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57733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doc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doc(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doc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咸宁筹备处

目录

1、《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态度决定一切 2

2、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3

3、《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观后感 5

4、读《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7

5、态度决定一切 9

6、成功的源泉——第一次做对 10

7、《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 12

8、《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 13

9、《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 16

10、好态度+好计划=成功 18

11、高质量来源于充分准备 20

12、读“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后感想 22

13、读《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有感 24

14、读《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有感 26

15、拒绝缺陷,缔造完美 29

16、态度决定高度,质量决定出路 32

17、学习心得 35

18、质量是一种态度,优秀是一种习惯 36

19、走出困境 38

20、读《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有感 39

21、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 41

1、《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态度决定一切

——物资部张杨平

咸宁筹备处质保部组织质量月读一本好书活动,要求全体员工读《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并完成一篇读后感。

本人利用业余时间把此书通读了后,感觉受益非浅。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在阐述观点时,都是引用发生的实例,例子虽然简单但是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我觉得这本书众多的观点中如“协作,增加成功的几率”、“让零缺陷成为每个人的习惯”、“态度决定一切”、“即要过程要有结果”等。

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态度决定一切”,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其实就是一种态度,“品质之神”戴明和IBN公司就是对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态度不一样,所以注定结果也不一样。

“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的意思应该不算复杂,分析起来有两层意思:

一是有好的态度才能有好的结果,再就是没有好的态度就不会有好的结果。

态度决定一切,更重要的体现在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

每个人每个企业多会有面对逆境和困难的时候,人际交往、患病丧亲、希望梦想破灭等等,有的是因为客观,有的纯属人为,其带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如何面对,怎么摆脱,关键在于自身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有了好的态度,才能有好的结果,这样我们才能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

卓有成效和积极主动的人总是在工作中付出双倍甚至更多的智慧、热情、信仰、想象和创造力,而失败者和消极者只是逃避、指责和抱怨。

工作就是付出努力以达到目的。

工作需要热情和行动,更需要努力和勤奋,工作需要一种积极主动、自动自发的精神,工作中的乐趣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工作无小事,如果有一项工作没有做到位,就有可能满盘皆输。

工作还是一种责任,我们没有任何借口不承担自己的责任。

借口是拖延的温床,借口的实质是推卸责任,不管再什么条件下,对待工作都要无条件执行。

工作中无小事,小事累计就会成为大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无论工作多么艰苦,都要时刻铭记“这是你的工作”。

认真负责的态度是处理一切事务的基础,当我们服从,接受一个任务时;如果我们没有责任心,不认真做事,不可能将事情做好;如果老是不能做好事情,就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那么我们在公司的存在就有问题。

因此,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勇于承担责任做起。

不正确面对问题的态度只能将问题复杂化,耽搁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助长相互推诿、逃避责任的不良风气。

当企业没有提供做事情所需要的条件时,十有八九是因为企业不具备这些条件,而希望请你来另辟蹊径,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当然,干工作、做事情肯定会有苦、有累、有困难,如何在工作中找到快乐,体验人生的价值和生存的妙处。

总之,通过通读本书,了解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实质就是人对待工作的一种态度,犹如书中提到工作要象跳芭蕾舞一样,既标准又完美。

也促使我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坚持“质疑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方法、良好的沟通习惯”,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使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得到更深层次的提高。

2、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物资部王诗丽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是一种学习态度,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当我们决心要第一次就将事情做对的话,往往成功就离我们不远了!

其实,很多时候,态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事情的成败,正如“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一般,当我们摆正了心态,确定自己要第一次把事情做对,那么我们就真的可以朝着这个目标走去了。

只是,我们经常会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既“‘把事情做好’就是‘把事情做对’”。

直到看了文章里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贡的故事,聆听了孔子这位哲学大家的感叹后我才明白,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同日而语的区别,把一件事情做好,只是自己主观认为的好,而把事情做对则是要符合要求,并不是好或最好,惟有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做到符合要求,才能进入可执行的过程,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效率,所以,我们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时刻注意,把事情做对,做到符合要求,而并不是主观臆断自认为做的好就可以了。

当我们明确了态度,区分了“做对”的具体含义后,就要从具体的方法上着手了,那么怎么做,才能把事情一次做对呢?

怎么做,才能达到“零缺陷”呢?

而我从文章中三只狗狗寻宝的故事中找到了答案!

聪聪,明明和慧慧是狗狗家族里最聪明的三只狗,他们为了拯救整个家族,担当起了寻宝的重任,其中聪聪狗性格急躁,所以,一开始就掉入了陷阱,浪费了不少的时间和体力,最后在蜘蛛的帮助下找到了出口,寻到了宝藏,而明明呢,是一只善于从宏观方面思考问题的狗狗,只是他缺少合作精神,不善于接受朋友“蜘蛛”的帮助和提示,一路上掉进了无数个陷阱,才跌跌撞撞的找到了宝藏,慧慧则是一只有着坚强意志的狗,他懂得分析,懂得合作,懂得严格的要求自己,把错误控制在“零”,最终,他花费了最少的时间,付出了最少的代价,却找到了价值最大的宝藏,更找到了带领狗狗家族回归伟大生灵族类的法则: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然而,小人物反映出的往往就是大社会,文章中的三只狗狗,代表的就是生活中的三种人,“聪聪类”的,做事注重方法,但不注重效率,总认为,只要方向和方法都对了,一切就都对了,即使很明白在前方这条“通道”上有很多“陷阱”和“岔路”,却允许了错误的发生;“明明类”的呢,知道要求自己做正确的事,但没有解决问题的合理的工具和方法,做事不讲究章法,也达不到最好的效果,总认为“差不多”就行,“慧慧类”则不同于以上两种,他不仅懂得要做正确的事,还要正确的做事,不仅讲究价值观和方法论,还讲究效能,最重要的是他的态度——以“零缺陷”的工作标准,以“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人生态度去面对机遇和挑战,所以他的人生高度、价值高度也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地步。

