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泵送施工方案1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7814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泵送施工方案1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混凝土泵送施工方案1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混凝土泵送施工方案1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混凝土泵送施工方案1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混凝土泵送施工方案1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泵送施工方案1汇总.docx

《混凝土泵送施工方案1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泵送施工方案1汇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泵送施工方案1汇总.docx

混凝土泵送施工方案1汇总

第1章工程概况

1.1工程基本情况

长城花园1#楼为点式高层住宅楼。

地下两层,地上31层,裙楼4层。

框架剪力墙结构。

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

1.2结构层标高及混凝土强度设计情况

第2章编制依据

1、《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2.甘肃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长城家园1#楼》施工图纸。

3.总公司《管理程序》文件。

4.兰州地区行业现状。

5.长城家园1#楼资源状框。

 

第3章机械布置

二层及二层以下采用汽车泵浇筑混凝土,本方案不再赘述。

二层以上(水箱间、电梯机房不采用泵送)采用混凝土固定泵输送混凝土、浇筑面使用15米机械布料杆。

平面见下图:

混凝土固定泵布置:

本工程采用三一重工的1台115KW混凝土固定泵。

最大水平输送能力1000米,最大出口压力16Mpa。

混凝土输送管布置:

本工程中采用的布管方法系兰州地区多年来经大量实践总结的经验。

机械布料杆以前所有弯头、管件均为无缝高压管。

固定泵出口内径为175,经一小直径直弯头、175变150锥形管、150变125锥形管与水平管连接。

水平管长度25.20米。

水平管与立管用弯曲半径1米的大弯管连接。

立管最大高度100米。

立管出浇筑面用一个弯曲半径0.5米的小弯管与浇筑面水平管连接,浇筑面水平管与手动机械布料杆用弯曲半径0.5米的小弯管连接。

立管穿越楼板时预留300X300方洞。

除浇筑面留洞外,其余楼层留洞要以木楔将立管打紧。

手动机械布料杆布置:

由于手动机械布料杆布料范围不能覆盖整个浇筑面,故分为东西两个浇筑面,在东侧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须由塔吊配合将手动机械布料杆移至位置2(见平面布置图)。

移动所需时间20-30分钟,符合混凝土浇筑间歇要求。

手动机械布料杆立管4.5米,0.5米弯头4个,水平管15米。

末端软管中混凝土主要依靠重力下落,考虑对泵送压力损失的影响同水平管。

 

第4章输送能力验算

1、布管验算

布管折算

依据《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5.1.3.3要求,查本工程所用混凝土固定泵产品说明书中产品性能曲线表,最大水平输送能力为1000米,最大出口压力16Mpa(110米高混凝土静态最大自重压力2.64Mpa)。

大于本工程布管折算累计水平长度534.20米,且有较大富余,故满足施工及规程要求。

2、生产量验算

依据《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5.1.5计算规则N2=To/(Q/Qo)

式中N2—混凝土泵数量(台);本工程采用1台

Q—混凝土浇筑数量(m3或m);每次浇筑量248m3

Qo—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或m/h);实测值27m3/h。

To—混凝土泵送施工作业时间(h)。

经上式计算可知To=9.2小时,满足施工要求。

扣除其它影响因素,每层混凝土可在12~13小时之内完成。

第5章施工控制

施工控制过程包括作业前准备至作业后机械维护保养全过程,其中包括安全、质量、成本、进度、合同、信息、协调控制。

要点编号同《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一、施工准备

1、配合比委托及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

依据施工图要求并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混凝土配合比委托。

供货方应当提供商品混凝土合格证、水泥合格证、复试报告、外加剂合格证。

委托单内应当注意明确以下内容。

水泥除地下室有防腐蚀要求的情况外,一般可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3.1.1)。

供货方自控。

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泵送高度在50~100m时,宜在1∶3~1∶4;粗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

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3.1.2)。

供货方自控。

细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

细骨料宜采用中砂,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应少于15%(3.1.3)。

供货方自控。

拌制泵送混凝土所用的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3.1.4)。

供货方自控。

泵送混凝土掺用的外加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混凝土泵送剂》和《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3.1.5)。

供货方自控。

委托单内应当明确相关要求。

泵送混凝土宜掺适量粉煤灰,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和《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3.1.6)。

