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及治疗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7855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及治疗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及治疗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及治疗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及治疗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及治疗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及治疗精.docx

《大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及治疗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及治疗精.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及治疗精.docx

大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及治疗精

大学生常见疾病与防治

本学期我选择了大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及治疗这门选修课,经过老师细致的讲解关于身体的各项正常指标,各种常见病比如痤疮、痢疾、急性肠胃炎、各种感冒、以及艾滋病肝炎等疾病。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增强自我保健的能力。

在此整理一下对于大学生常见病的理解与认识分为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常见症状,以及一些突发状况的急救措施。

在学习课程期间收获了许多终生受益的知识在此并再次感谢老师!

传染病的防治

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衣原体等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并导致不同程度流行的疾病。

传染病还具免疫性,即人体在人侵病原体的影响下,主动积极地发挥对抗性防御反应,消灭病原体,破坏和排泄其毒性产物。

少数传染病一次患病后,以后几乎不再患病,称“持久免疫”或“终身免疫”。

但多数传染病随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可以再度感染。

传染病流行过程有三个基本环节:

即传染源,是指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染动物;传播途径,如空气、水、饮食、接触、虫媒等;易感人群,是指免疫水平较低者。

预防传染病是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进行的,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一、流行性感冒

流感特点是突然发病、迅速蔓延、发病率高、流行过程短。

传染源是病人,自潜伏期末即可传染,病初2一3日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飞沫,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中,通过说话、咳嗽或喷嚏散播至空气中,易感者吸人后即会感染。

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与年龄、性别、职业无关。

本病潜伏期1一3天。

症状主要有急起高热、畏寒、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

高热持续2一3天后渐退,全身症状逐步好转,但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干咳等上呼吸道症状。

少数人有鼻出血、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

严重者可并发病毒性肺炎。

流感患者应及早卧床休息,多饮水、防止继发感染。

高热与全身酸痛者可用解热镇痛药,或用物理降温及输液。

中药感冒退热冲剂、板兰根冲剂在发病最初1一2天使用,可减轻症状。

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应使用抗菌素治疗。

二、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沙门氏菌等多种细菌中的一种所引起,吃了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后,引发以胃肠道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病。

发病与被污染食物有明确关系,容易集体发病。

传染源为病人、感染的家禽和家畜、带菌的正常人等。

流行特征是突然发病、潜伏期短、发病前进食同一污染食物,常集体发病、发病高峰在7一11月。

潜伏期从1h到数天不等。

主要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如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泄。

大便常为水样、量多,每天可数次至数十次,故可引起脱水,严重者可因此而休克。

患者常伴有发热、畏寒等。

呕吐物中、粪便中均可检查出致病细菌。

患病后应去医院进行对症治疗和抗菌药物治疗。

如输人生理盐水或口服补盐液治疗。

轻者可不用抗菌药物或口服抗菌药物,严重者可静脉用抗菌药物。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和食品加工管理;不喝生水;肉、禽、乳、蛋类的处理、加工、贮存应严防污染,食用时应煮熟。

三、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

细菌主要侵犯结肠粘

膜,引起肠粘膜的炎症反应,可引起肠粘膜细胞的变性、坏死,坏死脱落后可形成小而浅的溃疡。

严重的中毒性菌痢,由细菌毒素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可导致重要器官功能衰竭。

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

病人及带菌者的粪便中含大量痢疾杆菌,粪便直接或间接污染食物、饮水和手等经口进人肠道而感染。

潜伏期数小时至7天,多数为1一2天。

主要临床表现为畏寒、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和先急后重。

腹泻每天可10-20次,大便量少,呈糊状或脓血便。

一旦确诊为菌痢,应进行隔离、卧床休息。

饮食用流汁或半流汁为宜,忌食多渣多油或有刺激性食物。

有脱水者应口服或静脉补充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水。

及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早期发现病人及带菌者,应及时隔离、彻底治疗。

加强饮食、饮水卫生,消灭苍蝇,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熟食和瓜果不要在冰箱中放置过久,取出后先加热消毒再食用。

