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2900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75 大小:17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5页
春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5页
春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5页
春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5页
春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

《春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1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

春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2019年春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准确识读生词,认读轻声。

能正确、规范地书写8个生字,听写课后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1.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古诗。

2.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会背哪些古诗?

谁想起来,就请你站起来背给大家听。

(学生起来背)

2.真好!

看来大家非常爱学古诗。

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首古诗啊,内容和春天有关系。

你们喜欢春天吗?

(喜欢)清朝有位诗人高鼎也特别喜爱春天,他用写诗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叫《村居》。

3.板书课题,拼读课题,释题:

村:

乡村。

居:

居住。

村居:

在乡村居住。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多媒体出示画面)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听到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黄莺边飞边唧唧地叫,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

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1)学生练读。

(2)指名读,正字音:

注意“醉”是平舌音,“莺”是后鼻韵母。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现在你们看看图,再读这首诗,读一句,想一想,你猜猜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把每句诗的意思猜出来。

猜出来后告诉周围的同学,再听听其他同学怎么说。

大家互相帮助,把这首诗学好。

(学生自学)

2.学习一、二句:

(1)(多媒体出示第一、二句诗的画面)谁来说第一句?

指名说,大家补充。

(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2)学生质疑:

我觉得不对,要是“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应该是“二月天草长莺飞”呀,这里写的是“草长莺飞二月天”这是怎么回事?

(师点拨:

这是古诗常用的方法,古人写诗常常不按照正常顺序写,为了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

草长/莺飞/二月天,

(4)指名讲第二句,重点理解:

拂、醉(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5)指导读:

河堤/杨柳/醉/春烟。

(6)老师配乐读一、二句,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

听了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充分地说:

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

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7)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8)指名反复读。

老师指导。

(9)配乐全班齐读一二句。

3.学习三、四句:

(1)指名读三、四句,读后,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

(2)(多媒体出示孩子放风筝的画面)

指名说诗意,理解“纸鸢”。

(四)听到同学们动听的读书声,课文里的生字很想跟我们交朋友。

看,它们是谁?

1.交流识记字形。

出示:

诗村童

加一加:

“诗”“讠+寺”;“村”是“木+寸”,“童”是“立+里”。

2.教师指导书写。

出示“诗村童”的田字格课件

“诗”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村”左右结构,左右等宽,“木”的捺变成点;

“童”上下结构,注意下面“里”的笔顺。

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

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3.学生练习写字。

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个别作业展评。

第二课时

(一)知诗人,解题意:

师: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吗?

(共分四步:

a.知诗人,解题意,b.释词语,明诗意,c.想意境,悟诗情,d.拓展阅读。

)这节课我们就用这四步学诗法来学习《咏柳》。

1.关于作者,你知道多少?

2.认读生字“咏”。

题目“咏柳”是什么意思?

3.这首古诗写的景色非常优美。

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1)学生练读。

(2)指名读,正字音:

注意“妆”是翘舌音,后鼻音,“剪”前鼻音,“裁”、“丝”是平舌音。

4.作者是怎么歌颂柳树的呢?

请大家再轻声读一遍古诗,然后说一说。

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步。

(二)释词语,明诗意:

1.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以小组的形式来理解诗意。

2.汇报自学情况。

第一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A.妆:

(课件演示妆的演变过程),意思是装饰,打扮。

一般都是谁打扮?

那么本诗是说谁打扮?

B.绦:

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

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这句话的意思是:

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

第二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裁:

用部首查字法查“戈字部”。

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这句话的意思是:

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

就是那像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三)想意境,悟诗情。

1.再来读第一句话,说说你眼前出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似一位姿态婀娜的美人出现在我们面前,那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

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摇摆。

谁能通过诵读把这美妙的画面读出来?

2.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被作者用“似剪刀”形象化了。

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还能剪出什么?

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我们美的想象。

3.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

让我们借作者的诗文,读出我们心中对春的赞美。

(四)横纵观,拓视野:

春天正向我们走来!

让我们吟着春天的诗,与春天撞个满怀……

请在下面的三首诗中,选一首喜爱的背诵下来,并说说理由。

出示古诗:

朱熹的《春日》、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和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A.交流识记字形。

(课件出示)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碧妆绿丝剪

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

加一加:

“王+白+石”是“碧”,“纟+录”是“绿”,“前+刀”是“剪”,“纟+纟”是“丝”。

换一换:

“将”去掉右边部分,换成“女”,就是“妆”。

B.指导书写。

1.教师在黑板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

(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2.学生练写。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个别作业展评。

(六)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咏柳》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

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柳树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女子,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2找春天

教材分析:

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们走来。

本文的课题呼唤着我们——找春天去吧!

