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江苏省宿迁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3591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3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江苏省宿迁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考江苏省宿迁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考江苏省宿迁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考江苏省宿迁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考江苏省宿迁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江苏省宿迁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中考江苏省宿迁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江苏省宿迁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江苏省宿迁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中考江苏省宿迁市化学试题解析版

中考2018年江苏省宿迁市化学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O-16 Na-23 S-32 Fe-56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刻舟求剑B.滴水成冰C.抱薪救火D.聚沙成塔

【答案】C

【解析】A、刻舟求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

B、滴水成冰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

C、抱薪救火的过程中发生燃烧现象,是化学变化,故正确;

D、聚沙成塔的过程在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C。

【点睛】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有新物质的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给液体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的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正确;

C、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不能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体中,错误;

D、用天平称量固体的质量时,要做到左物右码,故D错误。

故选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H+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会升高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

SO2、NO2、 CO2、 CO等

【答案】A

【解析】A、稀盐酸和稀硫酸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故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正确;

B、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比如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是不是中和反应,错误;

C、硝酸铵固体溶液水温度降低,错误;

D、二氧化碳气体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错误。

故选A。

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u2+、Mg2+、NO3-、OH-B.H+、SO42-、CO32-、Ba2+

C.K+、NO3-、Cl-、Na+D.H+、NO3-、Ca2+、 OH-

【答案】C

【解析】A、铜离子和镁离子不能与氢氧根离子共存,错误;

B、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不能共存,错误;

C、四种粒子可以共存,正确;

D、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不能共存,错误。

故选C。

5.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社会发展

B.化学与健康

①广泛使用太阳能能有效减少碳排放

②普通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③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易形成酸雨

①缺碘会引起骨质疏松

②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③为补充蛋白质只吃肉类不吃蔬菜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①进入溶洞前做灯火实验

②煤气泄露立即开灯查找泄露

③煤炉上放盆水防止CO中毒

①制取气体:

先加药品后检查装置气密性能

②称量一定质量药品:

先加药品后加砝码  

③可燃性气体燃烧:

先验纯后点燃

 

A.AB.BC.CD.D

【答案】A

B、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缺钙引起骨质疏松,错误;

C、煤气泄漏不能立即打开灯,可能引起爆炸,错误;

D、制取气体时,先检查气密性,后装药品,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要先加砝码,后加药品,故错误。

故选A。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制品在湖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易生锈

B.葡萄糖(C6H12O6)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

2:

1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D.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答案】B

【解析】A、铁与氧气和水接触易生锈,正确;

B、葡萄糖(C6H12O6)中C、H、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

2:

1,故质量比不可能是1:

2:

1,故错误;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正确;

D、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正确。

故选B。

7.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降温可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将t2°C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乙>甲=丙

D.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5g

【答案】D

【解析】A、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有关,错误;

B、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降温可以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错误;

C、将t2°C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乙为饱和溶液,丙为不饱和溶液,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甲>丙,故错误;

D、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5g,正确。

故选D。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都看到白雾

B.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C.实验室电解水,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

1

D.灼烧鸡蛋清,产生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

【答案】D

【解析】A、浓盐酸有挥发性,而浓硫酸没有挥发性,故打开浓盐酸的瓶口有白雾现象,而浓硫酸没有,故错误;

B、描述反应的现象时,不能说出生成物质的名称,故错误;

C、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

2,错误;

D、灼烧鸡蛋清,产生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正确。

故选D。

9.下列选项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不相符的是

选项

X

Y

A.向一定量饱和食盐水中加水

水的质量

溶质质量

B.向一定量锌粒中加稀硫酸

稀硫酸质量

氢气质量

C.向一定量CuCl2溶液中加NaOH溶液

NaOH溶液质量

沉淀质量

D.向一定量水中加KNO3晶体

KNO3晶体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A.AB.BC.CD.D

【答案】A

【解析】A.向一定量饱和食盐水中加水,溶质的质量不变,故错误;

B、向一定量锌粒中加稀硫酸,锌与稀硫酸刚开始反应就有氢气生成,当锌反应完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不变,正确;

C、向一定量CuCl2溶液中加NaOH溶液,反应刚开始就有沉淀生成,当氯化铜反应完后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正确;

D、向一定量水中加KNO3晶体刚开始是纯水,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随着硝酸钾的加入,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加,当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再增加,故正确。

故选A。

10.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碳酸钠

加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后过滤

B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碳酸钙

加适量的稀盐酸

C

鉴别硝酸钾和氯化铵固体

取样,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D

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取样,分別滴加硝酸银溶液

 

A.AB.BC.CD.D

【答案】C

【解析】A、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会引入氢氧化钙杂质,故错误;

B、稀盐酸与氧化钙和碳酸钙都反应,故错误;

C、氨态氮肥遇到碱性物质会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故可以鉴别,正确;

D、稀盐酸和氯化钠中都含有氯离子,故都有白色沉淀生成,故不能鉴别,故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部分

11.联系已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2)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3)标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

(4)铁制容器不能盛放硫酸铜溶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

(1).O2 

(2).隔绝氧气(3).

