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干爱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6357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尊干爱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尊干爱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尊干爱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尊干爱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尊干爱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尊干爱兵.docx

《尊干爱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尊干爱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尊干爱兵.docx

尊干爱兵

尊干爱兵--革命军人处理内部关系的根本态度

通过学习了解我军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引导官兵懂得尊干爱兵是我军处理内部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密切官兵关系、增进战友情谊、增强部队凝聚力的重要前提。

军官要切实端正对战士的根本态度,自觉尊重、关心、爱护士兵,坚决防止和纠正打骂体罚士兵、侵占士兵利益等现象;战士要不断增强组织纪律观念,自觉服从军官的领导和管理,共同营造健康纯洁的内部关系。

尊干爱兵是我军的光荣传统,是我军性质和宗旨在军队内部关系上的具体体现。

在我们这支队伍里,不管你来自何方,哪个民族,也不管你年龄大小,职务高低,都是为了共同的理想而聚集,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奋斗,相互之间是一种纯洁的、平等的、高尚的新型同志关系。

一、"官长士兵都一样"--尊干爱兵是密切我军内部关系的基本准则

官兵关系是军队内部之间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在军队中存在多种内部关系,有兵兵关系、官官关系、官兵关系、上下关系、友邻关系、新老关系,等等。

在这些关系中,官兵关系体现军队的性质,是军队成员的道德品质、道德修养在人际交往中的集中体现。

官兵关系处于各种关系中的核心地位,对其它关系起到决定和示范作用。

因此,我军历来十分重视官兵关系,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尊干爱兵都是处理我军内部关系的基本准则。

(一)尊干爱兵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

尊干爱兵,就是官兵政治平等,军官爱护士兵,做士兵的表率,以深厚的感情对待士兵,依法带兵,文明带兵;士兵尊重军官,服从军官的领导和管理,支持军官做好工作,形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思想基础和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红军时期,在人民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

官长士兵都一样,没有人来压迫人。

"这正是我军官兵关系的生动写照。

1、尊干爱兵是我军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我军在创建初期就开始在内部建立新型的官兵关系。

三湾改编明确指出,反对军阀作风,实行军队内部的民主制度。

规定军官不许打骂士兵,废除肉刑,士兵有开会说话的权利和自由。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官兵之间实行了政治上和生活上一律平等的原则。

《古田会议决议》从理论上阐述了红军内部关系的原则,首次从官兵平等角度对军官和士兵双方提出了不同的道德要求,第一次完整表达了尊干爱兵的具体内容。

《决议》指出:

官长特别是和士兵接近的连以上官长,应当随时看视伤病员,送茶水给他们吃,晚上替他们盖被子。

士兵要尊重官长,自觉接受管理,遵守纪律。

尊干爱兵就是肃清封建主义、军阀主义,根除打骂现象,实行有领导的民主,建立自觉的纪律,官兵团结互助,同甘共苦,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和爱护,团结奋斗。

朱德"一条扁担"的故事,就是当时军官以身作则,官兵同甘共苦的生动体现。

抗日战争时期,官兵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度难关,使尊干爱兵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丰富。

1942年,八路军政治部在《关于巩固部队政治工作指示》中指出:

"在部队中应强调关心战士与爱护战士,提倡干部与战士同生死共患难,更多地照顾到战士的切身利益,经常注意对其困难的解决,并不断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

1944年底,党中央、中央军委指示全军每个部队都要进行尊干爱兵运动。

1945年,朱德在党的"七大"所作的《论解放区战场》的报告中指出:

"近年来,我们在带兵方面的新发展、新创造,就是尊干爱兵活动的开展。

尊干爱兵就是说士兵要尊重干部,干部要爱护士兵。

这一活动,大大地加强了部队的团结,提高了官兵的积极性,使军队各方面的工作有了飞跃的进步。

"从此,尊干爱兵作为我军思想政治建设和政治工作道德规范的一个重要内容,不断发扬光大。

解放战争时期,尊干爱兵工作在战争中又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其主要标志是我军开展的团结互助和新式整军运动,王克勤就是当时著名的团结互助模范。

