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2744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docx

《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docx

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新课标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合作交流,既可营造一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充分发挥认知能动性,又可活跃学生思维,增大思维强度,从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从而对问题的理解更丰富和全面,还可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知识技能的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一年级刚入学的新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保护意识过强,使得许多孩子缺少与其他孩子一同交流的机会,他们喜欢按自己的意愿活动,缺乏集体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创设合作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对学习起始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就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一、创设和谐的合作学习的心理氛围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在一年级实施合作交流学习的特殊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合作学习心理氛围。

   开学第一天,30张幼稚的脸映入了我的眼帘,从那一刻起我就着手了解这批孩子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

通过半个月的观察、交流、学习,我把他们粗线条地划分成四大类:

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然后,采取学生自愿建组与教师适当调整相结合的方法,把全班学生按照一个优秀、两个良好、二个较差分成了六人一组的合作小组,并每组派送1名学习成绩较好,口头表达能力较强,合作意识较领先的学生担任组长。

6人分三个方向围坐一起,彼此之间相互友爱,互帮互助,民主平等,内心不失轻松、愉悦感。

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进展,学生的各种能力会发生一些变化,我就根据实际,适当更换组长,让学生人人树立"只要我努力,也有机会当组长"的意识。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体学习习惯合作学习,是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展开的学习活动,因此,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体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说的习惯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

   

(1)让学生有敢说的勇气。

班级里,总有那么一些胆大敢说的孩子,也不乏胆小怕言的学生,针对实际,我时时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

教学中,对于那些爱探索、肯带头的学生,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

×××同学胆子真大,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同学真爱动脑筋;你说的棒极了等等。

对于那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并加以适当的点拔、适时的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只要他们能开口,哪怕声音再轻说得再离谱,我也会以鼓励的口吻对待,让他感到自己也能说,即使说错也没关系。

比如,当敢说者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我把复述、模仿的机会让给怕发言者,并给予鼓励:

"你也说的很好。

"以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再如,课中对于那些较简单的问题,我把说话的机会也让给怕发言者,并及时鼓励:

"你答得非常正确,很有进步。

"当有的学生回答错了,我就随机应变:

"你能大胆发言了虽然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已有进步了,老师相信你下一次一定能回答正确。

"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老师能表扬他鼓励他,他会觉得非常开心非常光荣,由此会增加说的勇气和信心。

(2)让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完整。

一年级学生,知识面窄,语言贫乏,尤其是数学语言更难以正确表达,他们往往能够想到、做到,但不一定能正确表达出来,根据这一特点,我总是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寄于一定的数学情境之中,让学生边操作边表达循序渐进,把话说清楚,说完整。

例如,在教9加几时,我创设了小朋友感兴趣的小猴卖桃子的情境:

10个一盒装的盒子里有9个桃子,盒外有4个桃。

要求小朋友帮小猴算一算,一共有几个桃?

借助这一情境,我分三个层次训练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完整。

第一层次:

让学生借助桌上的学具边操作边表达:

从盒外的4个桃子中拿出1个桃子放进盒子,盒里的9个桃添上1个凑成10个,10个加盒外3个得13个。

第二层次:

教师根据学生形象思维的过程,设计好板书,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思维图式:

 ,让学生看着思维图式,清楚完整地表达计算过程。

第三层次:

脱离各种模式,借助表象进行思维,让学生看到9+4就能说出计算过程和得数,那就是看9分4,把4分成1和3,9和1凑成10,10加3得13.一定的情境,直观的操作,循序渐进的有层次的训练,为学生把话说完整说清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学生说是以听为起点的。

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特别是中差生会说,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1)让学生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

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

教学中要让他们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就要善于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

例如,教学"数一数"时,我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主题图,欢快、温馨、富有童趣的画面带给学生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更是对多彩的小学生活的热切向往。

此时此刻,此材此图,学生对于老师的要求"观察图上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数出图中人或各类物体的数量"听得既清楚又明了,于是他们就兴趣盎然地说开了、数开了:

这是儿童乐园,有1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4架飞机……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于学生听清懂老师的要求。

   

(2)让学生专注倾听其他人的讲话。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千年古训。

可是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个角度来说,或许"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往往会摧毁一个人的自信,甚至因此抑止了学习的欲望;而一次小小的成功却能激活一个人潜在的巨大自信,使他上课时更能专注倾听他人的讲话,走向新的成功彼岸。

例如,在教学数20以内的数时,我让学生各自数一数:

桌上一共有几根小棒?

当学生不约而同报出20根后,我又说你是怎样数的谁来说给大家听听?

被我请到的第一位学生站起来一根一根地数到了20根。

我又问谁还有不同的数法吗?

