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拟289高考语文模拟全国卷高考语文模拟压轴试题.docx
《高考语文模拟289高考语文模拟全国卷高考语文模拟压轴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模拟289高考语文模拟全国卷高考语文模拟压轴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模拟289高考语文模拟全国卷高考语文模拟压轴试题
2019年高考(289)2019年高考全国卷高考压轴试题
绝密启封前
2019年高考全国卷高考压轴卷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列子》中讲到,秦穆公要找一匹千里马,伯乐推荐的九方皋,说马已找到,是一匹黄色的母马,而秦穆公看到的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不悦,伯乐则大喜,说,九方皋相马,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事实证明,这匹马果然是匹千里马。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文学翻译和翻译批评,当我们对文学译本进行欣赏和评判时,难道不应该力争做一个九方皋那样的人吗?
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所求者,此之谓也。
从事文学翻译以及翻译批评的人,能够从九方皋身上获得的启发是:
判断译本的优劣,就要看它是否表现了原作的精气神,而不只是看译本的语句词汇是否与原作一一对应,是否严格正确、准确或精确。
所谓原作的精气神乃是其原有的风味(钱钟书语),即风格。
风格者何?
岂非绝尘弭迹者乎!
译作传达原作的风格做到铢两悉称,是不可能的,但是尽力传达,努力做到惟妙惟肖,则是可能的,这就要求译者准确地感觉、体会到原作的风格,并且能够用汉语加以正确表达,这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也是全面落实信、达、雅的结果。
风格是贯穿原作的一股气势,或刚或柔,或动或静,或显或隐,精气神是也,例如夏多布里昂的华美,斯丹达尔的简枯,波德莱尔的阴冷,加缪的冷静……这股气势同样应该在译文中显现。
至于细节上的瑕疵,在这种风格气势的统领下,是不难纠正的。
许多名著往往有几处瑕疵,不害其为名著,这是因为有风格的存在。
唐韦庄说:
班、张、屈、宋,亦有芜辞,沈、谢、应、刘,犹多累句。
这是中国古人衡文评诗时的基本态度,即采取了瑕不掩瑜的立场。
还是清沈宗骞说得明白:
每见古人所作,细按其尺寸交搭处不无小误,而一毫无损于大体,可知意思笔墨已得,余便易易矣。
亦有院体稿本,竟能无纤毫小病,而鉴赏家反不甚重,更知论画者首须大体。
沈宗骞所说的鉴赏家正是我所说的文学翻译批评家,前者面对的是想象力对现实世界的加工和改造,而后者面对的是想象力和想象力的产品。
如果让一位文学翻译批评家评论傅雷译的《高老头》,他是着眼于风格,还是细节?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版的《高老头》中,傅雷把鸡译成了鸭,只能说不留神犯了一个小错,无关宏旨。
像这类小错可以纠正和避免,但并不影响《高老头》被看作是准确传达了原作风格的一部优秀译作,正如批评家李健吾所说:
巴尔扎克的庞大段落,在他是气魄,是气势,是酣畅……傅雷译的《高老头》的风格,庶几近之。
一位文学翻译批评家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译品的风格上,要独具只眼,看出作品整体的美。
细节不可滥用。
因为整体的美并不必然建立在细节的精确之上,有时候过于追逐细节的完美,以至于失去创造的活力,那就得不偿失了。
法国19世纪的大批评家波德莱尔对整体与细节的关系有过十分精彩的论述,例如他毫不犹豫地赞同德拉克洛瓦为整体而牺牲细节,因为后者唯恐因作业更清晰更好看而产生的疲劳减弱他的思想活力。
当然,细节的错误仍然是错误,当它危及整体的美的时候,就必须毫不留情地指出来。
(郭宏安《风格乃文学之大体》,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1月30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品的风格,即是本文所强调的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中的精与内。
B.判断译本的优劣,要看译本的语句词汇是否忠实原作、是否准确,更要看它是否表现了原作的精气神。
C.名家作品也有细节的不足,如夏多布里昂过于华美,斯丹达尔过于简枯,波德莱尔过于阴冷,加缪过于冷静。
D.译者对原作风格把握不准,即使词句译得很精准,也不能说是全面落实了翻译工作的信、达、雅的要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量地使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体现出其丰厚的学养和开阔的眼界。
B.举例论证注意了详略得当,既有多例的排比列举,也有对一例的深入分析。
C.引用沈宗骞的话是为了论证文学翻译批评家应着眼于整体风格而不是细节。
D.在论证评论诗文应采取瑕不掩瑜立场后,接着论证文学翻译家也应如此。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译者能够准确地感觉、体会原作的风格并且能用汉语准确表达,就一定能将原作风格传达的铢两悉称。
B.诸多优秀作品因为具有或刚或柔,或动或静,或显或隐的精气神,所以虽然有些瑕疵,但也不害其为名著。
C.译作整体之美不一定建立在细节的精确之上,所以,文学翻译批评家在批评时不必关注细节有无瑕疵。
D.文学翻译批评家把注意力放在译品的原有的风味上,独具只眼,发现其整体之美,否则,就失去活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40年前,提起红枣,还只有桑枣人家近的山东大枣。