(4).Fe+CuSO4=Cu+FeSO4

【解析】

(1)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O2;

(2)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3)标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2O;

学。

科。

网...学。

科。

网...学。

科。

网...学。

科。

网...学。

科。

网...学。

科。

网...

1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下图是某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丙图中所示物质都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结合上图分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

(3)画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

(④)甲图所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

【答案】

(1).分子

(2).原子(3).

(4).2H2O2

【解析】

(1)丙图中的分子是水分子和氧气分子,他们都是由氧气分子构成;

(2)由图可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3)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4)甲图表示的是2个过氧化氢分子,表示为2H2O2;

13.海洋是人类巨大的资源宝库,下图为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简易流程图。

(1)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进行操作1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生石灰转化为石灰乳的过程是____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4)上述流程中未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反应。

【答案】

(1).H2O

(2).引流(3).放热(4).置换反应

【解析】

(1)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2)操作1是蒸发过程,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4)该过程中没有单质的生成与参加反应,故一定没有置换反应;

14.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并对它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按要求回答问题。

(1)A装置用于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用B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___________(选填“a”或“b”)端通入;

(3)若要C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_________(填序号);

A.氢气B.氧气C.空气

(4)往D试管中通入CO2,当出现__________现象,表示石灰水中的溶质恰好完全沉淀;

(5)E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CO2,打开分液漏斗①,滴入少量NaOH浓溶液,气球明显胀大,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若要气球恢复原状,应关闭分液漏斗①,打开分液漏斗②,滴入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忽略滴入液体体积)。

【答案】

(1).CaCO3+2HCl=CaCl2+H2O+CO2↑

(2).a(3).A(4).溶液红色刚好消失(5).CO2+2NaOH=Na2CO3+H2O(6).HCl/H2SO4

【解析】

(1)该装置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b装置是多功能装置,此处改装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故气体从a管通入;

(3)若要C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里面装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故选A;

(4)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故酚酞显红色,当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酚酞变为无色,故当观察到溶液的红色刚刚消失,说明石灰水中的溶质恰好完全沉淀;

(5)气球明显胀大是由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内压降低而引起的,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6)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可以加入HCl/H2SO4,使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15.实验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  为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

[提出猜想]甲组:

铜粉;乙组:

氧化铁粉末;丙组:

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方案1:

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______(从下列试剂中选择:

氯化钠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若甲组猜想正确,则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2:

取8g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入CO,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停止加热并继续通入CO至装置冷却。

若乙组或丙组猜想正确,则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实验时要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处理]

等装置完全冷却到室温,称量硬质玻璃管内剩余固体质量为mg。

若乙组猜想正确,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图1虚线框内的装置是用于吸收CO2;并收集CO,请从图2(广口瓶内均为氢氧化钠溶液)中选择最合适的装置___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

(1).铜粉和氧化铁粉末

(2).稀盐酸(3).无明显现象(4).3CO+Fe2O3

2Fe+3CO2(5).排尽硬质玻璃内空气,防止爆炸(6).5.6≤m <8(7).③

【解析】

(1)丙的猜想可能是氧化铁和铜粉;

(2)铜不与酸反应,故可加入稀盐酸,如固体不溶解,则说明只有铜,猜想甲正确;

(3)硬质玻璃管内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3CO+Fe2O3

2Fe+3CO2;实验时要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是排尽硬质玻璃内空气,防止爆炸;管中剩余固体可能是单质铁或铁与氧化铁的混合物,当完全是铁的时候,8个的氧化铁可以生成铁的质量为5.6个,当完全没有反应时,固体的质量为8g,故m的范围为5.6≤m<8;

(4)吸收二氧化碳需要导管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收集一氧化碳需要用排水法收集,故导管也要插入集气瓶底,故选③;

16.某硫酸厂欲测定排放的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假设废水中只含硫酸一一种溶质),取废水样品200g,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废水中硫酸的质量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1)要配制10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固体质量为___________g;

(2)计算该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5

(2).2.45%

【解析】

(1)要配制10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固体质量为100g

5%=5g

(2)设200g废水中硫酸的质量为x

2NaOH+H2SO4=2H2O+Na2SO4

8098

80g

x

=

,解得x=4.9g

该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2.45%

 

二、中考化学推断题

2.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俗称纯碱,F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A、D的化学式:

A______,D______

(2)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图中物质相互间发生的反应。

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答案】O2HNO3或H2SO4Ca(OH)2+Na2CO3=CaCO3↓+2NaOH置换反应