他当班长期间,用他在两种不同军队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教育启发新战士的觉悟,创造性地实行了思想、技术、体力的三大互助活动。

他处处关心同志,亲自为新战士端水洗脸洗脚,并带出了一个紧密团结、屡建战功的"战斗模范班"。

在这个时期,我军官兵之间、新老战士之间的团结互助蔚然成风。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军继承和发扬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不断充实新内容,取得新发展,并通过条例、条令和规章制度的颁布实施,使这项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轨道。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为了解决新时期官兵关系出现的新问题,1986年,中央军委根据新的情况做出了"八个不准"的规定,即:

不准打骂士兵、不准接受士兵礼物、不准侵占士兵利益、不准对士兵罚款、不准酗酒、不准赌博、不准看淫秽物品、不准弄虚作假。

这对于继承和发扬尊干爱兵传统,协调军队内部的关系,巩固官兵之间、上下之间的团结,增强部队凝聚力、提高部队战斗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军各部队总结出了许多新经验、新方法,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典型事迹和模范个人,把尊干爱兵工作推向新高潮。

爱兵模范苏宁就是突出的代表之一。

1991年4月21日,沈阳军区某炮团正在进行手榴弹投掷训练。

一名战士挥臂过猛,碰撞在堑壕石岩的手榴弹滚落下来,已拉开弦的手榴弹即将爆炸,苏宁冲上去奋力推开战友。

"轰"的一声,战友得救了,而苏宁却倒在血泊之中。

苏宁,这位年轻的团参谋长,为了战士的生命安全,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以自己的行动奏响了新时代爱兵的最强音。

2、尊干爱兵是加强新时期部队建设的本质要求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全面而深刻的伟大变革时期,改革开放继续深入发展,我军面临着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的各项艰巨任务。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弘扬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更加需要坚强的官兵团结。

历史的经验证明,什么时候偏离了这一传统,部队军阀习气就会抬头,官兵关系就会紧张,部队的战斗力和拒腐防变能力就会削弱。

尊干爱兵是新时期保持人民军队本色的基本要求。

尊干爱兵是由我军性质决定的,是我军同一切剥削阶级军队的一个根本区别。

在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各种腐朽思想不可避免地会渗透进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不良倾向也会有所滋长。

这些倾向会影响部队的建设,淡化一些官兵的尊干爱兵观念,影响官兵关系。

现在,我们一些干部贪图安逸、追求享乐,对士兵缺乏基本的感情,有的甚至把官兵平等、互爱、互助的关系看成庸俗的金钱物质关系,就是一种具体的表现。

这是与我军性质相背离的。

因此,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尽管和平时期同战争年代相比,我军的地位和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军队的任务和官兵的成份也发生了变化,但人民军队的性质没有变,根本宗旨没有变,尊干爱兵的传统美德不能丢,否则,就不能称其为新型的人民军队。

江主席指出:

"在新的历史时期,爱护士兵的教育和工作极为重要,只能加强和改进,而决不可以忽视和削弱。

"江主席的重要指示,为我们正确处理官兵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要在继承我军尊干爱兵的传统美德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方法新经验,使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不断发扬光大。

尊干爱兵是凝聚军心稳定部队的重要因素。

部队稳定的首要条件在于军心的稳定,而军心稳定的基础在于融洽的官兵关系。

官兵关系好,大家心齐气顺,团结一致,部队稳定就有了坚实基础。

如果官兵关系紧张,相互之间矛盾重重,不仅完不成教育训练等各项任务,还容易导致官兵冲突甚至严重的对立,引发事故案件。

我军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军队不同之处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能达到军队内部真正团结。

尊干爱兵就是达到这种团结的坚强基础。

首先,尊干爱兵是我军内部团结稳定的政治基础。

我军是在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军队,党指挥枪是我军的根本原则。

我党的政治主张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体现了官兵的根本利益。

因此,广大官兵都能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党的领导把官兵统一在共同的政治方向、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上,官兵一旦形成了这样的政治基础,官兵之间的团结就是真正的团结,尊干爱兵就体现了官兵之间有共同的政治方向和目标。

