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乡规划建设大厦防雷跟接地安装施工方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9365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城乡规划建设大厦防雷跟接地安装施工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安徽省城乡规划建设大厦防雷跟接地安装施工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安徽省城乡规划建设大厦防雷跟接地安装施工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安徽省城乡规划建设大厦防雷跟接地安装施工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安徽省城乡规划建设大厦防雷跟接地安装施工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城乡规划建设大厦防雷跟接地安装施工方法.docx

《安徽省城乡规划建设大厦防雷跟接地安装施工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城乡规划建设大厦防雷跟接地安装施工方法.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城乡规划建设大厦防雷跟接地安装施工方法.docx

安徽省城乡规划建设大厦防雷跟接地安装施工方法

安徽省城乡规划建设大厦

 

安徽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二O一三年三月

 

目录

目录II

第1章编制依据4

1.1编制依据4

1.2有关施工、验收的规范4

第2章工程概况5

2.1工程总体概况5

2.2防雷及接地工程概况5

第3章施工准备8

3.1技术准备8

3.2作业条件9

3.3材质要求10

3.4工器具准备10

第4章防雷及接地工程施工方案11

4.1工艺流程11

4.2接地体的安装11

4.3接地干线安装13

4.4支架安装15

4.5防雷引下线敷设16

4.6避雷网安装19

第5章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20

5.1质量保证体系20

5.2工程质量管理措施20

5.3工程质量控制标准23

第6章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26

6.1安全管理目标26

6.2安全保证体系26

6.3现场施工安全管理26

6.3.1施工现场安全纪律26

6.3.2现场安全管理27

6.4现场安全防护要点28

6.4.1现场用电安全防护28

6.4.2机械设备安全和防护29

6.5安全检查与奖罚29

第7章环保、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30

7.1安全文明工地目标30

7.2文明施工管理体系30

7.3文明施工现场布置30

第1章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根据以下内容进行编制:

(一)、本工程施工图纸及清单。

(二)、现场实际勘察情况。

(三)、国家和行业现行的施工规范、标准及有关规定。

如: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1.2有关施工、验收的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199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5161.17-2002

 

第2章工程概况

2.1工程总体概况

安徽省城乡规划建设大厦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紫云路与包河大道东北角100米处,本工程为一类高层建筑,地下一层带夹层,地面上两栋主楼带裙楼,主楼分别为十五层(建设厅)和十层(规划院),裙楼为三层。

建筑高度58.65米,建筑面积55228平方米,结构形式框剪结构,现浇楼板。

地下为平时为设备用房、地下车库,战时为二等人员隐蔽部及人防物资库,防护单元划分:

一个为人员隐蔽部;一个为人防物资库;防护等级为核6级。

2.2防雷及接地工程概况

2.2.1本建筑物预计年雷击次数为0.0961次/a,属二类防雷建筑。

2.2.2本建筑物设置避雷带,采用Φ10热镀锌圆钢避雷带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10mx10m或12mx8m的网格。

屋面所有金属物体应与避雷带焊接连通。

避雷带安装高度为150mm,距屋面边缘或女儿墙外侧为100mm,支持卡水平距离为1000mm,转角处间距为500mm。

屋面避雷带转角位与防雷引下线连接处必须有弧形过渡,且焊接可靠。

屋面不同标高部位避雷带连接,利用结构钢筋焊接连通,无结构钢筋时,用Φ12热镀锌圆钢暗敷焊接连通。

2.2.345m及以上做防侧击雷措施,利用每层建筑四周梁(圈梁)内两根直径16主筋焊接成一圈并与接地引下线焊接,形成一均压环。

外墙上的金属外窗、金属栏杆、金属装饰物等较大金属物体均与之焊接。

玻璃幕墙或外挂石材的预埋件及龙骨的上下端均应与引下线焊接。

2.2.4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柱或剪力墙对角两根直径不小于16主筋通长焊接作为引下线。

2.2.5建筑物四角的外墙引下线距室外地坪500处做电阻测试点,并在埋深1000处用40X4镀锌扁钢焊接引至外墙1000处,电阻值达不到要求时补打接地极用。

2.2.6利用基础内钢筋做接地极。

2.2.7本工程防雷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弱电机房等共用基础接地极,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实测达不到要求时,需补打人工接地极。

2.2.8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少于两处与接地干线连接。

强、弱电竖井内均垂直敷设1根,水平距地300敷设一圈40X4热镀锌扁钢,接地线下端与接地网可靠焊接。

2.2.9强弱电竖井内的接地干线及垂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与每层楼板钢筋做等电位联接。

垂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顶端与底端应与防雷装置可靠连接。

2.2.10凡正常不带电,而当绝缘破坏有可能带电的一切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

2.2.11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连接,总等电位板由紫铜板制成,应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进线总管、建筑物金属构件进行连接,总等电位联结线采用BV-1X25mm-PC32,总等电位联结均采用各种型号的等电位卡子,不允许在金属管道上焊接。

有洗浴设备的卫生间、淋浴间采用局部等电位联结,从适当的地方引出两根大于Φ16结构钢筋至局部等电位箱LEB,局部等电位箱暗装,底距地0.3m。

将卫生间内所有金属管道、构件联结。

具体做法参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2D501-2《等电位联结安装》。

2.2.12过电压保护:

在变配电室低压母线上装一级电涌保护器(SPD),二级配电箱内装二级电涌保护器,末端配电箱及弱电机房配电箱内装三级电涌保护器。

屋顶室外风机、室外照明配电箱内装一级电涌保护器。

2.2.13本工程采用TN-S接地型式。

2.2.14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的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等级按B级防护。

