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57734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docx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docx

25℃时,40mL0.001mol/LKMnO4、38mL0.1mol/LH2C2O4和2mL3.68mol/LH2SO4混

营造探究情境 强化信息素养

——《化学反应速率》高三复习课教学设计、案例及反思

王海富

(南京市金陵中学 江苏 南京210005)

高三阶段,笔者曾多次复习过《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回顾自己的复习内容,多采用讲练结合,形式比较传统单调,总觉得不尽人意!

如何在传统中寻求突破,更好的体现新课

程所承载的任务?

我在复习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时做了一些尝试摸索,努力以一个崭新的视角和方法展开教学活动。

一、设计思想

1、精心选择了三个内容彼此相关、层次递进的实验探究素材为载体,逐级展开复习:

(1)高锰酸钾与草酸的反应;

(2)过氧化氢催化分解产生氧气;(3)“碘钟”实验。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营造探究情境。

2、创设多层面、多维度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不断激起认知冲突,扣人心弦,造成心理悬念,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能主动自发进行探究性学习。

通过提炼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

3、注重学习中所蕴含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引导学生从化学视角分析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复习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定量表示方法,认识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

2、通过图表信息的分析处理,亲身经历讨论和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探索变化的可能原因。

3、在交流讨论中,切身体会探究中的困惑、顿悟、喜悦,在质疑、体会、反思中不断提升内在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

[知识准备]

[引出]请同学们回忆草酸和酸性高锰酸钾的反应。

学生回忆、回答。

化学方程式为:

5H2C2O4+2KMn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KMnO4的紫红色逐渐褪去,并有气体生成。

设计意图:

这个反应涉及到浓度、溶液颜色、气体、生成催化剂等一系列变化,具有很好的开放性。

为下面复习反应速率的表示、测定及创设问题情境铺设准备。

[过渡] 现象变化的快慢可以用化学反应速率来描述。

我们可以用哪些相关量的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呢?

学生交流归纳。

单位时间(一段时间内)内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或者气体的体积变化、颜色变化等。

对溶液中的反应速率一般表示为

Δc(A)

v(A)=

Δt

[问题情境1]

下面就是用高锰酸钾浓度的变化表示该反应速率的实验数据:

第2页共6页

合反应液中KMnO4的浓度及对应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数据

时间

(min)

c(KMnO4) (10-4mol/L)

v(KMnO4) [10-4mol/(L·min)]

4

4.58

8

4.02

12

3.36

16

2.25

21

0.72

0.32

22

0.43

0.29

23

0.23

0.20

24

0.16

0.07

25

0.13

0.03

26

0.11

0.02

27

0.10

0.01

28

0.09

0.01

[讲述] 介绍实验的背景,并说明数据的涵义。

根据速率的概念,请同学们分组计算四个空白处的平均反应速率。

学生生分组完成、回答。

0~4分钟之间:

v(KMnO4)=(5×10-4mol/L-4.58×10-4mol/L)/4min=0.105×10-4mol/(L·min)

4~8分钟v(KMnO4)=(4.58×10-4mol/L-4.02×10-4mol/L)/4min=0.14×10-4mol/(L·min)

8~12分钟v(KMnO4)=(4.02×10-4mol/L-3.36×10-4mol/L)/4min=0.166×10-4mol/(L·min)

16~21分钟v(KMnO4)=(3.36×10-4mol/L-2.25×10-4mol/L)/4min=0.278×10-4mol/(L·min)

设计意图:

通过素材

(1)提供相关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具体反应。

复习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强调KMnO4初始浓度必须是混合后体系中的浓度,而不是

0.01mol/L。

既有对概念的理解又有基本运算能力的训练。

[预测] 上述反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怎样改变?

学生猜测。

[过渡] 请同学们观察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并在下列坐标系中作出变化的图形(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速率)

moL/(L·min)

v(KMnO4)

0.4

0.3

0.2

0.1

0 8 16

24 32 40

时间t/min

学生阅读、明晰问题并作图

设计意图:

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揭示速率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捕捉有用信息和加工应用信息的能力,体验对事物从抽象到具体的一般提炼过程。

[思考]图象有什么特点?