其次,尊干爱兵是我军内部团结稳定的思想基础。

我军的成员在战争年代大多来自农民、工人和其他阶层的劳动人民,和平时期我军的成份大多是青年学生,要使他们在军队中形成一种真正的团结,不加强思想教育,不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官兵的头脑是不行的。

尊干爱兵正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一种内部关系,通过尊干爱兵的教育和活动,形成军队内部团结的坚强思想基础。

第三,尊干爱兵是我军内部团结稳定的道德基础。

尊干爱兵是调节军队内部关系的一种重要道德规范,它要求官兵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这种道德规范根源于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形成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传统美德之中,也是在批判地继承历史上名将用仁爱方式来调整军队内部关系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无产阶级的道德原则指导下形成的。

第四,尊干爱兵是我军内部团结稳定的利益基础。

我军自建立以来,官兵之间就有着共同的利益。

战争年代,这种共同利益达到了空前一致,和平时期,官兵的价值观念虽然呈现出多元化,但根本利益始终是一致的,其他利益都是受这种根本利益的支配,官兵能正确认识这一点,就能产生增强官兵团结的巨大动力。

第五,尊干爱兵是我军内部团结的感情基础。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官兵之间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结下了牢固的友谊和信任,这种友谊和信任,为我军内部形成同志式关系、战友般情谊,奠定了深厚的感情基础,使尊干爱兵成为官兵的自觉行动。

3、尊干爱兵是我军强大战斗力的根本保证

毛泽东同志说过: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我军之所以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在艰苦的岁月里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和必胜的坚定信念,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主要是靠全体官兵团结一致,形成了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强大战斗力。

尊干爱兵、官兵一致,有助于激发官兵主人翁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士兵的聪明才智。

开展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实行官兵平等,能充分调动和挖掘广大官兵的智慧,群策群力,圆满完成作战和其它各项任务。

我军的许多战略战术的灵活运用,都来源于军队基层的革命实践,许多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原则,都是官兵的发明创造。

尊干爱兵、官兵一致,能够减少内耗,产生巨大的协同力,保持部队的集中统一和稳定。

部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群体的力量并不是个体的简单组合,群体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一心,就能产生巨大的力量。

我军官兵之间的团结互助,各部队之间的团结协作,就是催生部队战斗力的无尽源泉。

尊干爱兵、官兵一致,有助于增强部队的凝聚力。

我军是在长期艰苦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封建军阀、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对派都不能阻挡我军的前进步伐,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军官兵同生死、共患难,军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凝聚出了任何力量都无法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斗志。

正如毛主席说的:

"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败,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部的民主"。

只有官兵共同努力,巩固和发展我军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新型官兵关系,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才能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发扬光大,才能确保在未来战争中"打得赢"。

(二)军官要端正对士兵的根本态度

毛主席告诫我们:

"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弄不好,以为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士兵。

从这个态度出发,才有了正确的方式方法。

"这就告诉我们,军官是官兵矛盾的主要方面,军官在解决官兵关系中是关键因素。

对军官来说,最重要的是端正对士兵的根本态度。

1、树立正确的知兵观

正确的知兵观,是爱兵、带兵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随时了解士兵的真实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现在,有的军官高高在上,看不起士兵,不屑与士兵交往;有的军官受"官贵智,兵贵贱"的影响,采取愚兵政策;有的军官私欲膨胀,收受士兵的好处;有的军官限制士兵的民主权利,甚至动辄打骂、体罚士兵。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有些军官没有树立正确的知兵观。

军官如何看待士兵,是带兵的根本问题。

第一,军官要正确认识士兵的地位和作用。

我军与一切旧军队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把士兵看成是军队的基础,是军队功绩的主要创造者。

士兵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决定军事行动的成败,决定战争胜负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毛泽东同志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提出了"军队的基础在士兵"的著名论断,明确了士兵在人民军队中的地位和作用。