这时我看到了一张充满自信的脸举出了稚嫩的手,他站起来,说出了触动大家心弦的数法:

我是两根两根数到20根的。

受他的启发,四根四根,五根五根等数法顿然而生。

我不失时机地称赞道:

"象××同学那样专心听他人的讲话,还能想出不同的方法,更好的方法,真棒!

"作为教师,把握住这种成功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得到心理的满足,促使其在今后的课堂上听课更专注。

   3、培养学生评析的习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方式,一年级儿童同样如此。

教学中,教师除了培养学生说、听的习惯,还要努力培养学生评析的习惯,让学生在认真审视其它同学的思维过程中正确作出判断,并对照自己的思维过程,学习他人之长处,修正自己与他人的错误、不足和遗留,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就几和第几的教学,我出了一道开放性题,看下面图形:

△○□☆●▲,你认为☆排在第几个?

第一位同学说:

我认为☆排在第4个;第二位说:

☆排在第3个。

就这两种回答后,一部分同学根据自己的思维判断,肯定了第一位同学的说法,也有一部分同学肯定了第二位同学的说法,其间也出现了两种都同意或都不同意的学生。

究其原因,同出一处:

听了他们的回答,我觉得应该这样说才好才对,从左往右数,☆排在第4个,从右往左数,☆排在第3个。

有根有据的思维,作出了正确的评析。

   良好的说、听、评析个体学习习惯的养成,直接为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只有会说、会听、会评析了,小组间才能开展有效的合作交流活动,也才能使合作交流活动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培养学生群体合作的学习习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还要培养学生群体合作的学习习惯。

群体合作指围绕明确的学习要求,共同探究,使每一个学生在完成个人学习目标的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实现小组整体目标,达到预期学习要求。

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要培养以下两个方面群体合作的学习习惯。

   1、培养组内学生共同探究的习惯新课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共同探究,展开讨论,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让学生尝试到合作的乐趣。

就十几减9教学为例,我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套学具(盒内10个桃,盒外3个桃),让学生先独立操作,自主探究,怎样从13个桃中拿掉9个桃,要求边操作边轻声讲述拿桃过程。

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进行组内交流,不同的思考方法尽显各组。

有的说:

我是一个一个地减,1、2、3、……9,还剩4个;有的说:

我是先从一盒10个桃中拿掉9个,再把盒内剩下的1个和盒外3个合起来得4个;有的说:

我是先拿去了盒外的3个,再拿去盒内的6个,还剩4个;有的说:

我是从盒内拿出1个和盒外3个合起来得4个;还有的说:

我是想9加4等于13,所以13减9等于4.共同探究,使学生了解多种算法,面对这些算式,我一一加以了肯定。

随后,我让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题12-9=□,16-9=□,通过对学生所选算法的统计,得出大多数小朋友用做减想加的算法,达到了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的结合。

   2、培养组际学生相互竞争的习惯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智力因素并不是教育成功的唯一标准,非智力因素和情感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培养竞争习惯,既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也促进了组与组学生之间的比、学、赶、超。

例如,在教学十几减九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组际相互竞争的氛围:

观察11-9=2     12-9=3     13-9=4     14-9=515-9=6     16-9=7     18-9=8     19-9=10这九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小组交流,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秘密多秘密大?

老师的话音刚落,情绪高涨的各组同学已围在一起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等到大组交流时,小组长们都争着第一个发言,有的组长说组里的小朋友们发现了三个秘密,有的组长说发现了四个秘密,还有一个组长说发现了五个秘密。

于是我从发现秘密少的组开始汇报:

我们组发现的第一个秘密是减号前面的数从上往下看,一个比一个大1;第二个秘密是减号后面都是9;第三个秘密是算出来的得数从上往下看也是一个比一个大1.接着我请发现四个秘密的小组补充:

有的说,我们发现减号后面的数和等于号后面的数合起来正好是减号前面的数;有的说我们发现当减号后面的数都是9时,减号前面的数越来越大,得数也就越来越大,减号前面的数越来越小,得数也越来越小。

最后发现五个秘密的小组还补充道:

我们发现把减号前面这个数的十位上的1和个位上的几加起来,就是减去9的得数。

交流结束,我先肯定了各组的积极思维,更突出表扬了发现当减号后面的数都是9时,减号前面的数越来越大,得数也越来越大,减号前面的数越来越小,得数也越来越小这一秘密的小组。

竞争的诱惑给学生的思维带来了活力,通过合作探秘,同学们从中了解了有趣的规律,同时也促进了创新热情和创新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顺应了素质教育的需要。

良好的个体学习习惯和群体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同学之间的互相启发,使得大家都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吸收营养,集大家的智慧于一身。

而教师让学生分组汇报时,汇报的学生又要把全组的意见加以综合,加以整理。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条理性都得到了训练,得到了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通过交流、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

”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索以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探索过程中,能使学生为解决某一问题而去学习,就可以激发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