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鹅杂交商品肉鹅饲养管理手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6090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莱茵鹅杂交商品肉鹅饲养管理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莱茵鹅杂交商品肉鹅饲养管理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莱茵鹅杂交商品肉鹅饲养管理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莱茵鹅杂交商品肉鹅饲养管理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莱茵鹅杂交商品肉鹅饲养管理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莱茵鹅杂交商品肉鹅饲养管理手册.docx

《莱茵鹅杂交商品肉鹅饲养管理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莱茵鹅杂交商品肉鹅饲养管理手册.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莱茵鹅杂交商品肉鹅饲养管理手册.docx

莱茵鹅杂交商品肉鹅饲养管理手册

前言

莱茵鹅杂交商品鹅,是以莱茵鹅为父本经二元杂交培育的鹅品系。

因含有莱茵鹅血液,部分鹅雏被毛灰色或黑色,体重较本地笨鹅雏大,具有生长速度快,耐粗饲,适应性和抗病力强、产绒量高且肉质鲜美等特点,深受广大养殖户的青睐。

为了更好地饲养本品系商品鹅,给广大饲养者带来有益帮助,进一步提高生产利润,普及科学技术,我们编写了本手册。

本书以家禽饲养学和禽病防治等理论知识为依托,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操作,愿成为广大饲养者的良师益友,诚挚的希望为您的饲养提供帮助,让您能轻松掌握养鹅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降低饲养成本,规避饲养风险,从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本书难免有疏漏和错误,恳请广大读者和同行批评指正。

 

目录

莱茵鹅杂交商品肉鹅生产性能2

商品肉鹅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及注意事项2

一、进雏前的准备2

1、房舍的准备2

2、育雏用品的准备2

3、消毒工作2

4、进雏前的预热工作3

5、鹅雏的运输3

二、育雏期(0~4周龄)饲养管理3

1、雏鹅适宜的饲养环境3

2、饮水4

3、饲喂4

4、饲养管理要点4

三、育成期(5~10周龄)饲养管理4

1、放牧法饲养管理4

2、舍饲法的饲养管理5

四、育肥期(11~12周龄)饲养管理6

1、放牧育肥6

2、舍饲育肥6

3、饲养管理要点7

商品肉鹅常见疾病的防治7

一、鹅病的分类及特点7

1、传染病7

2、寄生虫病8

3、代谢病8

4、中毒病8

5、普通病8

二、鹅病综合预防措施8

1、科学饲养管理,增强抗病力9

2、严格消毒,杜绝传染源10

3、适时预防接种,增强免疫力10

4、加强检疫,防止传染病进入10

5、防止饮水和饲料污染11

6、控制鹅群密度,减少疾病传播11

7、合理处理粪便和尸体11

8、防鸟兽昆虫传播疾病11

三、鹅的常见疾病12

1、传染病12

2、常见的寄生虫病23

3、常见的代谢病27

4、常见的中毒病29

5、鹅的其他病31

四、商品鹅的免疫程序34

莱茵鹅杂交商品肉鹅生产性能

1、出生鹅雏平均体重:

88.50克;8周龄平均体重:

3480克;10周龄平均体重:

3970克。

2、0~8周龄料肉比:

2.81:

1。

3、羽绒重41.18克,毛片重98.00克,含绒率29.6%。

商品肉鹅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进雏前的准备

1、房舍的准备

鹅雏饲养量与育雏舍的面积成正比。

确保育雏舍保暖、采光良好,舍内干燥清洁,空气流通好。

进雏前应认真检查电路、水管线是否完好、照明是否正常,取暖设备运转是否良好。

2、育雏用品的准备

准备好饮水器、采食器、清粪和消毒设备等育雏所用的工具,网上育雏钉好支架,铺上网片。

准备好洁净干燥的垫料,雏鹅全价颗粒料和常用的药品。

3、消毒工作

用4%的火碱水对房舍的四周、天棚和地面进行喷洒消毒。

在进雏前的3~5d,封闭门窗,用甲醛(40ml/m3)加入高锰酸钾(20g/m3)蒸汽熏蒸消毒,保持24h,然后打开房舍的门、窗,将甲醛高锰酸钾蒸气排净。

饮水器、料槽等饲喂工具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冲洗消毒。

4、进雏前的预热工作

进雏前提前24h育雏舍要做好预温工作,雏鹅背部高度处的温度达到28~30℃时方可进雏。

5、鹅雏的运输

通常运输雏鹅时,既要妥善保温(一般25~30℃),又要注意通气。

初生雏鹅的运输在孵出后8~12小时到达目的地最好,最迟不得超过36小时。

夏季运输要防止日晒雨淋,防晒,防雏鹅中暑,一般可在早、晚进行运输,运输途中要尽可能减少震动,并注意经常检查,防止雏鹅因受冷拥挤“打堆”。

如果发现有“打堆”现象,应立即用手将其分散,并采取适当措施提高温度。

对仰面朝天的雏鹅要立即扶正,避免造成死亡。

运输途中不喂食,如果路途时间过长,在运输过程中设法让雏鹅饮水,以免雏鹅脱水而影响成活率。

二、育雏期(0~4周龄)饲养管理

1、雏鹅适宜的饲养环境

雏鹅皮下脂肪很薄,自身温度调节能力差,易应激,部分蛋黄出壳后才能逐渐吸收,消化吸收能力差。

因此,鹅雏需要的生活条件高,适宜的饲养环境是确保雏鹅成活的关键。

日龄(d)

温度(℃)

相对湿度(%)

密度

(只/㎡)

光照时间

(小时)

光照强度

(勒克司)

1~5

30~28

65~70

25

24

25

6~10

28~25

65

20

18

25

11~15

25~22

60~65

15~12

16

25

16~21

22~20

60~65

10~8

自然光照

22~28

自然环境

雏鹅适宜的饲养环境

2、饮水

进舍后大多数雏鹅已开始做啄食姿势或发出叫声时,即可给予饮水。

雏鹅饮用水尽量用温的凉开水。

育雏前3天饮用水中可添加氟喹诺酮类或抗生素,多维葡萄糖等药物。

3、饲喂

一般在雏鹅饮水后不久,便可开食。

开食后即转入正常的饲养,每次饲喂时要求少给勤添。

鹅雏全价颗粒料自由采食,2~4周龄,依据具体情况添加青饲料。

杜绝喂给雏鹅发霉变质的饲料。

4、饲养管理要点

4.1控制好育雏舍内湿度和饲养密度,防止出现啄羽现象。

4.2时时观测温度,温度计测量高度,在雏鹅自然站立时的背高水平线上,平养时育雏室的温度当以距离地面6~8cm处的温度为准。

4.3一般情况先饮水后喂料;脱水雏鹅先喂用0.9%的生理盐水浸泡细菜叶,然后喂颗粒全价料,最后饮水。

4.4防止雏鹅骑堆和蹩腿。

控制好舍内温度,防止雏鹅扎堆,踩压死伤。

网上育雏时要防止雏鹅休息时蹩腿。

4.5可根据天气情况和雏鹅体况选择放牧、防水时间。

3、育成期(5~10周龄)饲养管理

1、放牧法饲养管理

1.1放牧

一般来说,300只鹅约需要自然草地7公顷或人工草地约3.5公顷。

有条件的可实行分区轮牧,每天放1块草地,放牧间隔在15天以上,把草地利用和保护结合起来。

放牧时一般250~300只鹅组成一群,如放牧条件好的,可适当增加数量。

1.2放水

有饲养条件的可以进行放水,洗浴可促进鹅的生长发育,尤其对羽毛的生长有利。

放牧要与放水相结合,当放了一段时间,鹅吃到八九成饱后,就应及时放水。

每次放水约半个小时,上岸休息30~60min,再继续放牧。

天热时每隔半小时放水1次。

放牧时应注意清点好鹅数。

注意水池的消毒工作,自然水塘

1.3补饲

中鹅对饥饿极为敏感,为防夜间挨饿,除了正常放牧时间外,还应把最好的草地留在归牧前采食。

傍晚归牧后补饲一定量的精料。

因放牧鹅矿物质采食不足,所以应注意补充矿物质添加剂,以满足鹅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1.4饲养管理要点

