蕉、菠菜、苹果、橙子等含钾高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三)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

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忌烟酒,预防感冒。

(四)定时服药,定期复诊。

急性心功能不全护理常规

【病情评估】

(一)呼吸频率、节律、深度、有无气短及病人的精神状态。

(二)病人焦虑的程度及其正常的应对机制。

(三)皮肤的颜色、温度、湿度

【护理】

(一)急性心衰发作时患者有濒死恐惧感,要关心安慰患者,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

(二)持续给予心电、呼吸、血压等监护,注意心率、心律、心音强弱变化,详细记录护理内容。

观察病人神志、尿量、出汗情况。

(三)急性左心衰时采取端坐卧位,两腿下垂。

吸氧:

高浓度(6-8L/min),配合20%~30%酒精湿化间断吸氧。

迅速建立静脉液路,遵医嘱给予镇静、利尿、扩血管、解痉平喘治疗。

(四)协助病人咳嗽,保持呼吸道通畅。

(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准确记录出入量。

(六)饮食宜少食多餐、不宜过饱,控制钠盐的摄入。

服用利尿剂期间,多食香蕉、菠菜、苹果、橙子等含钾高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健康指导】同慢性心功能不全。

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病情评估】

(一)了解有无既往病因及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

(二)监测心电图,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

(三)观察脉搏的频率、节律的变化。

【护理】

(一)按心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饮食护理:

避免饱餐及摄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等。

保持大便通畅。

(三)心律失常发作引起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时应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休息时避免左侧卧位,以防左侧卧位时感觉到心脏搏动而加重不适。

(四)备好抢救器材(如除颤器、临时起搏器、心电图机)及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其他抢救药品。

(五)心理护理:

消除病人焦虑、恐惧情绪,对于进行心电监护的病人,需加强巡视,给予病人心理支持。

(六)密切观察病情,心电监护中发现以下任何一种心律失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1.频发室性早搏(5次/分以上)或室性早搏呈二联律。

2.连续出现2个以上多源性室性早搏或反复发作的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

3.心室颤动、心室扑动或不同程度房室传导阻滞。

4.心率低于40次/分或心率大于160次/分。

(七)用药护理:

遵医嘱准确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并观察用药效果。

(八)测量各种心律失常脉搏时,每次测量时间不少于1min。

(九)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较频,可用以下方法进行自救

1.刺激咽部做呕吐反射。

2.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做呼气动作。

3.按压一侧颈动脉窦5~10秒。

4.压迫眼球。

5.冷水浸面。

(一十)心脏骤停抢救的护理配合

(一十一)电复律后护理

1.电复律成功后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皮肤护理:

置电极处的皮肤如有破溃,需在无菌操作下处理伤口。

【健康指导】

(一)积极防治原发病,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

发热、疼痛、饮食不当、睡眠不足等。

(二)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戒烟酒。

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等,避免饱餐、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及感染。

(三)讲解遵医嘱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重要性,不可自行减量、停药或擅自改用其他药物。

如有异常时及时就诊。

(四)指导病人正确选择食谱。

选低脂、易消化、清淡、富营养、少量多餐饮食;合并心力衰竭及使用利尿剂时应限制钠盐的摄入,多进含钾的食物(香蕉、菠菜、苹果、橙子等)防止低血钾症而诱发心律失常。

(五)教会患者及家属测量脉搏的方法、以便于自我监测病情。

冠心病护理常规

心绞痛的护理常规

【病情评估】

(一)评估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缓解方式。

(二)评估血压、心率、心律的变化,注意病人的面色,有无大汗、胸闷、心悸、恶心及呕吐。

(三)定期监测心电图变化。

【护理】

(一)按心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饮食护理:

给予低动物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内脏等)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忌烟酒,保持大便通畅。

(三)避免劳累、情绪波动、精神紧张、饱餐、感冒等诱发因素,做好卫生宣教。

(四)心理护理:

绞痛发作时常有濒死恐惧感,要关心安慰患者,解除思想顾虑。

(五)心绞痛发作时协助患者休息,满足生活需要,指导病人采用放松技术,如缓慢深呼吸等。

(六)用药护理:

心绞痛发作时遵医嘱给予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并注意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

(七)心绞痛发作频繁、持续时间较长,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或出现心率减慢、血压波动、呼吸急促,同时恶心、呕吐、出冷汗,烦躁不安的病人,应立即报告医师及早处理。

(八)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病人做好术前、术后护理。

【健康指导】

(一)指导病人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急性发作期间应就地休息,缓解期注意劳逸结合。

(二)宣传饮食保健的重要性,取得病人主动配合。

(三)指导识别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

若胸痛发作频繁、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大汗、服用硝酸酯制剂疗效差时,应及时就医。

(四)去除危险因素,积极治疗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等

(五)根据病人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不同,讲解发病有关知识,嘱病人戒烟酒,定期复查。

(六)常备缓解心绞痛的药物,如硝酸甘油片,以便应急服用,硝酸甘油每半年更换一次,避光保存,以防药效降低。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病情评估】

(一)评估患者神志、面色、血压、心率、心律及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二)评估患者有无大汗、恶心、呕吐及合作程度。

(三)有无潜在并发症(心衰,心律失常,休克)的发生。

【护理】

(一)按心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加强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电图、血压、呼吸的变化,配备必要的抢救设备和用物。

(三)休息与活动:

急性心梗早期24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

协助日常生活,避免不必要的翻动,防止情绪波动。

病情稳定时鼓励病人床上做肢体活动,并发症者应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

(四)及时给病人氧气吸入,以增加心肌供氧,并发急性左心衰或休克者,根据医嘱调整氧流量。

(五)注意三大合并症的观察(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及时通知医生。

(六)饮食护理:

给予清淡流食或半流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少量多餐忌过饱,忌烟、酒,心功能不全时适当限制钠盐。

(七)排泄护理:

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

(八)溶栓的护理:

溶栓药物按医嘱在规定时间内滴完。

(尿激酶应在30分钟内滴完,R-T普酶90分钟内滴完)。

溶栓后要遵医嘱定时抽血查心肌酶。

溶栓后注意观察溶栓的效果,溶栓的有效指征为2小时内胸痛明显缓解、酶峰提前、抬高的ST段2小时回落大于50%、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

行溶栓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九)急诊PCI时做好术前准备,术后观察、护理。

(一十)抗凝药物的护理:

根据医嘱使用抗凝药物,皮下注射后穿刺处应延长按压时间(大于10分钟),防止皮下出血和深部组织血肿。

观察皮肤黏膜及牙龈等有无出血倾向。

【健康指导】

(一)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避免肥胖及缺乏运动等不良因素。

(二)合理调整饮食,适当控制进食量,禁忌刺激性食物及烟、酒,少吃动物脂肪及胆固醇、热量、糖类含量较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