现在提起红枣,食客们可选择的还有新疆和田枣、陕西狗头枣、山西板枣、甘肃临泽小枣;2018年,河北省优质强筋小麦、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98万亩、265万亩,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68.3%,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广东省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程,有望到2020年建成3000个农业特色专业村,旨在用差异化推广、全域化部署打造高质量产业品牌,形成发展合力,助推乡村振兴。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产业形式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农业生产技术装备不断升级,农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得到大力发展。
2017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96%以上,全国大中型拖拉机670万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
这些年,随着科技创新发展在农业领域运用的不断深耕,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我们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都更为丰富、健康、多元。
(摘编自央视网2018年11月24日网文)
材料二:
罗霄山脉脚下的湖南省浏阳市北盛镇,自明代以来就是江南著名粮仓。
如今,北盛仓农事变化令人眼花缭乱:
水稻播种就像用印刷机印刷;病虫害防治,专业防治公司用无人机飞虎队统防统治;水田里不光种水稻,还养鱼、养鳖、养青蛙……北盛镇党委书记李斌说,现在,种的粮食更好了,农民的腰包更鼓了。
(摘编自新华网2019年2月23日网文)
材料三: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不同步,工业化走在了城镇化前面。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到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52%。
按照目前发展趋势,到2020年、2030年城镇化率还将进一步达到60%、65%,到2050年可能超过70%。
我国以城镇为主的人口分布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城镇化发展迈入中后期型提升阶段。
观察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各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普遍遇到了乡村衰退问题,一般要到城镇化率达到70%以后,城乡矛盾才能逐步得到解决。
因此,在我国人口加速向城镇聚集的大趋势下,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的同时,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避免出现乡村衰退问题,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把乡村建设成为与城市共生共荣、各美其美的美好家园,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
(摘编自《求是》2018年第6期)
材料四:
据统计,从1995年到2004年的10年中,美国农作物保险行业的赔付率为95%。
截至2013年,美国农业保险项目涵盖的农作物品种已超过100种,参与各种农业保险的农业用地面积占全部农业用地面积的比率为89%。
在保费方面,联邦政府对投保的农场主给予相当于保费50%-80%的补贴,使农场主只需支付很少的保费就能参加农业保险。
现阶段,全德近40万农民中,90%都是德国农民协会的注册会员。
全德范围内,德国18个联邦州有超过300个德国农民协会的分支机构。
协会新闻发言人米歇埃尔·洛泽说,德国农民协会主要负责维护农民的利益、为农民当法律顾问、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和开拓市场的服务等。
该协会重视农业产业的整体利益和农民的政治、社会权益,适时将会员的具体意见反映至立法及行政机关,在政府与农业企业和农户间扮演着协调、沟通的角色。
(摘编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乡村振兴:
看看国外是怎么做的》)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产品更为丰富、健康、多元。
B.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如今江南著名粮仓浏阳市北盛镇农业发展更快,粮食更好,农民更富了。
C.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52%。
按照目前发展趋势,到2050年我国城乡矛盾将逐步得到解决。
D.美国农作物保险行业的赔付率高,保费补贴丰厚,保险项目涵盖的农作物品种多,参与保险的农业用地面积广。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生产技术装备不断升级,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都离不开科技对农业的支撑。
B.要把乡村建设成为与城市共生共荣、各美其美的美好家园,乡村衰退问题无法回避也不容忽视。
C.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与城镇化保持了同步协调发展。
D.现阶段,德国绝大部分农民都是德国农民协会的注册会员,协会在保障农民权益、提供技术服务、协调各种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6.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清综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你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耧车
李锐
孙子牵着黄牛走在前,爷爷扶着耧车跟在后。
一个七岁,一个七十岁。
脚步起伏,山谷里响起叮当叮当的牛铃声,舒缓,从容,悠远得像一个神话的开头。
下了整天春雨。
一夜醒来,太阳把山野晒出一层淡淡的雾气。
眼,薄雾散尽,树丛里跳出连翘花,黄灿灿的像火炬,东一簇西一簇地燃烧着。
布谷鸟叫声远远传来,忽隐忽现,老福田看着孙子稚嫩的后背,圆圆的脑袋,心里一阵发软。
牛牛,你累吗?