2.2.15消防控制室等弱电设备用房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欧姆。

交流供电电源箱采用TN-S系统;稳压(UPS)电源之后的交流电源设备外壳接地、直流地、屏蔽地、防静电接地都在机房内设置专用接地线引向总接地板。

专用接地线应选用铜芯绝缘导线,其线芯截面积不应小于4mm。

从机房设置专用接地干线引至接地体。

接地线应选用铜芯绝缘导线,其线芯截面积不应小于25mm。

2.2.16.1本工程人防区域进线接地形式采用TN-C-S系统、通过MEB箱,在配电室电源进线柜作PEN线重复接地。

2.2.16.2本工程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利用工程底部结构钢筋网作共用接地极。

将接地平面图中的接地网格电焊续接成电气通路,底板下层钢筋及围护墙外侧钢筋在各柱位处纵横主筋焊接。

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达不到时,增设人工接地极。

2.2.16.3凡正常不带电,当绝缘破坏有可能呈现电压的一切电气设备金属外壳、金属管皆应可靠接地。

电缆桥架上敷设1根40x5热镀锌扁钢,桥架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少于两处与接地干线连接。

PE支线应单独与PE干线连接,不得串联连接。

2.2.16.4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联结。

建筑物内PE干线、设备进线总管、电缆的金属外护层、建筑物金属构件、各类金属门框和金属风、水、电管等作等电位联结。

总等电位联结线详图。

总等电位联结均采用各种型号的等电位卡子,详见国标图集02D501-2《连接线与各种管道的连接(抱箍法)》。

MEB箱与接地装置有两处直接连接,连接线采用-40x5热镀锌扁钢。

第3章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3.1.2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关键工序设计和质量控制,并报批。

做好各类原材料的复检工作,做好记录。

做好劳动力、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需用计划。

图纸会审

3.1.2.1项目部组织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图纸,进行施工图自审,领会设计意图。

3.1.2.2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熟悉设计图纸。

3.1.2.3参与有业主、监理、设计及施工单位参加的正式图纸技术交底和正式图纸会审会,提出我部的意见,并形成记录。

3.1.2.4将图纸会审的内容及时间向有关技术人员交底。

3.1.3技术交底

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项目部施工员、质检员、工长作图纸、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

由项目施工员对作业班组作《作业指导书》的交底。

明确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的重点、要点和难点。

3.1.4组织施工人员熟悉环境

在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基础上,对周边环境进行深入了解,必要时进行摄像。

核对平面尺寸,了解地质土层。

3.1.5技术要求:

3.1.5.1在电力系统中应确保人身安全及电气装置的可靠运行,电力系统中所需的接地为工作接地。

3.1.5.2在电力系统中设置的以下部位均应做保护接地或工作接地:

3.1.5.2.1电机及其电器的金属外壳及金属底座部位

3.1.5.2.2电气装置(设备)的传动装置

3.1.5.2.3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拦或金属门窗。

3.1.5.2.4配电、控制、保护用的盘、台、箱的框架。

3.1.5.2.5交、直流电缆的接线盒和终端盒的金属壳和电缆的金属保护层,及其穿线金属保护钢管。

3.1.5.2.6金属(配线、电缆)支架及钢索。

3.1.5.2.7装在配电线路电线杆上的避雷线。

3.1.5.2.8电线杆上的配电设备。

3.1.5.2.8.1电力系统配电线间的电压在380V及以下的三相四线制配电线路的中性线440V及以下的单相三线制配线路的中性线均应直接接地。

3.1.5.2.8.2保护接地及中性点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3.2作业条件

3.2.1接地体安装:

3.2.1.1人工接地体:

设计位置的场地没被占用,且已经清理好。

3.2.1.2利用底板钢筋或深基础做接地体:

底板筋与柱筋连接处已绑扎完。

3.2.2防雷引下线暗敷设:

3.2.2.1建筑物有脚手架,达到能上人操作的条件。

3.2.2.2利用主筋作引下线时,钢筋绑扎完毕。

3.2.3防雷引下线明敷设:

3.2.3.1支架安装完毕。

3.2.3.2建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达到能上人操作的条件。

3.2.3.3土建外装修完毕。

3.2.4避雷网安装:

3.2.4.1支架安装完毕。

3.2.4.2具备调直场地和垂直运输条件。

3.2.5避雷针安装:

3.2.5.1接地体及引下线必须做完。

3.2.5.2需要脚手架处,脚手架搭设完毕。

3.2.5.3土建结构工程已完,并随结构施工做完预埋件。

3.3材质要求

3.3.1防雷及接地装置所有部件均应采用镀锌材料。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镀锌层。

其主要镀锌材料有:

扁钢、角钢、圆钢、钢管、铅丝、螺栓、垫圈、弹簧垫圈、U形螺栓、元宝螺栓、支架等。

3.3.2电焊条、氧气、乙炔、沥青油、混凝土支座、预埋铁件、小线、防腐油、银粉、黑色油漆等。

3.4工器具准备

3.4.1常用电工工具:

手锤、钢锯、压力案子、大锤。

3.4.2线坠、卷尺、大绳、粉线袋、绞磨(或倒链)、紧线器、电锤、冲击钻、电焊机、气焊工具等。

 

第4章防雷及接地工程施工方案

4.1工艺流程

4.2接地体的安装

4.2.1接地体安装有关规定

4.2.1.1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无规定时,不应小于0.6m。

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

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焊接部位应防腐处理;在作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

4.2.1.2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应小于其长度的二倍。

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无设计规定时不宜小于5m。

4.2.1.3除环形接地体外,接地体埋设位置应在距建筑物3m以外。

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也应大于3m,如小于3m时,应采用均压带做法或在接地装置上面敷设50~90mm厚度的沥青层,其宽度应超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