军官在任何时候都要用这种观念去支配自己的爱兵、带兵行为,树立良好的民主作风。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情带兵、文明带兵、民主带兵,充分调动广大士兵的革命热情和聪明才智。

没有以士兵为基础的观念,没有对士兵的深厚感情,就不可能真正激发士兵的积极性,再好的武器装备,再高明的指挥策略,也难以取得作战的胜利。

一切反人民的军队之所以失败,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们忽略了士兵的基础作用,忽略了士兵有着与军官平等的地位,因而得不到士兵的支持。

而我军广大士兵所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正是与其基础作用和官兵一致的原则紧密相连的。

第二,军官要了解士兵的心理。

大多数士兵都处于青春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还不是很成熟。

青年士兵独立性、自我意识强,有较强的自尊心,使得士兵要求取得部队的承认和理解,享有平等的政治地位、社会权利和人际关系,喜欢得到他人的较高评价。

青年士兵情绪强烈而容易波动,容易形成较强的奉献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同时也存在盲目地狂热和崇拜等等。

特别是现在的青年士兵普遍接受过一定的文化教育,善于独立思考,富于想象,经常会有新的设想,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

军官要对每个士兵的个性、爱好进行认真的全面的调查研究,对他们的年龄、特长、文化程度、心理特征等情况必须全面了解,以便合理地发挥士兵的才能。

这样,士兵就会感到自己的价值得到发挥和肯定,心理需要也就会得到满足。

第三,军官要理解士兵的需求。

士兵大多年龄比较小,特别是当代青年士兵依赖性较强,他们离开家乡、告别亲人来到部队,需要得到他人的关心和爱护。

干部的亲切话语和友善举止,都会使士兵感到部队的温暖、干部的体贴。

同时,士兵还十分关心自身的发展问题,希望在部队中能够学到一技之长,适应今后的社会竞争需要。

对这些正当的需求,我们干部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动机不纯"或"自私自利"。

因此,军官要努力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保持思想上的纯洁性,端正对待士兵的根本态度,树立正确的知兵观,带头营造健康向上的官兵关系。

2、培养爱兵情感

我军历来坚持爱护士兵、关心士兵的原则,把严格的纪律同爱护士兵、尊重士兵相结合。

爱兵才能把兵带好,不爱兵就没有资格带兵。

我军是人民的军队,带兵什么时候也离不开一个"爱"字,离不开一个"情"字。

军官对士兵,要有父母之爱、兄长之情,有了这种深厚的感情作基础,就能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把兵管好带好。

从部队反映的问题看,有的军官对士兵缺少感情,对士兵的疾苦不闻不问,自视清高,远离士兵;有的对士兵不能一视同仁,有亲有疏;有的滥施惩处,体罚士兵,侮辱士兵人格。

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要带好兵,军官就要真心爱兵,切实做到尊重士兵的人格,尊重士兵的权益,尊重士兵的意见;不分亲疏,不分贫富,不分地域,公道正派;关心士兵的冷暖和疾苦,关心士兵的婚恋和家庭,关心士兵的成长和进步,用深厚的感情去带兵管兵。

军官无论管理的方式方法,还是管理的内容,都要体现出对士兵的关怀和爱护,关心士兵所想,关心士兵所思。

第一,把爱护士兵与宠爱士兵相区别。

官兵之间缺乏感情纽带,官兵关系疏远,就会影响对士兵的管理,但对士兵的爱护必须讲原则、讲纪律,否则爱就会成为盲目的爱,就会产生娇兵、溺兵。

有些军官过分爱护自己的士兵,对士兵的错误行为看不到,该管的不管,一味地放任迁就,甚至偏袒,这就把爱护士兵变成了宠爱士兵,就不是真正的关心爱护士兵,就歪曲了爱护士兵的本意和精神实质。

第二,把爱护士兵与依法管理相结合。

有的军官在贯彻依法管理时,把依法管理同爱护士兵、尊重士兵的民主权利对立起来,把严格管理与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等同起来。