累了就歇歇吧。
孙子牵了牛,侧着头,脆生生回答:
爷,走吧,我不累而后,又反问:
爷,你累吗?
老福田笑起来:
呵呵,不累,不累,牛牛不累,爷爷更不累。
翻耕过的土地吸了雨水,又松又软。
镶了铁犁铧的三条耧腿插进松软的黄土,随着老福田晃动的双手,三行谷种顺着空芯的耧腿,均匀密集地播撒到浅浅的犁沟里,随即,又被翻落下的黄土轻轻覆盖。
正是开耕下种的好日子,梯田却冷清清的,只有孤零零的爷孙俩。
蓝天黄土之间,两个人,一头牛,一架耧车,排成一个小小的队伍。
一垄三行,一去一回。
渐渐地,播种好的行垄宽阔起来。
爷爷又问:
牛牛,咱歇歇吧?
孙子不回头,脆生生回答:
爷,再走走吧,爷。
老福田说:
咱们不累,花摇摇可是累了,它肚里还有个犊子呢。
孙子熟练地拉住牛绳,停下来:
那就让花摇摇歇歇吧。
歇下来的母牛放松了身体,甩着尾巴,有滋有味儿地反刍,大眼睛一眨一眨黄牛身后,爷孙俩在梯田边的石塄上坐下来,也放松了身体。
布谷鸟叫声又响起。
牛牛说:
爷,好听。
老福田说:
是呢,怪好听。
牛牛说:
爷,你说是谁告给它的,为啥它种谷的时候就叫呀?
这个问题有点难,老福田想了想:
是老天爷告的,山上树绿了,连翘花开了,布谷子就知道自己该叫了。
牛牛叹了ロ气,说:
也不知道去了南柳村还有没有布谷子叫了?
老福田心里一动,孙子说的是拆迁并村的事。
这一带勘探发现了大煤矿,开始修桥、修路,还要修建采煤厂,洗煤厂,焦炭厂。
一切都已经决定了,要把偏远、人少的小村,合并到大村去,给煤矿腾地方。
说是要建设新农村,新房都盖好了,每家一幢院子。
到了新农村,每家每户另外分地,大多数年轻人还要安排到矿上工作。
为这事,南柳村还扩建了新学校。
拆迁的村子全部撂荒,除了煤矿要占的地以外,剩下的退耕还林。
老林沟也一样,人一走,村子就荒了。
孙子的担心老福田答不上来。
老福田自己也不知道,开了煤矿的南柳村有没有布谷鸟。
老福田只好把青筋暴突的老手伸出来,轻轻地放在孙子圆圆的小脑袋上。
牛牛忽然了弯儿:
爷,花摇摇为啥会驾耧啊?
老福田捏下孙子衣服上的一片草叶:
都是慢慢调教的。
你小时候不是也不会说话,不会干活儿,后来大人们慢慢教,就会了。
牛牛又拐了个弯儿:
爷,咱的耧是你做的吗?
不是。
那是谁做的?
看着孙子困惑的眼睛,老福田笑了:
爷爷今天就跟牛牛说说,耧车到底咋来的。
老福田边说边点起一根烟。
从前,存不下粮食,遇上灾荒年,饿死的人成千上万。
有一天,鲁班爷坐在地头上正为这发愁,想着想着睡着了,做了一场梦。
第二天,鲁班爷就照着梦里的提示,造出这个好使的三脚耧车,一架耧车能顶三架犁,快多啦!
从此往后,天下百姓春天摇耧,夏天锄草,秋天收割,冬天屯粮,年年如此,就这样,大人教孩子,师傅教徒弟,子子孙孙一直到现在,也不知道重复了几万几千年。
牛牛眨巴着眼睛,爷,完啦?
完了。
牛牛朝着梯田扭过头去,阳光下,椴木做的三脚耧车投射出短短的身影,稳稳插在黄土里,轻巧,精致,简直就像一个精灵。
老福田掐灭烟头,撑着地塄上的石头站起身来招呼孙子,牛牛,来,歇好了,还得把咱的地种完。
这块地可再没有千年万年了,世世代代种它,收它,种了千年万年,收了千年万年,现在就剩下今年这一回啦,今年种了谷子,明年就没人种了,就变成荒地了,变回几万几千年前那个模样,荒林遍野,猛兽横行呀……
爷,你说的是啥呀爷?