我们到校园里找一找,到野外去找一找。

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

孩子们找到春天了吗?

从哪里找到的?

怎样找到的?

激发学生多读书吧。

读着这些语句,领会其中的情与趣,我们会感到回味无穷。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观察发现的习惯。

课前准备:

歌曲磁带、CAI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学习课文1、2、3段,初步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

(板书:

春天)春姑娘来到了我们身边。

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迎接她的到来吧!

(让学生说说平时积累的有关春天的词句。

  师:

是的。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她藏在哪里呢?

让我们一块去找春天吧!

  (板书:

找)

二、感知课文

  师:

春天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

同学们,平常读课文,都有哪些要求呢?

  1、一读课文,过生字关:

   ⑴ 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宝宝。

   ⑵ 组内读一读,读得好的夸奖他,读得不好的帮助他。

   ⑶ 课件出示生字宝宝,多形式认读,力求人人参与人人过关。

   ⑷ 小组交流识记生字宝宝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注意积累。

  2、二读课文,过读通关:

   ⑴ 要求:

把课文读流利,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读后让学生提出难读的句子,课件随机出示并指导读流利。

如:

    ①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②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③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④ 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⑤ 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⑵ 放声朗读课文。

  3、三读课文,感悟积累:

   ⑴ 课件出示春景图: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小鸟报信的时候可高兴了。

     你们呢?

(高兴)让我们和小鸟一起高兴地向大家报个信吧!

指导朗读。

   ⑵ 师:

听了你们的话,我们几个孩子可高兴了,急忙──(出示句子:

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此时,课件显示课文情景。

    齐读第二段,指导:

还能再急切些吗?

   ⑶ 师:

老师听出来了,孩子们可急了。

可是春天却──

     出示句子: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① 自由读句子。

    ② 指名读。

    ③ 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④ 再读句子,读出自己不同的体会。

   ⑷ 齐读1~3段课文。

   ⑸ 留下悬念:

    我们找到春天了吗?

下节课,让我们再跟着他们欢快的脚步,走进春天,去领悟春天那充满生机的美。

三、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有关生字,左窄右宽的字有哪几个?

书写时,该注意什么?

  2、重点指导:

柳荡:

    课件出示“柳荡”两字,请学生说说这两字该注意的地方,课件上突出该部分,教师再进行示范,学生练习。

  3、师范写学生提出的难写字

  4、找找说说(课件出示课后习题及配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4到8段,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师:

燕子姐姐从南方回来了,她听说咱们班小朋友特别聪明,一节课就和许多生字词语交上朋友。

她想,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就出了一些题目来考考大家。

如果大家顺利通过考试,她就会送我们大家一份礼物。

谁来打开考题?

  课件显示词语:

  害羞 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嫩芽音符 喜鹊 杜鹃  

二、朗读感悟

 

(一)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让我们跟随燕子姐姐一起去找春天吧!

   ⑴ 学生自由读课文4到8段,找找春天都藏在哪里?

   ⑵ 学生交流学习成果,随机出示句子: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这几句话中选一句最喜欢的句子进行合作学习,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你想到了什么?

或你还想说些什么?

并把你的体会用朗读告诉大家。

   ⑷ 汇报学习成果:

     学生交流学习成果,教师随机点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如: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学生读句子,说说感受到的,想到的,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再抓住问号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又如;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请学生说说感受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或还想说些什么?

并把你的体会用朗读告诉大家。

     再如: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师引读:

春天来了!

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生接读: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师:

春天只在这些地方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课件中的“……”变红色)

     学生说说春天还在哪些地方?

  2、齐读4~8段课文:

   ⑴ 春天这么美,有位诗人把这几句话改成了一首诗(出示课件,配乐朗读)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

     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

     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

     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

     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我们看到她,我们听到她,

     我们闻到她,我们触到她。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

     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

     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

     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⑵ 师:

春天这么美,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

你们真棒!

     燕子姐姐也被你们的智慧征服了,她想带咱们去春游呢!

     (课件显示小燕子一路飞过春天各个地方,与此同时,优美的旋律在耳边激荡。

)  

三、拓展延伸

  1、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触到了什么?

让学生畅所欲言。

  2、你眼中的春天美吗?

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赞美春天呢?