这样非但不能体现我军严明的纪律、自觉的纪律,反而会影响到士兵遵纪守法,甚至会导致官兵之间的严重对立,影响官兵关系。

因此,依法管理,首先要爱中有严。

用严格的管理来体现对士兵的爱护,把爱护建立在条令、法规的约束之上。

其次要严而有据。

严格管理,必须依法管理,不能搞土政策,也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用经济手段处罚士兵、打骂体罚士兵、限制士兵民主权利,就不是依法管理、文明管理的表现,而是违纪违法行为。

再就是要严得有理。

一方面要严在点子上,当严则严,不要总是摆出一副威严的面孔让士兵敬而远之。

另一方面在严格管理的过程中,要耐心教育,诚恳帮助,以理服人,而不能犯急躁情绪,更不能以权压人。

因此,"严"要严得科学合理,"爱"要爱得真诚负责。

把握好"严"与"爱"的统一标准,就是严格按条令条例办事。

第三,把爱护士兵与加强教育相一致。

要加强对军官和士兵两方面的思想教育。

一方面军官要加强自我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士兵的教育。

官兵关系存在的问题,从深层次来看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出现了偏差。

因此,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官兵的头脑,特别要深入学习和领会江主席"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要针对官兵关系的新情况新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结合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解决官兵现实思想问题。

三要依据二炮部队的特点加强"三爱"教育,打牢官兵献身二炮、热爱本职、立志岗位建功的思想根基。

第四,把爱护士兵与培养人才相一致。

在发展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尤其要重视激发并满足士兵渴望成才的意愿。

军官除了生活上关心士兵,做士兵的严父慈母,更要在学习上帮助指导士兵,做良师益友,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条件。

3、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

形成良好的官兵关系,关键在军官。

军官良好的自身形象,对士兵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军官要身先士卒、严于律己、身体力行、言行一致,时时处处以榜样的作用影响、教育、激励和带动士兵。

第一,树立信念坚定、政治合格的形象。

军官要首先具备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渝地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坚决贯彻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在工作中不断强化事业心、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做到热爱基层,心系士兵,一心扑在工作上。

第二,树立热爱部队、献身国防的形象。

军官要安心部队的工作,立志献身国防事业,树立舍小家为大家的思想。

关心部队发展、关心部队建设,把主要精力放在部队建设上,不图名,不图利,求真务实,立足本职建功立业。

第三,树立身先士卒、吃苦耐劳的形象。

要与士兵风雨同舟、同甘共苦、荣辱与共,做到训练场上练在前,带头摸爬滚打;劳动现场干在前,带头苦干实干;紧要关头冲在前,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危险就战斗在哪里。

第四,树立廉洁奉公、公道正派的形象。

杜绝任何损害集体利益、侵占士兵利益的行为,做到不占集体便宜,不收部属的礼物;处事公正无私,待人不分亲疏,不拉拉扯扯,不搞庸俗关系。

第五,树立遵纪守法、严格自律的形象。

做到执行命令坚决,落实上级指示不打折扣;带头执行条令条例,遵守日常规定;要求士兵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虚心听取批评,自觉接受监督,克服那种"爱提意见的士兵不是好兵"、"爱出点子的士兵是出风头的士兵"和"在士兵面前公开自己的缺点影响威信"的观念,与士兵成为诤友,在批评的基础上达到进一步的团结。

第六,树立民主带兵、文明带兵的形象。

军官要有较强的民主作风,自觉发扬我军的三大民主,听取士兵对连队建设和自己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士兵积极性、创造性,群策群力,搞好部队建设。

要克服打骂、体罚、简单粗暴的军阀习气,文明带兵。

要纠正官贵兵贱的思想,特别是学历较高的军官,尤其要避免"离兵"现象,积极主动地与士兵打成一片,做士兵的良师益友。

(三)士兵要服从军官的管理

尊干爱兵、搞好官兵团结,是干部和士兵的共同责任。

作为战士,要充分理解和信任干部,要看到管理教育士兵是干部的职责,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是对士兵的真正爱护。