  1.4.1放惊群,避免惊扰

  1.4.2防中暑、防雨

  1.4.3防中毒和传染病、防兽害

  1.4.4放牧路径不可过远,防止出现吃肥走瘦的现象。

2、舍饲法的饲养管理

1.1采食与饮水

如果没有放牧条件,中鹅可以采取全舍饲的饲养方式,但事前需准备好种植的青饲料和配合饲料。

青饲料数量决定于饲养时间的长短,饲养70d需备青饲料50kg/只。

每天喂4~5次青饲料,要喂饱,晚上根据青料饲喂情况补喂一定数量的配合饲料。

中雏期鹅处于体格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必须保证营养物质的全面供给,以满足中鹅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

每天供给清洁充足的饮水。

1.2饲养管理要点

1.2.1保证一定的运动量,利于中鹅的骨骼生长发育。

1.2.2保持基本恒定的饲养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条件反射。

1.2.3保持环境卫生,并定期进行消毒。

1.2.4不应该限饲,必须保证营养物质的全面供给。

四、育肥期(11~12周龄)饲养管理

1、放牧育肥

本方法适用于放牧条件较好的地方,在农村还可根据农作物的牧获季节,把育肥鹅赶到田间,采食收后漏在地里的粮食与草籽。

归牧后可依根据仔鹅放牧采食的情况加强补饲,以达到短期育肥目的。

2、舍饲育肥

仔鹅到60日龄时,从放牧饲养转为舍饲饲养。

这种方法生产效率较高,育肥的均匀度好,不受农作物收获季节限制,适合于规模化批量饲养,舍饲育肥应在光线较暗的舍内进行,限制光照和鹅的运动,减少或避免一切外界因素对鹅的干扰,让鹅保持安静,尽量多休息。

作好卫生和防疫工作,保持棚舍通风、干燥,每平方米的饲养量为4~6只。

每天喂3~4次,使鹅体内脂肪迅速沉积,同时供给充分的饮水,以便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经过半个月左右即可上市。

3、饲养管理要点

3.1育肥前先驱虫。

3.2限制鹅的运动,在光线较暗的舍内,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

3.3以舍饲、自由采食为主;喂以富含能量的谷类饲料为主,白天喂3次,夜间补喂1次

3.4饲养密度不可过大,4~6只/m2;保持舍内干燥,通风良好,做好卫生防疫;供给充足饮水。

商品肉鹅常见疾病的防治

随着养鹅事业的蓬勃发展,预防控制鹅的疾病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养鹅者深刻地体会到鹅的市场价格即使偏低,最大的损失是亏本,但不至于破产。

然而,如果忽视了防疫工作,鹅群一旦流行传染病,则有可能造成大批鹅只死亡,鹅苗和饲料等成本全部亏空,给整个鹅场、养鹅户带来了灾难性的损失,甚至破产或处于破产的边缘。

因此,搞好防疫工作,是保障养鹅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

1、鹅病的分类及特点

1、传染病

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有一定潜伏期临床表现并在鹅群或个体间传播的疫病。

如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

传染病在鹅群中发生,发展的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鹅三个基本环节,缺一不可。

当传染并已构成流行时,能及时切断任何一个环节,流行即告终止。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原理防治传染病。

2、寄生虫病

由寄生虫侵入鹅体不断吸取鹅体营养、并且不断分泌毒素,扰乱正常生理功能,致鹅营养不良、贫血、消瘦,甚至死亡的一类疾病。

寄生虫病的传播经过寄生虫,传播途径和宿主三个基本环节缺一不可。

传播途径包括:

①饮食感染。

②通过吸血的媒介昆虫传播。

③经皮肤感染。

④经胎盘感染。

⑤经呼吸道感染。

⑥其他方式:

如输血可感染疟原虫等。

当寄生虫传播时,能及时切断任何一个环节,流行即告终止。

鹅的寄生虫病多为饲养管理不慎,饲养环境恶劣所致。

3、代谢病

由于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多,引起鹅体营养物质平衡失调,导致新陈代谢障碍,从而造成鹅体发育不良,生产能力和抗病力下降,甚至造成死亡的一类疾病。