    生1:

画春天。

    生2:

说写几句话来赞美春天。

    ……

  3、自主组合,赞美春天:

    画画组:

展示画。

    写话组:

把写的话串成一首诗。

  4、展示成果。

四、作业自助餐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积累文中词句。

  2、到郊外去找春天。

  3、收集有关春天的诗句。

板书设计:

小草       眉毛

野花  找春天  眼睛

嫩芽       音符

溪水       琴声

……

《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方案设计

学科:

语文

年级:

单元:

第一单元

课题:

《开满鲜花的小路》

课型:

阅读

主备:

执教:

单元要素:

朗读时注意语气;继续学习默读;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对话,抓住“喊、惊奇、奇怪”等词语指导读出句子的语气。

2.学习用换词、看图片和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绚丽多彩、花朵簇簇、懊丧等词。

3.重点理解“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

”这句话。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2.出示生字新词,复习巩固:

鼹鼠包裹弄破懊丧绚丽多彩邮局邮递员花朵簇簇花香扑鼻惊奇奇怪花籽摩托车颗粒

1.齐读课题。

2.开火车轮读词语

由题目入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同时对课文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1.创设情境,理清人物关系。

师:

从前,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条长长的小路,小路从森林的这一头一直延伸到另一头,小路两边分别住着:

鼹鼠一家、刺猬一家、狐狸一家和松鼠一家。

森林里还住着一位热心的邮递员黄狗。

教师边讲述边在黑板上板画。

1.学生边听教师讲故事,边梳理人物关系。

这篇童话的人物比较多,因此理清人物关系是一个教学重点。

通过这样边讲述边板画学生对人物关系就一目了然了。

1.有一天,邮递员黄狗在门口喊:

“鼹鼠先生,有你的包裹单。

课件出示:

邮递员黄狗在门口喊:

“鼹鼠先生,有你的包裹单。

2.指导朗读:

“鼹鼠先生,有你的包裹单。

”,读出喊的语气。

3.听到邮递员黄狗的呼喊,鼹鼠先生从邮局领回的包裹里究竟是什么呢?

让我们默读课文的第3-5自然段,从课文中找找答案。

默读课文3-5自然段,思考:

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一个怎样的包裹?

4.指名汇报,课件出示:

鼹鼠先生拿着包裹,到松鼠太太家去,问松鼠太太:

“长颈鹿大叔寄来一个包裹,请您看看,是什么东西?

指导学生读松鼠太太的话,读出虚心的话气。

松鼠太太拿过包裹一看,里面空空的,什么也没有。

原来,包裹不小心被弄破了,里面的东西都漏掉啦!

鼹鼠先生很懊丧。

带上表情读出“懊丧”的语气。

1.读句子:

邮递员黄狗在门口喊:

“鼹鼠先生,有你的包裹单。

2.读出“喊”的语气。

3.汇报交流,读鼹鼠先生的话,读出虚心的语气。

4.感受鼹鼠先生的懊丧。

抓住“喊”和“懊丧”这两个词,重点指导读好这两个句子。

1.师:

可是第二年春天来了,鼹鼠先生要去松鼠太太家做客。

在从鼹鼠先生家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上,却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请我们默读课文的6-11自然段。

课件出示:

默读课文6-11自然段,边读边用波浪线批注:

刺猬太太和狐狸太太在家门口分别看到了什么?

它们又说了什么?

2.预设一交流写“刺猬太太”的片段

课件出示:

她看到门前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惊奇地说:

“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多美呀!

理解“绚丽多彩”,并读出惊奇的语气。

预设二交流写“狐狸太太”的片段

课件出示:

她看到门前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奇怪地问:

“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

真美呀!

理解“五颜六色”,指导读出奇怪的语气。

3.小组合作表演。

小组合作表演单:

小组选择刺猬太太和鼹鼠先生(狐狸太太和鼹鼠先生)的对话片段合作表演。

建议小组内自主分好角色,可以增设一名评价人员。

小组汇报表演。

4.小结:

是啊,这条小路上开满了大片大片的绚丽多彩的鲜花,花朵簇簇,花香扑鼻,吸引了住在这附近的小松鼠、小刺猬和小狐狸们。

课件出示:

小路上,花朵簇簇,花香扑鼻。

小松鼠、小刺猬和小狐狸在那里快活地蹦啊跳啊。

理解“花朵簇簇”的意思?

5.体会小松鼠、小刺猬和小狐狸快乐的心情。

如果你是小松鼠(小刺猬、小狐狸)你的心情怎样,你想说什么呢?

1.学生默读课文6-11自然段,边读边批注。

2.汇报交流。

理解“绚丽多彩”“五颜六色”的意思。

3.组内合作表演对话片段。

4.读句子:

小路上,花朵簇簇,花香扑鼻。

小松鼠、小刺猬和小狐狸在那里快活地蹦啊跳啊。

理解“花朵簇簇”的意思?

