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至六年级体育下册《球类运动4乒乓球1正手快攻》公开课教案0.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3092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五至六年级体育下册《球类运动4乒乓球1正手快攻》公开课教案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五至六年级体育下册《球类运动4乒乓球1正手快攻》公开课教案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五至六年级体育下册《球类运动4乒乓球1正手快攻》公开课教案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五至六年级体育下册《球类运动4乒乓球1正手快攻》公开课教案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五至六年级体育下册《球类运动4乒乓球1正手快攻》公开课教案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五至六年级体育下册《球类运动4乒乓球1正手快攻》公开课教案0.docx

《新人教版五至六年级体育下册《球类运动4乒乓球1正手快攻》公开课教案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五至六年级体育下册《球类运动4乒乓球1正手快攻》公开课教案0.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五至六年级体育下册《球类运动4乒乓球1正手快攻》公开课教案0.docx

新人教版五至六年级体育下册《球类运动4乒乓球1正手快攻》公开课教案0

乒乓球削球技术详解

1、  削球,是一种防御性技术,具有稳健性好、冒险性小的特点。

所以,传统削球的取胜一直靠的是实力。

随着攻球技术的提高,首先击败了“消极防御”(即稳削),继而又在与“积极性防御”的争斗中占了上风。

因为,尽管削球者通过旋转和落点的变化确给攻球者增加了困难,但其威胁性仍然比不上攻球。

一记重扣,可以得分;一板加转,就未必奏效。

况且,人们对旋转的适应能力是一直在提高的,而对速度的适应就有一定的限度。

这就使削球必须沿着:

“实力+积极防御+攻球”的方向发展。

用削球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条件,用削球限制对方的进攻,用削球使对方被动,甚至失误。

二、要求

  1、削球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要能削弧圈、能削一般拉球、能接突击球。

  2、树立“积极防御”的指导思想,增大削球旋转的变化,提高逼角和落点的变化能力,控制好削球低度。

  3、必须具备灵活的步法和顽强的意志。

  4、重视削球与攻球的配合。

 

三、削球技术打法的指导思想 

削球打法的指导思想,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

“转、稳、低、变、攻”。

这是我国乒乓界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

 

1、转:

是以能削加转球为主,并能削出不转球,扩大两者的差距,这是诱使对方失误并使自己争取主动的最基本的手段。

 

2、稳:

是指在一般情况下,该削到的球都要削到。

如果人家冷不防打你一下,你没来得及准备,不能说你削球不稳,如果在有准备的情况下,你削丢了,那么就是削球不稳了。

 

3、低:

削球的弧线要低,能擦网而过最好。

这样就能减少被对方发力进攻的机会,使自己处于主动或相持的地位。

 

4、变:

是争取主动和直接得分的主要手段之一。

对削球来说,不仅要有旋转变化还要有落点、回接技术和战术的变化等。

以前没有提变字,我觉得应该加上,使削球的主动因素更多些,这对于改善目前的削球状况是有益的。

 

5、攻:

包括发球抢攻、削中反攻、连续进攻或接发球抢攻等。

进攻是削球的主要得分手段之一,搞旋转变化,搞逼角调动对方,最后还要靠进攻来得分。

陈新华、童玲的攻削结合打法,使用攻的比例已达到50%,甚至更多一点。

所以,丁松、陈新华发球时总使对方提心吊胆,不知他何时会打你一板。

 

总之,这五个字是削球手不可忽略的,它们之间有密切相关的联系。

削球一定要有一板加转,这样才有威胁。

但光有旋转,不稳健,总给对方出机会球,风险就大了。

所以要稳、低,这是削球的基础。

 

在这个前提下,要通过自己的变化和进攻来争取主动。

他们用长胶搞旋转、正手也能加转;他们通过多球训练来提高削球的稳健性和质量,少出高球;他们用换拍搓、拱等多种技术接发球以及用旋转、落点的变化来调动对方,使对方失误;他们很注重发球抢攻,相持时一有机会即反攻和连续攻。

所以,作为一名削球运动员,这五个方面要全面,不能有漏洞。

当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点,侧重于某一方面,以形成自己的特长。

 

四、横板削球 

1、远削   

[1]特点与运用 

击球动作大、球速慢、弧线长,有利于削转与不转球和以落点变化来牵制对方。

常适用于对付对方的扣杀球、弧圈球和提拉球。

它是以削为主打法的选手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

  

[2]动作要领 

①正手远削 

右脚稍后,体略右侧,双膝微屈,拍形竖立[即与台面近似垂直],站位中台左脚稍前,上体稍向右转重心落于右脚,持拍手臂自然弯曲于腹前。

顺来球方向向右上方引拍与肩同高,拍面后仰。

当球从台上弹起时,持拍手上臂带动前臂由右上向左前下方加速切削,手腕向下转动用力,在右侧离身体40厘米处击准下降期球的中下部,并顺势前送。

   