鉴于此,通过“慧慧”成功的分析,通过对三只狗狗的寻宝故事的了解,我懂得了该如何去做,才能“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端正态度,确定目标。

当我们的目标是“零缺陷”,当我们的想法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当我们的态度明确时,我们才能真正的朝着这个方向走去!

控制过程、重视预防。

在错误出现之前就消除错误的成因,进而采取行动避免错误的产生。

建立标准,提高要求。

而且这个标准是可衡量,可评估的,当你的标准达到一定的高度时,你的成果也一定会有相应的高度。

寻求帮助,团结力量。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事事做对,次次做好,我们需要家人、朋友、老师、同事的帮助和指导,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少走弯路,才会更顺利地通向成功的彼岸。

重视过程,更要重视结果。

我们所做的任何努力,其最终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结果。

正如故事中狗狗家族的长老所强调的那样:

“不仅要愿意完成这件事,还要善于完成,并且最终完成”“不但要努力,还一定要有结果”!

那么,懂得了这些道理之后,我们要做的当然就是行动了,虽然对一个人来讲,改变旧的心智模式、旧的思想观念绝非易事,但“不管标准定得多漂亮,计划得多准确,控制得多周密,没有踏踏实实的行动,一切还是等于零”!

所以,我们要用坚强的意志力打败过去的“差不多”,端正态度,踢开那些阻碍我们成功地绊脚石!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付出代价最小,最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需要的时间最少。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取得的效果最好,效益最高。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可以得到做事情之外的回报,如满足感、从容不迫、信任、口碑等。

那么,既然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会有如此丰厚回报,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的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做事的态度和方法呢?

就让我们摆正态度从一点一滴开始,一次做对,次次做对吧!

请记住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3、《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观后感

——物资部仲伟康

在看完《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后,感触颇多。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有很多时候可一次就可以把工作做好、做对,在实际工作中又有多少人,能够第一次就可以把工作做好、做对呢。

做,怎样做才能够把事情第一次做好、做对,确实值得我们好好的思考一下。

下面就我个人在看完《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本书后,产生的一些想法进行简单的叙述一下

首先我们应该在思想上足够的重视,给自己树立一个信念,要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好、做对。

一个员工要想在工作中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就必须从一开始就牢固树立自己的结果意识,以实现工作结果为唯一的目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差不多先生”。

当被问到:

工作完成的怎么样了?

这个时候,许多人总是会说:

“已经差不多了”。

“差不多是差多少?

“如果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总是认为把事做的差不多就行,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敢肯定的说,他绝不可能把工作第一次做好、做对。

除了给自已树立一个第一次就要把工作做对的信念外,还应该在做事情之前,好好的准备一下,效地确定目标、有效的制定计划,再去做。

用今天管理的术语来讲,“确定目标、管理过程并追求结果。

其次,我们可以试着想一下:

错误为什么会发生呢?

它至少有两个前提,一是我们容忍它的发生,因为它的发生与我们的切身利益没有太大关系。

二是我们虽然不容忍它的发生,但默认错误的不可避免,因而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防范和规避,听任它的发生。

有了这两点,想不发生错误的确难乎其难。

而这又反过来证明了错误发生的‘必然性’。

其实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一点是:

所做的事情如果发生了错误,是因为事情的执行者认为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没有太大关系。

有一则故事,“某公司,办公室里有两个办事员小张和小王。

两个人的工作任务几乎完全相同。

小张每天提早上班,推迟下班,连星期六、星期天都不休息。

但是,由于他总是不能按质按量地完成领导布置的工作,领导对他时有抱怨,甚至对他严加批评。

弄得他每天都愁眉苦脸,心力憔悴。

而小王却从不加班加点,只是每天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好,每天报告给领导的都是自己的进度很好的消息,领导对他总是笑脸相迎,经常表扬,最后将他提拔为部门主管”。

从上面的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第一次把事情做好、做对的重要性。

可能第一次没有把事情做对,对个人的发展没有多大的影响,事情的发展总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会发生质变,往不利的方向发展。

做人做事始于“点点滴滴”,从一点一滴开始做对,是从小成功到大成功的日积月累;从一点一滴开始做对,是自信心的聚少成多;从一点一滴开始做对,是对失败和挫折的不屑一顾;从一点一滴开始做对,是实现完美人生的最佳路途。

再者,第一次把事情做对需要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需要发挥团队精神,打破部门之间的界线,协同作战,每一单元都不应只独善其身,跨部门的‘质量圈’活动有助于改善设计、服务、质量及成本。

“一滴水,只有把它放到大海里去才不会干涸。

个人再完美,只是一滴水;一个优秀的团队就是大海。

”一个有高度竞争力的组织,包括企业,不但要求有完美的个人,更要有完美的团队。

因此,无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