老福田摆摆手:
娃,给爷爷牵牛,咱们再给它种最后一回庄稼……
蓝天黄土之间,那支小小的队伍又走动了,牛铃声,又叮当叮当地响起来,老福田抬起有些昏花的老眼,温暖的目光依依不舍地抚摸着群山。
布谷鸟又在叫,东一声,西一声……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老福田关于拆迁并村的插叙补充交代了老林沟即将消失的故事背景,使小说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
B.耧车这一传统农具是小说的核心意象,它是农耕历史的见证,象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C.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视角来讲述故事,不直接表明看法,而让故事本身来呈现主题,小说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平静、冷峻的色调。
D.老福田和孙子之间关于耧车制的对话,除表现了祖孙之间温馨的亲情外,更表达了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品质的赞美。
8.有评论家认为李锐小说的语言兼具诗性和口语化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9.娃,给爷爷牵牛,咱们再给它种最后一回庄稼……这句话,既是理解老福田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
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卢植宇子干,诼郡涿人也。
少与郑玄俱事马融,能通古今学,好研精而不守章句。
融外咸豪家,多列女倡歌舞于前。
植侍讲积年,未尝眄,融以是敬之。
性刚毅有大节,常怀济世志。
州郡数命,植皆不就。
建宁中,征为博士,乃始起焉。
熹平四年,九江蛮反,四府选植才兼文武,拜九江太守,蛮寇宾服。
以疾去官。
会南夷反叛,以植尝在九江有恩信,拜为庐江太守,植深达政宜,务存清静,弘大体而已。
岁余,复征拜议郎,与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蔡邕、杨彪、韩说等并在东观,校中书《五经》记传,补续《汉记》。
中平元年,黄巾贼起,四府举植,拜北中郎将,持节,将北军五校士,发天下诸郡兵征之。
连战破贼帅张角,斩获万余人。
角等走保广宗,植筑国凿堑,造作云梯,垂当拔之。
帝遺小黄门左丰诣军观贼形勢,或劝植以赂送丰,植不肯。
丰还言于帝曰;广宗贼易破耳。
卢中郎固垒息军,以待天诛。
帝怒,遂槛车征植,减死罪一等。
及车骑将军皇甫嵩讨平黄巾,盛称植行师方略,嵩皆资用规谋,济成其功。
以其年复为尚书。
帝崩,大将军何进谋诛中官,乃召并州牧董卓,以惧太后。
植知卓凶悍难制,必生后患,圆止之,进不从。
及卓至,罘陵虐朝廷,乃大会百官于朝堂,议欲废立。
群僚无敢言,植独抗议不同。
卓怒罢食,将诛植。
植素善蔡邕,邕前徙朔方,植独上书请之。
邕时见亲于卓,故往请植事。
又议郎彭伯谏卓曰:
卢尚书海内大儒,人之望也。
今先害之,天下震怖。
卓乃止,但免植官而已。
植以老病求归,惧不免祸,乃诡道辕出。
卓果使人追之不及遂隐于上谷不交人事初平三年卒临因敕其子敛葬于土穴不用棺椁附体单帛而巳所著碑、诔、表、记凡六篇。
(节选自《后汉书卷六十四》)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卓果使人追之/不及/遂隐于上谷/不交人事/初平三年卒/临困/敕其子敛葬于土穴/不用棺椁/附体单帛而已
B.卓果使人追之/不及/遂隐/于上谷不交人事/初平三年卒/临困/敕其子敛葬于土穴/不用棺椁/附体单帛而已
C.卓果使人追之/不及/遂隐于上谷/不交人事/初平三年/卒临困/敕其子敛葬于土穴/不用棺椁/附体单帛而已
D.卓果使人追之/不及/遂隐于上谷/不交人事/初平三年/卒/临困/敕其子敛葬/于土穴不用棺椁附体/单帛而已
1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博士,古为官名。
秦汉已有,为掌议论政事及礼仪的官员。
后也指专精某种技艺的人
B.云梯,在古代属于战争器械,用于攀越城墙攻城的用具;发明者一般认为是公输盘。
C.五经,指《诗经》《论语》《礼记》《周易》《春秋》,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
D.海内,是指国境之内,也就是指全国。
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拜为庐江太守,植深达政宜,务存清静,弘大体而已。
(2)丰还言于帝曰:
广宗賊易破耳。
卢中郎固垒息军,以待天诛。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严士元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刘长卿,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
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
阖闾城,苏州城。
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王昌龄,盛唐诗人。
作此诗时诗人被贬为江宁臣。
14.对刘长卿的《送严士元》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A.诗人善于炼字,首联倚字,把春天拟人化,富有生气,以此表现朋友相见的喜悦心情。