多为饲料中配合的营养成分不足所致。

4、中毒病

由于毒素物质接触或进入鹅体,使鹅的正常生理功能发生严重障碍,甚至造成死亡的一类疾病。

5、普通病

是指一般性的疾病。

如:

中暑、感冒、软骨病、垂翅、反翅等疾病。

二、鹅病综合预防措施

在养鹅实践中,鹅病种类相当繁多,发病形式相当复杂。

就我国当前而言,危害养鹅业最严重的是传染病,其中小鹅瘟、副粘病毒和禽流感等病毒性传染病,以及鹅大肠杆菌、鹅沙门氏菌病、鹅金黄色葡萄球菌病等细菌性传染病是传染病中的重点。

寄生虫病和代谢病虽然死亡率低,但严重影响经济效益,也已经引起养鸡业的高度重视。

不同的病因,可引起不同类型的疾病。

在实践中,病因往往不是单一的,有时一开始就是多种病因,有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机体抵抗力不断降低,很容易伴发或继发多种疾病。

如发生传染病或寄生虫病时,由于鹅体采食、消化、吸收及代谢障碍,虽然饲料是全价的,但很容易继发代谢病。

发生代谢病时,虽然免疫程序和药物预防计划是有条不紊的,但很难达到预期的预防效果,从而发生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由于鹅病难确诊、难治愈且治疗成本高,所以鹅常见病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使疾病少发生或不发生。

鹅发病后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尽量减少损失。

鉴于此,本书根据鹅病的发病特点,总结以往经验,归纳出鹅病综合预防措施,希望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帮助。

1、科学饲养管理,增强抗病力

根据鹅不同生长阶段,提供合理的饲养管理和日粮,提高鹅群的抗病力。

尤其育雏期,是发病和死亡率的最高时期,选择优良、健壮的鹅雏是首要条件,在饲养管理时要针对鹅雏的生理特点:

适应环境能力差,生长发育快,消化能力低,抗病能力差。

平时精心喂养,主要抓好营养和环境两关,提供全价的饲料,以增强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密度和卫生等环境条件,减少发病机率,提高育雏期成活率。

2、严格消毒,杜绝传染源

保持鹅棚舍和运动场排水良好,地面干爽,并要求天天打扫,垫料经常更换,舍内粪便每天清理。

食槽、饮水器经常洗刷消毒,饲料与饮水保持新鲜、清洁。

鹅生活的场地、用具坚持定期消毒,减少病原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

发生传染病时要迅速隔离病鹅,死鹅要深埋或焚烧,不要到处乱丢。

对被污染的地方应进行紧急消毒。

每批鹅群出售或宰杀后对鹅舍应进行彻底消毒,平时应每周喷雾消毒一次。

孵化室应在孵化前和孵化后进行消毒,育雏室消毒应在进雏前和出雏后进行。

3、适时预防接种,增强免疫力

控制和消灭某些急性传染病的最好方法就是预防接种。

应按免疫程序定期进行。

目前,鹅瘟的预防多采用提高母鹅的免疫力,再通过卵黄传递,使雏鹅获得母源抗体而免疫。

以上为一般养鹅场的综合措施,各地还可根据具体情况,补充新的防疫措施。

4、加强检疫,防止传染病进入

对引进的种鹅必须实行严格检疫和隔离饲养。

检疫的主要内容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等。

对场内的鹅群要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和驱虫,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一旦发生传染病,要及时隔离,封锁,消毒,毁尸和治疗。

5、防止饮水和饲料污染

鹅场的饮水器或水槽(盆)、料槽常常被粪便污染,因此在设计和安装上要采取措施升高其高度,如悬挂、砖垫或用其他方式,不让鹅群践踏。

而且每天在加水前要把饮水器、水槽里的剩水倒掉,保持清洁饮水。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塑料饮水器,设计较合理,可防止水、料污染。