【解析】

【分析】

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俗称纯碱,所以C是碳酸钠,F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所以F是水,A和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A是氧气,氧气会转化成B,B和碳酸钠可以相互转化,所以B是二氧化碳,水会转化成E,E和碳酸钠会反应,所以E可以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都会与D反应,所以D可以是硫酸或硝酸,氧气和氢气会生成水,水通电会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和木炭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会发生反应,水和氧化钙会生成氢氧化钙,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可以相互转化,碳酸钠、氢氧化钙都会与硫酸反应,推出的A~F中都含有氧元素,推导合理。

【详解】

(1)由分析可得,A是O2,D是HNO3或H2SO4;

(2)通过推导可知C与E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3)水通电生成氧气的反应是分解反应,氧气和氢气生成水的反应是化合反应,水和氧化钙会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钙和酸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图中物质相互间发生的反应,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置换反应。

【点睛】

该题为图形推断,解题关键是从题干中找到突破点,而该题的切入点是C俗称纯碱,由此再结合题干和图形完成此题。

 

3.请你细心阅读下列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根据上述关系图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E____G_____。

(2)写出上述关系图中②、④两步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基本类型。

②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④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

【答案】KMnO4H2O2H2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解析】

【分析】

根据固体颜色,暗紫色固体,则A是高锰酸钾;气体D为氧气;黑色粉末C为二氧化锰;反应②中加液体E,又生成了氧气,则E是过氧化氢;那么F是水;“通电条件”在初中阶段,只有水的电解涉及该反应条件,则G是氢气,气体N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N是二氧化碳;则M是碳;代入验证,推理合理。

【详解】

(1)根据推断过程:

A是高锰酸钾,E是过氧化氢,G是氢气,故填:

KMnO4,H2O2,H2。

(2)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点睛】

推断题要注意题干中信息,比如特殊的物质颜色,反应条件,都是解决推断题的突破口。

 

4.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己知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俗称纯碱,F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请回答:

(1)写出A、D、F的化学式:

A_____,B_____,D_____.

(2)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图中物质相互间发生的反应.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4)实验室为什么不能用F制取氢气_____

【答案】O2CO2H2SO4灭火Ca(OH)2+Na2CO3=CaCO3↓+2NaOH置换反应产生的氢气不纯(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

C俗称纯碱,故C是碳酸钠;F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故F是水,水能与A相互转化,故A可能是氧气,C能与B相互转化,B能由A生成,故B可能是二氧化碳;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F能生成E,故E可能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能与酸反应,故D可能是酸,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D可以是稀硫酸,故填:

O2;CO2;H2SO4;

(2)B是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C是碳酸钠,E是氢氧化钙,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填:

灭火; Ca(OH)2+Na2CO3=CaCO3↓+2NaOH;

(3)图中物质间的转化有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氧化钙与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的复分解反应,没有涉及到置换反应,故填:

置换反应.

(4)F是水,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产生的氢气不纯(合理即可)。

 

5.A、B、C、D、E、F分别是由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

B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一种氧化物,生活中可用来灭火;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人体胃酸中含有F,可帮助消化。

它们之间的一部分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F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2)C与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D→E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4)A→C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答案】H2OHCl复分解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CaO+H2O=Ca(OH)2

【解析】

【分析】

B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一种氧化物,生活中可用来灭火,则B是水;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则D是碳酸钠;人体胃酸中含有F,可帮助消化则F是盐酸;水和C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且C能与碳酸钠反应,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则C可能是氢氧化钙;A能生成水,能生成氢氧化钙,则A可能是氧化钙;氢氧化钙和其他物质反应生成E,E能和D相互转化,E可能是碳酸钠,将猜想代入框图进行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

根据地以上分析可知:

(1)B物质是水,化学式为:

H2O;F物质是盐酸,化学式为:

HCl;

(2)C与D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D→E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4)A→C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6.A、B、C、D、E、F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又称气肥,C是常见的食品干燥剂,它是金属氧化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有关反应条件和其他物质已略去.)

(1)已知反应①、②、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已知反应④、⑤、⑥中,一个有沉淀生成,另一个有气体生成,还有一个没有明显现象.B、E不含相同元素,D、F只含一种相同元素.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C+O2

CO2Ca(OH)2+Na2CO3=CaCO3↓+2NaOHNa2CO3+2HCl=2NaCl+H2O+CO2↑

【解析】

【分析】

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

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则B是二氧化碳;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物质之间的反应,做出判断,常常以与其他物质反应最多或最少的物质为突破口.解题方法如下:

先按题中物质顺序写好,然后把能发生反应的两种物质用线相连,找到最多或最少的连线物质,然后用假设法往下做.该题解法是:

B是二氧化碳,A能转化成C和B,则C可能是氧化钙,A可能是氧气,D可能是氢氧化钙,E能生成二氧化碳且能与氢氧化钙反应,则E可能是盐酸,F可能是碳酸钠,然后代入框图,推断合理则正确。

【详解】

(1)B是常用于光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