而寒字,既写出了春寒料峭,阴晴不定的特点,而且也为诗人与朋友相聚相别营造了氛围。
B.诗人写景善于调动各种感官,使景物富有层次感。
颔联中细雨湿衣闲花落地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细得看不见,落得听不到。
诗中景物之柔美,给人以惬意心情。
C.日斜江上孤帆影一方面写出了落日去帆的景色;另一方面又暗暗带出两人盘桓到薄暮时分恋恋不舍之事;还寄托了与友人相遇后别离的复杂情思。
诗人将景、事、情三者巧妙的糅合在一起。
D.草绿湖南万里情属于远景描写。
该句中既点出了朋友所去之地是遥远的湖南,又将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蕴含于其中,因为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芳草喻指情感不断,像芳草一样延伸。
15.试结合刘诗的尾联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与王诗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分析两首诗的主人公在个人经历和情感上的异同点。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演奏非常感人,在演奏结束后,诗人用_______,________两句场景描写来衬托演奏技艺之高超。
(2)苏轼在《赤壁赋》中借水月阐述了天地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_____,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
(3)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用__________一句写出对暮色中春花飘零景象的感叹;用__________句写出词人在花径踱来踱去,心绪难宁的形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这是延续两百年的苏州虎丘的戏曲大会,大会上所唱的曲子大多是以昆曲剧目中的段落为主。
根据明代文人的记载,每年中秋那天,苏州城万人空巷,人们浩浩荡荡地来到虎丘,外地唱曲家也纷至沓来。
先是万众齐唱,比出优胜者数十人,再唱再比,优胜者渐次减少,最后在一片宁静中一位水平最高的演唱者登场,声出如丝,穿云裂石,听者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
(张岱《陶庵梦忆》)无独有偶,清代李渔也记述过这种曲会,说赛曲过程中万众极其投入,声声喝彩把演唱者的情绪激扬得无以复加:
一赞一回好,一字一声血,几令善歌人,唱杀虎丘月。
(李渔《虎丘千人石上听曲》)在这种曲会中也演戏,但主要是唱曲,可见当时吴地全民对于昆曲剧目的熟悉程度。
所谓全民,按张岱的记载包括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伎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奚僮走空之辈,他们不仅是昆曲演唱的欣赏者,而且也是昆曲演唱的投入者。
(
)。
总之,这种普及到社会每个角落的全民性活动又是当时昆剧艺术的最高评判场所。
铺天盖地般的全民性痴迷形成了昆曲艺术生存的浓烈氛围,中国戏曲史上没有另一种戏曲唱腔范型具有过如此深广的社会渗透力。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是延续两百年的苏州虎丘的戏曲大会,大会上所唱的曲子多以昆曲剧目中的段落为主。
B.这是延续两百年的苏州虎丘的戏曲大会,大会上所唱的曲子大多是昆曲剧目中的段落。
C.这是苏州虎丘延续了两百年的戏曲大会,大会上所唱的曲子多以昆曲剧目中的段落为主。
D.这是苏州虎丘延续了两百年的戏曲大会,大会上所唱的曲子大多是昆曲剧目中的段落。
18.文中加点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B.
C.D.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想要在昆曲界获得地位,虎丘曲会对一个演员很重要
B.足够的地位会被昆曲界给予在虎丘曲会上亮过相的演员
C.没有在虎丘山曲会上亮过相的演员很难在昆曲界取得地位
D.演员在虎丘会上的亮相,他被昆曲界给予了足够的地位
20.下面这封推荐信存在语言不得体、用词不准确、表述不合逻辑等若干问题,请找出五处有问题的词语或句子,并加以修改。
(5分)
推荐信
xx大学招生办:
兹有我校高三(5)班刘鹏同学,拟参加贵校自主招生考试。
该生不仅综合素质优良,而且学业成绩优秀。
他酷爱文学,在荣膺我校《楚韵》文学社社长期间,将文学社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多篇大作发表在省内外文学刊物上。
贵校若高抬贵手,必将是他的幸运,我们不甚感激。
特此推荐!
此致
敬礼!
xx中学
2019年4月8日
改为
;
改为
;
改为
;
改为
;
改为
。
21.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背面。
下面是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过程流程图,请把这个图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每个时代的人们都有自己的偶像,这些偶像展现着时代的精神风貌,闪烁着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