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知识点汇总文科.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003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知识点汇总文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中数学知识点汇总文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中数学知识点汇总文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中数学知识点汇总文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中数学知识点汇总文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知识点汇总文科.docx

《高中数学知识点汇总文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知识点汇总文科.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数学知识点汇总文科.docx

高中数学知识点汇总文科

必修1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集合三要素:

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常见集合:

整数集合:

;正整数集合:

或;整数集合:

Z;有理数集合:

Q;实数集合:

R.

3.集合的表示方法:

列举法、描述法、韦恩图法.

4.子集: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

5.真子集:

如果集合,但存在元素,且,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

AB.

6.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

.并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7.如果集合A中含有n个元素,则集合A有个子集.

8.并集: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记作:

,即=或.

9.交集: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

,即=且.

10.补集:

对于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记作:

,即=.

11.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为:

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称这两个函数相等.

12.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

13.用定义法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步骤:

①取值;②作差变形;③定号;④判断.

14.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都有,那么就称函数为偶函数.偶函数图象关于轴对称.

15.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都有,那么就称函数为奇函数.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16.求函数定义域:

①分母不为0;②偶次方根被开方数;③对数的真数.

17.用定义判断奇偶性的方法:

①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②确定与的关系;③得出结论:

若或者,则是偶函数;若或者,则是奇函数;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1.一般地,如果,那么叫做的次方根。

其中.

2.

(1)

(2)当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

3.我们规定:

⑴;⑵;

4.指数运算性质:

⑴;

⑵;

⑶.

5.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

图象

定义域

R

值域

(0,+∞)

定点

过定点(0,1)

x对y

影响

当x>0时,0

当x<0时,y>1.

当x>0时,y>1;

当x<0时,0

单调性

在R上是减函数

在R上是增函数

对称性

和关于y轴对称

奇偶性

非奇非偶函数

6.指数式与对数式互化:

7.对数的运算性质:

当时

⑴;⑵;

(3).

(4),,.

8.换底公式:

.

.

9..对数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

函数叫对数函数.

图象

定义域

(0,+∞)

值域

R

过定点(1,0),即x=1时,y=0

在R上是减函数

在R上是增函数

当00

当x>1时,y<0

当0

当x>1时,y>0;

非奇非偶函数。

10.幂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1)几种幂函数的图象:

(2)幂函数的性质:

①所有的幂函数在都有定义,并且图像过点

②时,幂函数的图象都通过原点,且在上是增函数

③时,幂函数的图象在区间上是减函数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1.方程有实根

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

2.性质:

如果函数在区间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那么,函数在区间内有零点,即存在,使得,这个也就是方程的根

〖补充知识〗函数图象变换

1.平移变换

2.伸缩变换

3.对称变换

必修2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棱柱:

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

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

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

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3)棱台:

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几何特征:

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②侧面是梯形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4)圆柱:

定义:

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

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

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5)圆锥:

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

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

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

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几何特征:

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环。

(7)球体:

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

①球的截面是圆;②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1.三视图:

正视图:

从前往后侧视图:

从左往右

俯视图:

从上往下

2.画三视图的原则: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高平齐

长对正

长对正宽相等

3.直观图画法:

斜二测画法

4.斜二测画法的要求:

(1)平行于坐标轴的线依然平行于坐标轴;

(2)平行于y轴的线长度变半,平行于x,z轴的线长度不变;

(3)画法要写好。

5.斜二测画法的步骤:

(1)画轴

(2)画底面(3)画侧棱(4)成图

6.棱柱、棱锥的表面积:

各个面面积之和

7.圆柱的表面积

8.圆锥的表面积

9.圆台的表面积

10.球的表面积

11.柱体的体积

12.锥体的体积

13.台体的体积

14.球体的体积

第二章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1.平面含义:

平面是无限延展的

2.平面的画法:

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锐角画成450,且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如图)

3.三个公理:

(1)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符号表示为

 

公理1作用:

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的理论依据

(2)公理2:

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表示为:

三点不共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使。

公理2作用:

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3)公理3: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符号表示为:

公理3作用:

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及点共线的依据

4.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

异面直线: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5.公理4(平行线的传递性):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符号表示为:

设、、是三条直线,

公理4作用:

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

6.等角定理:

空间中若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7.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

已知异面直线,,在空间中任取一点O,过点O分别做,,则与所成的锐角(或直角)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8.直线与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

(1)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

(2)直线与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直线与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

指出:

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可用来表示

9.线面平行判定定理:

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简记为:

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符号表示:

10.面面平行判定定理: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符号表示:

 

11.判断两平面平行的方法有三种:

(1)用定义;

(2)判定定理;(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12.线线平行判定定理: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简记为:

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符号表示:

作用:

利用该定理可解决直线间的平行问题。

13.定理:

如果两个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符号表示:

 

作用:

可以由平面与平面平行得出直线与直线平行

14.线面垂直定义:

如果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与平面互相垂直,记作,直线叫做平面的垂线,平面

叫做直线的垂面。

如图,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它们唯一公共点P叫做垂足。

L

αp

15.线面垂直判定定理: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16.二面角的概念:

表示从空间一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

A

梭lβ

B

  α

17.面面垂直判定定理:

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18.线线平行判定定理: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19.线面垂直性质定理:

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1.直线倾斜角的概念:

当直线与x轴相交时,取x轴作为基准,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做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

2.倾斜角的取值范围:

.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

3.直线的斜率:

一条直线的倾斜角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表示,也就是

⑴当直线轴平行或重合时,

⑵当直线轴垂直时,

由此可知,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一定存在,但是斜率k不一定存在.

4.直线的斜率公式:

给定两点P1(x1,y1),P2(x2,y2),x1≠x2,用两点的坐标来表示直线P1P2的斜率:

5.两条直线都有斜率而且不重合,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相等,那么它们平行,即L1∥L2k1=k2

6.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如果它们互相垂直,那么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那么它们互相垂直,即

7.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直线经过点,且斜率为则

8.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直线的斜率为,与轴的交点为,

9.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已知直线上的两点其中

10.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已知直线与轴的交点为A,与y轴的交点为B,其中,

11.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A,B不同时为0)

12.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13.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

已知两条平行线直线和的一般式方程为:

,:

,则与的距离为

14.

 

第四章圆与方程

1.圆的标准方程:

,圆心为A(a,b),半径为r

2.点与圆的关系的判断方法:

(1)>,点在圆外

(2)=,点在圆上

(3)<,点在圆内

3.圆的一般方程:

,(),圆心半径r=

4.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直线:

,圆:

,圆的半径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则判别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1)当时,直线与圆相离;

(2)当时,直线与圆相切;

(3)当时,直线与圆相交;

5.两圆的位置关系:

设两圆的连心线长为,则判别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1)当时,圆与圆相离;

(2)当时,圆与圆外切;

(3)当时,圆与圆相交;

(4)当时,圆与圆内切;

(5)当时,圆与圆内含;

6.空间中任意点M的坐标都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