对士兵而言,密切官兵关系,尊干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应着重做好四个方面。

1、积极维护军官的威信

作为战士,肩负着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神圣使命,这就需要我们时刻牢记军人的天职,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在平时的生活、工作和训练中,加强锻炼,自觉服从军官的领导和命令,维护军官的威信。

不能只要求军官关心自己,而自己却不尊重军官,对军官的领导和命令有抵触情绪,甚至拒不执行,影响军官正常行使管理教育的职权。

当然,维护军官的威信并不是盲目服从。

对那些明显是错误的东西要通过正常的民主渠道,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以便于军官接纳纠正。

2、充分体谅军官的难处

军官作为士兵的领导和兄长,对每一名战士的成长进步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在某些情况下,士兵个人的愿望和需要没有得到实现和满足,也要正确地对待,有的并不是因为军官关心和努力不够,而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比如,没有入党,可能因为指标有限;不能学习技术,可能由于部队的条件限制,等等。

另一方面,军官在管理教育过程中,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也不可能不带有情绪、情感的因素。

这就需要士兵设身处地为军官着想,从大处着眼,往好处着想,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充分体谅军官的难处。

如果军官在处理士兵利益问题上,的确存在着不公或不当的问题,要区别情况采取妥善的办法加以解决。

属于经验不足造成的,或一时因种种心理因素而偶发的,一般不宜过多计较;属于因庸俗关系作祟、或者故意刁难造成的,也不能得理不让人,不分时机、场合地顶撞,既影响军官的威信,又显得缺少风度和气量,更不能以错对错,采取违纪甚至违法行为,而应通过正常的民主渠道,来维护自身正当的利益。

3、坚决服从军官的管理

士兵对军官的管理和要求,要严肃认真地对待,自觉做到服从命令,遵守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要襟怀坦白,忠诚老实,主动向军官汇报思想;有过失时要诚恳接受军官的批评,勇于承认并坚决改正错误。

在关键时刻,更要做到服从命令坚决认真、执行命令雷厉风行,绝不能讨价还价、消极怠慢。

4、正确行使士兵的权利

士兵享有民主权利,是人民军队性质所决定的。

然而,民主并不是无限制的,由于军队的特殊性,突出强调政治民主、军事民主、经济民主这三大民主。

因此,作为士兵要充分地认识这一点,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辩证统一,要注意防止和克服只要民主、不要集中,只要自由、不要纪律的极端民主化倾向。

我军的民主,是有领导的民主。

军队民主生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有利于增强团结,加强纪律,改善领导,统一指挥,提高部队战斗力。

那种不利于团结的民主,不是通过组织开展的民主,而是谁都可以无原则、无场合地发表意见的民主,则不是尊干爱兵的体现。

二、劝君莫效杨柳枝--保持纯洁的军队内部关系

二、劝君莫效杨柳枝--保持纯洁的军队内部关系

军队内部的团结,是在坚持原则基础上的团结。

军人必须以革命利益为重,坚持原则,巩固和发展团结。

在军队中,纯洁高尚的同志、战友情谊,是团结的真正基础。

健康的人际关系,能够获取信息,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启发思维,为实现人生价值创造必要的条件。

我们要形成良好的官兵关系,就必须坚决抵制和清除庸俗关系学的不良影响。

所谓庸俗关系学,是指那种思想不纯,作风不正,违背原则,拉拉扯扯,为个人或小集团谋取私利的人际关系。

这种不良风气,严重损害着人与人之间的健康交往。

革命军人对庸俗关系的影响决不能等闲视之,必须态度鲜明,坚决抵制。

(一)纯洁官兵关系,克服权钱交易

纯洁的官兵友谊是不掺杂任何个人私利的。

唯利是交则往往以他人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来确定交往的态度,对自己有利的就交,不利的就不交,利大大交,利小小交。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利益观念在增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倾向有所抬头,少数官兵自觉不自觉地把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用于官兵的交往之中。

有的靠吃吃喝喝、请客送礼建立感情,靠拉拉扯扯、吹吹拍拍实现个人目的;有的"唯利是交",冷落不给自己送礼的人,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