供货方自控。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由供货方具有相应资质的实验室结合自身企业经验设计(3.2)。

塌落度值参照以下表格确定。

不同泵送高度入泵时混凝土坍落度选用值表3.2.4-1

泵送高度(M)

30以下

30~60

60~100

100以上

坍落度(M)

100~140

140~160

160~180

180~200

混凝土经时坍落度损失值表3.2.4-2

大气温度(℃)

10~20

20~30

30~35

混凝土经时坍落度损失值(掺粉煤灰和木钙,经时1h)

5~25

25~35

35~50

进入冬期施工,不考虑混凝土经时坍落度损失。

泵送混凝土的拌制、运输由供货单位自控。

(4)

2、混凝土固定泵安装及附属设施

依据《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5.1.6规定:

混凝土泵设置处,应场地平整坚实,道路畅通,供料方便,距离浇筑地点近,便于配管,接近排水设施和供水、供电方便。

在混凝土泵的作业范围内,不得有高压线等障碍物。

本工程混凝土固定泵布置于建筑物南侧。

固定泵上方做安全防护棚。

固定泵旁边砖砌一个20³蓄水池用于管道清洗。

固定泵料斗下方砖砌300高围堰、汇集后坡向渗井。

固定泵要架设水平、加固牢靠(可用Φ20钢丝绳沿混凝土输送方向与建筑物结构构件拉紧)。

固定泵架设高度略低于平管高度,便于反泵和管道清洗。

混凝土固定泵设专用电源分配电箱,分断能力300KVA。

3、配管安装(5.2)

混凝土输送管,应根据工程和施工场地特点、混凝土浇筑方案进行配管。

宜缩短管线长度,少用弯管和软管。

输送管的铺设应保证安全施工,便于清洗管道、排除故障和装拆维修(5.2.1)。

在同一条管线中,应采用相同管径的混凝土输送管;同时采用新、旧管段时,应将新管布置在泵送压力较大处;管线宜布置得横平竖直。

应绘制布管简图,列出各种管件、管连接环、弯管等的规格和数量,提出备件清单(5.2.2)。

混凝土输送管应根据粗骨料最大粒径、混凝土泵型号、混凝土输出量和输送距离、以及输送难易程度等进行选择。

输送管应具有与泵送条件相适应的强度。

应使用无龟裂、无凹凸损伤和无弯折的管段。

输送管的接头应严密,有足够强度,并能快速装拆。

常用混凝土输送管规格,应符合附录D中表D-1和表D-2的要求,且应有出厂合格证(5.2.3)。

垂直向上配管时,地面水平管长度不宜小于垂直管长度的四分之一,且不宜小于15M;或遵守产品说明书中的规定。

在混凝土泵机V形管出料口3~6M处的输送管根部应设置截止阀,以防混凝土拌合物反流(5.2.4)。

混凝土输送管的固定,不得直接支承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上,并应符合下列规定(5.2.7):

(1)水平管宜每隔一定距离用支架、台垫、吊具等固定,以便于排除堵管、装拆和清洗管道;

(2)垂直管宜用预埋件固定在墙和柱或楼板顶留孔处。

在墙及柱上每节管不得少于1个固定点;在每层楼板预留孔处均应固定;

(3)垂直管下端的弯管,不应作为上部管道的支撑点。

宜设钢支撑承受垂直管重量。

(4)当垂直管固定在脚手架上时,根据需要可对脚手架进行加固;

(5)管道接头卡箍处不得漏浆。

炎热季节施工,宜用湿罩布、湿草袋等遮盖混凝土输送管,避免阳光照射(5.2.8)。

严寒季节施工,宜用保温材料包裹混凝土输送管,防止管内混凝土受冻,并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5.2.9)。

当水平输送距离超过200M,垂直输送距离超过40m,输送管垂直向下或斜管前面布置水平管,混凝土拌合物单位水泥用量低于300kg/m3时,必须合理选择配管方法和泵送工艺,宜用直径大的混凝土输送管和长的锥形管,少用弯管和软管(5.2.10)。

应定期检查管道特别是弯管等部位的磨损情况,以防爆管(5.2.12)。

6.1一般规定

6.1.1模板的设计和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6.1.1.1设计模板时,必须根据泵送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大的特点,确保模板和支架有足够的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

