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学通关宝典横岗游版副本.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6536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教育学通关宝典横岗游版副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当代教育学通关宝典横岗游版副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当代教育学通关宝典横岗游版副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当代教育学通关宝典横岗游版副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当代教育学通关宝典横岗游版副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教育学通关宝典横岗游版副本.docx

《当代教育学通关宝典横岗游版副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教育学通关宝典横岗游版副本.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教育学通关宝典横岗游版副本.docx

当代教育学通关宝典横岗游版副本

《当代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1、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发生某种变化的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学制):

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思形态、人口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3、制度化教育:

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4、普通教育:

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5、职业教育:

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6、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7、教育学:

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8、教育结构:

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9、双轨制:

即19-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分别为贵族及资产阶级子女与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筛选严格、差异悬殊、互相分离、互不沟通的两个学校系统。

10、单轨制:

即20世纪后期所形成的统一的、具有多种职能的、纵横沟通的单一学校系统。

11、正规教育:

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全面系统的训练和培养活动。

12、非正规教育:

是在正规教育制度以外所进行的,为成人和儿童有选择地提供学习形式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包括各种岗位培训、校外教育、继续教育等。

13、非正式教育:

是指每个人从日常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家庭、工作单位、社会)中学习和积累知识技能,形成态度和见识的无组织、无系统的终身过程。

14、全民教育:

即全体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基本的学习要求。

15、终身教育:

是人们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在漫长的一生中所接受的各种训练和培养的总和。

16、教育民主化:

是个体享有越来越多的平等的教育机会,并受到越来越充分的以自主和合作为特征的民主形式的教育和教育制度不断转向公正、开放、多样的演变过程。

17、教育信息化:

是基于电脑和互联网的教育内容更新和教育形式变革的过程,教育信息化将促进教育从固定的人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学习固定的内容向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的彻底转变。

18、教育目的: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是一定教育价值观的体现。

19、培养目标: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

20、个体发展:

是指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个体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

21、素质:

即人的本质、本性。

素质可分为三类:

即先天的自然素质、先天与后天结合的心理素质、后天的社会素质。

22、素质教育:

就是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分成三个层次,即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与社会素质教育。

社会素质教育又进一步分为:

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劳动技术素质教育。

23、学生:

是指具有发展潜能及发展需要的个体,他们是学校教育的对象,以学习为其主要任务

24、师生关系:

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25、智力: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活动的稳定心理特征,是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等心理因素的综合。

26、非智力因素:

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个性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对学习活动能产生巨大的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的作用。

27、学习迁移:

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的现象,它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正迁移和负迁移。

28、学习风格:

是学生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它涉及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因素,制约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率,是因材施教的基本前提。

29、学习策略:

是学习者根据个人基础与特点以及学习情境的特点和变化而采用的达到一种或多种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

其特点是揭示学习中各种变量与学习方法的关系。

学习策略是可以加以训练的,其训练的过程也就是学会学习的过程。

30、多元智力: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专家加德纳提出(英文简称MI),多元智力理论打破传统的将智力看作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的认识,而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等多种智力构成,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

31、课程:

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度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32、学科课程:

是依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内容、组成学科,以学科的逻辑体系制定标准、编写教科书、规定教学顺序、教学周期与学时、分科教学的课程。

它是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

33、活动课程:

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学课程,它是以儿童兴趣的发展为中心,是围绕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组织的课程。

34、潜在课程潜:

在课程又称隐性课程,是广义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与显性课程相对。

它以潜在性和非预期性为主要特征。

它不在课程规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景之中,包括物质情景,文化情景,人际情景,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

35、课程设置:

即教学计划,是课程总体规划。

它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学科门类及活动,确定教学时数,编排学年及学期顺序,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

36、课程标准:

是单科课程的总设计,它从整体上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它是整个基础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枢纽。

37、教科书:

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编写的教学用书。

38、课程类型:

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39、基础型课程:

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基础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

40、拓展型课程:

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

拓展型课程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41、国家课程:

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

国家级课程是一级课程。

42、地方课程:

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

可安排必修课,也可开设选修课。

43、学校课程:

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44、课程目标:

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45、课程实施:

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50、教学:

即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

教师行为包括主要行为(如呈示、对话、辅导等)和辅助行为(如激发动机、教师期望、课堂交流和课堂管理)两大类别。

51、教学目标:

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52、教学计划:

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53、教学模式:

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

54、教学过程:

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55、教学原则:

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56、启发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7、巩固性原则:

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58、循序渐进原则:

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9、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60、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61、教学方法:

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62、讲授法:

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

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基本方式。

63、范例教学法:

由德国瓦根舍因提出,主张精选示范性材料作为教学内容,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规律性知识,以发展学生的能力。

64、图例讲解法:

由前苏联斯卡特金提出,是指教师运用语言、文字、声像、实物及实际演示等各种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各种感受器官及操作活动接受信息的教学方法。

65、斯金纳程序教学法:

是指将教材分成连续的小步子,严格地按逻辑编成程序的一种自动教学模式。

66、布鲁纳发现法:

是指学生运用教师提供按发现过程编制的教材或材料进行“再发现”,以掌握知识并发展创造性思维与发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67、课的类型:

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

68、课的结构:

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

69、教学策略:

是指在教学目标确定后,教师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选择性地采取一定的方法、手段,有针对性地在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过程中开展的所有教学技能的总和。

70、教学组织设计:

是指教师为有效利用教学时间,增进师生互动频率,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时间、教学空间方面因地因时采取的积极尝试。

71、教学评价:

是根据教学目的,采用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以及教学效果的分析与评判。

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教学评价设计的主要内容,不同的教学价值观有不同的教学评价指标。

72、教学反思:

是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主要反思对象,理性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教学行为,发现不足,采取改进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活动过程。

73、道德:

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

74、德育:

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75、品德:

是一定的道德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特点和倾向,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构成的综合体。

76、直接的道德教学:

就是通过专门的道德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理论。

77、间接的道德教育:

主要指参透在学科教学中的道德影响,具体说即在学科教学、学校与课堂、辅助性服务工作中以及学校集体生活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

78、私德:

是私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指个人品德、修养、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处理爱情、婚姻、家庭问题及邻里关系的道德规范,通常以家庭美德为核心。

私德教育在于培

养学生私人生活的道德意识及行为习惯。

79、公德:

是国家与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包括国民公德与社会公德。

公德教育在于培养学生国家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道德意识及符合国民公德和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

80、职业道德:

是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教育在于培养学生职业生活的道德意识及合乎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

81、道德认识(知):

即道德观念、道德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信念。

道德认识是人们对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事物之间相互关系中的是非、善恶、荣辱的认识、判断和评价。

82、道德情感(情):

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事物爱憎的态度的体验,是人们的一种自我感受。

道德情感是人类的高级情感。

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巨大动力。

83、道德意志(意):

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目的面产生自觉能动性。

它们是支配或调节道德行为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84、道德行为(行):

它是人们在道德规范的调节下,对客观事物作出的行动反应。

道德行为能经常坚持下来则成为道德行为习惯。

85、道德判断力:

即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对一定的事件或行为对与错、当与不当的判断的能力‘

86、道德敏感性:

即敏锐地感知、理解和体察自己、他人及社群的情感、需要和利益的能力。

87、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等人创建的一种德育模式。

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行为的一致性。

要求根据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运用冲突的交往或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等方式,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他们一个阶段的道德理由和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

88、体谅模式:

是由英国德育专家麦克费尔等人创建的一种模式。

该模式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

它以一系列的人际与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与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89、教育评价:

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资料,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完善自我和教育决策提供可靠信息的过程。

教育评价实质上一种对评价对象的价值判断。

90、学生评价:

是通过单项或综合评估手段,评估学生个性某方面或整体特性。

91、学业评价:

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依据,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92、教师评价:

就是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师的工作任务,运用恰当的评价理论和方法手段对教师个体的工作进行价值判断。

93、学校办学水平评价:

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评价。

它是指教育行政部门或专门的评价机构根据国家和社会赋予学校的教育目标和任务,应用科学的评价理论和技术,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管理工作、办学效益等方面进行的总体的或单项的价值评判。

94、学校管理:

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学校的各种要素,以实现培育人的社会活动。

95、校本管理:

是学校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根据教学规律的自我管理。

96:

教师管理:

教师在学校管理中,既是管理客体又是管理主体。

:

97、班级管理:

是班主任与全班同学明确班级发展目标、形成班级集体、建立班级组织、有效开展班级活动的过程。

98、班级组织:

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合体,是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学校基层群体。

99、力资本理论:

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也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100、筛选理论:

不同意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能提高人的生产能力的观点,认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教育只是一个筛子,是用来区别不同人的能力的手段。

101、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不同意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与工资收入正相关的论断,认为一个人的工资水平主要取决于他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次要劳动了市场工作,而与教育程度本身并不直接相关,教育只是决定一个人在哪个劳动力市场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102、社会化理论:

社会化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功能并不是提高人的生产能力,而是造成不同的个性品质,与现存社会经济结构和等级秩序相适应。

103、教育体制:

国家管理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制度的总称。

104、教育结构:

是指教育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及结合方式,主要包括教育的纵向结构、横向结构、形式结构、布局结构和管理体制结构。

105、教育资源:

整个社会用于教育领域中培养不同熟练程度的后备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人力物力的总和。

106、学校适度规模:

是指学校的学生、教师和物质设备之间比例构成处于一种最佳的状态,它包括教师的适度规模、校舍设备的适度规模和学生的适度规模。

107、教育平等:

是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指人们不受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信仰、性别、地域等的限制,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在事实上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108、科学精神:

是科学界认同与遵守的稳定而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性,是科学的人道本质所要求的价值理念、思想品质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

109、文化:

与自然和先天相对应的一种概念,它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语言符号体系、知识技术体系、行为习惯体系、价值规范体系、信仰宗教体系是文化的重要内容。

110、学校文化:

学校是一个文化单位,是一个文化场所。

学校从事的是文化传承、积累、创新的工作,学校自身不会自动生成文化,它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建设,长期努力。

它是学校领导与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形成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制度及特征管理风格的总和。

学校特色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先进的学校文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办学理念。

111、教师文化:

是教师群体的价值取向、集体风气、人际关系、角色特点的总体特征。

112、学生文化:

是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集体气氛、人际关系、行为特点的总体特征。

113、班级文化:

是班主任和全班同学共同自觉形成的,反映着班集体的建设水平,在班级活动中能够发挥教育、引导和凝聚班级成员的作用,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班主任和学生是班级文化的主要建设者。

114、班级:

是学校进行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每天进行学生和生活的地方

115、校风:

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16、内发论:

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117、外铄论:

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118、人的价值:

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潜能得到发掘,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119、心理断乳期:

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120、智育:

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121、体育:

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122、美育:

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123、劳动技术教育:

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124、班级授课制:

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125、班风:

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

126、遗传素质:

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当代教育学》简答题

1、古代教育的特征?

答:

古代埃及、希腊和罗马的特点。

东西方古代教育的特点集中表现为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教育的功用性价值不受重视。

2、近代教育的特征?

答:

第一,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第二,初等义务教育实施;第三,教育世俗化;第四,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3、20世纪以后的教育的特征?

答: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4、当代世界教育的特征?

答:

(1)教育规模迅速增长,教育效益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

(2)体制和结构显著变化;(3)教育的内涵逐渐扩大,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并进并重;(4)不平等严重存在。

4A、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

1.规模迅速增长:

教育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大,从一个较低的水平或地位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或地位,它的函摄数量,质量,效益的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2.体制和结构显著变化:

西方发达国家系统由双轨制向单轨制急剧转变,逐渐建立起统一的,具有多种职能的,相互沟通的学校系统,以取代筛选性强,相互分立,互不沟通的学校系统,综合形成了基本的学校组织形式.3.内涵逐渐扩大:

不断地扩大和深化,涵盖了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4.不平等严重存在:

指由差别造成的接受正规教育的不平等,例如农村或城市地区,性别,社会经济条件,文化状况以及少数民族血统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所造成的教育不平等

5、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目标、内容和方法呈现出共同的特征?

答:

(1)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

(2)进一步加强教育同现代生产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3)改革课程和教材,增强教育内容的适切性;

(4)重视学生道德、文化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6、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背景是什么?

答:

1.政治变革:

旧的两极格局已已经瓦解,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正在艰难得形成.2.经济发展:

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信息化,高科技化等一系列新的特征,经济活动向全球化化的方向加速发展,各国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和激烈竞争不断加深.3.科技革命:

知识经济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力量,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化,使人类知识,信息传输和处理的方式发生了新的变革,这必将导致人类生活方式包括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4.人口增长:

人口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人口的无序发展则成为社会的沉重负担.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教育有着关键性的作用.(5)普遍重视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工资待遇。

7、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