5.角色体验:

感受小路给小松鼠、小刺猬、小狐狸带来的快乐。

从刺猬太太和狐狸太太的表现感受小路的美丽。

引导学生从小松鼠、小刺猬、小狐狸的“蹦啊跳啊”中感受小路给小动物们带来的快乐。

1.出示要写的字,学生观察。

2.“重点指导:

“璃”的右下部分是“撇折”“点”,不是“人”。

“碎”的右边要注意“十”字要写在两个人字的下面,竖不能伸到两个“人”的中间。

“继”的笔顺是先写“纟”,再写“米”,最后写“”。

3.指导书写。

4.学生书写,提醒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5.展示学生书写作业。

1.学生写字

2.学生点评书写

1.师:

小路上怎么会开满这么多鲜花呢?

刺猬太太、狐狸太太还有鼹鼠先生它们都弄不明白,最后只有谁明白了呢?

谁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松鼠太太看见门前的鲜花,忽然明白了,对鼹鼠先生:

“我知道了,去年,长颈鹿大叔寄给你的是花籽。

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

2.这段话我们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

指导朗读出恍然大悟的语气来。

3.理解“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

松鼠太太告诉鼹鼠先生“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

你知道为什么松鼠太太会说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呢?

生联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

4.小结:

是啊,长颈鹿给鼹鼠先生送来的是一包花籽,这包花籽开出了非常美丽的花朵,让这条小路变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生活在这里的小动物们都欣赏到了这些美丽的鲜花,生活在这里的小松鼠、小刺猬和小狐狸在那里快活地蹦啊跳啊。

把这里当成了它们的乐园,所以说:

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

1.指名读“我知道了,去年,长颈鹿大叔寄给你的是花籽。

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

指导学生读出“恍然大悟”的感受。

结合课文的学习理解“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

引导学生从松鼠太太的话中了解这条路为什么会开满鲜花。

从而感受长颈鹿这份礼物的美好。

1.出示: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齐读句子。

2.长颈鹿用一包花籽让这条小路变美了。

为了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美,你能做点什么呢?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谈,升华文章情感。

《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反思

包伶俐

《开满鲜花的小路》选自《中国名家经典童话——林颂英专集》,其中个别细小的地方进行了修改。

现结合试教情况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

一、根据单元教学要素来进行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要素有两点:

一是朗读时注意语气,二是继续学习默读。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抓住这两个方面进行科学设计。

在朗读方面,我是这样来处理以下三处的:

1.邮递员黄狗在门口喊:

“鼹鼠先生,有你的包裹单。

”这个句子重点抓住关键词“喊”,让学生体会喊的语气,再通过拉长语气的方式来突破。

2.她看到门前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惊奇地说:

“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多美呀!

她看到门前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奇怪地问:

“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

真美呀!

这两个句子的处理则是抓住“惊奇”和“奇怪”这一组近义词进行对比来处理的。

“惊奇”不仅要读出奇怪语气还要读出惊讶的语气。

而“奇怪”则重点强调奇怪,读出疑问的语气。

3.松鼠太太看见门前的鲜花,忽然明白了,对鼹鼠先生:

“我知道了,去年,长颈鹿大叔寄给你的是花籽。

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

”则指导学生读出恍然大悟的感觉。

二、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童话故事,故事中人物角色较多,对学生理解故事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理清人物关系是一个教学重点。

在课堂上,我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情境:

从前,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条长长的小路。

小路从森林的这一头一直延伸到另一头,小路边分别住着:

鼹鼠一家、刺猬一家、狐狸一家和松鼠一家。

森林里还住着一位热心的邮递员黄狗。

有一天,邮递员黄狗在鼹鼠家门口喊……,通过这样边讲述边板画既引出了新课,又让学生明了其中的人物关系。

三、主题升华略显狭窄。

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时,主要停留在要学会与身边的人友好相处上,教师没能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比如说可以结合环境保护来谈等。

学科:

语文

年级:

单元:

第一单元

课题:

《开满鲜花的小路》

课型:

阅读

主备:

执教:

课前透视

这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引导学生个性化的自读自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但是这个童话故事中出现的角色比较多(一共有9个角色:

长颈鹿大叔、邮递员黄狗、鼹鼠先生、松鼠太太、刺猬太太、狐狸太太、小松鼠、小刺猬、小狐狸),故事情节上下两个部分时间跨度比较大(收到奇怪的包裹——到春天才发现这是美好的礼物),故事上下两部分的情节衔接过度不是很清晰,引导学生理清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涵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中理解感受小动物们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2、采用角色体验,想象说话来领悟“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感受环保的主题。

过程与方法

读故事——抓角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