②反手远削 

中台站位右脚稍前,上体左转重心落于左脚,持拍手自然弯曲放松置于胸前。

顺来球路线向左上方引拍约与肩高,拍柄向下。

当球弹起时持拍手从左上方向右前下方挥动,拍面后仰,用前臂和手腕加速用力切削,球拍在胸前偏左30厘米处击准下降期球的中下部,并顺势挥至右侧下[腹身体重心向下、向前、向右挥动]。

削球的重点难点是手臂、腰、腹和腿的协调用力。

 [3]要点:

 

①向上引拍,是为了增大削击球的用力距离。

   

②在下降期击球,但不能过于低于台面。

   

③要保持足够的撞击力,否则球不会过网。

 

2、近削   

[1]特点与运用 

动作幅度小、回球速度快、前进力较强,多用于近削逼角,有一定的威胁,往往能获得主动或直接得分。

一般用来对付轻拉球和一般的上旋球。

 

  [2]动作要领 

①横板正手近台削球 

身体离球台较近,右脚稍后,左脚稍前,向身体的右上方引拍,身体向右偏斜,重心偏于右脚,在来球的高点期或下降前期击球的中部偏下位置,身体向左转动,前臂向前下方发力,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击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

削直线球的动作要领是身体侧对球台,击球时身体避免向左转动,以利前臂手腕直接向前下方发力,削出直线球。

 

②横板反手近台削球 

站位时右脚在前,左脚稍后,向身体的左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身体向左稍偏斜,重心在两脚之间,在来球的高点期或下降前期击球的中部偏下位置,击球时身体向右转动,前臂迎前向前下方发力,击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

削直线球的动作要领是:

站位时右脚在前,左脚在后,身体侧对球台,向身体的左侧后上方引拍,手腕稍内曲,击球时,直接向前下方用力,重心要稳定。

 

[3]要点:

 

①向上引拍比肩略高。

  

②根据来球的情况调节拍面后仰角度。

  

③前臂发力为主,手腕配合下压,击球后没有前送的动作。

 

3、削加转球 

[1]动作要领 

①正手削加转球 

向身体的右侧上方引拍,拍型稍后仰,目视来球,在来球的高点期或下降前期接触球的中下部,向前下方发力摩擦,当接近底部时,手腕发力摩擦,手腕的发力方向和前臂保持一致,同时要转体转腰以辅助发力。

 

例如:

正手位正手削接左侧下旋长球:

要及时调整好站位,向右侧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在来球的下降前期或高点期以前臂发力为主削接。

削直线时以向正前方发力为主,削斜线时向斜前方发力。

削接侧下旋长球是以旋转和落点控制对方。

也就是说削球要转,弧线要低,落点要远离对手。

另外削接时身体重心不要太低,要借助身体转动的力量削速。

 

②反手削加转球 

向身体的左侧上方引拍,球拍稍后仰,击球中下部,击球时前臂外展,向前下方发力摩擦,在接近球的底部时,手腕加力,这时手腕要相对固定。

 

4、削不转球 

[1]动作要领 

①横板正手削不转球 

横板正手削不转球时主要是击球的中部,拍形稍立起,拍面接近垂直,击球时,前臂将球用力向前送出而 

不摩擦球,手腕固定,削转球的转速最快可达100转/秒左右,削不转球一般在20转/秒以下,削球选手利 

用相似的手法,可以削出转球或不转球,用于迷惑对手,争取主动。

 

削转球可以使对手拉球下网,削不转球可以使对手拉球出界。

判断转与不转的经验是,球出拍时,响球不 

转,转球不响。

 

②横板反手削不转球 

横板反手削不转球的动作要领是右脚稍前,左脚稍后,身体向左侧偏斜,向身体的左后侧上方引拍,球拍 

稍立起,击球的中部,在下降前期击球,手腕相对固定,前臂手腕将球向前送,在球要离开的时候,前臂 

再做外展动作,使球拍对球不产生摩擦,也就削出相对不转球。

 

5、削接前冲弧圈球 

[1]动作要领 

①正手削前冲弧圈球 

横板正手削前冲弧圈球的动作要领是首先迅速向后让位(用单步),身体向右偏斜,手臂迅速上举,拍形接近垂直,在来球的下降后期击球的中下部,击球时迎着来球手臂连同转腰从上向下压球,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触球时手腕相对固定,击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

 

6、横板反手削前冲弧圈球。

 

②反手削前冲弧圈球 左脚迅速向后让位,手臂上举,拍形接近垂直,身体向左偏斜,双腿弯曲,在来球的下降后期击球的中下部,前臂向前下方用力,触球时手腕相对固定,控制板形同时弯腰曲膝,以辅助压低弧线。