不要吃生菜和不洁瓜果。

口服大蒜、黄连有一定预防作用。

四.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缓慢发病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结核杆菌可引起肺部组织产生炎症、坏死和液化,也可产生结核结节。

当机体免疫力提高特别是经有效治疗后病变可吸收好转,也可纤维化,坏死组织可钙化。

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灶坏死液化加重、结核菌在肺内或全身播散、钙化灶重新活动。

结核病人咳嗽排菌是传播主要来源。

一些乳牛也是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是病人与健康人之间的经空气传播,患者咳嗽排出的结核菌悬浮在飞沫中,当人吸人后可引起感染。

咳出的痰干燥后结核菌随尘埃飞扬,亦可造成吸人感染。

患者有全身中毒症状和呼吸系统症状。

全身症状主要有:

长期低热,午后及傍晚开始,次晨降为正常。

可伴有乏力、夜间盗汗。

呼吸系统症状有:

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和气急。

患肺结核病需进行长期、正规的抗结核治疗,且有复发可能,故应该重在预防。

预防措施有:

卡介苗接种,我国规定出生后即开始注射卡介苗,以后每隔5年作结核菌素复查,阴性者加种,直到15岁为止,进大学时也应进行复查。

加强对结核病人的管理,病人咳嗽时应以手帕或纸掩口,不随地吐痰,或吐在纸里烧掉。

大学生应注意养成良好卫生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注意营养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

五、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

按所致的病毒不同。

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5种。

其中甲型和乙型肝发病率较高。

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发病率较高的特点,所以危害较大。

主要引起肝脏损害。

传染源是肝炎病人或未发病的“病毒携带者”。

甲型和戊肝炎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病人或带病毒者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可直接或间接地污染食物和水,再经口进人体内。

苍蝇叮咬食物也是传播途经之一。

乙、丙型和丁型肝炎通过非消化道途经传播,其中血液传播是最主要途经,如通过注射、针刺、使用血液及血制品等。

唾液、精液等分泌物也是重要传播途经。

几乎所有的人对各型肝炎都容易感染。

大学生中以甲型及乙型肝炎多见。

甲肝病毒感染后人体对此病有一定免疫力。

人体感染了肝炎病毒后,部分人并不发病。

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很大部分人成为“健康的病毒携带者”,可以再传染给他人。

在中国人中,这种健康的病毒携带者约占总人口的10%。

发病者也都有长短不一的潜伏期,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在2-8周发病,乙型肝炎在1-6个月发病。

发病后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腻、肝肿大、肝功能异常。

部分病人出现黄疽,其中以甲型肝炎多见。

肝炎病程约2一4个月,大多数人顺利恢复。

少数变为慢性,其中以乙型肝炎多见。

极少数是重症肝炎。

治疗原则以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适当辅以药物治疗及支持疗法。

但目前尚无特效药物。

饮食中注意多食高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甲型肝炎的预防要点是加强饮食卫生、饮水卫生、不食用易受粪便污染的食物和水,如毛蜡是易受甲肝病毒污染的水产品,吃毛蜡后甲肝感染率可高达14%一16%。

在公共聚餐时要用分食制或使用公筷、公勺。

急性发病时需要住院治疗或在家中隔离至少30天。

与病人接触后7一14天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服用板兰根等中药冲剂可能有一定预防作用。

注射甲肝疫苗能预防甲肝,效果较好,目前已广泛使用,特别是幼儿园和学校。

乙型肝炎由于是通过血液传播,故加强血液及血制品的安全性、尽量减少血制品使用、加强医疗器械消毒很重要。

同时注射时应做到一人一械一针,不共用剃须刀片,预防理发器械划破皮肤,进餐最好采用分食制。

乙肝疫苗注射有较好的预防。

常见症状

一、发热

正常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而体温的相对恒定是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我国正常人体口腔(舌下温度在36.7℃一37.3℃之间,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略低0.2℃一0.490。

在一昼夜之中,人体体温可呈现周期性波动,清晨2一6时体温最低,午后1一6时最高,但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C。