6、控制鹅群密度,减少疾病传播

随着鹅群密度的增加,疾病特别是呼吸道疾病的传播机会也随之增加,因此要注意饲养密度,提供足够的料槽和水槽,为防止冬季打堆,室内要保持温暖、干燥,增加垫草。

7、合理处理粪便和尸体

病死鹅尸体的正确处理,对现代化大型养鹅场及农户小群饲养的健康发展都十分重要。

如果尸体不能妥善处理,将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一般情况下应将尸体深埋或烧毁,需作病原检验及病理解剖者,应送检验室,不能随意到处剖检。

如果发生传染病出现大批死亡,尸体及其内脏羽毛均应作无害处理。

鹅场的粪便要定点堆放,及时处理。

8、防鸟兽昆虫传播疾病

一些家禽、野鸟、野兽及昆虫都可能传播疫病,他们携带和传播病原体,有些本身就是疫病的传染源,如吸血虫可传播鹅瘟,蝇、螨可传播禽霍乱,野生水禽粪便中可排出大量的鹅流感病毒等。

所以生产中,要保持舍内清洁干燥;粪便、垃圾等要经常清理,定点堆放;死尸要深埋或焚烧;鹅舍门窗最好有防蚊、蝇设备,窗内安铁栅栏或铁丝网,以防止猫、狗及野鸟、野兽的进入。

此外,不能在场内养鸟,不能禽畜混养。

三、鹅的常见疾病

1、传染病

1.1病毒性传染病

1.1.1小鹅瘟

病因:

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败血性传染病。

3~4日龄以至1月龄以内的任何品种的雏鹅易发生,20日龄以上的雏鹅很少发病。

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也越高。

最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出现在10日龄以内的雏鹅,可达95%~100%。

病鹅通常在出现症状之后12~48h即死亡。

症状:

7日龄以内的雏鹅感染后往往呈最急性型,只有半天或一天的病程,有时不显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

一般雏鹅在感染以后,首先表现精神萎顿、缩头,步行艰难,常离群独处,继而食欲废绝,严重腹泻,排出黄白色水样和混有气泡的稀便,喙的基部色泽变深(发绀),鼻液分泌增多,病鹅摇头,口角有液体甩出,嗉囊中有多量气体和液体,有些病鹅临死前可出现神经症状,颈部扭转,全身抽搐或发生瘫痪。

剖检可见病鹅肛门附近常有稀粪沾污,泄殖腔扩张,挤压时流出黄白色或黄绿色稀薄粪便。

口腔和鼻腔中有一种棕褐色稀薄液体流出。

本病的主要病变在消化道,特别是小肠部分。

死于最急性的病鹅,十二指肠黏膜充血,呈弥漫红色,表面附着多量黏液。

病程在2d以上,日龄在10d以上的病鹅,在小肠中段和下段,特别是靠近卵黄柄和回盲部的肠段,外观上变得极度膨大,体积比正常的肠段增大2~3倍,质地坚实,好像香肠一样。

将膨大部分的肠壁剪开,可见肠壁紧张、变薄、肠腔中充塞着一种淡黄色的凝固的栓子状物,将肠腔完全堵塞。

栓子很干燥,切面上可见中心是深褐色的干燥肠内容物,外面包裹着厚层的灰白色假膜,是由坏死肠粘膜组织和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所形成的,这是小鹅瘟的一个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

可是也有部分病鹅的小肠并不形成典型的凝固栓子,肠道的外观也不显著膨大和坚实,整个肠腔中充满粘稠的内容物,肠粘膜充血发红,表现急性卡他性肠炎变化。

病鹅肝脏肿大,呈深紫红色或黄红色,胆囊显著膨大,充满暗绿色胆汁。

脾脏和胰腺充血,偶然有灰白色坏死点。

诊断:

根据小鹅瘟病毒侵染的对象是1月龄以内的雏鹅这一特点,结合有严重腹泻和排出灰白色或黄绿色水样稀粪并有时伴有神经性症状等特点,剖检时有的典型病例可看到形成典型的凝固栓子,可以做出初步诊断。

确诊时需做病毒分离及血清学检测。

防治:

常规药物对此病治疗和预防均无效,因此,必须切实做好预防工作。

防疫方法:

在母鹅产蛋前30d内,注射小鹅瘟疫苗,每次每只肌肉注射1ml,2周后母鹅所产的种蛋孵出的雏鹅具有很强的免疫力;未经免疫的种鹅所产蛋孵出的雏鹅,在出壳后24h内,每只皮下注射抗小鹅瘟高免血清0.3~0.5ml,其保护率可达95%。

治疗方法:

对已经感染发病的雏鹅,每只肌肉注射高免血清1.2~1.5ml,具有治疗作用。

1.1.2鹅副黏病毒病

病因:

鹅副粘病毒病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各日龄鹅都可发生。

发病最小的仅为3日龄,最大的为300余日龄。

发病率为16%~100%,平均32%,发病鹅日龄越小对本病越敏感(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而且病程短,很少康复。

其中15日龄以内雏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以达到100%。

随着日龄增长,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下降。

症状:

本病的主要特点是腹泻。

患雏发病初期拉灰白色稀便,病情加重后,粪便呈水样,带暗红、黄色、绿色或墨绿色。

患雏精神萎顿,无力,常蹲地,有的单脚时常提起,少食或拒食,体重迅速减轻,但饮水量增加,行动无力。

部分患雏后期表现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饮水时更加明显。

10日龄左右病鹅有甩头,咳嗽等呼吸症状。

剖检可见病变的特点为肠粘膜枣核状的坏死。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粘膜有散在性或弥漫性大小不一、淡黄色或灰白色的纤维素性结痂。

剥离后呈出血面或溃疡面。

盲肠扁桃体肿大,明显出血。

盲肠、直肠和泄殖腔粘膜均有弥漫性大小不一,淡黄色或灰白色的纤维素性结痂。

肝脏肿大,郁血、质地较硬,有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坏死灶。

脾脏肿大、郁血、有芝麻大至绿豆大的坏死灶,看上在如同大理石样。

胰腺肿大,有灰白色坏死灶。

脑充血、郁血。

心肌变性。

食道粘膜,特别是食道下端粘膜有散在性芝麻大小灰白或淡黄色结痂,易剥离,剥离后可见紫斑点或溃疡。

部分病鹅的腺胃和肌胃充血、出血。

诊断:

根据腹泻、灰白色水样稀便,饮水量增加,扭颈、转圈及肠粘膜枣核状的坏死等症状,可作出初步判断,确诊要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

防治

防疫方法:

在产蛋前2周对种鹅进行灭活苗注射,使鹅群在产蛋期均具有免疫力。

无母源抗体的雏鹅,可据本地的流行情况,在2~7日龄或10~15日龄进行1次免疫。

治疗方法:

对发病鹅群进做好隔离工作,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B和C,肌肉注射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

1.1.3禽流感

病因:

是由A型流感病毒中的某些致病性血清亚型毒株所引起鹅只发生全身性或呼吸器官性传染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季和春季较为严重,各龄期的鹅都会感染,尤以1~2个月龄的仔鹅最易感病。

症状:

临床典型特点眼红、流泪。

初期症状为眼红流泪、减食腹泻,后期精神为沉郁不食,呼吸困难、肿头流涕、眼红加剧甚至眼鼻出血,急性期部分鹅单或双侧眼角膜浑浊甚至失明,部分歪头曲颈。

雏鹅神经症状明显,表现站立不稳、歪头曲颈、后腿倒地,转圈。

剖检时以充血、出血和水肿为主要特征。

脑壳和脑膜严重出血,脑组织充血、出血。

胸腺水肿或萎缩出血,胸、腿肌外侧点状出血,结膜瞬膜充血、水肿、有胶冻状渗出物,严重出血。

角膜浑浊呈灰白色。

头部及眼睑皮下充血及胶胨样浸润水肿。

鼻窦、喉、气管水肿,充血出血有很多粘液,喉头粘膜不同程度出血,气管粘膜有点状出血。

腺胃及肌胃充血、出血。

心内外膜出血,胰腺出血。

肝脏肿大郁血,肾脏肿大充血,肾尿酸盐沉积。

直肠及泄殖腔粘膜弥散性出血,盲肠出血。

产蛋鹅卵泡破裂于腹腔中,卵泡充血变形。

雏鹅法氏囊严重出血。

诊断:

依据本病的流行特点,红眼、呼吸困难、肿头流涕、甚至眼鼻出血等典型症状及剖检充血、出血和水肿等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

防治:

发现可疑病例,应立即向上级兽医行政部门汇报病情,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包括隔离、封锁、扑杀、消毒等,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防疫方法:

在饲养管理上应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将病原拒于鹅群之外。

保证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不同品种的家禽绝不能在同场地饲养;一定要到健康无病原感染的种禽场购进雏鹅;要有供本场鹅群专用的水塘和运动场,水塘、运动场、鹅舍要定期消毒,保证清洁卫生;接种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包括单价和多价疫苗,对预防和控制鹅(禽)流感的感染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在母鹅产蛋前30d内,注射禽流感疫苗,2周后母鹅所产的种蛋孵出的雏鹅具有很强的免疫力;无母源抗体的雏鹅,出壳后直接注射禽流感疫苗。

治疗方法:

本病不做治疗。

1.2细菌病与真菌传染病

1.2.1鹅大肠杆菌病

病因:

鹅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呈败血性传染。

雏鹅患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肠炎型和关节炎型。

成鹅患病多为母鹅卵黄性腹膜炎(鹅蛋子瘟),是产蛋母鹅常见的疾病。

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母鹅卵巢、卵子和输卵管感染发炎,进一步发展为卵黄性腹膜炎。

病鹅大多数突然死亡。

该病一般流行在产蛋期,死亡率较高,并影响母鹅的产蛋率,产蛋停止本病流行也停止。

本病的传播途径是通过交配感染,发病率在产蛋高峰期及寒冷季节最高,可达25%以上,死亡率15%左右,病鹅产的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均明显下降。

公鹅在本病的传播上起着重要作用。

症状:

雏鹅的特征性病变是肿头症,头部、下颔部的皮下组织水肿、坏死、看似胶冻样并有多量的黄色液体浸润;眼结膜充出血,眼睑水肿,有的上下眼睑粘连。

肠炎型病鹅表现为腹泻,且粪便中有时混有粘性血样物。

剖检可见内脏器官表面覆盖淡黄色凝固的纤维素性渗出物,肠系膜相互粘连,肠粘膜和肺充血、出血,气囊混浊,心包膜增厚,心包液增多,有的形成慢性腹膜炎。

关节炎型是雏鹅和中鹅感染后慢性经过形成的,临床表现为关节肿胀、跛行,逐渐消瘦,生长不良,肠出血性变化。

母鹅开产后不久,有部分母鹅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两脚紧缩,蹲伏地上,不愿活动,常离群落后。

经检查可见,病鹅的肛门周围粘有污秽发臭的排泄物,排泄物中混有蛋清、凝固的蛋白或卵黄小块。

最后病鹅拒食,失水,眼球下陷,直至衰竭死亡,病程2~6d。

只有少数母鹅能自愈康复,但不能恢复产蛋。

母鹅发病后的表现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急性型主要是呈败血症症状,发病急,死亡快,食欲废绝,饮水增加,体温升高1~2℃;慢性型病程3~5d,有的可长达10d,病鹅精神沉郁,食欲减少。

喜卧,站立不稳,头向下弯曲,喙触地,口流清水。

呼吸困难,气喘,发出呼噜声。

排出黄白色稀便,肛门周围沾满粪污。

成年母鹅特征性病变是卵黄性腹膜炎,腹腔内有少量淡黄色腥臭的混浊液体,混有破碎的卵黄,内脏器官表面覆盖淡黄色凝固的纤维素性渗出物,肠系膜相互粘连。

卵巢变性、萎缩,腹腔中的卵黄积留时间较长,即凝固成块状,发炎变形,有皱缩,表面呈灰色、褐色、红褐色等不正常颜色,切开卵子,里面充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