击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

 

[2]动作要点

  ①动作基本与接突击球相似。

前冲弧圈球既快又转,所以,削接它时既要反应快、步法快、动作快,又要注意向下切削,拍形竖立。

 

  ②自己在回球不转或较高时,对方常会来一板从上向前、向下直扫式的前冲球,此球弧线尤低、在削接这种球时应稍向前送,以防下网。

 

[3]要点 

①应在来球的下降后期触球,此时,球的旋转已减弱。

   

②击球点一般选在右腹前为宜,并适当放低些,这样可利用来球部分向上的反弹力形成自然的回球弧线,有利于提高削球的准确性。

   

③球拍触球时,拍面不能过分后仰,应触球的中下部;如来球旋转较强,可使拍面坚直些,并适当加大手臂向下压球的力量。

   

④触球时,手腕应相对固定,以免回球过高。

 

6、削高吊弧圈  

[1]特点与运用 

削高吊弧圈球是削球手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术。

由于加转弧圈球上旋强,触拍后向上的反弹力极大,处理不好容易回出高球甚至出界,所以难度较大。

  

[2]要求 

当今,弧圈球打法风靡世界乒坛,所以,削球者如欲立足,则必须削好弧圈球。

其中,削好加转弧圈球又更为基本。

  ①过去,削接加转弧圈多在下降后期。

现为了更好地完成下切动作,提倡在下降前中期触球。

 ②拍形竖直[即与台面垂直]甚至引拍后还可略前倾拍形。

  ③协同身体重心的力量,上臂带动前臂向下用力为主。

触球瞬间有一先压后摩再依球调整推送的动作。

手腕切忌晃动。

  ④为提高控制弧圈球的能力和加大削球的旋转,应特别重视运用身体重心的力量[即腰、腹、髋、腿、膝等部位的协调配合]。

  ⑤削接弧圈球时,应特别加强判断,以尽早移位选位、调整动作,争取在最佳击球点位置[一般在右腹前]触球。

 

[3]动作要领 

①正手削加转弧圈球 

右脚在后,左脚在前,向身体的右后上方引拍,引拍的幅度要加大,拍面稍后仰,接近垂直,身体向右偏斜,重心偏于右脚,双腿要弯曲,在来球的下降后期击球的中下部,发力时上臂带动前臂,向下用力较多略带向前。

发力的顺序是先压后削再送,重心随着向左移动,触球时拍形不要过于后仰,手腕相对固定,击球后迅速还原,准备接下一板来球。

在削斜线时注意重心向左前方转动,前臂要内收。

削直线时,身体站位稍侧,向前下方用力。

 

②反手削加转弧圈球 

横板反手削加转弧圈球的动作要领是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向身体的左后上方引拍,拍形稍后仰,接近垂直,身体向左偏斜,双腿弯曲,在来球的下降后期击球的中下部,前臂从上向前下方用力,触球时手腕相对固定,拍形不要过于后仰,弯腰屈膝辅助压低弧线,重心从左脚移至右脚,击球后迅速还原,准备接下一板来球。

 

7、剁”削 

“剁”削——它是对付弧圈球、突击球的一种以快对快的防守技术。

由于近台、站位高、拍形垂直、用力向下等原因,使它很像用刀剁东西一样的动作,故“剁”削就因此得名。

这个“剁”削动作是快速突然地斩断高速向前行驶的来球,使得球过网以后上漂。

 

[1]易犯错误 

①拍形错误拍形像普通削球一样后仰,会使回球很高。

应该拍面垂直,拍头斜向上方,高于来球。

 

②重心过低只用手臂的力量,没有身体重心向下的力量,不能形成上肢和身体重心的合力。

 

③用力方向错误应该向下垂直用力,不能向前下用力。

 

④击球时机掌握不好不能太早或太迟,应该在高点区。

 

[2]纠正方法 

①强调动作要点:

击球前,快速引拍至头侧,拍面垂直,收腹含胸,转腰侧肩,重。

心升高;击球,当球到身体的左侧胸高时,转腰转髋,大臂带动小臂由上向下垂直挥臂,击球的后中部,重心随之一起向下用力;还原,击球后继续向下挥摆,随后迅速还原。

③徒手模仿练习:

教练带领练习。

 

④表象法:

 

A.对镜子练习看自己的动作,回忆教练的动作,比较找出错误。

 

B.看图片、VCD光盘、录像边看边想边模仿。

 

C.相互练习根据教练、图片、光盘、录像所形成的正确动作概念,纠正同伴的错误。

 

⑤变换法 

A.剁削奔球练习:

纠正拍形、用力的错误 

B.对搓中接弧圈球剁削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