各种原因引起体温中枢功能紊乱,产热与散热不平衡,致使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发热属全身性反应,按照发热的高低可分为低热(37.4℃一389C、中等度热(38℃一39'C、高热(39℃一41℃和超高热(41℃以上。

大多数情况下,发热是人体防御疾病的反应。

发热的病因大致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

其中以感染性发热多见,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感染,由于病原体的代谢产物或其毒素作用于白细胞而产生致热源,从而导致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

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如组织机械外伤、内出血、手术后、癌、白血病等;变态反应,如风湿热、结缔组织疾病等;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如中暑、机械性脑损伤等。

二、头痛

头痛是许多疾病常见症状之一。

病变部位可以在颅内,如脑肿瘤、脑膜炎刺激硬脑膜及神经。

病变也可在颅外,如皮肤、筋膜、肌肉等有痛觉神经,在受到扩张、牵拉、挤压、动脉扩张、炎症等,均可产生头痛。

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头痛特点各有不同。

(1.动脉血管扩张其特点是跳动性疼痛,即与脉搏跳动相一致。

(2.偏头痛多见于青年女性,在先兆期有全身不适,眼冒火星,头晕,手足发麻。

发作期限于一侧眼眶、额部、颖部的剧烈跳痛,有时弥散到全头部,可伴有恶心呕吐,一般睡眠后缓解,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或数天。

(3.感染发热后头痛,常集中在前额和后枕部,也可弥散于全头部。

如病毒性感冒。

(4.高血压头痛为持续性、紧张感、跳痛或胀痛,常位于前额、后枕部,当摇头、用力时加重,常有头晕。

(5.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的头痛头部各器官及组织有病变时,由于病灶、细菌和毒素常可刺激局部痛觉感受器,而引起头痛。

如中耳炎、鼻窦炎、眼屈光不正可引起头部隐痛和钝痛。

三、腹痛

腹痛可由于腹腔内脏器功能性失常或器质性病变引起,也可由腹膜外器官和病变引起。

如腹腔内空腔脏器的平滑肌强烈收缩或腔内压力增高,或其壁膨胀或伸张;实体脏器肿大,如肝肿大,致使包膜受牵张或周围组织发生炎症;化学性或其他物质刺激腹膜壁层;脏器血

管痉挛或阻塞,使局部缺血;腹壁软组织病变引起的疼痛;腹腔外其他内脏器官病变发生的牵涉痛;一些内分泌疾病及过敏等,也常引起不同程度的腹痛。

腹痛分为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

1.急性腹痛急性炎症引起急性腹痛,起病急,有发热。

如急性胃炎疼痛在上腹部,胆囊为疼痛在右上腹,阑尾炎疼痛在右下腹。

另外,急性胃肠穿孔、空腔脏器阻塞或扭转、内脏破裂等,均可引起急性腹痛。

2.慢性腹痛胃、十二指肠溃疡和慢性炎症是最常见的原因。

溃疡病时,疼痛在上腹部,呈节律性和周期性;慢性胃炎的疼痛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慢性肝炎可有右上腹部或右季肋部隐痛。

妇科疾病如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炎等,多有下腹部痛。

3.腹痛伴发热可能是腹腔脏器急性炎症,如阑尾炎、胆囊炎等。

腹痛伴呕吐,可见于急性胃肠炎、胆囊炎。

腹痛伴腹泄,见于食物中毒、肠炎、肠结核等。

腹痛伴血便,见于急慢性痢疾、肠肿瘤、结肠炎;如解黑便,可能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尿路结石时,腹痛可伴血尿。

腹痛伴黄疽,可见于肝炎、胆囊炎、胆石症。

四、咳嗽与咳痰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从外界吸人的异物,可借咳嗽反射而排出体外。

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从咽部至小支气管受到刺激时,均可引起咳嗽。

如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部刺激性气体吸人、异物、炎症、肿瘤、出血等,均可引起咳嗽,其中最常见的是炎症和刺激性气体引起的咳嗽。