6.1.1.2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根据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浇筑高度、密度、坍落度、温度、外加剂等主要影响因素,按附录C中公式C-1、C-2经计算取二式中的较小值:

6.1.1.3布料设备不得碰撞或直接搁置在模板上,手动布料杆下的模板和支架应加固。

6.1.2钢筋骨架的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6.1.2.1手动布料杆应设钢支架架空,不得直接支承在钢筋骨架上;

6.1.1.2板和块体结构的水平钢筋骨架(网),应设置足够的钢筋撑脚或钢支架。

钢筋骨架重要节点宜采取加固措施;

6.1.2.3浇筑混凝土时,钢筋骨架一旦变形或移位,应及时纠正。

6.1.3混凝土泵送施工时,应规定联络信号和配备通讯设备,可采用有线或无线通讯设备等进行混凝土泵、搅拌运输车和搅拌站与浇筑地点之间的通讯联络。

6.1.4寒冷地区冬期进行混凝土泵送施工时,应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

6.1.5混凝土泵送施工现场,应有统一指挥和调度,以保证顺利施工。

6.2混凝土的泵送

6.2.1混凝土泵的安全使用及操作,应严格执行使用说明书和其他有关规定。

同时,应根据使用说明书制订专门操作要点。

6.2.2混凝土泵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独立操作。

6.2.3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泵的支腿应完全伸出,并插好安全销。

6.2.4混凝土泵与输送管连通后,应按所用混凝土泵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能开机进行空运转。

6.2.5混凝土泵启动后,应先泵送适量水以湿润混凝土泵的料斗、活塞及输送管的内壁等直接与混凝土接触部位。

+

6.2.6经泵送水检查,确认混凝土泵和输送管中无异物后,应采用下列方法之一润滑混凝土泵和输送管内壁。

(1)泵送水泥浆;

(2)泵送1∶2水泥砂浆;

(3)泵送与混凝土内除粗骨料外的其他成份相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

润滑用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应

分散布料,不得集中浇筑在同一处。

6.2.7开始泵送时,混凝土泵应处于慢速、匀速并随时可反泵的状态。

泵送速度,应先慢后快,逐步加速。

同时,应观察混凝土泵的压力和各系统的工作情况,待各系统运转顺利后,方可以正常速度进行泵送。

6.2.8混凝土泵送应连续进行。

如必须中断时,其中断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从搅拌至浇筑完毕所允许的延续时间。

6.2.9泵送混凝土时,活塞应保持最大行程运转。

6.2.10泵送混凝土时,如输送管内吸入了空气,应立即反泵吸出混凝土至料斗中重新搅拌,排出空气后再泵送。

6.2.11泵送混凝土时,水箱或活塞清洗室中应经常保护充满水。

6.2.12在混凝土泵送过程中,若需接长3m以上(含3m)的输送管时,仍应预先用水和水泥浆或水泥砂浆,进行湿润和润滑管道内壁。

6.2.13混凝土泵送过程中,不得把拆下的输送管内的混凝土撒落在未浇筑的地方。

6.2.14当混凝土泵出现压力升高且不稳定、油温升高、输送管明显振动等现象而泵送困难时,不得强行泵送,并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排除。

可先用木槌敲击输送管弯管、锥形管等部位,并进行慢速泵送或反泵,防止堵塞。

6.2.15当输送管被堵塞时,应采取下列方法排除:

6.2.15.1重复进行反泵和正泵,逐步吸出混凝土至料斗中,重新搅拌后泵送;

6.2.15.2用木槌敲击等方法,查明堵塞部位,将混凝土击松后,重复进行反泵和正泵,排除堵塞;

6.2.15.3当上述两种方法无效时,应在混凝土卸压后,拆除堵塞部位的输送管,排出混凝土堵塞物后,方可接管。

重新泵送前,应先排除管内空气后,方可拧紧接头。

6.2.16在混凝土泵送过程中,有计划中断时,应在预先确定的中断浇筑部位,停止泵送;且中断时间不宜超过1h。

6.2.17当混凝土泵送出现非堵塞性中断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6.2.17.1混凝土泵车卸料清洗后重新泵送;或利用臂架将混凝土泵入料斗,进行慢速间歇循环泵送;有配管输送混凝土时,可进行慢速间歇泵送;