时间 t/min

35

30

25

20

15

10

5

0

0.35

0.30

0.25

0.20

0.15

0.10

0.05

0.00

25℃时,草酸和酸性高锰酸钾反应速率图

速率v(KMnO4)10-4mol/(L•min)

学生观察、描述。

开始速率随着时间变化而逐渐加快,但是出现峰值后速率又随着时间变化而减小。

[试问] 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速率应该减小。

为什么会出现反常呢?

可能什么因素造成的?

学生分析推理、讨论。

可能是生成物Mn2+对反应速率的催化影响。

[追问]怎样证明呢?

学生讨论回答。

设计对照实验,取两份草酸和酸性高锰酸钾混合液,向一份中加入硫酸锰,比较两者的反应速率。

[再问]既然如此,为什么峰值后速率又随时间的变化而逐渐减小呢?

学生交流讨论。

虽然Mn2+对反应速率的催化影响仍存在,但是反应物浓度降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设计意图:

让学生学会科学假设的方法,体会假设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在认知冲突中“发现”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催化剂,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催化剂是什么?

怎样进行实验验证?

在同一时间有浓度、催化剂多因素共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同时间段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转化,因而有不同的影响结果。

[问题情境2]

(1)过氧化氢生成氧气

实验数据

催化剂:

二氧化锰粉末0.3g

过氧化氢10mL1mol/L

时间(s)

氧气总体积

(mL)

速率v1

(mL/s)

5

8.0

1.6

26

35.0

1.29

38

50.0

1.25

48

61.0

1.1

55

67.0

0.86

68

78.0

0.85

80

87.0

0.75

94

95.0

0.57

………

95.0

(2)过氧化氢生成氧气实验数据

催化剂:

二氧化锰粉末0.3g 过氧化氢10mL

5mol/L

时间

(s)

氧气总体积(mL)

速率v2(mL/s)

15

28.0

1.87

30

56.5

1.90

45

88.0

2.10

60

120.5

2.17

75

157.0

2.43

90

200.0

2.87

105

252.0

3.47

120

306.5

3.63

135

368.5

4.13

150

423.0

3.63

165

454.0

2.07

180

475.5

1.43

195

481.0

0.37

210

483.5

0.17

3页共6页

……

483.5

[过渡] 观察两组数据,随着时间的变化,氧气的总体积怎样变化?

请在同一坐标系中简单画出两组实验中氧气的体积—时间趋势曲线。

V(O2)

mL

500

400

300

200

100

第6页共6页

0 50

100

150 200 250

时间t/s

时间t/s

250

200

150

50 t 100

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0.3g二氧化锰催化生成氧气的趋势图

(上线—5mol/L 下线—1mol/L)

氧气的总体积V/mL

学生观察。

生成氧气体积都是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加。

设计意图:

对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方法的补充,同时为研究速率-时间图象埋下伏笔,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进行比较,在思考和冲突中学习探究。

[提问]取t时刻比较,哪组速率更快呢?

学生分析。

上线斜率大,t时刻速率快。

[疑问]为什么呢?

学生思考。

因为上线是5mol/L双氧水的反应,浓度大,速率快。

[过渡]两组的速率随时间怎样变化呢?

是不是也一致呢?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组数据中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请在同一坐标系中简单画出两组实验中氧气的速率—时间趋势曲线。

v(O2)

mL/s

5.0

4.0

3.0

2.0

1.0

0 50

100

150 200 250

时间t/s

[发问]两组曲线变化有什么特点?

250

200

150

t/s

100

时间

50

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0.5

0.0

0.3g二氧化锰催化分解生成氧气速率图

(上线—5mol/L,下线—1mol/L)

生成氧气的速率vmol/(L•min)

学生观察图形、回答。

(1)下面一条线(1mol/L双氧水)基本呈下降趋势。

为什么?

虽然有催化剂的影响,但浓度减小起主要作用,速率减小。

(2)上面一条线出现了一个峰值,速率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