咳痰是因为呼吸道内有分泌物,借助于支气管粘膜纤毛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支气管肌肉的收缩以及咳嗽时气流从肺内快速冲出,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排向口腔。

正常情况下支气管内分泌少量粘液,使支气管粘膜保持湿润。

当咽、喉、气管、支气管或肺发生炎症时,分泌物增多,分泌物与从毛细血管内渗出的浆液混合而成痰,痰中常含有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咳嗽而无痰或少痰,称为干性咳嗽,常见于急性咽喉炎、支气管炎的初期;咳嗽伴有痰液称为湿性咳嗽,常见于肺炎、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严重肺结核。

急性骤然发生的咳嗽,多由于急性上呼吸道炎症及气管或支气管内异物吸人引起;长期慢性咳嗽,多见于呼吸道的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结核。

咳嗽伴发热,常表示呼吸器官有急性或活动性感染,如肺炎、流行性感冒、活动性肺结核、支气管炎等。

咳嗽伴胸痛,可见于胸膜炎、大叶性肺炎、肺癌等。

咳出的痰如呈无色或灰白色粘液样,可见于正常人或呼吸道有轻微炎症者。

如痰为黄绿色脓性痰,表示呼吸道有化浓性感染。

痰为红色或棕红色,表示痰内有血液或血红蛋白,见于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癌等。

急救方法

一、出血与止血

血液从损伤的血管内向外流出称出血。

血管里流出的血液经皮肤创口向体外流出称外出血,它是日常生活、工作、运动损伤中常见的一种出血。

血液从损伤的血管中流出后向皮下组织、肌肉、体腔(如腹腔、胸腔或空腔脏器(如胃、肠道内注人称内出血。

内出血的性质更为严重,容易被忽视。

出血主要是由外伤引起,如刺伤、刀伤、擦伤、皮肤撕裂等。

另外,凝血功能障碍者(如血友病,止血功能障碍者(如血小板减小等都容易引起出血。

外出血时有血液自创口向体外流出;内出血时在体腔或组织、皮下有积血或痰血,多有疼痛。

少量出血时,可无全身表现,但如果出血量达800一1000ml时,可出现乏力、头晕、口渴、面色苍白等一系列急性失血的症状;出血量达1500ml以上,可出现休克,危及生命。

现场急救止血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绷带加压包扎法用数层无菌敷料覆盖创口后,用绷带加压包扎,以压住创伤部位的血管,达到止血的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出血范围小的小血管出血的止血,若无消毒敷料和绷带时,可用清洁的手帕和宽布带代替。

(2.指压法指压法是在出血部位的向心端(靠近躯干,在相应的压迫点上用拇指或其他手指把该动脉压迫在邻近的骨面上,以阻断血流的来源,达到止血的效果。

(3.止血带止血法用特制的止血带或宽布条、毛巾、橡胶管等代用品,环形扎在出血肢体的近心端,即在出血部位的靠近身体侧,这也是止住肢体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常用的压迫止血点及操作方法如下:

(1头前额部或颖部出血:

将伤员的头用手固定,另一手的拇指在出血同侧的耳屏前上方约1.5cm处摸到颖浅动脉的搏动,将该血管压迫在颖骨上。

(2下面部出血:

将伤员的头固定。

用拇指在出血同侧下领角前1.5cm处摸到领外动脉搏动后,将该动脉压迫在下领骨上。

(3肩部及上臂出血:

将伤员的头转向健侧,在锁骨上窝内1/3处摸到锁骨下动脉搏动后,用拇指将该动脉压迫在第一肋骨上。

(4前臂及手部出血:

在上臂内侧脓二头肌内侧中点,摸到脑动脉脉搏动后,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将该动脉压迫在肪骨上。

(5大腿及小腿出血:

伤员仰卧,出血大腿稍外展、外旋,在腹股沟中点稍下方摸到股动脉搏动后,用两手拇指重叠或用手掌根将股动脉压迫在耻骨上支。

(6足部出血:

在躁关节背侧,将胫前动脉用拇指压迫在胫骨上,同时用食指和中指在内躁后方,将胫后动脉压迫在胫骨上。

伤员自我止血时,可用受伤足的另一侧手,用食指、中指压迫胫前动脉、拇指压迫胫后动脉。

二、几种其他出血的急救

1.鼻出血鼻出血常由于外伤、天气干燥、凝血功能障碍、高血压等原因发生。

紧急止血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1鼻道堵塞法:

用脱指棉花或干净的普通棉花,用麻黄素滴鼻药水稍浸湿,用细筷子或用手将棉花慢慢塞人鼻道,应塞得较深、较紧,塞妥后如口中无血液倒流,1-2小时后,可轻轻将棉花取出。

(2冷敷法:

患者平卧,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敷在鼻部及额部,也可用冰袋或毛巾包裹小冰块冷敷。

用湿毛巾冷敷时,每隔数分钟换一次。

(3指压法:

患者仰坐于椅子上,可用拇、食指紧捏双侧鼻翼,压迫鼻中隔前部,同时应抬头张口呼吸。

三、中暑的处理

中暑是长时间处在高温或热辐射环境中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温疾病。

在高温或高热环境中长时间的工作或体育锻炼,都可能发生中暑。

根据中暑的程度,可分为三级。

①中暑前兆。

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或锻炼一定时间后,有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等,体温一般不超过37℃。

②轻症中暑。

有中暑先兆,同时具下列症群之一者为轻症中暑:

体温389C以上伴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和脉搏细弱而快等情况。

③重症中暑。

凡有上述症状,并有昏倒或发生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

中暑根据发病机理,又可分为四型。

①循环衰竭型。

面色苍白,皮肤湿冷,明显脱水,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昏倒,神志不清或恍惚。

②高热昏迷型。

体温达39.5'C以上,烦燥不

安,嗜睡或有昏迷。

③热痉挛。

因出汗过多,体内大量氯化钠丢失,引起肌肉疼痛和痉挛。

尤以对称性排肠肌痉挛最为多见。

④日射病。

由日光直接照射头部,引起剧烈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呕吐、兴奋不安或意识丧失,体温升高或正常。

·中暑者应迅速脱离热环境,到荫凉通风处休息,并采取降温、消暑措施,如解开衣扣,喝清凉饮料(或冰冻饮料或凉盐开水),服用人丹十滴水或霍香正气水等。

民间常用刮痞疗法也有很好效果。

在炎热季节,在烈日下停留时间不要太长,或戴遮阳帽,穿浅色、宽敞、通气的薄衣,注意室内通风、降温;经常饮用清凉饮料。

有中暑先兆症状者应立即到荫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喝些解热消暑的饮料。

四、溺水的急救溺水常由于游泳未掌握技术或发生肌肉痉挛,也可因冷水或吸水时的刺激引起反射性的咽喉痉挛,使空气不能进出肺,而引起窒息。

时间稍长即可引起死亡。

溺水者身体发给(青紫),面部肿胀,口鼻充满泡沫,肢体冰冷,昏迷,因胃内积水而上腹部膨大,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首先应尽快清除口、鼻中的泥沙、杂草或分泌物,如口腔紧闭,可将下领推向前方,便口张开;解开衣扣、腰带,迅速倒水。

倒水时,可将病人俯卧,腹部垫高,或把病人放在抢救者的大腿上,挤压背部,以倒出肺、胃内的水。

如果是小孩,可倒提双脚,使积水倒出。

神志清醒者经救后可给予漱口、喝热茶等,让病人安静人睡。

如病人呼吸、心跳已停止,不可过分强调倒水,以免延误抢救的时间,即使倒出的水量不多,也应立即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

在就地抢救的同时,应迅速请医生前来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煤炉产生的气体中含有大量一氧化碳,燃烧不完全时产生得更多;煤气泄漏也会在空气中存在大量一氧化碳。

如果门窗紧闭、通风不良,就会因过量吸人一氧化碳而产生中毒。

坚持抢救。

总结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健康成长,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都了解了我们身边常见的疾病的基本知识以及防治措施,希望大家在平时多注意,与病毒们说再见,健康的生长,快乐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