6.2.17.2固定式混凝土泵,可利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内的料,进行慢速间歇泵送;或利用料斗内的料,进行间歇反泵和正泵;

6.2.17.3慢速间歇泵送时,应每隔4~5min进行四个行程的正、反泵。

6.2.18向下泵送混凝土时,应先把输送管上气阀打开,待输送管下段混凝土有了一定压力时,方可关闭气阀。

6.2.19混凝土泵送即将结束前,应正确计算尚需用的混凝土数量,并应及时告知混凝土搅拌处。

6.2.20泵送过程中,废弃的和泵送终止时多余的混凝土,应按预先确定的处理方法和场所,及时进行妥善处理。

6.2.21泵送完毕时,应将混凝土泵和输送管清洗干净。

6.2.22排除堵塞,重新泵送或清洗混凝土泵时,布料设备的出口应朝安全方向,以防堵塞物或废浆高速飞出伤人。

6.2.23当多台混凝土泵同时泵送或与其他输送方法组合输送混凝土时,应预先规定各自的输送能力、浇筑区域和浇筑顺序。

并应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统一指挥。

6.3泵送混凝土的浇筑

6.3.1应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平面形状和几何尺寸、混凝土供应和泵送设备能力、劳动力和管理能力,以及周围场地大小等条件,预先

划分好混凝土浇筑区域。

混凝土的浇筑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

的有关规定。

6.3.2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6.3.2.1当采用输送管输送混凝土时,应由远而近浇筑;

6.3.2.2同一区域的混凝土,应按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顺序,分层连续浇筑;

6.3.2.3当不允许留施工缝时,区域之间、上下层之间的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6.3.2.4当下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先按留施工缝的规定处理。

6.3.3混凝土的布料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6.3.3.1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布料设备的出口离模板内侧面不应小于50山mm,且不得向模板内侧面直冲布料,也不得直冲钢筋骨架;

6.3.3.2浇筑水平结构混凝土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2~3m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且宜

垂直于模板布料。

6.3.4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宜为300~500mm。

当水平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厚度超过500mm时,可按1∶6~1∶10坡度分层浇筑,且上层混凝土,应超前覆盖下层混凝土500mm以上。

6.3.5振捣泵送混凝土时,振动棒移动间距宜为400mm左右,振捣时间宜为15~30s,且隔20~30min后,进行第二次复振。

6.3.6对于有预留洞、预埋件和钢筋太密的部位,应预先制订技术措施,确保顺利布料和振捣密实。

在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当发现混凝土有不密实等现象,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6.3.7水平结构的混凝土表面,应适时用木抹子磨平搓毛两遍以上。

必要时,还应先用铁滚筒压两遍以上,以防止产生收缩裂缝。

7泵送混凝土质量控制

7.0.1泵送混凝土原材料,应按相应标准的规定进行试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7.0.2泵送混凝土原材料应妥善保管、存放,确保使用质量,且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拌混凝土》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原材料的储备量,应满足混凝土泵送要求。

7.0.3泵送混凝土原材料的计量允许偏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

7.0.4泵送混凝土的生产质量,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规定的生产质量水平,进行控制。

7.0.5泵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7.0.5.1混凝土的可泵性,应符合第323条的规定,满足泵送要求;

7.0.5.2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

7.0.5.3混凝土入泵时的坍落度及其误差,应符合表7.0.5的规定;

混凝土坍落度允许误差表7.0.5

所需坍落度(MM)坍落度允许误差(MM)

所需坍落度(MM)

坍落度允许误差(MM)

≤100

±20

>100

±30

7.0.5.4其他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拌混凝土》及相应标准的有关规定。

7.0.6泵送混凝土质量检查,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进

行。

用作评定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质量的试件,应在浇筑地点取样、制作,且混凝土的取样、试件制造、养护和试验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有关规定。

7.0.7泵送混凝土试验方法,除压力泌水宜按本规程附录E的方法试验,并按本规程第323条的规定控制混凝土的可泵性外,其他项目的试验均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进行。

7.0.8当混凝土可泵性差,出现泌水、离析,难以泵送和浇灌时,应立即对配合比、混凝土泵、配管、泵送工艺等重新进行研究,并采取相应措施。

7.0.9应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建立质量控制制度,对材料、设备、泵送工艺、混凝土强度等进行系统的科学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